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考生备注:1。
这张试卷有27道题2。
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
1,文言文(40分)(1)默写(15分)1。
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
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3。
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
(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5。
所以要有耐心。
(《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
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
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
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
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
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
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
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
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
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
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
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
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
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
宝山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12 分)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 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 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 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 分) ( 1)齐君使.治阿( )( 3)乃起兵.击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2 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每空不超过 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 )(2 分)A .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 .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 .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 .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11.(1)派遣( 2)使者( 3)军队( 4)兵器( 4 分,每空 1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 分) 13.发展农业 救济穷人( 4 分)14. B ( 2 分)崇明区(四)阅读下文 , 完成 11-13 题 (12 分 ) 冯异定关中 ,自以久在外 ,不自安。
有人上章言 :“异权威至重 ,百姓归心 ,号为‘咸阳王' 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 ,诏曰 :“将军之于国家 ,恩犹父子 ,何嫌何疑 ,而有惧意 ?”及异 大破敌军 ,诸将欲分其功 ,玺书诮大司马以下 ,称异功若丘山 ,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 ,然非君之明 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 :人名,汉代名将。
②玺书 :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 , 秦以后 ,专指皇帝的 诏书③诮 :责备。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区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诏令徒属曰B.神情与苏、黄不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说还休,____________。
(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2. 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XXX《饮湖上初晴后雨》)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XXX《黄鹤楼》)4. __________,鸡犬相闻。
(XXX《桃花源记》)5.XXX远逝,。
(XXX《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把”可以解释为(2分)7.下列对诗句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主要描写皇宫寺人和随从的外在形象,“翩翩”一词形容轻松潇洒的样子。
B.第三四句用举措描写来施展阐发宫使穷凶极恶的举止,反衬卖炭翁所处的卑劣保存环境。
C.第五六句“惜”刻画了卖炭翁内心无尽的忧伤,从而写出卖炭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D.第七八句用白描的手法突出宫使的巧取豪夺本质,也对应了作者诗中的注:苦宫市也。
(三)浏览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XXX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XXX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上海市闵行区2018 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 42 分)㈠默写( 18 分)⒈,一览众山小。
(《望岳》)⒉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⒊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⒋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⒌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㈡阅读下边的词,达成第7—8 题( 4 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夕阳故人情。
招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⒎“孤蓬”喻指。
( 2 分)⒏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首联“绕”字描绘白水的动向。
B.颔联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心情C.颈联对仗工整,“浮云”对“夕阳”。
D.尾联以“班马”喻友人,情真意切。
㈢阅读下文,达成第9—11 题( 8 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⑶人恒过,而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入则没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国患者,国恒亡。
⑷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⒐本文选自《》,我们还学过的课文《》也选自此作品。
( 2 分)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 3 分)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⒒下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第⑴⑵段论证人材要在忧患中造就。
B.第⑵段“空匮其身”意指“遇到贫困之苦”。
C.第⑶段从反面论证国无忧患易消亡的道理。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㈣阅读下文,达成第12— 15 题( 12 分)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名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9分)塑料污染席卷海洋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
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
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闵行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痩。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甲】词是李清照写的《__________》,【乙】词是__________写的《蝶恋花》。
(2分)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2分)A.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宄无法排遣。
D.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设酒杀鸡作食”的“作”意思最相近的是__________(3分)A.其中往来种作.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C. 一鼓作.气D.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议论文2018年初三二模奉贤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
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
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
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
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
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
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
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2018年初三二模金山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涵养几分静气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2018届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闵行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论语·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依据你对此的理解,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属于“有我之境”的典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A.某业余作者将自己的新作递给某著名导演:敬请认真拜读B.某学生社团在给校长的活动邀请函里写道:务必准时参加C.儿子写请柬邀世交长辈出席父亲七十寿诞:届时恭候大驾D.在朋友家参加聚会时正好遇见对方的爷爷:爷爷您几岁啦⑵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
____________,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①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④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⑤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A.③②①④⑤B.②⑤①④③C.③②⑤④① D.②⑤③①④二阅读 70分以不像人,但也可能“比人更像人”。
一些乐观的专家大胆预测,到2050年,人形智能机器人将变得和“真人”一样,令人难分彼此,“凡是人所具有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都具有”。
智能机器人究竟是否是“人”,必将,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争辩不断的时髦话题。
一、文言文(一)默写(15分)1,道是无晴却有晴.(3分) 2.留取丹心照汗青(3分)3.昨夜雨疏风骤(3分)4.阡陌交通(3分)5.往来翕忽(3分)(二)6.春愁(2分)7.B(三)8.出师表(1分)诸葛亮(1分)9.所以(先帝)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10、A(四)11.(1)失掉,失去(2)假使12.因为父亲年老,他辞官在家十多年。
13.原因:数止此耳不贪财:宽厚;孝顺(任选两点)二、现代文(一)14.有趣的人是不苟且的。
(或我们要做个有趣的人。
)15.不能删。
(1分)“莫不”表双重否定,强调了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是有趣的,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分)16.B(1分)理由:B句论述了对于“趣”,善于说话的人也不能有一个确切的判断,只有心领神会的人才懂得。
(2分)与第②段中所论述的对于“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存乎一心”相一致。
(2分)A句梁启超提倡人应该生活在趣味之中,和第②段中所论述的不符。
(1分)17.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苏东坡被贬后在生活中发现真和趣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2分)18.A(二)19.籍20.拟人(1分)“逮到”生动地写出“我”所处复习之地的蚊虫之猖狂,环境之恶劣(或读书的艰辛不易)。
(2分)21.具体表现:(1)魏老师系灯为“我”复习照明;(2分)(3)王老师提醒母亲让“我”复读;(2分)(4)马老师判断“我”适合学文科;(2分)人物形象:关爱学生(或体贴呵护);理性智慧(或善于引导、教育有方)(2(3分)22.D23.从内容上说,写了老师们虽然生活清贫,却把关爱和温暖给予学生,表达了我对老师们的感激和赞美;(2分)也表现了老师们的这种精神品质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
(2分)从结构上说,点明主旨,照应标题。
(2分)三、综合运用24.“认养”文物、修缮文物、开展文物普法及交流宣传活动、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利用科技开发文物形象(任选其中三点)25.C26.示例:(1)卢沟桥,(2)宋代(3)联拱石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惟妙惟肖。
区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
语文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4. ,不逾矩。
(《孔孟论学》)
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诏令徒属曰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0.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曹刿论战”的意思是曹刿谈论战争。
B.第①段点明战争的时间,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C.第②段详写战争的经过,显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D.第③段写曹刿论述取胜原因主要在于把握战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超入顾坐席
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先主宽厚仁爱
B.张飞求贤若渴
C.关羽简单粗暴
D.马超知错就改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饶人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
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
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
道士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
丰足,是物质还是精神,需以前倾的姿势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
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
略停停,退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多情和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自信的情怀。
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游刃有余的从容淡定。
就像那个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放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
这饶人处,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心,宽阔在哪?宽阔在其中有一个饶人处。
⑦唐朝时,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国相。
狄仁杰刚直不阿,遇事敢言,娄师德却委曲求全,“唾面自干”。
狄耻于与娄同列,屡屡明里暗里排挤他。
有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其中原因吗?”狄说:“我文章出色,品行端正,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人。
”武则天说:“我起初并不了解你,你受重用,是娄师德的功劳。
”于是令侍从拿来十几篇荐人奏折给狄仁杰看。
狄仁杰读了之后,惭愧难当。
⑧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
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⑨饶人,不是一种愚昧,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
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而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拔。
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
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
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⑩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
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晴,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饶人,流露人情之真。
⑪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长风万里;饶人处,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那地界,柳暗花明,月朗风清。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7分)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依次从(1)、(2)、(3)饶人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6.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所以
B. 既然就
C. 无论都
D.如果就
17.第⑥段的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作用是(3分)
18.第⑨段加点词“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9.请选择下面这段文字在本文中最恰当的位置并具体阐明缘由。
(5分)
清朝宰相张英在京辅政,一日接到安徽桐城一封家书,信上说:邻居在圈院子时,把自家的地界也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
张英拈须提笔,沉吟一下,写下28个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后顿悟,将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
邻居被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后退了三尺。
这便是千古流芳的“六尺巷”佳话。
A.②③之间
B.⑥⑦之间
C.⑧⑨之间
D.⑩⑪之间
位置:
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
我的父子关系
①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和父亲一同从北平来台湾的几位学生,聚在我们家,席榻榻米而坐包饺子。
②父亲当时50出头,秃顶,滚桶式的肚子抢眼。
数十年来一直认为天下最好吃的食物就是饺子。
大年三十晚上的这一顿,他一定要亲自监厨。
饺子非得猪肉白菜馅的,得他自己亲手用一条新毛巾包上剁碎了的白菜,一回一回地拧出菜汁。
碎菜碎肉搅和在一个大锅里,酱油和其他调味品一丝一滴地往里倒。
搅不上5分钟就得用筷子沾点馅儿尝尝,大声咂嘴,表示得意。
他誓死反对在任何菜肴中放味精。
20分钟之后,又听见他咂了一声:“这味道才算进去了。
”......新剥的大蒜堆满了一海碗,一盘盘的热饺子,很快就被壮汉和半大小子迅速地消灭掉。
③从没有注意过,每年父亲吃饺子的量,似乎并不比任何人逊色,他的口头禅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