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新泰市青云街道第一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8
某某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片区竞赛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瞬.(shùn)间喑.(àn)哑凹凼..(.wādàng) 忍俊不禁.(jīn)B.敧.( qī ) 斜溅(jiàn)落睥睨..(bìnì) 苦心孤诣.(yì)C.哺.( bǔ )育谰.(lán)语搓捻..(cuōniǎn) 双眉颦蹙.(cù)D. 羁.( jī )绊颤.(c hàn)栗尴尬..(gāngà)戛.(jiá)然而止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收验枯涸惠心未泯获益匪浅澄澈渗和B. 磐石诀别锋芒毕露专心致志心会神凝C.撺缀御骋花开辫颤契而不舍装模作样D. 儒动凛洌重蹈复辙闲情逸致养经蓄锐()A. 函、周、匠、冉这四个字都是三包围结结。
B. “母亲”的“母”字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点。
C. 字谜“走是不对的”谜底是两包围结构的“赵”字,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D.“建”“勉”“启”这三个字都是两包围结构,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身处社会转型期,面对观点▲、表达▲,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做法律底线的守护者、主流价值的弘扬者、社会共识的缔结者,▲事实真相,而不是夸X炒作;▲主流价值,而不是割裂社会共识;▲社会舆论,而不是迎合偏激情绪。
A. 百喙莫辩千古绝唱传报彰扬引发B. 百川朝海千变万化传达彰闻引领C. 百花齐放千奇百怪传递彰宣引进D.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传播彰显引导()①飞天的意境因人而异,稍纵即逝,只有明月山上的月光,令人终生难忘。
②月光流泻在明月山起伏的山峦之时,那月宫中寂寞的嫦娥,一定在空中窥见了这如袂如带、拂动于山巅的月光。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泰安市2015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chù)立叱(chì)咄褶(zhě)皱惟妙惟肖(xiào)B.拮据(jū)绮(qǐ)丽倔(juè)强期期艾艾(ài)C.伧(cāng)俗哂(shěn)笑鼓(jī)斜鲜(xiǎn)为人知D.荣膺(yīng)惩戒(jiè)柔嫩(nèn)妄自菲薄(b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烦躁霎时攫取翻来覆去头晕目眩B.筹划妖娆鸿鹄沧海桑田回环屈折C.诓骗恻隐寤寐因地治宜正襟危坐D.粲然藩篱羁拌杂乱无章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陶渊明《桃花源记》)B.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误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 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质疑)理,俯身倾耳以请(请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B.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C.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5.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爱莲说十拿九稳开卷有益龙吟凤哕B.出师表通宵达旦最后一课安塞腰鼓C.游子归水波粼粼精力充沛斑羚飞渡D.谈读书热爱生命天衣无缝锐不可当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③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④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⑤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⑥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A.③③⑤②⑤① B.③②④⑥⑤① C.①③②④⑥⑤ D.①③④⑥②⑤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B.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9分)1. (4分)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们)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塌败:________(2)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凑合:________(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滞笨:________(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________2. (5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根据图一和图二的相关内容,写出图二中的①②③。
图一图二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3. (15分) (2018七下·揭西期末)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驿路梨花(节选)彭荆风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划线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初中语文模拟考试试题(A卷分7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嶙.峋(lín)亢.奋(kàng)锲.而不舍(qiè)B.牟.取(mïu)诘.责(jié)根深蒂.固(dì)C.阔绰.(chuî)伫.立(zhù)更胜一筹.(chïu)D.匀..称(chèng)阴晦.(huǐ)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精至倔强一丝不苟消声匿迹B.宽恕咫尺胸有成竹鹤立鸡群C.狼藉鞠躬微不足道妙手回春D.骄奢澎湃不求甚解心旷神怡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跳动的,着生命的灵气。
②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名人的,而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
A.活泼表现丰功伟绩B.活泼闲现劳苦功高C.活力闪现丰功伟绩D.活力表现劳苦功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按原文默写(共14分,每空2分)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②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超越个人的忧乐,激励后人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千古名句是“,”。
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⑦,对影成三人。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某学校医务室于I985年、l995年,2005年,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中学生(俗称70后、80后、90詹)开展了“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绘制了下表:类别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指标基数为100)70后155.3厘米40.2公斤98.4480后158.2厘米41.1公斤96.5790后159.6厘米44.5公斤91.96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②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啜.(chuî)泣伫.(chù)立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īn)B.骊.歌(lí)嫉.(jí)妒繁弦.(xuán)急管猝.(cù)然长逝C.亘.(gân)古默契.(qì) 获益匪.(fěi)浅芊.(qiān)芊细草D.匀称.(châng) 虐.(nüâ)杀鲜.(xiǎn)为人知迥.(jiǒng)乎不同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迫不急待语无伦次再接再厉海枯石烂如座针毡B.更胜一筹莫名其妙一泄千里毫不犹豫妇孺皆知C.按部就班一反既往叱咤风云睡眼惺忪鳞次栉比D.苦心孤诣根深帝固廓然无累连声诺诺怡然自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强大)。
(《木兰诗》)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长跪.而谢之(感谢)(《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C.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不动声色....。
D.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2016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阴霾.mái 嗔.chēn视义愤填膺.yīng 叱咤.chà风云B. 箱箧.(qiâ)藩.篱(fān)日薄.西山(bó)锐不可当.(dāng)C. 亵渎.(dú) 褴.褛(lán) 强聒.不舍(guō) 吹毛求疵.(cī)D. 告罄.(qìn) 迸.溅(bâng)忍俊不禁.(jīn)随声附和.(hâ)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娴熟无垠锋芒必露进退维谷B. 蘸水戏谑鳞次栉比无暇顾及C. 惘然旁鹜断章取义刻骨铭心D. 黝黑深邃断壁残垣周道如底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常有高猿长啸,属.(连接)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郦道元《三峡》)B. 晓雾将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C.目似暝.(闭眼),意.(心情)暇甚。
(蒲松龄《狼》)D.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受.(承受)之天也。
(王安石《伤仲永》)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5.下列短语的结果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音容笑貌舆论鼎沸变化无穷虚张声势B 晴天霹雳节衣缩食前程万里襟怀坦白C 张灯结彩十全十美轻描淡写姹紫嫣红D 五彩斑斓任劳任怨不屑置辩好意难却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A . 早晨天气很冷,太阳一出来就不冷了。
B . 失败是成功之母。
C . 他们的被褥是单薄的,他们的书籍是丰厚的。
D .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 (2分) (2019九上·南海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港珠澳大桥将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新的大动脉,已经连接起粤西与珠三角所孕育的新的想象空间。
(把“已经”删去)B .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据计划它将在月球南极着陆,人类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将“升空”改为“成功”)C . 环保部门使出组合拳,在深化重点行业整治、加快移动源治理、持续跟进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夺得较好成效。
(将“夺得”改为“取得”)D . 电子竞技成为热点,受到更多关注,更需要我们引导青少年去理解、去了解“竞技”与“游戏”之间的区别。
(将“理解”与“了解”互换位置)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0分)3. (8分) (2017七下·宁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兰之味① ,非可逼②而取③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④ ,故称瑞⑤耳。
体兼彩⑥ ,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⑦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注释】①味:香气。
②逼:迫近,接近。
③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④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⑤瑞:吉,善。
⑥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⑦名:说出(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故称瑞耳 ________②莫能肖也 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绘者以意取似(3)文中作者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即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方法,意在揭示兰的________品性。
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 繁衍(yǎn)分道扬镳(biāo)B . 恣睢(suī)与日俱增(jù)C . 拾级(shè)无精打采(cǎi)D . 瑰宝(guì)万簌俱寂(lài)2. (2分) (2017九上·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B .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 . 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 . 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3. (2分) (2017八上·新邵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看电影、爱劳动、说清楚、讲故事”都是述宾短语D . 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绝望,最终堕落成麻木自私、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5分)4. (4分) (2015九上·永春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
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A】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1)根据要求答题。
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的“泉”字的拼音:________②文段【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 迷惘喷薄稻穗绯红B . 阎罗峰烟有涯蜗行C . 芦荻墓畔谎言装饰D . 飞窜翡翠呻吟苍茫2.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对于那些电子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始至终都掌握控制权。
B . 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着足球比赛,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
C . 张景因为德高望重而获得全票支持成为下一届的校学生会主席。
D . 同桌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
3. (2分) (2017九上·启东月考) 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 .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4. (2分)(2017·安顺)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光亮。
像水银,又像岩浆,① ,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②。
A .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B .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C .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D .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九上·相城期中) 根据上下文意,写出正确的字词。
故宫曾经丢了大脸。
先是“盗窃门”,展品竟然被游人盗走了,难堪要命;警方破案神速,故宫领导也许太激动了,当即十分高调地给警方送去了锦旗。
山东省新泰市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煞(shà)白恣(zī)睢矫(jiǎo)揉造作即物起兴(xīng)B、抽噎(yē)慰藉(ji a)引颈(jǐng)受戮鳞次栉(zhì)比C、荫(yìn)庇诘(jí)难味同嚼(jiáo)蜡相形见绌(chù)D、狡黠(xi?)涟漪(yī)戛(gá)然而止叱咤(zhà)风云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啜泣喑哑晨曦忧心忡忡谈笑风声B. 撺掇崔巍跻身玲珑剔透妇孺皆知C. 悲怆睥睨惆怅再接再厉心无旁鹜D. 禁锢帷幕赎罪顶礼膜拜无精打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流(《渡荆门送别》)C.吾知所以(,,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输》)D.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C.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式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D.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5.下列短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复习快用热水擦干净送礼物B. 热起来做下去摆整齐读两遍C. 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艰巨轻松愉快D. 新的衣服魅力中国彻底领悟非常激动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第一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愤懑(mân)筵席(yán) 呱呱坠地(guā) 踉踉跄跄(liàng)B、荫庇(yīn) 伫立(zhù) 越俎代庖(zǔ) 吹毛求疵(cī)C、沉湎(miǎn) 黝黑(yǒu) 影影绰绰(chuò) 鳞次栉比(zhì)D、吮吸(shuǐ) 慰藉(jiâ) 戏谑(xuâ) 引颈(jǐng)受戮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中流砥柱通霄达旦如坐针毡B、不屑置辩有例可援蔚为壮观遍稽群籍C、芒刺在背断壁残坦顶礼膜拜巍峨峥嵘D、怡然自得万恶不赫睡眼惺忪浩瀚无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 “首府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 月11 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今年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据2009 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本文指感激)我而为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B、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C、期(满一年)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逆流而下)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两首)5、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们是够忙碌的,因而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沙子总是在那儿向下漏着。
②他们的工场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
③它的空间已足以使他们在其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
④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A. ②③①④B. ②④③①C. ④②③①D. ④①②③6、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A.一重复句,转折关系。
B.一重复句,因果关系。
C.二重复句,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D.二重复句,第一重是因果关系,第二重是转折关系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蒹葭萋萋,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8.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 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二、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完成(9——12题)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对第一段中加点的字词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一词,表明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开明,能够把国家的大小事务公之城众。
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总”字刻画了一副妄自尊大的形象。
C、“只希望着国联”,“只”字刻画了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一味”刻画了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形象。
10、文中加点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状元宰相"是指的整个统治阶级。
B."地底下"指的是先辈们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和思想。
C.“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
D."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11、下面关于选文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这句话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
“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B.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句话表明前面列举的四种人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他们的记录,我们只能通过搜寻“野史”了解他们的光辉业绩。
C.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另一方面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D.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这句话直斥对方犯了“以偏赅全”的错误,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12、下列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的一项是()A.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B.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三、阅读《孔乙己》,完成(13——15题)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是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吧。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3、这段文字开头的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分析最到位的是:()A、交代了事物发生的时间、季节B、渲染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C、说明孔乙己穿得太少,抵御不了寒意,引起读者同情。
D、为后文孔乙己要温酒驱寒作铺垫。
14、文中三次写到掌柜及众人的"笑",这阵阵笑声,说明了()A、孔乙己的模样确实滑稽可笑。
B、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群众麻木。
C、他们和孔乙己是老熟人,这是一种友善的笑。
D、他们笑自己的,与孔乙己并无关系。
15、以周围人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以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周围的人无聊取乐对照,更令人感到悲哀。
B、这"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
C、这"笑"充分表现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D、孔乙己之所以被人取笑,是因为他深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毒害,成为任人践踏的对象,周围的人虽然明白自己和孔乙己一样是被压迫者,但为了给自己劳累而苦闷的生活寻求片刻欢乐,只有拿孔乙己取乐。
四、阅读《谈生命》选段,回答16-22题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魄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体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