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常规主观型题目之总分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2015福建漳州选调生考试考试内容2015年1月25日下午在福州大学公共教学楼或文科楼(旗山校区)进行选调生资格考试,本科、硕士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博士考试科目为《申论》,不指定复习教材。
本科、硕士考试时间为下午2:00-5:10,其中:2:00-3:30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3:30-5:10为《申论》考试(其中3:30-3:40发放考卷);博士考试时间为下午2:00-5:10。
2015漳州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类比推理题须懂词语选调生行测考试中,类比推理题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它考查的是我们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
在此,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介绍两种解答类比推理题目的方法。
(一)遣词造句法遣词造句法,即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
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遇到关系不明确的题目时,遣词造句法是解题的法宝。
除此之外,在二次辨析时,通过遣词造句法对比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对应,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过造句建立联系有些题目的关系并不明显,仅从所给词项很难看出其中的关系,此时我们可以通过遣词造句法,将这些词项通过造句的方式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其中的关系,这也是遣词造句法的主要功能。
其中,三词型题目由于包含三个词项,如果它们之间都相互有关系,则更需要通过造句将三个词项的关系联系起来。
对于两词型和对当型题目,当两个词项的关系不明显时,我们也可以通过造句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
例题:导游:旅行社:行程A.职员:公司:总结B.演员:剧院:表演C.教师:学校:大纲D.司机:车队:驾照【解析】此题答案为C。
可通过遣词造句法将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旅行社的导游按照行程引导游客,学校的教师按照大纲教导学生。
2、比较所在位置当我们在观察词项关系后,发现有多个选项似乎都符合时,可以使用遣词造句法,进一步比较词项在所造句子中的位置,即其在句子中所代表的成分,选出更加相似的一项。
2015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每题0.8分,共16分。
请开始答题:1.下列诗句背景与科举制实行无关的是:A.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A.马踏匈奴B.击鼓说唱俑C.昭陵六骏D.乾陵石雕3.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飞②程咬金③李逵④牛皋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①②③④4.古代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
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孟春----桃月B.仲夏----荷月C.仲秋----桂月D.季冬----菊月5.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下列与其发表时间相同的历史事件是:A.东西两德统一B.古巴导弹危机C.联合国军完全撤出朝鲜D.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6.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国内的动漫产业和影视剧通过内容管控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下列不属于行政手段的是:A.规定各级电视台每日播出境外各类影视节目时间B.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本土作家创作优秀剧本C.国家出台"限娱令"规范娱乐节目播出类型D.每年引进的境外动漫作品同类题材数量设臵上限7.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B.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C.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D.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8.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差(假)产品而不能为消费者识别时,好的产品最终也将退出市场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的是:A.南郭滥竽充数B.民间借贷危机C.三氯氰胺事件D.行人集结闯红灯9.下列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理解错误的是:A.盐腌制食品是因为盐可以形成高渗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理活动B.真空保存食物可以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C.冷藏保存食品是因为低温可以将细菌冻死D.充入氮气保存食品是为了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10.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
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一)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近义易混词辨析(二)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削弱型题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结合数字推理真题,结合常见的数字推理规律,总结出几条解决选调生行测数字推理问题的优先法则:1.数列项数很多,优先考虑组合数列。
2.数列出现特征数字,优先从特征数字入手。
3.数字增幅越来越大,优先从乘积、多次方角度考虑。
4.数列递增或递减,但幅度缓和,优先考虑相邻两项之差。
5.数列各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或积数列及其变式。
6.分析题干数字的同时要结合选项中的数字,进一步判断数列规律。
要真正掌握数字推理难度很大,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给出了数字推理的六大解题方法,并结合典型真题进行了解题分析,希望能给考生以最大的帮助。
一、从相邻项之差入手考虑数列相邻项之差是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第一思维,在选调生考试数字推理题中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出现的频率很大,也是必考题型,通过对数列相邻两项依次求差,得到新的数列,然后分析这个新数列的规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原数列的规律。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所涉及的题型主要有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和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很多情况下(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需要连续做差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特别注意的是,当所缺项位于数列中间时,由于从题干入手不能持续求差,这些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此时需要假设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做差加以验证。
【例题】1.5,5,5,12,5, ( )A.3B.1C.24D.26解题分析:此题的题干数字对解题的提示作用不大,思路不明的时候还是从相邻两项之差入手,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3.5,0,7,-7,这几个数的特征和规律也是很不明显,再次做差得到-3.5,7,-14,可以看出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此题便得到了解决。
等差数列的变式情况很多,上题即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变式,由于第三级数列是一个正负交替的等比数列,所以题干数字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和递减趋势,这一类题难度较大。
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七招速解排列组合在选调生考试中,排列组合题是行政能力测试中判断推理模块逻辑判断部分常考的题型,然而由于这种题目已知信息较为复杂,使得很多同学难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其解答出来。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接下来,中公选调生考试网就为大家详细分析排列组合的速解技巧,帮助大家充分做好选调生行测备考工作。
1.间接法即部分符合条件排除法,采用正难则反,等价转换的策略。
为求完成某件事的方法种数,如果我们分步考虑时,会出现某一步的方法种数不确定或计数有重复,就要考虑用分类法,分类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当正面分类情况种数较多时,则就考虑用间接法计数。
【例】从6名男生,5名女生中任选4人参加竞赛,要求男女至少各1名,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A.240B.310C.720D.1080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从正面考虑的话情况比较多,如果采用间接法,男女至少各一人的反面就是分别只选男生或者女生,这样就可以变化成C(11,4)-C(6,4)-C(5,4)=310。
2.科学分类法问题中既有元素的限制,又有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先元素(即组合)后排列。
对于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由于情况繁多,因此要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解答,避免重复或遗漏现象发生。
同时明确分类后的各种情况符合加法原理,要做相加运算。
【例】某单位邀请10为教师中的6为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位不能同时参加,则邀请的不同方法有( )种。
A.84B.98C.112D.140正确答案【D】解析:按要求:甲、乙不能同时参加分成以下几类:a.甲参加,乙不参加,那么从剩下的8位教师中选出5位,有C(8,5)=56种;b.乙参加,甲不参加,同(a)有56种;c.甲、乙都不参加,那么从剩下的8位教师中选出6位,有C(8,6)=28种。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015年福建省选调生考试真题回忆行测常识30题0.9分一题,大多是福建时事。
第一题考了四风的内容,记得一题考了2014年哪两个城市山海协作,成立经济开发区,既有经济特区特色,又有苏区特色,答案是厦门和龙岩。
还有一题,考全国第一届青运会在哪儿举行,口号是?答案是福州。
言语理解20题0.9分一题,逻辑填空,意图理解。
主旨概括和排序题。
数量关系10题1分一题考完周围学霸都在说今年数量关系比较难。
判断推理30题0.9分一题,图形推理5题类比推理10题,剩下15题是定义判断,归纳推理和论证。
图形推理略难,有一题四面体展开图,下面哪个四面体可由左图拼成。
资料分析20题0.9分一题计算量都非常大,这么大的计算量直接导致了没时间做完,只好用蒙。
计算量恶心到不是那种用公式可以算出来的基期比重,比重比较之类的题,是那种两个五位数相减和其他几个比较哪个更大,首位第二位减完还得不出答案的那种。
这个题难度,远远大于今年国考题,题目很复杂!申论应届生的题:两道小题,一道大题,90分钟做完。
题量比往年多一题小题。
小题一:根据材料,阐述制定《社区居民公约的意义》。
第二题,总结新加坡社区治理的经验。
大作文:以从服务和管理入手,建设和谐社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应届生没接触过社区建设的估计都傻眼了。
村官考选调:题目更变态,第一题不考概括,对策,分析题,考村官在村里的工作实务和对农村土地法律知识的了解。
材料题目如下:村里为提高山坡利用率,鼓励村民开荒种地。
村民郑某在得到村主任的口头同意后,将自家承包地周围的荒地开垦2.6亩,买了果树苗并请人栽种。
两年后,县政府修路,征用了郑某荒地中的1.2亩。
半年后,土地补偿款27000和树苗补偿款3600下拨到了村里,郑某去找村主任要补偿款,村主任说:地是村里的,钱应当由村里统一分配。
问题一:郑某是否获得了荒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他的开荒行为受法律保护么?问题二:村主任说法对么?谈谈理由。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福建人事考试网:1、考试总成绩按公共科目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
即,A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2×50%+面试成绩×50%;B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50%+面试成绩×50%。
2、凡经批准进行专业科目考试的职位,均已在招考职位表中公布其专业科目考试的范围及成绩所占比重。
3、少数民族报考者报考少数民族自治乡(镇)机关或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的,其笔试总成绩按照所报考职位公共科目设置总分的10%加分。
符合加分条件的少数民族报考者,应在笔试成绩公布后5个工作日内,与报考单位所在设区市的市委组织部或公务员局联系,以进一步审核、确认。
逾期不予办理加分手续。
因少数民族报考者加分而引起的排名变化和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变化届时将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公布。
4、面试成绩最低合格线为60分。
进入面试人数少于或等于招考人数时,报考者的面试成绩应达到70分以上,方可进入考察和体检。
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21.【答案】B。
不谋而合中公解析:由“烟草界与控烟界过招已数百回合”可知,烟草界与控烟界存在矛盾;再由“均将视线集中于青年群体”可知,两者在这个问题上行动达成了一致。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将其填入横线部分,符合句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A。
源源不断中公解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应有尽有”指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源源不断”适用于高校十几年间不断为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提供劳动力,故本题答案为A。
23.【答案】D。
无所作为中公解析:“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
福建人事考试网: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一)测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判断推理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判断推理71、【答案】A【解析】位置+遍历72、【答案】D【解析】数面+外部图形边数73、【答案】D【解析】看阴影部分的位置,146正视图,235俯视图74、【答案】A【解析】考查对称轴,126只有一条对称轴,345有多条75、【答案】D【解析】时针法、公共点法76、【答案】B【解析】A选项属于拖延履行,C、D属于无正当理由拒绝。
B选项属于职称评定过程可能出现的结果。
77、【答案】B【解析】关键词:参加行政决策过程、防止和化解;B选项中民众只是在响应政府的号召,并没有进行行政决策、防止、化解等行为,所以不符合。
78、【答案】A【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增加能源使用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
选项A中没有减少碳排放量。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79、【答案】D【解析】A选项中的经常怀疑不符合定义,B选项是由于受辱而采取这种行为,C选项是因为遭受抢劫,搏斗中将对方打残,也不符合定义。
80、【答案】B【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标准”。
选项B中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故不属于定义。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81、【答案】D【解析】关键词:在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等交易性活动中。
B选项某工程花费50万元购买专利,不符合关键词。
82、【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社会群体不同性质,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
不属于的是D选项,D选项属于方言。
83、【答案】A【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
选项A仅是物质贫困,故不属于定义。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84、【答案】C【解析】关键词:人们共同约定85、【答案】C【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选项C不涉及第一印象,故不属于定义。
福建省2015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2015年福建省选调生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2015选调生备考:判断推理之推出方式类似当提问方式为“以上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相似”时,该题目属于推出方式类似。
判断题干和选项的逻辑结构相似,地方省考更侧重形式结构的比较,国考侧重内在逻辑结构的比较。
虽然题目本意是考查如何通过条件推出结论的过程,进而判断题干和选项的这一过程类似,但在实际做题时,并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逻辑结构类似,推出方式一定类似。
最常见的是三段论式推理。
三段论常通过搭桥保证论证成立的方式出题。
判断一道题是否属于该题型,要看是否题干同时满足三方面特点:一是题干包含一个条件和一个结论;二是题干和结论各包含两个对象,且其中一个相同,一个不同;三是提问句要求补充前提,是逆向思维。
【例1】如果高鹏远是国家体操队教练,那么他一定获得过奥运会体操冠军。
上述论断可以基于以下前提作出,除了( )。
A.只有获得过奥运会体操冠军,才有资格当国家体操队教练B.如果没有获得过奥运会体操冠军,则没有资格当国家体操队教练C.如果有资格当国家体操队教练,则需获得过奥运会体操冠军D.如果获得过奥运会体操冠军,则有资格当国家体操队教练【解析】此题为补充前提型。
条件:高鹏远教练;结论:高鹏远冠军推论:所有的教练都是冠军。
A项,必要条件翻译成充分条件,教练推冠军,正确B项,否后否前,正确C项,正确D项,冠军推出体操教练。
方向搭反了,结论推条件了。
【例2】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种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 )A.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
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B.经过对最近六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
2015福建泉州选调生归纳概括专项备考:三个高分技巧中公教育友情提醒:2015年福建泉州选调生招聘即将开始,请广大考生做好备考准备。
目前选调生考试愈来愈激烈,申论成绩是“寸分寸金”。
而归纳概括题型是选调生申论的必考题型,同时归纳概括能力也是做好其他题目的基础能力,因此考生必须引起重视。
在有了一定的复习作为基础后,考生在作答归纳概括题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要点找全,而应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的基础之上,掌握高分技巧,力求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就为大家讲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高分技巧一:内容有高度归纳概括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简单摘抄材料中的语句,没有概括性,缺乏适度的归纳提炼。
有些考生只提炼材料中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甚至出现数字等具体表述,根本不符合归纳概括的简明准确的基本要求。
考生应明确,归纳概括得分重点是准确、全面,高度概括,即答案要既全面又高度浓缩,反映本质。
“归纳概括”的本质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
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
因此,考生要提高二次概括能力,提高归纳概括内容的高度,进而提高答案的精准性。
高分技巧二:逻辑有条理1.总分逻辑,总括句“言之有物”。
众所周知,归纳概括的逻辑是总分结构。
在要点齐全的基础之上,总括句的精准性往往成为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
目前很多考生的总括句往往都是“材料反映了一系列问题”这种虚写的表述,而中公教育经研究发现,近年来有些题目总括句本身也是有要点分的,这就需要考生掌握方法,保证总括句“言之有物”。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找材料中概括性更强的词汇,将所有要点关键词概括起来。
或者概括所有要点中的高频词。
2.条理分明,按序列项。
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把找到的要点进行简单地罗列,这对于阅卷人员有重点地寻找考生的得分点造成障碍,影响得分。
在作答归纳概括类题的时候,最好分条列项地把要点罗列出来,建议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归纳概括可以是大的总分结构下面还套着小的总分。
福建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备考:常规主观型题目之总分结构
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行测言语理解中的常规主观型题目之总分结构,希望考生们好好掌握,做好选调生考试备考工作。
言语理解与表达分为三大题型: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
有句老话,“得片段者得天下”,因为片段阅读很有技巧,提分较快。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片段阅读中比重较大的常规主观型的总分结构题型。
有的考生可能不了解什么叫常规主观型题目,常规主观型是指问法为“主要说明”、“意在表达”、“主要内容”的题目,
首先考生要明晰这个片段是否为总分结构。
片段的第一句话一定要认真读,往往暗含作者的观点,凡是作者观点的句子都要用笔稍作标注。
如果第一句不是观点句,那就不是总分结构。
如果第一句是观点句的话,那就需要快速扫描后面的文段,看是不是在佐证这个观点,尤其是结尾处有没有提出新的观点。
如果后面的内容都在佐证观点,结尾处也没有提出新的观点,那么这个文段为总分结构。
然后考生要明晰重点与非重点。
总分结构中,第一句话为观点句,因此为重点。
后面的内容是为第一句话服务的,因此为非重点。
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详略得当,对于重点的部分重点读、慢点读,因为答案在重点里。
以一个题目为例:
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一个自治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作为一个充分的自为者,不仅有建立自己的宗旨、品格、学术与道德标准和荣誉的必要,而且也有联合其他大学共同捍卫大学的声誉、学术和道德标准的动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中国大学和学术界种种腐败以及更为普遍的灰色学术,才会失去所以滋生的土地和庇护的依靠。
中国大学就能走进它们从来就没有进去过的象牙之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如何才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B.中国大学真正自治的重要性
C.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产生的根源
D.中国大学如何才能摆脱象牙塔的限制
答案为B。
第一句话认真看,说明大学的真正自治很重要。
文段后面的内容都是在说中国大学自治的重要性,是作为第一句话的佐证,可略读。
因此此文段为总分结构,答案从第一句话中找,选项B为第一句话的同义转述。
选调生资料请访问福建选调生考试网原文摘自/?wt.mc_id=lr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