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寄宿制小学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3年寄宿制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一、综述2023年是我们寄宿制小学学校发展的关键年份,我们将以“追求卓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办学水平。
本工作计划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师生发展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同时,我们将积极与家长、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二、教育教学工作1.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加强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跟踪和评估。
3. 加强课程评价。
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不同维度的评价,减少单一考试评价的依赖。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现和发展,不仅追求优异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优化教学设施和资源。
加大对教学设施和资源的投入,修缮和更新校园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和机构来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三、学校管理工作1. 完善管理体制。
优化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2. 加强教育教学科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分享教学资源。
3. 建立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机会。
4.优化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渠道。
建立稳定的家长联络机制,通过家长会、家校合作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学生。
四、师生发展工作1.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提升通道。
鼓励教师参与专业社团和学术组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交流能力。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3•【字号】衡政办函[2012]3号•【施行日期】2012.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通知(衡政办函〔201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滨湖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现将《衡水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三日衡水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规划年度目标:按照《河北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我市所属的县市区(含开发区、滨湖新区)要在2012年底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在2019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分年度规划为:2015年底前为冀州市、枣强县、桃城区、开发区、滨湖新区;2016年底前为安平县、阜城县;2017年底前为饶阳县;2018年底前为武邑县;2019年底前为深州市、武强县、故城县、景县;实现初步均衡的标准是: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和资源配置满足实际需要并落实到位;生均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统筹考虑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和学生就学需求,科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基本完成农村学区建设工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推进。
城市区基本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择校”现象逐步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效果明显,农村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到位,各学校都能开齐开足课程,办学行为达标规范。
实现基本均衡的标准是:县级政府切实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建立健全稳定持久的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学生就学需求;按省定目标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农村学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区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全面落实,办学行为规范有序,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对寄宿制学生帮扶计划众所周知,寄宿制学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生活照顾。
他们往往没有父母的陪伴,而且在学校里面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照顾。
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推动寄宿制学生帮扶计划。
寄宿制学生帮扶计划是指通过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寄宿制学生提供照顾和支持。
该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寄宿制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其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适当的住宿条件。
寄宿制学生的住宿条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学校应该提供安全、卫生、温馨的住宿环境。
同时,可以通过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寄宿制学生提供更多的住宿选择。
第二,提供适量的学习辅导。
在学校里面,寄宿制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压力。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适当数量的学习辅导,帮助寄宿制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提供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寄宿制学生。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且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学生成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第四,提供心理疏导。
寄宿制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因此,学校应该在校园里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
以上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寄宿制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寄宿制学生帮扶计划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为寄宿制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寄宿制学生帮扶计划的理解和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8号) ,(2010 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 》( 中发[2011])12 号) 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冀发[2011]10 号)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我省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标准》) 。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
《标准》既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改造和管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也是实现我省县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是评估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实施《标准》应当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标准》的实施;各设区市、县( 市、区) 根据《标准》制定本地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学校设置第四条学校布局应当依据城市或乡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高峰,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因素,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合理设置。
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
为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应当以走读为主,平原地区小学不宜建设寄宿制学校,山区根据情况小学高年级可适当集中建设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可适当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初级中学可建设部分寄宿制学校。
农村地区可适当建设教师周转房。
提倡政府通过校车和公共交通解决学生上学远问题。
第五条学校位置应当选择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的地段,避开污染源处、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地段,泥石流地区及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保定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发文字号】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发布部门】保定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4.02【实施日期】2019.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保定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已由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8年12月12日通过,经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19年3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保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4月2日保定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2018年12月12日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7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保障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本条例所称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第三条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城乡统筹、优先安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应当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协调解决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县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建设管理工作。
2024年开办寄宿制学校的实施方案
在2024年开办寄宿制学校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确定办学宗旨和理念,明确学校教育目标和特色。
寄宿制学校应明确宗旨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制定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
设计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确定招生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案。
制定招生政策,明确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保障学校学生质量。
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用具和教师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4.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寄宿制学校。
5. 确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
建立完善的家长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相关信息,了解家长和学生需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定期开展评估和调研活动,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
定期组织评估活动,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
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和意见,为学校改进提供依据。
7. 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和资源。
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共同推动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相信2024年开办的寄宿制学校将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为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寄宿制小学2010——2016年发展规划万事开头难,白纸绘蓝图。
为了我们这所新建校健康成长,规范运行,持续发展,依据省、市、县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结合我校的发展现状,特制定我校6年发展规划。
一、区位概况及优势
我校位居滨河路北,麻衣山下。
西接水岸华庭住宅小区,南连凤凰城住宅小区,东临东窑沟移民新区,与滨河隔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办学求知的最佳地段。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服务区除乡下外,周边城区居民就有4500多户,人口2万余人.
区位有如下优势:
1、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我校,教育服务对象相对集中。
2、城镇人口,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增加,对于有寄宿优势的我校生源旺盛。
3、依据县城市政规划,我校处于居民住宅建设区,学校发展前景广阔。
二、学校概况及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四轨寄宿制小学,占地25亩。
今年九月,一期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3564平方米;宿舍楼一座,建筑面积1163平方米;餐厅一处,建筑面积460平方米。
,上面给学校配备了700套课桌凳,
35套教师办公桌,40块黑板,4个文件柜,其它均未配备。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请教育局领导协调,向串村寄宿制小学借来学生餐桌20套,高低床20套。
今年学校已开始招生,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8名,在校生213人。
1、优势:学校没有办学历史的积弊,目前是一张白纸,未来的发展蓝图与时代发展同步描绘。
正如刚出生的婴儿,可塑性强,可以科学规划人生成长历程。
2、劣势:学校没有办学文化积淀,没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实施,没有结构合理,素质高,年轻化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发展展望
1、办学指导思想:今后六年,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靠得住,能干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学校发展远景:办成师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全县一流寄宿制小学。
四、学校远景目标
1、办学规模:学校每年招收200名学生,新增四个教学班,六年后,学校有24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教职工90余名。
2、办学条件:六年后,学校有教学楼一座,宿舍楼一座,餐厅一处,综合办公楼一座,读书楼一座,2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一个。
办学设施设备配套齐全。
多媒体教室全覆盖,计算机、音乐、美术、舞蹈教室配备到位,科技、特色展览室全面开放。
3、学校管理:学校真正建立校长负责制下党支部监督,教职工代表参与、校务委员会议事,家长委员会评议的民主化管理模式。
按照安全管理、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教改管理、德育管理、班主任管理、后勤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党群工作管理等系统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出台岗位职责。
使学校发展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4、教研教学: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并执行以下教学管理规定: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培训制度,听课制度,教案、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听课笔记、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检查制度,质量分析制度,教研制度,学生、家长会议制度,民主测评制度,教学效果考评制度,学生竞赛、教师竞赛制度。
加强教研教改活动管理。
学校及教研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做好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
落实校领导带课听课制度,把教学教研重心落实在课堂上。
积极开展晋中市倡导的“有效教学系列活动”创优校本教研,扎实推进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作业、有效评价,打造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体育卫生。
加强对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活动管理。
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好以“四姿、三声、两操、一活动”为主的“阳光校园”主题活动,让校园充满生机,让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好阳光体育动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搞好卫生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提倡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营养水平。
艺术教育要以艺术课堂为主阵地,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6、后勤保障。
健全后勤管理机构,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后勤工作要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加强校园校舍的管理,落实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注意日常维修各类设施设备,提供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坚强的保障。
五、实施的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成立学校六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
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六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处室、各年级(组)中去。
学校将于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
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后勤服务工作。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竞赛,推进数字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专用室的服务功能,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
积极增强监督意识,努力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
学校将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确保学校六年发展规划稳步有序的落实。
总之,我们学校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全校教师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的责任感,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开拓创新,为实现规划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0一0年十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