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46.32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2、大气温度在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
4、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和。
5、根据大气的、和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到距离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外层是地球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民航飞机和热气球在平流层,航天飞机能到达层,有造卫星在层活动。
7、对流层是大气的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固体杂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9、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的(填“上部”或“下部”)。
10、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它们影响着生物的和。
第二节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
2、天气的主要组成要素是、、、风和。
3、空气的温度称为,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
气温是描述天气的。
4、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度量单位是,用表示。
在气象观测中,还可以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和。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各种农作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基础知识测试一、基本概念1、天气:。
2、气温:。
表示当地空气的。
是天气的基本要素。
3、风:。
风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
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4、风向:。
5、湿度表示空气中的多少,空气的湿度一般用表示。
6、等压线:。
7、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和。
8、气候:,它包括天气的状况和状况。
9、比热:。
比热的单位是,读作。
10、季风:。
11、季风气候区:。
二、基本知识点1、大气按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的特点的大气分层。
2、大气层的厚度与纬度位置的关系:。
3、对流层的最大特点是:,所以在这层中天气现象:。
它集中了地球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
4、天气的主要要素有:、、、和。
5、测量气温的工具放在,它一般距地米。
6、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气象观测中百叶箱内应有、三种温度计来测量。
7、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的方向:(2)在同一深度的大气压:(3)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直接与有关。
它随海拔的升高逐渐。
(4)大气压与天气和季节都有关,一般:晴天阴天、冬季夏季。
8、标准大气压的值:帕,相当于厘米汞柱。
9、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测定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
10、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区多天气,低压区多天气。
12、大气对人体的影响:(举二例)1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升高,液体沸点;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高压锅就是利用:来工作的。
14、风向的符号可以用一短线段来表示,如东北风可表示为,西北风可表示为。
风向可以用来测定,指向代表风的方向。
(箭头或尾翼)风速可以用测定。
风速的大小常用来表示。
15、实验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
16、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
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它由一支和组成,它的使用方法是:先读出刻度,再读出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表,得出相对湿度。
17、相对湿度表表明:干湿差越大,相对湿度越。
18、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2.1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 :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岀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岀现在:日岀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炎热;35'C寒冷:0C2.3大气的压强1. 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岀来;*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 ........ (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若是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转变;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专门大。
3、大气的分层:能够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紧密的一层。
*重点经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类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数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此刻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慢慢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爱惜作用。
气温一、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刻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要紧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刻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刻的大气平均状况。
二、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要紧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大体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经常使用的气温气宇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转变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看。
缘故:(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因此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此刻: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此刻: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酷热;35℃严寒:0℃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周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可不能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什么缘故不滴落下来?* 挂钩什么缘故会吸在墙上?缘故: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致使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缘故: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址流向气压低的地址;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专门大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期末强化复习一、基础知识梳理默写(一)大气层1.大气层的作用:发生变化,使昼夜温度差变,阻挡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2.根据大气温度分布的特点,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层、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3.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运动。
4.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运动,形成对流运动,这种运动层最显著。
(二)气温1. 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现象。
3.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
(三)大气的压强1.大气会向各个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 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3.1标准大气压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
4.吸尘器工作时,里面形成一个压区,外界的空气就会在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进入。
5.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压区。
6.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空气;低压区中心的空气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天气。
7.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
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的原理制成的。
8.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
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压强变小。
9.当两船彼此接近平行行驶时,两船之间水的流速要比两船外部的大,压强就要比外部的。
(四)风和降水1.风是空气的运动。
风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
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2.随着空气上升和降温,空气的相对增大,最后水汽凝结成。
云中凝结的水珠和冰再经过汇聚增大形成雨、雪和冰雹,产生。
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
(五)天气预报1.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
2.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锋,常带来降雨、气温。
(六)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是某一地区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第一节大气层1.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A 对流运动剧烈 B 两极薄,赤道厚 C 占3/4的大气质量平流层:A 臭氧集中在此 B 气流平缓,适于飞行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
暖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高,反射电磁波信号外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2.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3. 如果没有大气层: A 地球上没有生命 B 地球上没有声音 C 昼夜的温差大D 受陨石袭击E 受紫外线直接照射4.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两点,最低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大气层1.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暖层,外层2.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 天气——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天气: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气候: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中,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 防止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最低气温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C 流速大,。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帕,或等于汞柱(米高水柱)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空气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1. ,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第四节风和降水1. 风---是空气的运动。
只有在同一高度上的运动才是风。
形成原因:同一水平下压气体向压气体流动。
2. 风的基本要素:风速和风向风速通常用级表示风向:的方向。
如风往北吹:南风3 .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表示空气中含有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水汽含量也大。
4. 测湿度的工具:干湿球温度计结构:有干球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包裹着湿棉纱的温度计)原理:干球温度计测大气温度湿球温度计会蒸发,蒸发要吸热,温度计示数变小,出现干湿差大气湿度大,蒸发慢,降温小干湿差小;大气湿度小,蒸发快,降温大,干湿差大5.降水量用表示。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的全部内容。
八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 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 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3.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 、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问: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 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 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基础知识测试
一、基本概念
1、天气:。
2、气温:。
表示当地空气的。
是天气的基本要素。
3、风:。
风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
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4、风向:。
5、湿度表示空气中的多少,空气的湿度一般用表示。
6、等压线:。
7、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和。
8、气候:,它包括天气的状况和状况。
9、比热:。
比热的单位是,读作。
10、季风:。
11、季风气候区:。
二、基本知识点
系:。
3、对流层的最大特点是:,所以在这层中天气现象:。
它集中了地球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
4、天气的主要要素有:、、、和。
5、测量气温的工具放在,它一般距地米。
6、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气象观测中百叶箱内应有、
三种温度计来测量。
7、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的方向:
(2)在同一深度的大气压:
(3)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直接与有关。
它随海拔的升高逐渐。
(4)大气压与天气和季节都有关,一般:晴天阴天、冬季夏季。
8、标准大气压的值:帕,相当于厘米汞柱。
9、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测定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
10、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区多天气,低压区多天气。
12、大气对人体的影响:(举二例)
1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升高,液体沸点;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高压锅就是利用:来工作的。
14、风向的符号可以用一短线段来表示,如东北风可表示为,西北风可表示为。
风向可以用来测定,指向代表风的方向。
(箭头或尾翼)风速可以用测定。
风速的大小常用来表示。
15、实验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
16、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
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它由一支和
组成,它的使用方法是:先读出刻度,再读出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表,得出相对湿度。
17、相对湿度表表明:干湿差越大,相对湿度越。
18、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
“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的科学道理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较大,蜻蜓的翅膀不能高飞。
19、水汽凝结的条件是: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如果气温再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在微小的上发生水汽。
刚开始,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形成以后飘浮在空中,(一定或不一定)形成降水,但当小水珠和小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才会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有、、。
20、通常获取天气预报的方式有:。
21、阴是指天空总云量在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之间,天空的总云量在之间为少云,天空总云量在以下为晴;
小时内降水量小于毫米为小雨,毫米之间为中雨,大于毫米为大雨。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
22、冷锋过境常会带来天气,暖锋过境常会带来天气。
23、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是:,主导因素是,重要因素是、。
24、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是:对温度的影响是。
25、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是:对温度的影响是:。
26、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是:对温度的影响是:。
27、水的比热为,它所代表的科学意义是。
28、由比热表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是的,所以比热也是物质的一种;的比热最大;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状态不同时其比热值也。
29、由于陆地的比热海洋的比热,所以陆地增温或降温比海洋,陆地的年较差和日较差也比海洋。
同时,海洋上水汽充足,沿海地区降水要比内陆地区要更。
30、季风是指在不同季节里风向的风。
我国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水和陆地的。
31、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以季风最为强盛。
我国冬季风的特点是,夏季风的特点是。
32、我国在 --- --- --- 一线地区是季风区,分布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和季风气候。
我们嘉兴市处在季风气候区。
33、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风,气温,降水;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风,气温,降水。
34、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降水,对农业生产有利;冬季,我国北方的天气又常常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我国南方的气候,农作物的生长期较,海南岛就利用其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
35、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为和气候区。
36、我国西北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降水变化,冬夏,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但日照充沛。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就是和该地区特别长且特别大有关。
37、寒潮是大范围内的活动。
它会带来剧烈的、、和
天气;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天气,台风中心叫,那里风平浪静,云量,38、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和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引发洪水的人为因素有、、等。
39、、、等都能改良局部的小气候;所谓温室效应是指,
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不断增加,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被称为城市的现象。
三、实验与探究、填图。
1
2
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
呈,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
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或下部)。
3、如图:托里拆利实验中,最后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
此时大气气压的大小为帕,把玻璃管略向右转则
会发现水银柱会(变长、不变、变短)。
若玻璃管
上端突然打个小洞,你估计会出现的现象是。
4、分析下面的天气形势图:(气压的单位为:百帕)
(1)a点的气压值为 , b点的气压值
为。
(2)所在地区为高气压区,天气特点
是,所在地区为低气压区,天
气特点是。
(3)E代表的天气系统叫做,它是指向
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天气。
F代表的天气系统叫,它常带来天气;(4)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上海的天气:
5、看我国地图分析:
(1)造成A地和B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纬度 ,气温 ,B地纬度 ,气温 .
(2)我国的纬度位置跨越的温度带有
,嘉兴处在带。
(3)基本处在同一纬度的C地和D地气候差别也很大,造成这
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和。
(4)E地和F 地相比,E地增温或降温比F地要(快或
慢),其年较差和日较差比F地要(大或小)。
6、分析右图:(图上海拔的单位为米)
(1)若山脚B地的气温为15℃,则山顶A地的气温约为。
因为在对流层范围内,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
(2)C地和D 地相比,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
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
7、在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1)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后,温度升高的快一些。
(2)由(1)这步我们可以推出,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要多加热些时间。
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3)在此实验中我们唯一控制的不同条件是:不同。
(4)若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水的温度反而比煤油上升得快,你分析可能出错的原因是:。
9.如图在植被坡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控制的相同条件是:用洒水壶以相同的
、同样快的对两个坡面洒水。
(2)实验现象记录:
(3)此实验表明,植被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