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种子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976.27 KB
- 文档页数:27
2018年玉米小麦棉花种子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5)2、主要法规和产业政策 (7)(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7)(2)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9)(3)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11)(4)品种审定制度 (11)(5)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2)二、行业概况 (14)1、国外种子行业概况 (15)(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16)(2)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17)2、国内种子行业发展历程 (17)(1)自选自留种阶段(1949年-1978年) (17)(2)初级商品化阶段(1979年-2000年) (18)(3)市场化阶段(2001年-2010年) (18)(4)行业现代化整合阶段(2011年至今) (18)3、我国种子行业的特点 (19)(1)种子行业在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19)(2)新品种开发能力增强,生产用种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19)(3)种子企业实力快速增强 (20)(4)市场秩序逐步好转 (21)(5)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1)(6)农业转型升级对种子品种提出更高要求 (22)(7)中国种子行业已经逐步融入全球种业的市场竞争中 (22)4、国内玉米种子行业现状 (23)(1)国内玉米种植情况 (23)(2)国内玉米种子概况 (25)5、国内小麦种子行业现状 (27)(1)国内小麦种植情况 (27)(2)国内小麦种子概况 (29)6、国内棉花种子行业现状 (31)(1)国内棉花种植情况 (31)(2)国内棉花种子行业概况 (33)三、行业竞争情况 (35)1、行业竞争特点 (35)(1)市场竞争手段多样 (35)(2)种子研发是产业竞争的焦点 (36)(3)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是竞争的新方向 (36)(4)国内种子企业面临国际化竞争 (36)2、行业主要企业 (37)3、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8)四、行业壁垒 (39)1、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壁垒 (39)2、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和品种权保护壁垒 (40)3、技术壁垒 (40)4、生产加工壁垒 (41)5、资金壁垒 (41)6、营销网络及品牌壁垒 (41)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42)1、有利因素 (42)(1)政策支持 (42)(2)市场前景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43)(3)行业整合空间大 (44)(4)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44)2、不利因素 (45)(1)育繁推相互脱节 (45)(2)高级技术及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46)(3)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46)(4)市场对外开放形成的冲击 (46)六、行业技术水平、行业经营模式 (47)1、行业技术水平情况 (47)(1)育种 (47)①杂交育种技术 (48)②二环系选育技术 (48)③单倍体育种技术 (48)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48)⑤群体改良技术 (49)⑥转基因作物育种技术 (49)(2)制种 (49)(3)加工 (50)2、行业经营模式 (50)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51)1、周期性 (51)2、区域性 (51)3、季节性 (52)八、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53)1、上游行业 (54)2、下游行业 (54)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根据《种子法》规定,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即:农业部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工作,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为国家种子管理机构;地方种子管理机构为隶属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省、市级种子(总)站。
2018年玉米种子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行业监管 (5)1、行业主管部门 (5)2、行业监管体制 (5)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二、行业发展情况 (8)1、种子行业发展情况 (8)2、玉米种子行业发展情况 (9)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0)四、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2)1、行业主要企业 (12)(1)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2)(3)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3)(4)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4)(5)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4)(6)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5)(7)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 (16)2、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6)五、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17)1、政策变动:取消临储,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17)2、玉米每年总供给量 (18)3、玉米每年总消费量 (19)4、玉米期末库存数量与库存消费比 (20)5、我国玉米价格走势 (21)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1)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2)1、有利因素 (22)(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22)(2)行业整合空间大 (23)(3)市场潜力巨大 (23)(4)农业供给侧改革 (24)2、不利因素 (24)(1)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4)(2)种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 (25)(3)育种、生产基地分散,基础设施薄弱 (25)八、行业进入壁垒 (26)1、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26)2、技术壁垒 (26)3、品种选育周期长 (26)4、制度壁垒 (27)5、营销网络壁垒 (27)6、资金壁垒 (28)九、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 (28)1、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8)2、经营模式 (28)3、周期性 (29)4、地域性 (29)5、季节性 (30)十、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30)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30)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31)。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第一章行业概述第一节种子概述一、种子定义二、种子分类三、种子储存第二节种子行业发展成熟度一、行业发展周期分析二、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三、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三节种子市场特征分析一、市场规模二、产业关联度三、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四、国内和国际市场五、主要竞争因素六、生命周期第四节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五、风险性六、行业周期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八、当前行业发展所属周期阶段的判断第五节关联产业发展分析第二章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第一节行业竞争力指标分析第二节行业经济指标国际比较分析第三节全球种子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一、市场规模现状二、市场成熟度分析三、需求结构分析四、重点需求客户五、市场前景展望第四节全球种子行业市场供给分析一、生产规模现状二、产能规模分布三、市场价格走势四、重点厂商分布五、市场重要动态六、市场格局分析第五节北美地区种子产业一、北美地区种子产业发展概况二、北美地区种子产业技术发展分析三、北美地区种子产业部分企业分析第六节亚太地区种子产业一、亚太地区种子产业发展概况二、亚太地区种子产业技术发展分析三、亚太地区种子产业部分企业分析第七节欧洲地区种子产业一、欧洲地区种子产业发展概况二、欧洲地区种子产业技术发展分析三、欧洲地区种子产业部分企业分析第八节部分国外公司分析第九节跨国公司在华竞争策略分析一、行业并购与重组整合分析二、行业并购与重组整合现状三、行业并购与重组整合模式四、国内企业并购与重组整合动向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2015-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第二节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二、行业法规及政策三、行业发展规划第三节种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一、行业技术水平分析二、行业技术特点分析三、行业新技术动向分析第四节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第五节 2018-2023年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趋势第四章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基本情况分析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经营情况分析一、总体发展能力二、经济效益分析第三节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概述一、市场规模发展分析二、产品应用分析三、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第四节种子重点区域市场分析一、珠三角地区种子行业发展分析二、长三角地区种子行业发展分析三、环渤海地区种子行业发展分析第五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整体增长趋势第六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下游产业发展趋势一、产品发展趋势二、技术更新趋势第五章2015-2017年种子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市场规模分析一、2015-2017年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种子行业市场饱和度分析三、外部环境变动对种子市场规模的影响四、2018-2023年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市场结构分析第三节市场特点分析一、种子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种子行业的影响三、竞争差异化现状及趋势第四节种子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一、2015-2017年中国种子市场规模分析二、2018-2023年中国种子市场规模预测第五节种子产品产能分析及预测一、2015-2017年中国种子产能分析二、2018-2023年中国种子产能预测第六节种子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一、2015-2017年中国种子产量分析二、2018-2023年中国种子产量预测第七节种子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一、2015-2017年中国种子市场需求分析二、2018-2023年中国种子市场需求预测第六章 2015-2017年种子细分市场情况分析第一节水稻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二节小麦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玉米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四节蔬菜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五节棉花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六节油菜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七节瓜果及其他种子一、2015-2017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2015-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三、2015-2017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四、2015-2017年市场价格情况分析五、2018-2023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七章2015-2017年种子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种子价格走势第二节影响种子产品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一、成本二、供需情况三、关联产品第三节种子产品价格变化趋势第四节主要种子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渠道形式及对比第六节各类渠道对种子行业的影响第七节主要种子企业渠道策略研究第八节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第九节国家政策导向第十节相关行业发展第十一节行业技术发展第十二节社会需求变化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2015-2017年东北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东北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东北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东北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东北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二节 2015-2017年华北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华北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华北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华北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华北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三节 2015-2017年华东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华东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华东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华东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华东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四节 2015-2017年华南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华南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华南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华南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华南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五节 2015-2017年华中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华中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华中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华中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华中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六节 2015-2017年西北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西北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西北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西北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西北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七节 2015-2017年西南大区种子市场分析一、西南大区种子产量分析二、西南大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三、西南大区种子需求分析四、西南大区市场前景预测第九章2015-2017年种子的进出口分析第一节中国种子的进出口格局分析一、进口格局二、出口格局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的进出口数据统计一、进口数据二、出口数据第三节进出口因素分析一、新常态经济下主要影响因素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三、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四、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第四节2018-2023年中国种子的进口预测第五节2018-2023年中国种子的出口预测第十章2015-2017年种子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2015-2017年国内种子产品的需求地域分布结构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种子产品重点区域市场消费情况分析一、华东二、华南三、华北四、西部第三节2015-2017年国内种子产品的经销模式第四节渠道格局第五节渠道形式第六节渠道要素对比第七节种子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第八节2015-2017年国内种子产品生产及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一、国内生产企业投资运作模式二、国内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三、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第十一章2015-2017年中国种子市场竞争分析第一节2015-2017年种子产品市场集中度分析第二节2015-2017年种子产品市场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二、劣势(weakness)三、机会(opportunity)四、风险(threat)第三节种子行业竞争关键因素一、价格二、渠道三、产品/服务质量四、品牌第四节2015-2017年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第五节2015-2017年同类替代品分析第六节2015-2017年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第十二章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部分企业分析(企业可自选)第一节 A公司一、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二、产品竞争力分析三、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四、客户数量及分布区域五、市场拓展战略与手段分析第二节 B公司一、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二、产品竞争力分析三、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四、客户数量及分布区域五、市场拓展战略与手段分析第三节 C公司一、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二、产品竞争力分析三、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四、客户数量及分布区域五、市场拓展战略与手段分析第四节 D公司一、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二、产品竞争力分析三、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四、客户数量及分布区域五、市场拓展战略与手段分析第五节 E公司一、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二、产品竞争力分析三、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四、客户数量及分布区域五、市场拓展战略与手段分析第六节其他公司分析第十三章中国种子行业投融资市场分析第一节种子行业投资现状研究一、投资规模分析二、投资项目统计分析第二节 2015-2017年种子行业投资重点分析第三节 2015-2017年种子行业融资分析第四节 2015-2017年种子行业投资监管政策分析第十四章 2018-2023年种子行业外部环境因素发展预测第一节 2018-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展预测第二节种子行业“十三五”规划要点预测分析第三节外部环境因素对种子行业发展影响研究第四节种子行业行发展前景障碍分析一、规模化、产业化前景二、产业投资前景第十五章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未来种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未来行业发展走向分析二、未来行业技术开发方向分析三、总体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第二节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第三节 2018-2023年种子行业运行状况预测一、2018-2023年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二、2018-2023年年行业销售收入预测三、2018-2023年行业利润总额预测四、2018-2023年行业总资产预测第四节 2018-2023年种子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一、2018-2023年种子产品技术趋势分析二、2018-2023年种子产品价格趋势分析第五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预测分析一、2018-2023年中国种子供给预测二、2018-2023年中国种子需求预测第十六章2018-2023年种子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生产要素二、需求条件三、支援与相关产业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五、政府的作用第二节2018-2023年中国种子投资机会分析一、种子行业投资前景二、种子行业投资热点三、种子行业投资区域四、种子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第三节2018-2023年中国种子投资风险分析一、技术风险分析二、原材料风险分析三、政策/体制风险分析四、市场应用前景分析第四节专家对种子项目的投资建议一、目标群体建议(应用领域)二、产品分类与定位建议三、价格定位建议四、技术应用建议五、投资区域建议六、销售渠道建议七、资本并购重组运作模式建议八、融资模式分析九、企业经营管理建议十、重点客户建设建议十一、上下游企业联合协作建议十二、形象塑造品牌营销方式建议第十七章 2018-2023年种子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一节 2018-2023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一、2015-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二、2018-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第二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2018-2023年产业政策分析二、2018-2023年相关行业政策影响分析第三节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分析第四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第五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一、技术发展现状二、2018-2023年新技术的发展三、2018-2023年技术发展趋势第十八章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投资建议第一节 2018-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节“十三五”规划对种子行业发展影响分析第三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四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企业投资机会分析一、主要外资企业投资机会分析二、主要内资企业投资机会分析三、中小企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五节 2018-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企业投资策略分析一、主要外资企业投资策略分析二、主要内资企业投资策略分析三、中小企业投资策略分析第六节中心专家建议一、认清形势,树立信心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抓住国家“十三五”产业政策机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三、加强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四、国内、国际市场一起抓,努力实现“两个市场”的新格局部分图表目录:图表:2015-2017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图表:2015-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图表:2015-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7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图表:2015-2017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图表:2015-2017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图表:2015-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图表:种子产业链分析图表:国际种子市场规模图表:国际种子生命周期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图表:2015-2017年全球种子产业市场规模图表:2015-2017年种子重要数据指标比较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销售情况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利润情况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资产情况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竞争力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状态描述总结表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经济特性分析图表:2015-2017年种子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2015-2017年国外种子产能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外种子产能预测图表:2015-2017年国外种子产量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外种子产量预测图表:2015-2017年国外种子市场需求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外种子市场需求预测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进口数据分析图表:2015-2017年进口量分析图表:2015-2017年进口额分析图表:2015-2017年到岸价分析图表:2015-2017年中国种子出口数据分析图表:2015-2017年出口量分析图表:2015-2017年出口额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行业运营效率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市场规模预测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市场结构预测分析图表:2018-2023年国内种子市场供需情况预测略……报告价格:图书版:9800元电子版:9500元报告提交时间:3-5个工作日咨询联系人:曹楠优惠活动:购买报告赠送价值1688元欧咨网企业会员账户。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 (5)第二节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 (9)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5)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 (16)三、出口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18)四、未来种子价格及商品化率的提高将扩容我国水稻市场规模 (19)第三节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 (20)一、玉米库存过高造成玉米种子短期受压 (20)二、种植结构调整,短期加速玉米种子去库存,中长期看好 (22)第四节重点公司分析 (25)一、隆平高科:业绩稳健的水稻种子龙头股 (25)二、登海种业:底部已现,静待拐点 (2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 (5)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 (5)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5)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6)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 (7)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 (7)图表7:2014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 (7)图表8:2014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8)图表9:2014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8)图表10:2014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9)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0)图表12:2016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 (10)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 (10)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 (11)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 (13)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 (13)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 (13)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 (14)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 (14)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 (15)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15)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 (16)图表23:两系水稻单产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4:两系水稻综合优米率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5:16年各国水稻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18)图表26: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和消费量 (18)图表2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19)图表28:水稻种子价格走势 (19)图表29:收储政策造成玉米库存巨大 (20)图表30:收储政策下农民有利可图 (20)图表31: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升高 (21)图表32: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1)图表33: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元/吨) (22)图表34:玉米种子制种面积 (22)图表35:玉米种子供给需求量(亿公斤) (23)图表36:单粒播与常规播种比较 (24)图表37:2016年农业部主推玉米品种 (25)图表38:隆平历年研发投入比例高 (25)图表39:隆平研发投入远高于其他种子企业 (26)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2015年,我国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780亿,是全球的第二大种子市场。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编号:OLX-XUE-011完成日期:2018年8月目录第一节种子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6)一、种业简介 (6)二、种业分类 (6)三、种业发展历史 (8)第二节种子行业市场环境回顾 (10)一、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0)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0)2、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11)3、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12)4、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15)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17)2、行业政策环境 (18)三、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1、人口环境状况 (19)2、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2)3、中国城镇化率 (28)四、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0)第三节中国种子行业发展概况 (31)一、中国种业市场规模 (31)二、种业进入发展机遇期 (36)三、并购重塑种业生态 (45)第四节种业细分品种发展现状 (48)一、玉米品种发展现状 (48)二、玉米转基因市场发展现状 (53)三、水稻品种发展现状 (56)1、我国水稻品种更迭 (56)2、全球水稻市场运行 (61)3、杂交稻种技术出口 (68)第五节中国种子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70)一、隆平高科 (70)二、登海种业 (74)第六节中国种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79)图表目录图表1:2011-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10)图表2: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12)图表3:2016-2018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4)图表4:2016-2018年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14)图表5:2013-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16)图表6:2011-201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17)图表7:2010-2017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增速 (20)图表8:2010-2017年中国男女人口数量走势 (21)图表9:2016年全国各城市城镇化率 (28)图表10:2010-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分析 (29)图表11:2006-16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9.42% (31)图表12:2011-16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及增速 (31)图表13:2006-16年,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6.55% (32)图表14:2015年,中美种业市场规模占全球种业市场规模比例接近60% (32)图表15: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测算 (33)图表16: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商品化率 (33)图表17:2000-16年,常规水稻推广面积 (34)图表18:2000-16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 (34)图表19:2010-16年,粳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35)图表20:2010-16年,杂交中籼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35)图表21:1949年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先后经历了计划管理阶段、市场经济阶段 (36)图表22:2010-16年,全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种子企业数量不断减少 (37)图表23:2016年,国内、全球种业前10名销售收入及市占率 (37)图表24:2010-16年,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9.08% (38)图表25:2010-16年,国内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6.69% (38)图表26:2010-16年,国内稻谷种植成本复合增速7.78% (39)图表27:2010-16年,国内稻谷种子费用复合增速8.02% (39)图表28:2010-16年,美国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2.39% (40)图表29:2010-16年,美国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3.22% (40)图表30:核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配套规章解读 (41)图表31:后郑单958和先玉335时代,玉米推广面积尚无突破 (42)图表32:实质性派生管理制度缺失,同源水稻单品推广面积难有突破 (42)图表33:常规审定与绿色通道审定周期比较 (43)图表34:2015、16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 (44)图表35:2015、16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比例 (44)图表36:隆平高科外延并购历程 (45)图表37:2000-17年,孟山都收入、利润及增速情况 (46)图表38:2017年孟山都收入构成 (47)图表39:2001-16年,郑单958推广面积 (48)图表40:2006-16年,先玉335推广面积 (48)图表41:1960s开始,我国玉米品种经历了6次换代升级 (49)图表42:1982年-2016年推广面积前三名玉米品种和对应推广面积(万亩) (49)图表43:中美对比视角下,商业化育种历程 (50)图表44:后郑单958、先玉335时代,主要代表品种种质资源尚无突破 (51)图表45:后郑单958、先玉335时代,主要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51)图表46:2014年,玉米不同产区收获技术采用情况 (52)图表47:玉米三种收获方式比较 (52)图表48:2004-1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 (53)图表49:2016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发达国家 (53)图表50:2004-16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 (54)图表51:我国7种转基因作物获批时间表 (55)图表52:农业转基因作物中间试验→生物安全证书历时4~10年 (55)图表53:美国玉米育种技术发展阶段 (56)图表54: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 (57)图表55:2010-16年,三系和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比较 (57)图表56:1970s以来,我国水稻品种已经完成三次品种更迭 (58)图表57:水稻三个品种时代主要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59)图表58:2013-16年,推广面积前10杂交水稻品种 (60)图表59:“华占系”杂交稻代表品种遗传谱系 (60)图表60:“华占系”杂交水稻“矮丰优抗”特性 (60)图表61:“华占系”杂交稻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61)图表62:2010-16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以及变化 (62)图表63:2010-16年,全球稻米产量以及变化 (62)图表64:2016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62)图表65:2016年,全球水稻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63)图表66;2000-14年,全球杂交是水稻种植面积 (64)图表67:2014年,全球95%以上的杂交水稻集中在亚洲地区 (65)图表68:2000-16年,南亚主要国家水稻种植面积 (66)图表69:2000-16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水稻种植面积 (66)图表70:2000-14年,南亚主要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67)图表71:2000-14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67)图表72:南亚、东南亚主要国家杂交稻种市场规模测算,2016年 (68)图表73:2011年以来,我国种子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68)图表74:2011年以来,我国种子出口金额呈下降趋势 (69)图表75:我国种子出口政策变化 (69)图表76:2014-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产品占比情况 (70)图表77:截至18Q1,隆平高科股权结构 (71)图表78:隆平高科的研发体系 (71)图表79:2010-17年,隆平高科研发投入及占比 (72)图表80:2007至2016年,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推广面积 (73)图表81:2015至2016年,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推广面积 (73)图表82:2017年,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销售收入行业第一 (74)图表83:2014-17年,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90%以上 (75)图表84:截至18Q1,登海种业股权结构 (76)图表85:2011至2016年,公司登海605推广面积 (76)图表86:2013至2016年,公司登海618推广面积 (77)图表87:2010-18Q1,登海种业营业收入及其变化情况 (78)图表88:2010-18Q1,登海种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及其变化情况 (78)第一节种子行业市场发展概况一、种业简介种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2018年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 (5)二、中国水稻种子出口量有望增长 (9)2.1、中国具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 (9)2.2、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趋势 (10)2.3、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未来出口模式分析 (13)三、印度:最大的市场,研发制种本土化是未来方向 (14)3.1、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14)3.2、印度政府支持本国种植杂交水稻 (16)3.3、印度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6)四、印尼:存在产量提升需求 (17)4.1、印尼粮食自给存在问题 (17)4.2、印尼官方政策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 (18)4.3、印尼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9)五、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潜力有望被开发 (20)5.1、菲律宾水稻种子进口政策相对宽松 (20)5.2、菲律宾政府积极推动杂交水稻种植 (20)5.3、菲律宾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1)六、越南: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高度依赖中国 (22)6.1、越南杂交水稻种子主要从中国进口 (22)6.2、越南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5)七、泰国:政策逐步松动,后续发展可期 (25)7.1、泰国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缓慢 (25)7.2、泰国政府逐步放松水稻种子进口限制,未来可期 (27)7.3、泰国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8)八、总结 (28)九、风险提示 (30)图目录图 1: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总量(百万吨) (5)图 2:2016年各国大米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5)图 3:各国人口年增长(%) (6)图 4:各国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千克/人) (7)图 5:各国大米年出口量(百万吨) (8)图 6:2016年各国大米年出口量及全球占比 (8)图 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9)图 8:中国水稻种子出口总量 (10)图 9:中国水稻种子分国家出口量(吨) (11)图 10: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总产量比例(%) (11)图 11:印度水稻单产(吨/公顷) (14)图 12:印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15)图 13: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 (16)图 14:2016年印尼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17)图 15:印尼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量对比(百万吨) (18)图 16:菲律宾大米自足率(%) (21)图 17:2016年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1)图 18:越南水稻单产(吨/公顷) (22)图 19: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23)图 20:2014年越南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3)图 21:2012年越南杂交水稻种子进口比例(%) (24)图 22:泰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26)图 23:2016年泰国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6)图 24:泰国大米出口量(百万吨) (27)图 25:东南亚各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开拓潜力 (29)表目录表 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政策 (12)表 2:2014年各国水稻种子价格对比 (13)表 3: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对比 (13)表 4:粮食种植劳动力日工价对比 (14)表 5:印尼市场杂交水稻公司简介 (19)表 6: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 (22)表 7:隆平高科海外战略布局 (29)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东南亚是全球大米主要产区和销区,也是水稻种子主要消费市场。
2018年种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一、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概览 .................................................................................... - 4 -1.1品种审定制度历史沿革 ................................................................................ - 4 -1.2种子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 - 5 -1.2.1 玉米种子:由双交种向单交种演变 .......................................................... - 8 -1.2.2 水稻种子:两系杂交育种渐成主流 ........................................................ - 13 -二、国内种业发展现状 .......................................................................................... - 16 -2.1 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 - 16 -2.2 行业利润率下降,种企集中度提升 ........................................................... - 16 -三、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情况 .............................................................................. - 19 -3.1 杂交玉米:老品种推广面积下降,接替品种仍扑朔迷离........................ - 19 -3.2 杂交水稻:前十大品种市占率快速下滑,品种间竞争加剧.................... - 21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种业未来发展 .......................................................... - 23 -4.1 量价齐降,玉米种子行业规模下滑, ....................................................... - 24 -4.2 “双改单”持续,优质单季稻种市场扩大..................................................... - 25 -五、投资建议 .......................................................................................................... - 26 -六、风险提示 .......................................................................................................... - 27 -图1:1981-2017年国内农作物品种审定数量 ....................................................... - 5 -图2:农户自留种阶段良种面积和单产大幅提高.................................................. - 6 -图3:“四自一辅”阶段三级良种繁育体系.............................................................. - 7 -图4:“四化一供”阶段历年推广品种数量及结构.................................................. - 7 -图5:种业市场化萌芽阶段历年推广品种数量及结构.......................................... - 8 -图6:我国玉米种子行业主要发展阶段 ................................................................. - 9 -图7:1980s-1990s 玉米种业市场品种数量......................................................... - 11 -图8:1980s-1990s 代表品种推广面积及市占率 ................................................. - 11 -图9:1991-1999年国内玉米种业市场品种数量 ................................................. - 12 -图10:1991-1999年掖单13推广面积及市占率 ................................................. - 12 -图11:1998-2003年全国玉米品种数量 ............................................................... - 12 -图12:1998-2003年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及市占率 ............................................... - 12 -图13:2004-2016年全国玉米品种数量 ............................................................... - 13 -图14:2004-2016年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及市占率 ............................................... - 13 -图15: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发展重要时期...................................................... - 13 -图16: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流程 ......................................................................... - 14 -图17: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流程 ......................................................................... - 14 -图18:2000年以来国内两系法品种过审比例快速提升..................................... - 15 -图19: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 - 16 -图20:主要农作物市场规模结构占比 ................................................................. - 16 -图21:我国进口种子数量及结构 ......................................................................... - 17 -图22:我国出口种子数量及结构 ......................................................................... - 17 -图23:2010-2015年国内种子企业数量 ............................................................... - 18 -图24:规模型种企占比不断提升 ......................................................................... - 18 -图25:2010-2015年国内种子企业收入及增速 ................................................... - 18 -图26:2010-2015年国内种子企业利润及增速 ................................................... - 18 -图27:2010-2015年国内前十大种企利润、增速及占比 ................................... - 19 -图28:2010-2015年种子行业利润率及净利率变化 ........................................... - 19 -图29:2005-2015年国内主要农作物品种数量 ................................................... - 19 -图30:2015年国内主要农作物品种结构 ............................................................ - 19 -图31:2005-2016年国内推广玉米品种数量 ....................................................... - 20 -图32:2005-2016年杂交玉米品种审定数量 ....................................................... - 20 -图33:前十大杂交玉米品种市占率逐渐下滑...................................................... - 20 -图34:国内杂交玉米种子各代次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变化.................................. - 21 -图35:2010-2016年杂交玉米推广前十大品种及推广面积(单位:万亩) ... - 21 -图36:2005-2016年国内推广杂交水稻品种数量 ............................................... - 22 -图37:2005-2016年杂交水稻品种审定数量 ....................................................... - 22 -图38:前十大杂交水稻品种市占率逐渐下滑...................................................... - 22 -图39:主要杂交水稻品种高峰推广面积下降...................................................... - 23 -图40:2010-2016年杂交水稻推广前十大品种及推广面积(单位:万亩) ... - 23 -图41:临储改革下,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 24 -图42:农民种植收益大幅下降 ............................................................................. - 24 -图43:2016-2017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滑 ............................................... - 24 -图44:2016年国内每亩玉米种子费首次下降..................................................... - 24 -图45:2004-2018年国内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 - 25 -图46:2004-2018年国内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 ................................................... - 25 -图47:国内单季稻/双季稻种植收益比有望大幅提升 ........................................ - 26 -表1:我国种业发展主要历史阶段及特征 ............................................................. - 5 -表2: 1960s-1970s我国玉米主要品种特性及推广情况........................................ - 10 -表3: 1970s-1980s我国玉米主要品种特性及推广情况........................................ - 10 -表4: 1980s-1990s我国玉米主要品种特性及推广情况........................................ - 11 -表5: 第6代玉米主要品种特性 ............................................................................ - 13 -表6:三系法与两系法比较 ................................................................................... - 14 -表7:国内四代两系水稻亲本情况 ....................................................................... - 15 -表8:2015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计算 ...................................................... - 16 -表9: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平衡表 ........................................................................... - 17 -表10: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平衡表 ......................................................................... - 17 -报告正文一、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概览1.1品种审定制度历史沿革品种审定是种子品种获准进入市场推广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种子行业发展的基础。
2018年度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报告7篇第1篇示例:2018年度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报告一、引言2018年是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示范推广工作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抗逆性能,我国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种植户积极开展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2018年度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之处,为未来水稻品种改良和示范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二、新品种示范情况2018年,各地农业部门开展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重点推广了一些具有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能好的水稻新品种。
通过示范田的设置,广大农民种植户得以亲眼目睹这些新品种的种植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共设立了超过1000个水稻新品种示范地,覆盖了大部分水稻种植区域。
随着2018年度的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的展开,许多新品种的种植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
新品种的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增产率达到20%以上。
新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增强,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许多新品种在干旱、涝灾等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性能,大大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损失。
四、不足之处尽管2018年的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有些示范地的管理不到位,导致了新品种的种植效果无法真实反映。
部分农民对新品种的接受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顾虑和疑虑。
新品种示范工作的宣传力度有待增加,许多农民对新品种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新品种的种植效果。
五、展望和建议针对水稻新品种示范工作出现的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示范地的管理,确保示范效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组织培训和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增加农民对新品种的认可度。
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种植新品种的农民一定的补贴和扶持,增强他们种植新品种的信心和积极性。
2018年度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报告到此结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新品种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为我国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种⼦⾏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8年⽟⽶种⼦⾏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正⽂⽬录1. ⽟⽶种⼦概述 (5)1.1. ⽟⽶种⼦是什么? (5)1.2. 我国⽟⽶制种的基本情况 (7)1.2.1. ⽟⽶制种的三阶段 (7)1.2.2. ⽟⽶制种的必要条件 (9)1.2.3. ⽟⽶制种的区域 (10)1.2.4. ⽟⽶制种模式 (11)2. ⽟⽶种⼦市场现状 (13)2.1. ⾏业改⾰深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13)2.2. 市场规模 (18)2.3. 竞争格局 (23)3.⾏业环境边际改善,龙头公司业绩有望迎拐点 (27)3.1.“镰⼑弯”调减政策造成⽟⽶新粮供给的锐减 (27)3.2. 饲料周期向上,⽟⽶需求有望增长 (29)3.3. 政策加码,利好⽟⽶深加⼯产业 (31)3.3.1. 深加⼯补贴⽀撑了深加⼯需求 (31)3.3.2. 政策扶持,燃料⼄醇有望点燃⽟⽶需求 (32)3.4. 新粮供不应需,⾏业环境边际改善 (34)4. 相关建议 (36)5. 风险提⽰ (36)图⽬录图1:种⼦居于⽟⽶产业链的上游 (5)图2:全国承包耕地的流转⽐例超过三分之⼀ (7)图3:⽟⽶种⼦制种过程 (8)图4:⽟⽶制种的条件 (9)图5:我国5⼤⽟⽶制种区 (11)图6:⽟⽶制种模式——“企业+基地+农户” (12)图7:我国种业发展的四阶段 (13)图8:种企数量锐减 (15)图9:种⼦企业规模构成 (15)图10:种⼦企业规模构成 (16)图11:中国种业市场份额 (17)图12:2015年全球种业市场份额分布 (17)图13:⽟⽶种⼦市值增速趋缓 (18)图14:⽟⽶种植⾯积正逐步减少 (19)图15:单位⽤种量持续下降 (19)图16:商品化率难有提⾼ (20)图17:⽟⽶种⼦平均价格持续上涨 (20)图18:⽟⽶种⼦价格与⽟⽶价格——向上有弹性、向下有刚性 (21)图19:临储政策⽀撑⽟⽶价格上涨 (21)图20:中国⽟⽶亩均投⼊ (22)图21:美国⽟⽶亩均投⼊ (22)图22:⽟⽶制种⾯积 (24)图23:⽟⽶种⼦的供需情况 (24)图24:⽟⽶品种数量增多 (25)图25:前10品种占⽐变化不⼤ (25)图26:不同地区对⽟⽶需求存在差异 (26)图27:2016年全国主要⽟⽶种植区进⾏了⽟⽶品种换代 (26)图28:“镰⼑弯”政策调减范围 (28)图29:⽟⽶单产变化 (29)图30:饲料消费约占⽟⽶总消费的七成(单位:百万吨) (30)图31:⽣猪饲料占饲料消费的半壁江⼭ (30)图32:深加⼯开机率维持⾼位 (32)图33:燃料⼄醇市场份额 (33)图34:临储库存仍处于⾼位,出库缓慢 (33)图35:2018年⽟⽶收购价格持续回升 (35)表⽬录表1:⽟⽶种⼦不同品种的⽐较 (6)表2:⽟⽶种⼦的更替 (6)表3:主要的⽟⽶制种模式 (12)表4:改⾰深化阶段以来我国主要的种业政策 (14)表5:2016年A股及三板主要⽟⽶种⼦企业销售情况 (23)表6:畜禽养殖业进⼊环保⾼压期 (31)表7:⽟⽶供需平衡表 (34)1. ⽟⽶种⼦概述1.1. ⽟⽶种⼦是什么?⽟⽶种⼦可发育成⽟⽶植株,是⽟⽶产业链的上游产品。
2018年种植业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运行情况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较上年小幅上升,稻谷、小麦、水稻以及棉花期末库存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2017年,国家再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农产品种植结构得以优化,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种结构将继续优化,其中,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短期内将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玉米和棉花市场化价格机制将继续完善,大豆播种面积有望继续扩大。
1.稻谷(1)播种面积和产量2017年,稻谷播种面积为30,176.00千公顷,较上年播种面积下降0.01%,无显著变化;实现产量21,267.59万吨,较上年增长0.75%,产量较为稳定。
图1 2007~2017年稻谷产量、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万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分地区看,我国稻谷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广东九个省份,2017年这九个省份约占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的75%以上。
(2)产品供需从国内供需来看,近年来,稻谷市场逐渐由供求基本平衡转变为供大于求,2017年,国内稻谷期末库存为14,113.30万吨,库存消费比为85.20%,较上年上升9.90个百分点。
稻谷库存消费比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一是稻谷增产导致国内供给增加;二是人民消费习惯改变和生活品质提升,对库存用的普通稻谷需求减弱。
(3)产品价格2017年,国内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130元/50公斤、136元/50公斤和150元/50公斤,分别较上年下调3元/50公斤、2元/50公斤和5元/50公斤。
此次全面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一是考虑到近年来稻谷丰收,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二是考虑到稻谷最低收购价近几年持续处于高位,造成了“稻强米弱”的困境,大米加工企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通过下调最低收购价有利于降低加工企业成本,提高加工企业盈利水平,三是下调最低收购价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稻谷价格市场化,促进国家稻米政策改革。
2018年种子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监管体制 (6)
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 (6)
②品种审定制度 (7)
2、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8)
(1)行业相关法规 (8)
(2)行业相关政策 (9)
二、行业概况 (10)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1)
1、我国种子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我国种子行业内企业众多,规模较小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 (11)
2、国内种子市场经营的集中度也在随着种子企业的壮大而逐步上升 (12)
3、骨干种子企业逐渐发展成为行业主力 (12)
四、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3)
1、隆平高科 (14)
2、荃银高科 (14)
3、登海种业 (15)
4、敦煌种业 (15)
5、丰乐种业 (16)
6、万向德农 (16)
五、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7)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8)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19)
(2)行业整合空间大 (20)
(3)市场潜力巨大 (20)
2、不利因素 (20)
(1)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0)
(2)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21)
八、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2)
1、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22)
2、技术壁垒 (22)
3、制度壁垒 (22)
4、营销网络及品牌壁垒 (23)
5、品种选育周期长 (23)
九、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24)
1、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4)
2、经营模式 (24)
3、周期性 (25)
4、区域性 (25)
5、季节性 (26)
十、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6)
1、上游行业 (26)
2、下游行业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