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周 期中练习三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0分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 )A.地球的形状是圆形B.南极洲被冰雪覆盖C.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甲位于的大洲( )A.地势西高东低B.纬度位置最高C.主体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东南北三面被三大洋环绕3.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A.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B.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每年五一假期,泉城广场上就会上映光影编织的“花花世界”一大片的郁金香花海绚烂齐放,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享受。
根据图片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泉城广场郁金香盛开期间,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的大致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5.此时的济南( )A.昼短夜长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C.室内正午日照面积扩大D.物体影子逐渐变长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20.57°S,175.38°W)发生猛烈喷发,给汤加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失。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汤加火山喷发地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北半球、东半球7.据图推测,汤加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C.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D.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其气候的差异。
如图为北回归线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前练习(三)第一部分:词语意思1.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大自然生生不息,四季景物美不胜收。
B.学校课外活动内容有音乐、绘画、烘焙等,同学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项目,各得其所。
C.一到周末,他就呼朋引伴,招呼自己的家人去去郊游踏青。
D.她说话总是这么咄咄逼人,同学们都不喜欢她。
【答案】C【解析】A.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不断地生长、繁殖。
B.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C.呼朋引伴:呼朋唤友,招引同伴。
原句中是招呼自己的家人,运用错误。
D.咄咄逼人:使人惊奇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到中午靠近12点,树人学校的楼道里顿时人声鼎沸,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跑向食堂。
B.教师节前夕,许多毕业生带着对昔日老师的思念和热情回到人迹罕至的校园。
C.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挑起精心排练的舞蹈。
D.一下课,新初一的男生们总会三五成群呼朋引伴地跑向足球场。
【答案】B【解析】B选项中人迹罕至的意思是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在这句话中形容校园显然是不合适的。
3.请你指出下列句子中哪句话成语使用不当()(3分)A.小明很苦恼,周末又想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又要参加补习班,很难两全其美。
B.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和玲玲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周末大扫除时,劳动委员合理分工,让同学们各得其所。
【答案】C【解析】喜出望外是指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而本题中学习认真刻苦从而取得好成绩不算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第二部分:病句练习1.请你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通过对本学期语文课本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
B.在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专题简析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例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分析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20-700=320(个)。
这320个零件中,有100个是甲多生产的,那么320-100=220(个)就是乙日产量的1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700-220=480(个)。
练习一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
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例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分析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40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湿了40厘米,所以湿了的部分是40×2=80(厘米)。
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说明竹竿的长度是(80-13)×2=134(厘米)。
练习二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九周练习用字母表示数化简与求值一、计算: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1、化简下列各式6x+x-2x 9x+3x-x9x+13x-21x 7a×4+a8b-4b÷2 1.6c×1.5+2.5×0.44x-(2x+1)4m+3n-4m+3n(6x+2)-(3x-2)12a÷4+2a×53(x+2y)-6y (x+x+x)÷22、先化简再求值(1)当m=2.8、n=6.4时,求9m+6n-2m-5n的值(2)当a=7、b=3时,求2(3a+b)-(a+b)的值(3)当a=8.5、b=3.2、c=3时,求ab-c2的值二、解决问题: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并求式子的值(1)一个机器人玩具x元,一架玩具飞机y元,一辆玩具汽车z元。
买x个机器人玩具,1架玩具飞机,4辆玩具汽车共要多少元?当x=40、y=800、z=150时,求以上式子的值?(2)学校五年级学生订购校服100套,已知每件上衣a元,每条裤子比每件上衣便宜b元,用式子表示100套校服的总价?当a=65、b=10时,求这100套校服的总价?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解答下列各题(1)玩具厂计划生产一批玩具,每天生产3a个,实际每天多生产a个,原来8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2)甲车以每小时x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6小时后到达;乙车也从A 城开往B城,只用4小时就到了。
问:乙车每小时比甲车每小时多行几千米?三、概念:1、篮球有x只,足球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有()只。
2、甲数的3倍少5等于x,则甲数是()。
3、小巧上学时平均每分钟走x米,她走15分钟到达学校,放学回家,平均每分钟走y米,到家需要走()分钟。
4、小红和小明分2x粒糖,结果小明比小红多分到2粒,那么小明分到()粒。
5、今年甲x岁,乙(x+y)岁,5年后,乙比甲大()岁。
一、选择题1.(0分)[ID:111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小学毕业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2.(0分)[ID:11127]已知4A纸的宽度为21cm,如图对折后所得的两个矩形都和原来的矩形相似,则4A纸的高度约为()A.29.7cm B.26.7cm C.24.8cm D.无法确定3.(0分)[ID:11123]如果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3,2),则它一定还经过()A.(﹣12,8)B.(﹣3,﹣2)C.(12,12)D.(1,﹣6)4.(0分)[ID:11109]用放大镜观察一个五边形时,不变的量是()A.各边的长度 B.各内角的度数 C.五边形的周长 D.五边形的面积5.(0分)[ID:11105]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12xB.y=24xC.y=32xD.y=40x6.(0分)[ID:11094]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B,②∠ADE=∠C,③AE DEAB BC=,④AD AEAC AB=,⑤AC2=AD•AE,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有()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7.(0分)[ID:1108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N为边AD上一点,连接BN.过点A 作AP⊥BN于点P,连接CP,M为边AB上一点,连接PM,∠PMA=∠PCB,连接CM,有以下结论:①△PAM∽△PBC;②PM⊥PC;③M、P、C、B四点共圆;④AN=AM.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8.(0分)[ID:11087]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A.B.C.D.9.(0分)[ID:11084]反比例函数kyx=与1(0)y kx k=-+≠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可能为()A.B.C.D.10.(0分)[ID:1108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A.1:3B.1:4C.1:6D.1:911.(0分)[ID:11065]已知线段a、b、c、d满足ab=cd,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A.a:d=c:b B.a:b=c:d C.c:a=d:b D.b:c=a:d12.(0分)[ID:11053]若△ABC∽△A′B′C′且34ABA B='',△ABC的周长为15cm,则△A′B′C′的周长为()cm.A.18B.20 C.154D.80313.(0分)[ID:11044]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 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m,EF=0.25m,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m,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m,则旗杆的高度为( )A.105 m B.(105 1.5)mC.11.5m D.10m14.(0分)[ID:11043]如图,阳光从教室的窗户射入室内,窗户框AB在地面上的影子长DE=1.8m,窗户下沿到地面的距离BC=1m,EC=1.2m,那么窗户的高AB为()A.1.5m B.1.6m C.1.86m D.2.16m15.(0分)[ID:11040]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BC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B′,则tanB′的值为()A.12B.24C.14D.13二、填空题16.(0分)[ID:11232]如图,在一段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即相邻两株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那么斜坡上相邻两株树之间的坡面距离为____米.17.(0分)[ID:11200]在△ABC中,∠ABC=90°,已知AB=3,BC=4,点Q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AC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P,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AP的长为_____.18.(0分)[ID:11164]已知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19.(0分)[ID:1115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3(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12x(x>0)交于C点,且AB=AC,则k的值为_____.20.(0分)[ID:11155]如图,等腰△ABC中,底边BC长为8,腰长为6,点D是BC边上一点,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与过A、B、D三点的圆交于点E,连接DE,则DE的最小值是___.21.(0分)[ID:11145]如图,矩形ABCD中,AD=2,AB=5,P为CD边上的动点,当△ADP与△BCP相似时,DP=__.22.(0分)[ID:11137]已知AB∥CD,AD与BC相交于点O.若BOOC=23,AD=10,则AO=____.23.(0分)[ID:11180]若函数y=(k-2)2k5x-是反比例函数,则k=______.24.(0分)[ID:11149]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25.(0分)[ID:11134]如图是一个圆柱体的三视图,由图中数据计算此圆柱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三、解答题26.(0分)[ID:1129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AD上的点,点F在边CD上,且CF=3FD,∠BEF=90°(1)求证:△ABE∽△DEF;(2)若AB=4,延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BG的长27.(0分)[ID:1128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y轴的左侧,画出△ABC放大后的图形△A1B1C1,并直接写出C1点的坐标;(2)如果点D(a,b)在线段AB上,请直接写出经过(1)的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1的坐标.28.(0分)[ID:11280]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1.5小时内其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时)成正比例;1.5小时后(包括1.5小时)y与x 成反比例.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按国家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时属于“酒后驾驶”,不能驾车上路.参照上述数学模型,假设某驾驶员晚上21:00在家喝完半斤低度白酒,第二天早上7:00能否驾车去上班?请说明理由.29.(0分)[ID:11238]如图,△ABC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D是边BC上的高,BC=40cm,AD=30cm.从这张硬纸片剪下一个长HG是宽HE的2倍的矩形EFGH.使它的一边EF在BC上,顶点G,H分别在AC,AB上.AD与HG的交点为M.(1)求证:AM HG AD BC;(2)求这个矩形EFGH的周长.30.(0分)[ID:1123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F=∠B.(1)若AB=10,求FD的长;(2)若AC=BC,求证:△CDE∽△DFE.【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D2.A3.D4.B5.C6.A7.A8.D9.B10.A11.B12.B13.C14.A15.D二、填空题16.3米【解析】【分析】利用垂直距离:水平宽度得到水平距离与斜坡的比把相应的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坡度为1:2且株距为6米∴株距:坡面距离=2:∴坡面距离=株距×(米)【点睛】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17.或6【解析】【分析】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ABC)关系计算AP的长;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18.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19.k=【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CD⊥x轴于D则OB∥CD∴△AOB∽△ADC∴∵AB=AC∴OB=CD由直线y=kx﹣3(k≠0)可知B(0﹣3)∴OB=3∴CD=3把y=3代入y=(x>0)解得x20.【解析】【分析】如图连接AEADOEOD作AJ⊥BC于JOK⊥DE于K首先证明∠EOD=2∠C=定值推出⊙O的半径最小时DE的值最小推出当AB是直径时DE的值最小【详解】如图连接AEADOEOD作A21.1或4或25【解析】【分析】需要分类讨论:△APD∽△PBC和△PAD∽△PBC根据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DP的长度【详解】设DP=x则CP=5-x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情况进行讨论①当△PAD22.【解析】∵AB∥CD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k的值即可【详解】解:若函数y=(k-2)是反比例函数则解得k=﹣2故答案为﹣224.【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则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25.24π【解析】解:由图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所以侧面积=4π×6=24π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根据主视图判断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1.D解析:D【解析】【分析】观察图形,看它们的形状是否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详解】A .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形状不相同,不相似;B .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形状不相同,不相似;C .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形状不相同,不相似;D .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形状相同,相似.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图形,相似图形是指形状相同的图形,仔细观察看每组图形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就相似,否则就不相似.2.A解析:A【解析】【分析】设A4纸的高度为xcm ,对折后的矩形高度为2x cm ,然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详解】 设A4纸的高度为xcm ,则对折后的矩形高度为2x cm , ∵对折后所得的两个矩形都和原来的矩形相似, ∴21=212x x解得29.7=≈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熟记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找到对应边列出方程是关键. 3.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各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3,2),∴k=−3×2=−6,∵−12×8=−4≠−6,−3×(−2)=6≠−6,12×12=6≠−6,1×(−6)=−6,则它一定还经过(1,−6).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4.B解析:B【解析】解:∵用一个放大镜去观察一个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各边长都变大,故此选项错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角大小不变,故选项B正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C选项错误;∵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得比等于相似比,∴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得比等于相似比.5.C解析:C【解析】【分析】过A作AM⊥x轴于M,过B作BN⊥x轴于N,根据菱形性质得出OA=BC=AB=OC,AB ∥OC,OA∥BC,求出∠AOM=∠BCN,OM=3,AM=4,OC=OA=AB=BC=5,证△AOM ≌△BCN,求出BN=AM=4,CN=OM=3,ON=8,求出B点的坐标,把B的坐标代入y=kx求出k即可.【详解】过A 作AM ⊥x 轴于M ,过B 作BN ⊥x 轴于N ,则∠AMO=∠BNC=90°,∵四边形AOCB 是菱形,∴OA=BC=AB=OC,AB ∥OC,OA ∥BC ,∴∠AOM=∠BCN ,∵A(3,4),∴OM=3,AM=4,由勾股定理得:OA=5,即OC=OA=AB=BC=5,在△AOM 和△BCN 中AMO BNC AOM BCN OA BC ∠=∠⎧⎪∠=∠⎨⎪=⎩,∴△AOM ≌△BCN(AAS),∴BN=AM=4,CN=OM=3,∴ON=5+3=8,即B 点的坐标是(8,4),把B 的坐标代入y=kx 得:k=32,即y=32x, 故答案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菱形的性质.6.A解析:A【解析】①AED B ∠=∠,且DAE CAB ∠=∠,∴ADE ACB ∽,成立.②ADE C ∠=∠且DAE CAB ∠=∠,∴ADE ACB ∽,成立. ③AE DE AB BC=,但AED 比一定与B 相等,故ADE 与ACD 不一定相似.④AD AE AC AB=且DAE CAB ∠=∠, ∴ADE ACB ∽,成立. ⑤由2AC AD AE =⋅,得AC AE AD AC=无法确定出ADE , 故不能证明:ADE 与ABC 相似.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互余角性质得∠PAM =∠PBC ,进而得△PAM ∽△PBC ,可以判断①;由相似三角形得∠APM =∠BPC ,进而得∠CPM =∠APB ,从而判断②;根据对角互补,进而判断③;由△APB ∽△NAB 得AP AN BP AB=,再结合△PAM ∽△PBC 便可判断④. 【详解】解:∵AP ⊥BN ,∴∠PAM+∠PBA =90°,∵∠PBA+∠PBC =90°,∴∠PAM =∠PBC ,∵∠PMA =∠PCB ,∴△PAM ∽△PBC ,故①正确;∵△PAM ∽△PBC ,∴∠APM =∠BPC ,∴∠CPM =∠APB =90°,即PM ⊥PC ,故②正确;∵∠MPC+∠MBC =90°+90°=180°,∴B 、C 、P 、M 四点共圆,∴∠MPB =∠MCB ,故③正确;∵AP ⊥BN ,∴∠APN =∠APB =90°,∴∠PAN+∠ANB =90°,∵∠ANB+∠ABN=90°,∴∠PAN=∠ABN,∵∠APN=∠BPA=90°,∴△PAN∽△PBA,∴AN PA BA PB=,∵△PAM∽△PBC,∴Al AP BC BP=,∴AN AM AB BC=,∵AB=BC,∴AM=AN,故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PM⊥PC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形状相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B、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C、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D、两图形形状相同,故是相似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图形的定义,掌握相似图形形状相同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个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可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但是图象是递增的,所以A错误;B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和图象吻合,所以B正确;C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并且过(0,1)点,但是根据图象,不过(0,1),所以C错误;D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但是根据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递减,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点在于系数的正负判断,根据系数识别图象.10.A解析:A【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1:3.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周长,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灵活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a:d=c:b⇒ab=cd,故正确;B、a:b=c:d⇒ad=bc,故错误;C、d:a=b:c⇒dc=ab,故正确;D、a:c=d:b⇒ab=cd,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实现比例式和等积式的互相转换.12.B解析:B【解析】∵△ABC ∽△A ′B ′C ′,∴34ABC AB A B C A B ''=''='的周长的周长, ∵△ABC 的周长为15cm ,∴△A ′B ′C ′的周长为20cm .故选B .13.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出△DEF 和△DA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 ,再根据旗杆的高度=AC+BC 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解:∵∠FDE=∠ADC ,∠DEF=∠DCA=90°, ∴△DEF ∽△DAC ,∴CDE CD EF A = , 即:0.50.2520AC= , 解得AC=10, ∵DF 与地面保持平行,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BC=DG=1.5米,∴旗杆的高度=AC+BC=10+1.5=11.5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准确确定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A 解析:A【解析】∵BE ∥AD ,∴△BCE ∽△ACD ,∴CB CE AC CD =,即 CB CE AB BC DE EC=++, ∵BC=1,DE=1.8,EC=1.2 ∴1 1.21 1.8 1.2AB =++ ∴1.2AB=1.8,∴AB=1.5m .故选A . 15.D解析:D【解析】【分析】过C点作CD⊥AB,垂足为D,根据旋转性质可知,∠B′=∠B,把求tanB′的问题,转化为在Rt△BCD中求tanB.【详解】过C点作CD⊥AB,垂足为D.根据旋转性质可知,∠B′=∠B.在Rt△BCD中,tanB=13 CDBD=,∴tanB′=tanB=1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后对应角相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值的求法.二、填空题16.3米【解析】【分析】利用垂直距离:水平宽度得到水平距离与斜坡的比把相应的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坡度为1:2且株距为6米∴株距:坡面距离=2:∴坡面距离=株距×(米)【点睛】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析:5【解析】【分析】利用垂直距离:水平宽度得到水平距离与斜坡的比,把相应的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坡度为1:222125+=6米,∴株距:坡面距离=25∴坡面距离=株距×535 =【点睛】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问题,可把条件和问题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解决.要注意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函数.17.或6【解析】【分析】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ABC)关系计算AP 的长;②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 解析:53或6. 【解析】【分析】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 ∽△ABC )关系计算AP 的长;②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之间的关系,证明点B 为线段AP 的中点,从而可以求出AP .【详解】解:在Rt △ABC 中,AB =3,BC =4,由勾股定理得:AC =5.∵∠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题图1所示:∵∠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PQ ,由(1)可知,△AQP ∽△ABC , ∴,PA PQ AC BC = 即3,54PB PB -= 解得:43PB =, ∴45333AP AB PB =-=-=; 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题图2所示:∵∠QBP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BQ .∵BP =BQ ,∴∠BQP =∠P ,∵90,90BQP AQB A P ,∠+∠=∠+∠= ∴∠AQB =∠A ,∴BQ =AB ,∴AB =BP ,点B 为线段AP 中点,∴AP =2AB =2×3=6. 综上所述,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为53或6. 故答案为53或6.【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解析: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x,-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4<-1,∴y1<y2,故答案为:y1<y2.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思想解答.19.k=【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CD⊥x轴于D则OB∥CD∴△AOB∽△ADC∴∵AB=AC∴OB=CD由直线y=kx﹣3(k≠0)可知B(0﹣3)∴OB=3∴CD=3把y=3代入y=(x>0)解得x解析:k=3 2【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CD⊥x轴于D,则OB∥CD,∴△AOB∽△ADC,∴,∵AB=AC,∴OB=CD,由直线y=kx﹣3(k≠0)可知B(0,﹣3),∴OB=3,∴CD=3,把y=3代入y=(x>0)解得,x=4,∴C(4,3),代入y=kx﹣3(k≠0)得,3=4k﹣3,解得k=,故答案为.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0.【解析】【分析】如图连接AEADOEOD作AJ⊥BC于JOK⊥DE于K首先证明∠EOD=2∠C=定值推出⊙O的半径最小时DE的值最小推出当AB是直径时DE的值最小【详解】如图连接AEADOEOD作A解析:5【解析】【分析】如图,连接AE,AD,OE,OD,作AJ⊥BC于J,OK⊥DE于K.首先证明∠EOD=2∠C =定值,推出⊙O的半径最小时,DE的值最小,推出当AB是直径时,DE的值最小.【详解】如图,连接AE,AD,OE,OD,作AJ⊥BC于J,OK⊥DE于K.∵BE∥AC,∴∠EBC+∠C=180°,∵∠EBC+∠EAD=180°,∴∠EAD=∠C,∵∠EOD=2∠EAD,∴∠EOD=2∠C=定值,∴⊙O的半径最小时,DE的值最小,∴当AB是⊙O的直径时,DE的值最小,∵AB=AC=6,AJ⊥BC,∴BJ =CJ =4,∴AJ∵OK ⊥DE ,∴EK =DK ,∵AB =6,∴OE =OD =3,∵∠EOK =∠DOK =∠C ,∴sin ∠EOK =sin ∠C =6,∴3EK ,∴EK∴DE =∴DE 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解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1.1或4或25【解析】【分析】需要分类讨论:△APD∽△PBC 和△PAD∽△PBC 根据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DP 的长度【详解】设DP=x 则CP=5-x 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情况进行讨论①当△PAD解析:1或4或2.5.【解析】【分析】需要分类讨论:△APD ∽△PBC 和△PAD ∽△PBC ,根据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DP 的长度.【详解】设DP=x ,则CP=5-x ,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情况进行讨论,①、当△PAD ∽△PBC 时,AD BC =DP CP∴225x x=-,解得:x=2.5; ②、当△APD ∽△PBC 时,AD CP =DP BC ,即25x -=2x , 解得:x=1或x=4,综上所述DP=1或4或2.5【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三角形相似的问题和动点问题,首先将各线段用含x 的代数式进行表示,然后看是否有相同的角,根据对应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将线段写成比例式的形式,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得出答案.在解答这种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出现漏解的现象,每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22.【解析】∵AB ∥CD 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AB ∥CD ,223103AO BO AO OD OC AO ∴===-,即, 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k 的值即可【详解】解:若函数y =(k -2)是反比例函数则解得k =﹣2故答案为﹣2 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k -5=-1k-20⎧⎨≠⎩,解出k 的值即可. 【详解】解:若函数y =(k -2)2k 5x -是反比例函数,则2k -5=-1k-20⎧⎨≠⎩解得k =﹣2,故答案为﹣2.24.【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则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 解析:6y x =【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 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0)k y k x=≠,则(2)(3)6 k=-⨯-=,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 yx =.故答案是:6 yx =.【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键是设关系式、再将已知点坐标代入,从而求解即可.25.24π【解析】解:由图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所以侧面积=4π×6=24π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根据主视图判断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解析:24π【解析】解:由图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所以,侧面积=4π×6=24π.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根据主视图判断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高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详见解析;(2)10【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90°,AB=BC=CD=AD,AD∥BC,证出∠ABE=∠DEF,即可得出△ABE∽△DEF;(2)求出DF=1,CF=3,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 ABDF DE=,解得DE=2,证明△EDF∽△GCF,得出DE DFCG CF=,求出CG=6,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90°,AB=BC=CD=AD,AD∥BC,∵∠BEF=90°,∵∠AEB+∠EBA=∠DEF+∠EBA=90°,∴∠ABE=∠DEF,∴△ABE∽△DEF;(2)解:∵AB=BC=CD=AD=4,CF=3FD,∴DF=1,CF=3,∵△ABE∽△DEF,∴AE ABDF DE=,即441DEDE-=,解得:DE=2,∵AD∥BC,∴△EDF∽△GCF,∴DE DFCG CF=,即213CG=,∴CG=6,∴BG=BC+CG=4+6=10.【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图见解析,C1(-6,4);(2)D1(2a,2b).【解析】【分析】(1)连接OB并延长,使BB1=OB,连接OA并延长,使AA1=OA,连接OC并延长,使CC1=OC,确定出△A1B1C1,并求出C1点坐标即可;(2)根据A与A1坐标,B与B1坐标,以及C与C1坐标的关系,确定出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1坐标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则点C1的坐标为(-6,4);(2)变化后D的对应点D1的坐标为:(2a,2b).【点睛】运用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28.(1)100(0 1.5)225( 1.5)x xyxx⎧⎪=⎨⎪⎩;(2)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x=10时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可得:当0≤x≤1.5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kx,则150=1.5k,解得:k=100,故y=100x,当1.5≤x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ax=,则a=150×1.5=225,解得:a=225,故y225x=(x≥1.5).综上所述:y与x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为:y()()1000 1.52251.5x xxx⎧≤≤⎪=⎨≥⎪⎩;(2)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理由如下:∵晚上21:00到第二天早上7:00,有10小时,∴x=10时,y22510==22.5>20,∴第二天早上7:00不能驾车去上班.【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9.(1)证明见解析;(2)72cm.【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HG=∠ABC,再证明△AHG∽△ABC,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中比例式即可求出HE的长度,以及矩形的周长.【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EFGH为矩形,∴EF∥GH,∴∠AHG=∠ABC,又∵∠HAG=∠BAC,∴△AHG∽△ABC,∴AM HG AD BC=;(2)解:由(1)AM HGAD BC=得:设HE=xcm,则MD=HE=xcm.∵AD=30cm,∴AM=(30﹣x)cm.∵HG=2HE,∴HG=(2x)cm,可得:303040x x-=,解得:x=12,故HG=2x=24,所以矩形EFGH的周长为:2×(12+24)=72(cm).答:矩形EFGH的周长为72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HG∽△A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0.(1) FD=5;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DE∥AB,进而得出∠DEC =∠B,即可得出FD=DE,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ED=∠CDE,即可得出∠CDE=∠F,即可得出△CDE∽△DFE.【详解】解:(1)∵D、E分别是AC、BC的中点,∴DE//AB,DE=12AB=5又∵DE//AB,∴∠DEC= ∠B.而∠F= ∠B,∴∠DEC =∠B,∴FD=DE=5;(2)∵AC=BC,∴∠A=∠B.又∠CDE=∠A,∠CED= ∠B,∴∠CDE=∠B.而∠B=∠F,∴∠CDE=∠F,∠CED=∠DEF,∴△CDE∽△DFE.【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利用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六年级数学第九周周练习班别:姓名:成绩:一、填空。
(每空1分共36分)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3.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就是5的倍数。
4..如果a×b=c (a、b、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c是()和()的倍数,a和b是c的()。
5.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6.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有()和();三个数都是合数的连续自然数有()、()和()。
7.在15、18、29、35、39、41、47、58、70、87这些数中:①偶数有();②奇数有();③3的倍数有();④5的倍数有();⑤质数有();⑥合数有()。
8.在0、1、7、8、5中选出3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是3、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10.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11.a和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2.两个质数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
13.把24分解质因数是()二、判断题。
(18分)1.奇数都比偶数小。
( )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3.质数与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 4.是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
()5.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6.质数一定是奇数,合数一定是偶数。
()7.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8.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9。
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因数。
()三.选择。
(10分)1、如果a、b都是自然数,并且a÷b=4,那么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一年级数学第9周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看谁的口算最好!
59-9= 16+70= 69-8= 75+17= 53+8=
3+48= 89-6= 7+73= 50+40= 99-9=
46+6= 61-50= 65+7= 22+49= 45-30=
50+50= 100-50= 62-50+7= 80+6+3=
二、填空。
(1)十位上是9,个位上的数比十位少4。
这个数是()
(2)一个数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这个数的相邻数是()和()。
(3)比99多1的数是(),比77少20的数是()。
(4)7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5)在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0=8 3+()=53 85-()=35 46+()=49()()+40=70 ()-()=60 ()+()=50
(7)按数的顺序填写。
三、列竖式计算。
8+73= 24+76= 99-25= 17+46= 87-3=
四、想一想,解决下面的问题。
1、跳舞和弹钢琴的一共有多少人?
2、 跳舞的比唱歌的少多少人?
?
(二)小明有
5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34元,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
8元。
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一双布鞋
21
元,一双球鞋比一双布鞋贵9
元。
一双球鞋多少元?
(四)用
3、6、9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五、数一数。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练习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A .5
B .10
C .13
D .26
三、双空题
1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空气、固体或液体)传播并能被人的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把两个不同的声波进行合成,这种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乐器的调音和耳机的主动降噪技术方面.
(1)若甲声波的数学模型为()1
sin 200f t t p =,乙声波的数学模型为
()()()2sin 2000f t t p j j =+>,甲、乙声波合成后的数学模型为()()()12f t f t f t =+.要
使()0f t =恒成立,则j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2)技术人员获取某种声波,其数学模型记为()H t ,其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对该声波进行逆向分析,发现它是由S 1,S 2两种不同的声波合成得到的,S 1,S 2的数学模型分
(ⅱ)记()()()()()()s P M PA M PB M PC M PD M PE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求()s P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
点P 的坐标.。
沈阳二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周练(9-24)高三(23届)化学试题命题人:高三化学组 审校人:高三化学组说明:1.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8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0:16 Cu:64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华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关于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A.“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纯铜比白铜硬度大熔点低B.“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句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C.“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句中的罗绮不可用沸水浸泡D.“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2.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技术成果“华电一号”其主要核燃料铀238得到一个中子后经过2次β衰变成为钚239:U 23892+n 10→U 23992,U 23992+e 01-→p 23993N ,p 23993N →u 23994P +e 0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U 23892和U 23992互为同位素 B.p 23993N 和u 23994P 化学性质不相同C.U 23992的中子数为145 D.U 23892经过三步化学反应得到u 23994P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g NaHSO 4固体中含有A 个阳离子 与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 A412CH 含有中子数为3N A2和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 分子总数为A4.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A.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SO42-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Na+、Cl-、S2O32-H=14的溶液:K+、Na+、Cl-、C1O-D.能与金属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K、Ca2+、NO3-、HCO3-6.下列由废铁屑制取无水Fe2(SO4)3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 用装置乙溶解废铁屑制Fe2(SO4)3C. 用装置丙过滤得到Fe2(SO4)3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Fe2(SO4)37.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A. MnO2和浓盐酸共热产生黄绿色气体:MnO2+4H+ +2Cl-∆=Mn2++Cl2↑+2H20B. Na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2Na+2H20=2Na++20H-+H2↑C.加热Fe和S的混合物生成黑色固体:2Fe+3S ∆=Fe2S3D.加热蓝色的CuCl2溶液,溶液变绿:[Cu(H2O)4]2+(aq,蓝色)+4Cl-(aq)[CuCl4]2-(aq,黄色)+4H2O(1) ΔH>08.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梯(Sb)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了3mol 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 每生成4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9. 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第九周 期中练习三 姓名:
一、填空题
1、分针从5点绕中心点旋转到12点,顺时针要旋转( )度,逆时针要旋转( )度。
2、 4.08升=( )升( )毫升 7.3m2=( )dm2 9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长方体至少有( )个面的面积相等,最多有
( ) 条棱长度一样。
4、 四位数中同时是2、3的倍数的数中,最小是( ),最大是( )。
5、 24的倍数有( )个,64的因数有( ) 个。
6、 将一个长为4分米,宽为5分米,高为6分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 ),最少增加( )。
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这时正方体的体积就
( ),表面积就( )。
8、长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 ) 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
( )量长、宽、高。
9、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质数25=( + + + ),36=( × × × )
10、用60分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1、一个长方体,长6米,宽5米,高4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米,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2、一个表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一个沙坑长4米,宽1.5米,深0.5米,这个沙坑占地( )平方米,这个沙坑的容积是( )立方米。
14、一间会议室是52分米,宽是36分米,现在要铺上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 )分米,一共需这样的瓷砖( )块。
15、54
表示( )。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6、374
读作( ),它里面有( )个( )。
17、3个饼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分得这个饼的( ),每人分得( )个。
18、大小比较 54()1513 128()63 554()528 314()515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
2.因为2和6是12的因数,所以12就是倍数。
( )
3.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不相等。
( )
4.至少要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
5.小明今天洗澡用去了500ml 水。
( )
6、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吃了43 个。
( )
7、假分数都大于真分数。
( )
8、5吨的71也就是1吨的75。
( )
9.一个底面积是5平方米,高1.5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是7.5立方米。
( )
10.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11.一个质数没有因数。
( )
1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应该是这个数本身。
( )
三、作图题
(1)画出图A 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 向右平移4格。
(3)把图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四、计算题
(3.2+4.06)÷6.05 26.8+1.2×4
3.5×3+3.5×7 32×125×2.5
0.4×(3.2—0.8)÷1.2 94÷(6.84×8.5-31.46÷0.55)
12×6-8x =120 12.5 + 4χ = 21.7
13.5χ - 8.5χ =20 127-2x=43
五、解决问题
1. 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请分别写出来。
2、把一块棱长是0.5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面积是50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少长?
3、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
4、将4个小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形,表面积比四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少了24cm2,原来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5、五(1)班有男生27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6、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50米,宽30米,深2米,如果每分钟可以放进5立方米的水,要放满这一池水需要多少小时?
7、一间教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教室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现在要用涂料粉刷它的四周和顶面,扣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32平方米,粉刷涂料的面积有多大?
8、长50cm,宽30cm,高40cm的鱼缸中盛有37.5L水,放入几条金鱼后,水面上升了2cm。
这几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9.做3个棱长是30厘米的无盖正方体木盒,需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10、一块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木料,长5米,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36平方米,这块长方体木料体积是多少?
11、一个棱长是25厘米的正方体油桶装满油,如果每升油重4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12.有两块麦地第一块2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16.5吨,第二块3.5化顷,共收小麦23.1吨,两块地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