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51.60 KB
- 文档页数:2
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能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小儿肺炎;满意度。
小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2亿例小儿肺炎发生[1],其中约有200万例病儿死亡,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对于这类患儿,要积极进行临床治疗,并且要采用较为适合的护理模式,以加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患儿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导向的全面、个性化、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现如今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将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中,旨在探讨其优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名小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个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
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1~8岁,平均(4.22±0.17)岁;病程1-9d,平均(3.15±0.24)d;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9岁,平均(4.43±0.57)岁;病程1-8d,平均(3.22±0.14)d,纳入标准:全部患儿均在入院后根据临床检验及相关影像学指标判断为小儿肺炎确诊病例;纳入研究的患儿均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有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患儿;不能配合研究的患儿。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小儿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小儿肺炎护理的基本原则1. 确认诊断和病因:尽早明确病因和病情,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基础。
2. 风险评估:对患儿进行评估,确定其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呼吸支持:对呼吸窘迫的患儿,需要给予吸氧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全面评估:对患儿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5. 减轻疼痛和不适:在合理的用药和护理条件下,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提高其舒适度。
6. 预防并发症:包括肺炎后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并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
7. 家庭支持:了解家庭情况和患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家庭护理指导,以便更好地保障患儿的康复。
1. 适当的营养支持小儿肺炎会对患儿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影响其身体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患儿的能量供应。
适量食用含有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等,可以帮助患儿增强免疫力。
2. 组织损伤防护患儿在疾病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保护好患儿的组织和器官,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感染控制、定时清洁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另外,也要注意用药的副作用和药物毒性,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避免给患儿带来身体损伤。
3. 呼吸支持在护理过程中,呼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此外,定期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擦洗面部等,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呼吸机能和舒适度。
4. 安全护理小儿肺炎患儿的条件比较特殊,他们往往无法自我保护,需要护士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 100 ,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一般护理)、乙组(针对性护理),每组 50 例患儿,对比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对患儿降温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发现,甲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发现,甲组为 74% ,乙组为96%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小儿肺炎护理过程,对针对性护理应用,可以提升应用效果,缩短降温时间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冬春季,具有发病迅速和病情复杂特点,如果治疗缺少有效性,极易引发不同并发症。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肺炎患病率随之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与发育[1]。
因此,向小儿肺炎进行有效治疗,同时采取精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整体病情,加快患儿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100,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乙组,每组50例患儿,患儿家属签署知晓同意书。
甲组男27例、女23例,患儿年龄1-7岁,中位数4岁,患儿病程2-7天,中位数4.5天。
乙组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1-6岁,中位数3.5岁,患儿病程2-8天,中位数5天。
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甲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加强室内温度、湿度控制,避免患儿出现咳嗽症状。
如果患儿存在排痰困难,应及时进行排痰处理,确保患儿维持良好休息状态。
乙组是以此为前提,向患儿展开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并对患儿病情进展进行全面监测,如果患儿发生呼吸困难与高热等临床症状,需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方式,改善患儿通气功能,通过增加肺泡通气量方式,纠正患儿缺氧等症状[2]。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冬春寒冷季节,由于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咳痰、气喘、气促,多见于婴幼儿,因其发病率高、起病急,可诱发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增加病死率,成为严重威胁幼儿生命的疾病之一,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等症状,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因此,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选择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0例,入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5±0.5)岁;轻度50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4±0.5)岁;轻度49例,重度11例;所有患儿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湿啰音,给予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双侧肺叶呈现片状阴影,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均超过380C,咳嗽、咳痰、气促明显,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环境护理: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应热情迎接,主动做自我介绍,并详细讲解病区环境、住院事宜,病房温度应控制在220C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引起呼吸道不适,相对湿润利于分泌物的稀释、排出。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床铺平整,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对体温偏高的患儿应特别注意保暖,保证患儿睡眠充足,每天固定消毒,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应减少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对患儿进行各项检查、护理操作时,应尽量集中进行,避免患儿过于频繁哭闹增加脑缺氧以及心脏负担。
小儿肺炎喘嗽应用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息和呼吸肌肉使用过度的现象。
在治疗小儿肺炎时,除了药物治疗外,对症状的缓解和辅助治疗也非常重要。
磁热穴位敷贴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利用磁场和热能的作用,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温通筋骨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时针对性护理下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的原理磁热穴位敷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贴敷的方式利用磁场和热能的作用,通过作用于人体的穴位,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温通筋骨的目的。
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磁热穴位敷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肺脏功能,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减轻疼痛,加快康复。
对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磁热穴位敷贴应该选择的穴位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穴位: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处。
肺俞穴可活血化瘀,散痰止咳。
2. 胆经穴:位于脊柱旁开,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
胆经穴可通经活络,疏肝理气,舒经活络,温通筋骨。
3. 肺经穴:位于肩胛骨下角,臂外侧中点。
肺经穴可以调畅气机,化痰止咳。
4. 大椎穴:位于头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深约0.5横指。
大椎穴具有镇惊定志,疏风通窍,舒筋活络的作用。
以上穴位的选择是根据小儿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而确定的,针对性较强,敷贴后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在进行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1.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保证敷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清洁皮肤:在进行敷贴前,要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贴敷磁热贴:取出磁热贴,撕去保护膜,将磁热贴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不要让贴片出现皱褶。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1000字)作为一名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人员,我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早期的及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肺炎疾病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密切观察。
对于小儿患者,他们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依靠观察来获取相关信息。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呼吸频率和深度、咳嗽情况、发热程度以及饮食摄入量等。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合理安排营养饮食。
儿童患者的食欲常常会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减退,但营养的摄入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营养。
对于不愿进食的患者,可以采取小而频的进食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加强病情宣教和家长沟通。
对于患儿的家长来说,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解释病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宣教,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治疗环境的舒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要保持病房的清洁,保证空气流通,并且适时调整室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需要家长陪护的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最后,注重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且在住院期间可能感到孤独和害怕。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患者的交流,给予他们安全感和鼓励。
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通过这段时间的护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护理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加强病情宣教和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威胁患儿的生命。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其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小儿肺炎的护理要求小儿肺炎在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疾病观察:及时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发热程度、呼吸频率、咳嗽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症状缓解: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退热、止咳药物,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3. 定期监测: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如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饮食调理: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5.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度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二、优质护理的观察效果1. 专业护理团队: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专业护理团队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2. 个性化护理方案:在实际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儿,专业护理团队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多角度护理:专业护理团队不仅着眼于疾病的治疗,还注重患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和心理疏导,缓解患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4. 护理效果观察:通过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症状的观察,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患儿的体温逐渐下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逐渐稳定,都是优质护理带来的明显效果。
5. 患儿家属满意度: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于小儿肺炎病人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过去一年接诊的小儿肺炎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根据200例小儿肺炎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00例小儿肺炎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小儿肺炎病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小儿肺炎病人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小儿肺炎病人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总体治疗时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肺炎病人,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以显著缓解小儿肺炎病人临床体征,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临床症状;护理效果;应用价值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儿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呼吸道疾病,通常在我们国家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同时属于引发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
小儿肺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病原体感染或是吸入羊水、过敏反应等密切相关,小儿肺炎病人临床表现包含呼吸困难、发热、呼吸急促、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严重影响到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2]。
本文对于小儿肺炎病人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过去一年接诊的小儿肺炎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9.1),200例小儿肺炎病人家属前部签署知情同意书,200例小儿肺炎病人全部排除具有并发症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根据200例小儿肺炎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00例小儿肺炎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小儿肺炎病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小儿肺炎病人65例,女性小儿肺炎病人35例,最小年龄0.6岁,最大年龄7岁,平均3.73±2.63岁,病程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6.38±3.35天,其中属于真菌性肺炎病人20例,病毒性肺炎病人30例,细菌性肺炎病人30例,支原体肺炎病人20例;研究组中男性小儿肺炎病人62例,女性小儿肺炎病人38例,最小年龄0.8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4.04±2.75岁,病程时间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35±3.44天,其中属于真菌性肺炎病人19例,病毒性肺炎病人31例,细菌性肺炎病人32例,支原体肺炎病人18例。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小儿肺炎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肺部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和价值评价两个方面展开,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1. 个案观察通过对小儿肺炎患儿的个案观察,可以发现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们通过及时的观察和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使患儿能够更快地康复。
通过对患儿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和疏导,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和恐惧,促进身心康复。
2. 治疗效果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往往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的呼吸情况、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的不良症状,避免病情的恶化。
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也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最终促进患儿康复。
3. 家属满意度观察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也往往会受到家属的高度赞扬。
由于患儿年龄小,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有限,因此家属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恐惧,提高他们对患儿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还能有效地提升家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强家属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二、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评价1. 促进治疗效果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重要价值之一便是能够促进治疗效果。
由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抵抗力较弱,疾病进展较快,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护理技能,以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只有保证了优质的护理,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儿肺炎患儿的康复。
2. 提高护理质量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处理各类紧急情况,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66701 临床医学论文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肺炎儿童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xx年1月-20xx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肺炎儿童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施以小儿肺炎常规住院护理,试验组则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炎儿童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胸片检查结果示阴影消失或缩小78例,胸片阴影无改变2例,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阴影消失或缩小70例,胸片阴影无改变10例,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87.5%(P<0.05);试验组的体温转为正常耗时(2.33±0.94)d、住院治疗耗时(3.73±1.0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温转为正常耗时(2.78±1.07)d、住院治疗耗时(4.36±0.69)d(P<0.05)。
结论:对肺炎儿童住院病例施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肺部感染情况,缩短降温耗时和住院治疗耗时,具有推广价值。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种,气候与环境、儿童健康状况与生理因素等均与该病种的发生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变,为先天或后天感染所得[1]。
现阶断该病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其发病年龄则趋于低龄化。
由于极易反复发作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所以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尤为重要。
肺炎儿童病例疾病程度重且进展速度迅疾,对该类病例施以及时有效的救治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而良好的护理配合则是保证其治疗方案获得切实落实的基础所在[2-3]。
在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更具有目的性的针对性护理,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较好推进作用。
选择20xx年1月-20xx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肺炎儿童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施以小儿肺炎常规住院护理,试验组则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尝试性地将针对性护理施以肺炎儿童病例的临床护理实践之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浅谈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我院2011-2012年共42例肺炎患者进行健康宣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及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
结果:42例患者无皮肤受损、呼吸道感染、氧气中毒等,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结论;有效且恰当的护理措施对小儿的病情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标签:小儿肺炎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第一位,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特征。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春季多发。
由于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所以及及早恰当的护理对小儿的痊愈有重大意义。
1.临床资料2011年-2012年我院共收治42名肺炎患儿,年龄18个月-6岁,平均为3.5岁。
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2.护理2.1环境调整与休休息: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保持安静、安全、溫熙、定时开窗通风,一般一天两次,一次20分钟,避免直风或对流风,室温维持在22-24度,湿度以50-60%为宜;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着衣宽松,被褥轻暖,各种操作如输液、换尿布、喂奶等应集中进行,使小儿安静,减少耗氧量。
2.2饮食护理:营养充足和合理是小儿生长发育的基础,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小儿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进食避免小儿走动,谈笑,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佳,如粥类、果汁、藕粉等,且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恢复期退热后可进食一些肉类和润肺食物,如山药、蜂蜜、牛奶等,同时禁食辛辣及油腻食物、喂养时应耐心以免呛咳,呛咳明显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2.3氧疗护理: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吸氧。
小儿一般采取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气应湿化加温,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缺氧明显严重者,给予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优质的护理对于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价值评价。
优质护理首先体现在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上。
对于小儿肺炎患者,护士应及时进行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护士还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与肺炎有关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通过全面评估和监测,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优质护理在于有效的症状控制。
小儿肺炎症状较为明显,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药物,如抗生素、退热药等,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护士还应给予患者温暖、湿润的环境,促使痰液排出,改善呼吸状况。
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强调感染控制。
小儿肺炎是一种传染病,容易引起院内感染。
护士在护理中应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护士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礼仪等,减少病毒的传播。
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医院内的感染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优质护理在于病情教育和心理支持。
小儿肺炎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困扰,往往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和焦虑。
护士应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提供相关的病情知识,解答疑惑,减少焦虑。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还应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困惑和需求,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促进康复。
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评估和监测、有效的症状控制、感染控制和病情教育与心理支持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优质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士的专业形象,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针对性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方法,通过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服务。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小儿肺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得传统的标准化护理方法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针对性护理模式通过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调整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针对性护理模式下,护理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合作,将他们作为护理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共同决定和制定治疗方案和目标。
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可以提高他们对治疗的理解和遵从程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性和工作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模式要求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
这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判断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强调护士和其他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作,促进了护士的专业发展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强调早期干预和积极预防,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提高对小儿肺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复诊和住院,降低医疗费用并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它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性和工作满意度,并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积极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儿童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作用分析儿童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在儿童肺炎的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护理包括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和手段,能够全面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
下面将对在儿童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综合护理能够全面评估患儿病情针对儿童肺炎的护理,首先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综合护理能够将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的观察和检查结果进行整合,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发展趋势。
通过综合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患儿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确保患儿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二、综合护理能够合理管理患儿的饮食在儿童肺炎的护理中,合理的饮食管理对患儿的康复十分重要。
综合护理能够科学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和饮食偏好,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保证患儿获得充分的营养以增强免疫力。
综合护理还能够观察患儿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饮食问题,确保患儿能够正常进食,促进康复。
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疼痛儿童肺炎常伴随着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
综合护理能够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手段,有效控制和缓解患儿的疼痛。
在药物治疗中,综合护理能够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使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的疗效。
综合护理还能够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等手段,缓解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四、综合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儿童肺炎患儿往往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弱,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气肿、肺炎脓肿等。
综合护理能够通过加强监测和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兆,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护理还能够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呼吸道护理,有效控制和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在儿童肺炎的护理中,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整合各种护理手段和措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小儿肺炎是指婴儿和幼儿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尤为重要。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工作中,我深感到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重要性,下面就我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感染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儿肺炎往往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小儿肺炎护理的首要任务。
在工作中,我们护士要做好手部卫生,做好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加强对患儿的个人卫生护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优质护理还包括对患儿病情的及时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感染的继续扩散。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在呼吸支持和监测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儿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我们护士要做好对患儿呼吸情况的及时监测,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及时发现呼吸异常的情况并加强呼吸支持。
我们还要对患儿进行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肺部通气和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降低呼吸衰竭的风险。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在营养支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儿肺炎患儿常常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营养的摄入和利用。
在工作中,我们护士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满足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抵抗力的需要。
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营养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不良的情况,避免患儿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到康复的进程。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在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儿肺炎不仅影响到了患儿的生理健康,还会对患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儿肺炎喘嗽应用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一、磁热穴位敷贴的治疗原理和作用磁热穴位敷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穴位贴敷磁贴并加热的方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选择相应的穴位,贴敷磁热贴,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痰,促进肺脏功能的恢复,减轻儿童的喘嗽症状,改善肺部炎症的情况。
二、磁热穴位敷贴的使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小儿肺炎喘嗽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用的穴位有太渊、大椎、风门、肺俞等。
2. 准备磁热穴位敷贴:选择质量好的磁热贴,确保无任何伤害和刺激,避免对儿童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贴敷磁热穴位贴:将磁热穴位贴贴敷在选择的穴位上,保持温和的加热状态,让磁场的作用和温热的刺激渗透到穴位深处,促进肺部炎症的消散。
4. 注意事项:贴敷磁热穴位贴时,要注意贴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加热或长时间贴敷引起皮肤损伤。
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磁热穴位贴,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反应。
三、磁热穴位敷贴的针对性护理效果1. 缓解喘嗽症状:通过贴敷磁热穴位贴,可以改善小儿肺炎喘嗽的症状,减轻呼吸困难和咳嗽频繁的情况,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2. 促进炎症的消散:磁场的作用和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穴位的活化,加速肺部炎症的消散,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和治愈。
3. 提高治疗效果: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疾病的病程,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有利于疾病的根治和预防。
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磁热穴位敷贴可以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功能,减少气道阻塞和肺不张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
四、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磁热穴位贴,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 贴敷磁热穴位贴时,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过度加热或长时间贴敷引起皮肤损伤。
3. 对于有肌肉萎缩、皮肤炎症、痤疮和疤痕等情况的患者,要避免在局部进行磁热贴敷,以免加重症状。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咳嗽、咳痰等。
治疗小儿肺炎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感染病菌的种类,而针对性护理是其成功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一、针对性护理的概念针对性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和评估的过程。
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优质护理的体现之一。
二、小儿肺炎的护理特点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护理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及时判断病情:小儿肺炎的病情一般会有呼吸急促、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但患儿不能清楚地表达疼痛及不适,需要护士及时判断其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黏液较多,易导致呼吸道堵塞,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并及时疏通呼吸道。
3、控制发热:小儿肺炎患儿体内病菌繁殖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体温升高,需要护士根据患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退热。
4、加强营养支持:小儿肺炎患儿易出现食欲不振,需要护士加强营养支持,及时、适量地给予营养品,维持患儿的营养状态。
1、科学制定护理计划针对性护理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护理师需要注意患儿的年龄、病情、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比如对于年幼患儿应该给予温馨、亲切的关怀,并注意保持室温适宜、营造宁静的环境;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应该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其年龄、需求及时给予感冒药物和维生素等。
2、科学进行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针对性护理需要护理师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注重护理质量和效果。
护理师需要在观察患儿呼吸状况的同时,密切监控患儿体温变化、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通和清理,帮助患儿呼吸道顺畅。
浅谈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7T15:55:47.6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刘丽杨树华[导读] 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新疆巴州焉耆县人民医院 841100;
2.新疆博州温泉县人民医院 8335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的基础性上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14%。
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1.3)天,住院时间为(6.8±1.4)天。
并发症发生率为8.57%(3/35),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35/35)。
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7-01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气候环境和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与小儿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这就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研究的选取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提升小儿肺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分析报告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月龄在6—36月之间,平均为(22.1±5.7)月,体质量在6.5—16.4千克之间,平均为(12.4±2.5)千克,其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9例;26例患儿无住院治疗记录,6例有一次住院记录,3例由两次及以上住院记录;5例患儿有一次输液记录,4例患儿有两次及以上输液记录,输液方式均为头部留置针。
24例患儿家长学历教育在本科以上,10例为高中学历,1例为初中学历。
1.2针对性护理方法 1.
2.1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现象的发生情况,检查肺部啰音和心律不齐病症。
主治医生综合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结果评价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
1.2.2心理护理
患者具有年龄较小的特征,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在护理中积极对患者进行开导,通过讲故事和笑话的形式帮助患者处于轻松的治疗环境中,医护人员还应指导家属与患儿适当玩游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1]。
1.2.3饮食护理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患者的饮食应以营养丰富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为主,注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治疗初期的食物以流质食物为主,后期逐渐改为半流质食物。
此外,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的饮食与运动相结合[2],避免食用高营养食物不运动和过度运动造成身体乏力两种现象的发生。
1.2.4体温护理
患者的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医护人员要为其补充10%的体液量,小儿肺炎患者的标准饮水量在80—100ml/(kg•d)[3]。
体温过高的患者,医护人员首先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和冰敷降温,效果不明显可考虑进行药物降温。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减少运动量。
1.2.5 咳嗽护理
患者在咳嗽的过程中出现的分泌物会加重咳嗽程度,对于呼吸道不通畅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合理利用多种方法帮助患者止咳,一般包括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措施、体位引流和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排痰护理[4],加大程度降低患者咳嗽程度。
1.2.6 输液护理
研究中患者均采用留置针进行输液,输液前进行生理盐水冲管。
患儿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5],保证患者的输液能够平稳安全的完成,在输液过程中还需重视红肿、渗出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1.2.7 环境护理
小儿肺炎患者的身体抵抗免疫力较低,治疗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医护人员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之间,室内的湿度一般维持在55%—60%之间,通过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环境护理,保证医疗环境的适宜。
1.3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显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体温趋于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病情没有发生好转或者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
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
35例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时间为(5.2±1.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8±1.4)天。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5例小儿肺炎患者出现1例粒细胞减少,1例关节病变,1例心肌损伤,没有出现肝脏损伤和过敏性紫癜两种常见并发症。
2.3 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调查问卷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同期全院水平94.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通过生理和心理上的干预措施,一方面提升了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一方面改善了医患关系。
本研究中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14%。
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1.3)天,住院时间为(6.8±1.4)天。
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35/35),显著高于同期全院水平94.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凤.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32(23):158-158.
[2]张新华.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47-248.
[3]周春红,张晓蕊,刘维红.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89-92.
[4]刘雅丽.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27-127.
[5]张素利,吕书献,牛彦红,等.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 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00189-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