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学 习题 第十五章 干细胞及其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绪论,细胞膜与细胞表面一、单选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2.3分)A.细胞遗传学B.细胞生物学C.细胞病理学D.细胞生理学E.细胞形态学正确答案:B二、单选题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2.3分)A.R.HookB.Schleiden and Schwann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B三、单选题1、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A四、单选题1、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B五、单选题1、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Virchow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C六、单选题1、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2.3分)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Watson and CrickD.R.BrownE.C.Darwin正确答案:C七、单选题1、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2.3分)A.沃森B.克里克C.埃弗里(Avery)D.福尔根(Feulgen)E.摩尔根正确答案:C八、单选题1、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2.3分)A.磷脂B.脑磷脂C.脂肪D.糖脂E.胆固醇正确答案:A九、单选题1、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3分)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脂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E.脂类和核酸正确答案:B十、单选题1、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是(2.3分)A.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环境间的屏障B.细胞接受外界和其他细胞影响的门户C.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D.受体的主要成分E.抗原物质正确答案:A十一、单选题1、动物细胞被的糖基不包括(2.3分)A.唾液酸B.N-乙酰氨基葡萄糖C.N-乙酰氨基半乳糖D.乳糖E.岩藻糖正确答案:D十二、单选题1、生物膜是指(2.3分)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正确答案:E十三、单选题1、内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2.3分)A.区域化B.合成酶C.合成脂类D.运输E.提供能量正确答案:A十四、单选题1、脂类分子在水溶液中会自身形成团粒或片层状双层结构,起主要作用的是(2.3分)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静电引力正确答案:D十五、单选题1、细胞膜中的糖与脂或蛋白质的结合是通过(2.3分)A.共价键B.离子键C.氢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正确答案:A十六、单选题1、关于磷脂,不正确的描述是(2.3分)A.膜脂以磷脂为主B.膜上的磷脂主要是磷酸甘油脂C.不同类的磷脂性质不同D.磷脂为两性分子, 每一个分子都由疏水的极性头和亲水的脂肪酸链所组成E.磷脂分子的不同结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正确答案:D十七、单选题1、关于膜蛋白不正确的描述是(2.3分)A.膜蛋白可分为周围蛋白和镶嵌蛋白B.周围蛋白与膜脂的极性头结合而不伸入脂双层C.镶嵌蛋白有的插入脂双层,有的贯穿整个脂双层D.膜蛋白都是水溶性的E.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是绝对的正确答案:D十八、单选题1、在生理情况下,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在于(2.3分)A.增加膜脂有序性,降低膜脂流动性B.扰乱膜脂有序性的出现C.阻止晶态的形成D.降低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十九、单选题1、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2.3分)A.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细胞壁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正确答案:E二十、单选题1、膜脂的运动不包括(2.3分)A.侧向扩散B.旋转运动C.翻转运动D.弯曲和旋转异构运动E.变性运动正确答案:E二十一、多选题1、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多选) (2.3分)A.分子水平B.亚细胞水平C.细胞整体水平D.组织水平正确答案:ABC二十二、多选题1、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2.3分)A.生长发育B.分裂增殖C.遗传变异D.衰老与死亡正确答案:ABCD二十三、多选题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包括(2.3分)A.进化论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定律D.重演率正确答案:ABC二十四、多选题1、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是(2.3分)A.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B.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C.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D.膜脂的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正确答案:ACD二十五、多选题1、动物细胞表面结构包括(2.3分)A.细胞外被B.细胞膜C.膜下溶胶层D.细胞连接E.细胞表面特化结构,如鞭毛、纤毛、微绒毛和细胞内褶正确答案:ABCDE二十六、多选题1、膜脂分子运动的方式有(2.3分)A.侧向扩散B.翻转运动C.旋转运动D.弯曲运动正确答案:ABCD二十七、多选题1、生物膜的不对称性表现为(2.3分)A.膜蛋白分布不对称B.膜脂分布不对称C.膜上糖基分布不对称D.膜上无机离子分布不对称正确答案:ABC二十八、多选题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2.3分)A.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B.链的长度C.胆固醇的含量D.卵磷脂与鞘磷脂的含量正确答案:ABCD二十九、多选题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2.3分)A.不对称性B.选择透过性C.流动性D.自我装配正确答案:AC三十、多选题1、膜磷脂分子包括(2.3分)A.磷脂酰丝氨酸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乙醇胺D.磷脂酰肌醇正确答案:ABCD三十一、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从(__),(__)和(__)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习题集2021级临床医学系2021.11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生命活动的根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细胞核B.细胞膜C.细胞器D.细胞质E.细胞2.DNA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哪一年提出的〔〕A.1951B.1952C.1953D.1954E.19553. 那两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细胞学说〔〕A.Shleiden 、SchwannB.Brown 、 PorkinjieC.Virchow 、FlemmingD. Hertwig、 HookeE.Wanson 、Click4. 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A.Brown RB.Flemming WC.Hooke RD.Leeuwenhoek AE.Darvin C5. 最早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学者是〔〕A.Brown RB.Flemming WC.Hooke RD.Leeuwenhoek AE.Darvin C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是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A.细胞器结构B.细胞凋亡C.细胞周期调控D.细胞通信E.肿瘤细胞2. 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A.分子水平B.亚细胞水平C.组织水平D.器官水平E.细胞整体水平三、是非题1.细胞最早于1665年由Robert Hooke发现。
〔〕2.在十八世纪Hooke和Flemming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学。
〔〕4.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
〔〕5.医学细胞生物学实质就是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填空题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根本单位。
2.细胞学说是由和提出的。
3.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和。
4.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
第三章细胞概述〔1〕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表达,哪项有误〔〕A.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真核细胞没有B.原核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真核细胞有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D.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真核细胞有E.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真核细胞有2. 以下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那项有误〔〕A.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B.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C.原核细胞无核糖体D.原核细胞无细胞核E.原核细胞有单条染色体3.以下细胞中最小的是〔〕A.酵母B.肝细胞C.眼虫D.衣原体E.大肠杆菌4.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及其大小亚基的沉降系数分别是〔〕A.80S,60S,40SB.70S,50S,30SC.80S,50S,30SD.70S,40S,30SE.80S,60S,30S二、多项选择题1.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A.动物细胞无细胞壁B.动物细胞无液泡C.动物细胞无叶绿体D.动物细胞有中心粒E.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大2.以下关于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有真正的细胞核B.有多条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D.细胞体积较大E.膜性细胞器兴旺3.原核细胞的特点是〔〕A.没有核膜B.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
干细胞生物学一、绪论;干细胞概述;干细胞增殖、分化与调控;1、干细胞:( stem cells,SCs )是机体在整个生命期中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群。
干细胞群的功能是控制和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再生及生命体的相对稳态。
2、干细胞生物学:( stem cell biology )是以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实验生物学技术、方法,从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等多层次研究干细胞的发生、发育、分化等生命活动机制、规律以及应用的一门新兴科学。
简单说,研究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科学称干细胞生物学。
3、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1. 基因治疗2. 干细胞生物工程,细胞、组织、器官移植治疗3. 研究胚胎发生、发育机制、组织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调控4. 新型生物材料工程、新药的研制、开发与药效、毒性评估5. 基因嫁接与物种改良、转基因动物6. 做实验平台进行疾病发病学研究7. 新基因发掘、基因功能分析8. 制造新物种4、生物经济与第四次浪潮:在信息经济时代进入成熟阶段之前,生物经济即在孕育,但其孕育期远长于信息经济时代的孕育期。
以1953年弗兰西斯•克拉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为标志,生物经济时代进入孕育阶段。
人类基因组破译的完成和发表标志着孕育阶段的终结,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生物经济的成长阶段[1]。
正如只有当信息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才能称为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一样,只有当生物经济进入其成熟阶段,才可以称为进入了生物经济时代。
5、干细胞分类:• 2.1 根据发育阶段分为二类• 2.1.1 胚胎干细胞• 2.1.2 成体干细胞• 2.2 按其分化潜能,分为三类• 2.2.1全能干细胞• 2.2.2.1 三胚层多能干细胞• 2.2.2.2 单胚层多能干细胞• 2.2.3 单能干细胞• 2.3 根据发生、来源分为四类• 2.3.1 胚胎干细胞• 2.3.2 胎儿干细胞• 2.3.3 成体干细胞• 2.3.4 人造干细胞• 2.3.4.1 核移植干细胞• 2.3.4.2 细胞融合杂交干细胞• 2.3.4.3 基因改造干细胞• 2.5 根据组织性质分类• 2.5.1 上皮组织干细胞• 2.5.2 结缔组织干细胞• 2.5.3 肌肉组织干细胞• 2.5.4 神经组织干细胞• 2.5.5 器官组织干细胞• 2.5.6 胚胎组织干细胞• 2.5.7 肿瘤组织干细胞• 2.6 根据发育进程分类• 2.6.1 干细胞• 2.6.2 短暂增殖细胞• 2.6.3 祖细胞6、干细胞特点:•干细胞本身不是处于分化途径的终端;•干细胞能无限的增殖分裂;•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①对称分裂;②非对称分裂7、干细胞生物学特征: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分化潜能、趋化作用;8、干细胞小生境:干细胞在机体组织中生存的微环境称为干细胞小生境( stem cell niche )或干细胞巢、干细胞龛位、干细胞壁龛。
选择题1.___在1975年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开创了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时代。
A.美国学者博格B.英国学者米尔斯坦C.美国学者帕尔默特D.德国学者布林斯2.过滤除菌适用对象___。
A.玻璃器皿B.塑料器皿C.金属器皿D.易被高温破坏的材料如抗生素、糖、激素等试剂3.常用动物细胞消化液有___。
A.磷酸酶B.胰蛋白酶或胶原酶溶液C.脂酶D.淀粉酶4.无菌操作一般要求在酒精灯火焰前___范围内进行。
A. 20cmB. 30cmC. 40cmD. 50cm5.细胞的冻存密度一般为___。
A. 1~5×105个/mlB. 1~5×106个/mlC. 1~5×107个/mlD. 1~5×108个/ml6.细胞的复苏时,事先将水浴锅打开调温至___℃A .25 B. 35 C. 37 D. 407.PEG介导融合时,原生质体的密度应在___左右。
A. 104个/mlB. 105个/mlC. 106个/mlD. 107个/ml8.骨髓瘤细胞选择不能考虑的条件___.A. 分泌瘤蛋白B. 体外能无限繁殖和连续移植继代培养者C. BALB/C小鼠D. HPRT-或TK-的亲本9.杂交瘤细胞一般使用___培养基进行筛选。
A. DMEMB. M199C. 1640D. HA T10.检出分泌特异抗体细胞后,应该即时进行克隆化筛选,以免非必需细胞过分生长。
应用最多的克隆筛选方法为___A.滴定法B.免疫法C.有限稀释法D.无限稀释法11.当顶体反应后,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周隙,然后以___与卵质膜相融合。
A.水平面B.赤道面C.腹部D.尾部12.在体外进行精卵结合时,精子必须:A.数量多B.活力大C.获能D.亲和力好13.手术移植向子宫内移植多在___期,成功率较高,在小鼠和大鼠,可达到70%-80%。
A.卵裂B.桑椹胚C.囊胚D.原肠胚14.为减少冷冻、解冻对胚胎的损伤,冻存时需___。
最新精品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第一章绪论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
(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
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干细胞的研究应用及有关综合题一、干细胞的概念及分类干细胞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自我复制,并具有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以上类型细胞潜能的原始细胞,其发育要受到多种内在机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干细胞根据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种。
胚胎干细胞来自于胚胎,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分化的具全能性的细胞,能分化出机体所有的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也可以在体外环境下无限制地、无差别地增殖下去,克隆人或动物的研究也往往从胚胎干细胞着手。
成体干细胞来自于已出生的人的体内,普遍存在于机体的大多数组织和器官中,具有修复和再生能力,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
在特定条件止,成体干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固定程序分化,形成新的特化细胞。
但成体干细胞在机体内的含量非常少,很难分离和纯化,而且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另外,干细胞按照分化潜能大小,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
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每一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如受精卵和胚胎干细胞。
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的分化中,可以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这种多能干细胞虽可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但却不能发育成为完整生物个体,如造血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组织特异性的专能干细胞,后者只能分化成一种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组织,也叫单能、偏能干细胞,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等。
二、干细胞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1990年美国的默里和托马斯因进行的与干细胞有关的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干细胞研究是与基因工程并列的生命科学两大热点之一,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干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工程,已成为继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之后,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生命学科。
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和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利用自身干细胞移植,可以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等。
2024年高考生物细胞工程的原理与应用历年真题细胞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细胞、生物材料以及生物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并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介绍2024年高考生物细胞工程的原理与应用。
一、干细胞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并加以诱导分化成特定类型的细胞,用于治疗一些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
例如,以多能干细胞为基础的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应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
通过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胚胎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通过将干细胞导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还可以用于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等疾病。
二、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细胞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修改和转移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在农业领域,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改良和遗传改进。
例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减少农药的使用。
同时,还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加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三、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细胞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使用微生物细胞来处理和净化废水和废气。
通过对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使其具有更高效的降解能力,可以有效去除废水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开发出高效的生物能源生产方法。
例如,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发酵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细胞工程在2024年高考中的题目涉及到了细胞工程在干细胞技术、农业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细胞工程作为一门新兴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胡克,1665,原生动物,红细胞2.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3.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4.遗传信息的形成,膜的形成5.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特异功能蛋白质, 生物发育6.碱基互补配对7.全能性8.体细胞9.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或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二.选择题1.C 2:D 3:C 4:D 5. B三:判断题1.√ 2。
√ 3。
√ 4:×(原生质包括细胞内所有的生活物质)5.×四.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思维为出发点,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核心问题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2.生物大分子是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分子质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如以蛋白质、核酸、多糖及脂类等四大类为典型的生物大分子,它们是由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等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既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又是细胞和种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或体现者。
五.简答题1.Science 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Molecular Cell/ Developmental Cell /Cancer Cell/ Neuron/Journal of Cell Biology /Gene and Biology /Journal of Cell Science(参看课本P14)国内的相关学术刊物《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遗传学报》.《动物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参看课本P14-15)2.(1)细胞结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
细胞生命活动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了解;(2)细胞中单一基因与蛋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及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复合体的相互作用;(3)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信号调控网络;(4)体外(in vitro)研究→体内(in vivo)研究;(5)静态研究→活细胞的动态研究;(6)实验室研究为主→计算生物学更多地介入并与之结合;(7)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学科的渗透→与数、理、化及纳M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细胞工程练习题及答案《细胞工程》练习题第一章细胞工程简介1、什么叫细胞工程?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简述细胞工程的应用?①动植物快速繁殖。
主要是指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实现优良动植物的快速繁殖以及濒危物种的保护。
主要技术包括:试管植物、人工种子、试管动物、克隆动物等。
②细胞重组与新品种培育。
主要是指在细胞、细胞器、染色体、细胞核或组织水平上进行遗传性状改良或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③细胞工程生物制品。
利用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或者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是现代细胞工程的一个代表性领域,主要包括食品、药物、生物能源等。
④细胞疗法与组织修复。
干细胞是当今生命科学最前沿领域,有望给现代医学带来一场革命。
利用培养的细胞或者离体再造的组织修复受损细胞与组织或器官的技术,属于细胞工程最新发展领域之一。
3、细胞工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五章植物人工繁殖一、名词解释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分化细胞保留着全部的核基因组,具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细胞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又称去分化,是指分化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胞特性的过程,即分化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转变为胚性状态而重新获得分裂能力的过程。
细胞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是指在离体条件下,无序生长的脱分化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重新进入有序生长和分化状态的过程。
细胞再分化过程事实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与修饰的人工调控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Planttissue culture):是将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材料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题1.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50S和30S,其完整核糖体为 AA.70S B.80S C.90S D.100S E.120S 2.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基中所含rRNA的大小为 CA.28S B.23S C.18S D.16S E.5S3.关于离子通道受体,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A. 是由单条肽链一次膜糖蛋白构成,其胞质区含有酪氨酸B. 受体的亚基具有装配成筒状寡聚体结构,形成跨膜通道C. 本身是一种离子通道或与离子通道相偶联• D. 离子通道的“开”或“关”受细胞外配体的调节 E. 常见的离子通道受体有N-乙酰胆碱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等4.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DA.溶酶体 B.滑面内质网 C.细胞核D.核糖体 E.细胞质5.真核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60S和40S,其完整的核糖体颗粒为 BA.100S B.80S C.70S D.120S E.90S 6.合成外输性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CA.内质网、溶酶体 B.附着核糖体、滑面内质网C.附着核糖体、粗面内质网D.线粒体、粗面内质网E.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7.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主要合成 CA.外输性蛋白质 B.溶酶体内蛋白C.细胞本身所需的结构蛋白D.膜骨架蛋白 E.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BA.中心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D.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9.核糖体的功能可表述为 BA.细胞的动力工厂B.氨基酸缩合成肽链的装配机C.细胞内物质的加工和包装车间D.细胞的骨架系统E.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机10.肽基转移酶存在于 AA.核糖体的大亚基中B.核糖体的小亚基中C. mRNA分子内D.tRNA分子内 E.细胞质中11.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肽键的形成是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 CA.供体部位 B.受体部位 C.肽基转移酶位D. GTP酶活性部位 E.小亚基12.细胞外的液态异物进入细胞后形成的结构称 BA. 吞噬体B. 吞饮体C. 多囊体D. 小囊泡E.大囊泡13.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CA. 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的Na+移出膜外B. 钠泵可逆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转入膜内C. 由于从细胞内移出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 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 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14.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CA. 某种配体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B. 配体-受体复合物向有被小凹集中C. 其他种类的配体-受体复合物相继在同一有被小凹集中D. 吞食泡的形成E. 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15.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DA. 2个Na+移出膜外B. 2个K+移入膜内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1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 膜上ATP的作用17.红细胞上葡萄糖载体运输葡萄糖是通过 CA. 载体蛋白在脂双层中扩散B. 载体蛋白在脂双层中翻转C. 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构象改变D. 载体蛋白形成通道E. 载体蛋白与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18.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 EA. 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 细胞壁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 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19.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EA. 转运大分子物质B. 逆浓度梯度运送C. 需载体帮助D. 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 消耗代谢能20.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B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E. 吞噬21.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最显著的差异在于 CA. 细胞的通透性B. 细胞的凝集性C. 接触抑制的有无D. 细胞物质转运的特性E. 质膜出现微绒毛和皱缩等22.下面关于蛋白聚糖(PG)的生物合成,哪些是不正确的BA.糖基是由高度特化的糖基转移酶逐个加上,而不是先合成二糖单位B.核心蛋白的多肽合成在rER上,而糖基化在高尔基复合体进行C.核心蛋白的多肽链还未完成时,即以O-连接或N-连接方式连接上糖基D.糖链的延长和加工修饰在高尔基复合体上进行E.由差向异构酶将萄糖醛酸转变为艾杜糖醛酸,由硫酸转移酶催化硫酸化23.下列关于胶原的结构和类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A.胶原分子由3条分别称为α、β、γ的α-螺旋链组成B.构成胶原的多肽链中的甘氨酸约占1/3,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C.肽链中的氨基酸的三肽重度顺序为Gly-X-Y或Gly-pro-Y及Gly-X-HypD. 脯氨酸和赖氨酸常羟基化和糖基化E.肽链中几乎不含色氨酸、酪氨酸和蛋氨酸24.下列哪些是胶原表达或装配异常导致的胶原病 CA.天疱疮 B.睾丸女性化 C.成骨发育不全25.蛋白聚糖(PG)与一般糖蛋白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DA.PG含糖基种类少于后者B.PG糖链由重复二糖单位组成C.PG糖含量一般超过后者D.PG糖链由多种糖基组成且分支E.PG多含有硫酸基团26.关于紧密连接(封闭连接)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A. 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管腔面细胞间隙的顶端B. 相邻细胞膜点状融合,形成一条封闭带,连接处无细胞间隙C. 通过一种依赖Ca2+的粘着机制使相邻细胞的跨膜蛋白互相粘着D. 将膜两端不同的功能蛋白隔开,保证物质转运的方向性E. 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一道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保证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性27.关于桥粒连接,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A. 是细胞间一种紧密连接结构,有强的抗张和抗压作用B. 在上皮细胞位于粘着带下方,相邻细胞间有30nm的间隙C. 桥粒区胞质面有盘状致密的粘着斑(adhesionplaque)D. 跨膜连接糖蛋白附于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上E. 角蛋白纤维从细胞骨架伸向粘着斑,然后又回折形成袢状结构28.粘多糖累积病是由于 DA.血液中透明质酸(HA)含量升高B.先天性缺乏合成GAG的酶C.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和硫酸化程度降低D.氨基聚糖(GAG)和蛋白聚糖(PG)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在体内一定部位堆积E.GAG和PG合成酶缺陷29.关于胶原的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A.哺乳动物皮下结缔组织的胶原具有多方向的抗压性B. Ⅲ型胶原组成细纤维网络,包围于细胞表面C.Ⅳ型胶原构成各种上皮细胞基膜的网架结构D.胶原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与细胞内骨架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形态和运动E.刺激上皮细胞分化,维持上皮细胞生长,引导细胞迁移30.关于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BA. 既能使细胞锚定在底物上静止不动,又能诱导细胞运动迁移B. 使细胞锚定在底物上静止不动,抑制细胞运动迁移C. 在组织分化、细胞粘连和迁移时起重要作用D. 血浆纤连蛋白(pFN)能促进血液凝固和创伤面修复E. 参与形成粘着斑(adhesion plaque)31.关于膜相结构(膜性结构),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CA.为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细胞器B.只有真核细胞才具有发达完善的膜相结构C.除质膜外,细胞内所有膜性细胞器都属膜相结构D.膜相结构的膜都具有类似的“单位膜”构造E.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属典型的膜相结构32.动物细胞被的糖基不包括 DA. 唾液酸B. N-乙酰氨基葡萄糖C. N-乙酰氨基半乳糖D. 乳糖E. 岩藻糖33.液态镶嵌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 DA. 膜中的脂质及蛋白质都能横向运动B. 膜中只有脂质能横向运动C. 膜中只有蛋白质能横向运动D. 膜的流动性和其化学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E. 连续的脂双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34.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 AA.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多糖 D.细胞壁 E.细胞膜上的糖脂35.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A. 蛋白质和核酸B. 蛋白质和脂类C. 蛋白质和脂肪D. 蛋白质和糖类E. 脂类和核酸36.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 AA. 磷脂B. 脑磷脂C. 脂肪D. 糖脂E.胆固醇37.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EA. 蛋白质B. 氨基酸C. 脂类D. 核酸E. 糖蛋白38.与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BA.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B.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 C.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精彩文档精彩文档D .膜脂的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 39.下列哪些疾病是由于细胞表面受体异常所引起 A A.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天疱疮 C.胱氨酸尿症 D.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E. 霍乱 40.动物细胞表面结构不包括 A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膜下溶胶层 D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如鞭毛、纤毛、微绒毛和细胞内褶 4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 B A 细胞遗传学 B 细胞生物学C 细胞病理学D 细胞生理学E 细胞形态学4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BA R .HookB Schleiden and SchwannC R .BrownD W .FlemmingE C .Darwin 4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 ”的学者是 AA R .HookB A .LeeuwenhookC R .BrownD W .FlemmingE C .Darwin4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 BA R .HookB A .LeeuwenhookC R .BrownD W .FlemmingE C .Darwin 45.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 C A R .Hook B A .Leeuwenhook C Virchow D W .Flemming E C .Darwin46.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 B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 .Hook and A .LeeuwenhookC VirchowD R .BrownE C .Darwin47.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 C A Schleiden and Schwann B R .Hook and A .Leeuwenhook C Watson and Crick D R .Brown E C .Darwin 48.在1933年底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投射式)的学者是 AA .德国的鲁斯卡(Ruska)B .英国的马丁(Martin)C .比利时的马顿(Marton)D .德国的赫尔穆特(Helmut)E .德国的德里斯特(Driest)49.世界上第一台扫描电镜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研制出来的 D A .英国的马丁 B .比利时的马顿 C .德国的鲁斯卡 D .德国的克诺尔(Knoll)E .德国的赫尔穆特50.在1944年首次证实 DNA 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C A .沃森 B .克里克 C .埃弗里(Avery) D .福尔根(Feulgen) E .摩尔根 51.在1975年有人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种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明者是 EA . 柯勒(Kohler)B .奥林斯(Olins)C .罗伯逊(Roberson)D .桑格(Sanger)E .尼伦伯格(Nirenberg) 第十一章 细胞通信与信号转导巩固自测题 1.能使细胞内cAMP 升高的G 蛋白是 B A . Gi B . Gs C . Gp D . Gt E . Gr 2.PKC 以非活性形式分布于细胞溶质中,当细胞之中的哪一种离子浓度升高时,PKC 转位到质膜内表面: B A.镁离子 B.钙离子 C.钾离子 D.钠离子 3. 1,4,5-三磷酸肌醇的作用是 C A. 在细胞内供能 B. 是肌醇的活化形式 C. •是多种肽类激素作用于膜受体后的第二信使 D. 直接激活蛋白激酶C E. 细胞膜的结构成分4.双信使系统产生的第二信使指: BA. cAMP 和cGMP B IP3和DG C. cAMP 和IP3 D. cGMP 和DG 5. 关于G 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G 蛋白能结合GDP 或GTPB. G 蛋白由α、β、γ 3个亚基构成C. 激素-受体复合体能激活G 蛋白D. G 蛋白的3 个亚基结合在一起时才有活性E. G 蛋白有GTP 酶活性 6.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本身不介入催化反应 B .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 C .能够传递信息 D .可作为作用底物7.G 蛋白的何种功能使其进行自我抑制? AA .α亚基的GTPase 活性B .效应子的活性C .与受体的结合D .亚基的解离8.信号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 C A .是不可逆的 B .没有特异性 C .具有可饱和性 D .具有生物效应 9.在cAMP 信号通路中,cAMP 要作用于哪个酶 DA.鸟苷酸环化酶B.磷脂酶C-βC.蛋白激酶CD.PKA10. 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AA. 糖蛋白B. 氨基酸C. 脂类D. 核酸 11. 关于第二信使甘油二脂(DG)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由甘油三酯水解时生成 B. 由于分子小,可进入胞质起第二信使作用C. 由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水解而生成D. 可以提高蛋白激酶C 对Ca2+的敏感性,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E. 只参与腺体分泌、肌肉张力改变等早期反应的信息传导过程 12.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 ,导致分解 PIP2生成 PIP3和甘油二酯的G 蛋白是 C A . Gs B . Gi C . Gp D . Gt E . Go 13. 在下列蛋白激酶中,活性与Ca2+有关的是: C A .PKA B .PKC C .PK-CaM D .PK-MAP 14.蛋白激酶C 的激活依赖于 D A .IP3 B .DAG C .IP3 + Ca2+ D .DAG + Ca2+ 15.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G 蛋白的直接效应酶是 B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C-β C.蛋白激酶C D.PKA 16.磷脂酰肌醇信使体系不包括 EA. 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活化与磷脂肌醇酯酶C 偶联的G 蛋白(Gp) B. Gp •蛋白与膜胞质面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 结合并将其活化 C .活化的磷脂酶C 分解PIP2生成IP3和DG D. IP3使Ca2+释放到细质,Ca2+充当第三信使,使cAMP 水平下降,致细胞分裂增殖E. DG 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A(PKA),促使细胞分裂增殖 17.关于偶联G 蛋白受体,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 由一条反复跨膜7次的跨膜蛋白构成 B.其细胞外区有二个糖基化点 C. 细胞质区有与G 蛋白结合的部位 D. 受体蛋白的大部分在细胞外区,•构成与配体的结合区 E. 此类受体在细胞膜中与效应器是分开的 18.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脂类是 E A .磷脂酰胆碱 B .鞘磷脂 C .磷脂酰丝氨酸 D .磷脂酰乙醇胺E .磷脂酰肌醇 19.关于催化受体(酶蛋白受体),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A. 本质是单条肽链一次跨膜糖蛋白B. N 端在细胞外区C. C 端细胞质区含酪氨酸,具特异性酪氨酸蛋白质激(TPK)活性D. 细胞质区有与G 蛋白结合的部位 • •E. 通过自身TPK 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转换,使靶蛋白磷酸化,触发细胞分裂增殖20.下列哪些物质不属于细胞第二信使 DA.cAMP B .DG C .cGMP D .ATP 21.关于膜受体,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C A. 能选择性地识别外来信号B.能与外来信号结合并产生相应的细胞效应C. 所有的膜受体都是跨膜糖蛋白D.一种细胞膜上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受体E. 同一受体在不同细胞膜上的数目不同 22、蛋白激酶A 通过使蛋白激酶A 依赖性蛋白质的( A )残基磷酸化而参与信号转导。
第十五章干细胞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是在成体组织内具有白我更新能力及能分化成一种或一种以上子细
胞的未成熟细胞。
2.CD34+是人_____________干细胞表面标志,巢素蛋白是_____________干细胞的生化标记。
3.干细胞按其生存和发育阶段,干细胞可以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4.干细胞增殖具有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特点,干细胞维持白稳性的机制是对称分裂和_____________。
5.干细胞的分化特点为具有_____________和具有_____________和去分化的能力,正是它的这两个特点使其在细胞替代疗法和组织器官移植卜具有无比巨大的应用潜力。
6._____________是介于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之问的一种中问态细胞。
它可以起到通过
较少的干细胞产生较多的分化细胞的作用。
7.干细胞生化特点是具有较高_____________活性,具有不同的生化标志。
8.着床前的_____________属于胚胎干细胞,hES体外抑制分化培养时成_____________,集
落生长并紧密堆积,细胞界限不明显。
9.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是可取自终止妊娠的胎儿的_____________和取自体外受精胚胎期内细胞团细胞。
10.理论上千细胞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但是其最适合的疾病主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填空题(参考答案)
1.成体干细胞2.造血;神经3.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4.多潜能性;
转分化;不对称分裂5.缓慢性;自稳性6.过渡放大细胞7.端粒酶8.
内细胞团细胞9.性器官组织;囊胚10.组织坏死性疾病;退行性病变;自
体免疫性疾病
二、名词解释
1. stem cell;
2. self-maintenance;
3. embryonic stem cell
参考答案:
1.干细胞:指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分裂增殖能力,能保持不分化状态,并
能分化产生一种以上“专业细胞”的原始细胞。
2.自稳性:指干细胞在生物个体的生命历程中自我更新,并维持其自身数目恒定
的特性。
3.胚胎干细胞:指从着床前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获得的一种具有多潜能
性、可发育成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同时可保持不分化状态而持续生长的
克隆细胞系,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白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三、思考问答题
1.干细胞的增殖特点是什么,有何生物学意义?
2.干细胞的分化特点是什么?
3.胚胎干细胞的获得的途径主要有那些?
4.干细胞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干细胞的增殖特点是缓慢性和自稳性,缓慢性有利于干细胞对特定外界信号作
出反应,决定是增殖还是进入特定分化程序;还可减少基因突变的危险,使干细
胞有更多时间发现和校正复制错误。
自稳性是干细胞区别于肿瘤细胞的本质特
征,对维持其自身数目恒定、防止过度增殖而对机体造成损害有重要意义。
2.具有多潜能性和具有转分化、去分化的能力。
多潜能性指hES有可分化为外、中、内三个胚层的潜钝,不同的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潜能。
从受精卵到卵裂的8细胞期再到胚胎干细胞然后发展到成体干细胞,细胞的分化潜能从高逐次降低。
转分化、去分化的能力指自成体分离的干细胞具有向其它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的能力。
3.①取白终止妊娠的胎儿的性器官组织。
②取白体外受精胚胎囊胚期内层细胞(内细胞团)。
③通过体细胞核转移(核移植)技术获得。
4.①一次性介入,永久性治疗;②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生的确切机理;③可应用于白身干细胞移植,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