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对潜艇作战的影响效能-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14-03-20修回日期:2014-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444);航空科学基金(20055184005);泰山学者建设专项基金资助项目(61271444)作者简介:吴铭(1976-),男,辽宁葫芦岛人,讲师。
研究方向:航空兵战术。
*摘要:反潜巡逻飞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强、航程远、留空时间长、可装备多种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以及不易受潜艇威胁的优势,已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竞相发展的装备。
海洋环境对航空兵反潜作战的影响巨大,能否充分利用海洋环境条件,关系到搜潜器材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潜艇目标。
主要分析了海洋环境噪声对反潜巡逻机浮标搜潜装备的作战保障问题。
关键词:反潜巡逻机,海洋环境,浮标,作战保障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海洋环境对反潜巡逻机声纳浮标搜潜装备的作战保障*吴铭1,吴芳2,高青伟2(1.海军航空兵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1;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1)Study of Marine Environment Impacting on Battle Safeguardof Sonar of ASW Patrol AircraftWU Ming 1,WU Fang 2,GAO Qing-wei 2(1.Naval Aviation Arms University ,Huludao 125001,China ;2.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China )Abstract :ASW patrol aircraft is a rapidly developing field in the great navy power ,because of itsfast reactivity ,far flight course ,long flight time ,and equipped with many kinds of searching facilities and attacking weapons.Marine environment has very graet effect on ASW.So if making the best of marine environment ,it can find submarine timely and effectively.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problem of marine environment impacting on the battle safeguard of sonar of ASW patrol aircraft.Key words :ASW patrol aircraft ,marine environment ,sonar ,battle safeguard 0引言反潜巡逻机作为海军反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反潜作战的重要力量。
海洋环境对潜艇的影响随着陆地资源开发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大国们纷纷把国家的战略方向转移到海洋上来,而中国在90年代才逐渐意识到海洋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海洋的开发,各国海洋上的摩擦不断增大,并且不断恶化,如仅2012年这一年,我们中国同菲律宾在黄岩岛,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关系一路走向低谷,国内游行不断,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所以说我们掌握制海权,打赢现在海洋战争,捍卫祖国主权,促进未来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长远作用。
潜水艇是海军作战的重要舰艇之一,它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用于攻击对方水面上的战舰和水中的潜水艇,也可以袭击陆地上的重要军事目标。
必要时它还可以担负布雷,侦察及运输兵员和重要军事物资。
潜水艇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和突然袭击能力,在水中可以长时间、长距离的持续航行。
而在未来海洋战争中,潜艇具有广阔的前景。
低噪声、大型化、高航速、深潜度和长续航的核潜艇更是海洋战争中的一把利器,所以我们要熟悉海洋环境对潜艇的影响,抓住海洋环境的不同时机用好这把利剑!1.海洋中潜艇危机重重海水的密度跃层、环流对潜艇活动有重大影响,当潜艇遇到海水密度跃层形成的“海底断崖”是会突然下沉,危机潜艇安全。
当潜艇遇到海洋环流时,会产生严重的振动和颠簸,变得难以控制和操控。
海水密度对潜艇升降起决定性影响,潜艇遇上由海水密度引起的内波,航行深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也可能被死死地压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以下。
1963年4月10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进行潜航深度实验时,因为当地海水密度急剧变化,导致潜艇快速下降到其极限深度以下,毫无悬念的是核潜艇受到海底巨大水压成粉碎,129名官兵无一生还。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海底航道的海水密度,充分保障潜艇的航行安全。
海洋环境的测绘也同样重要,2005年1月8日,载有137名艇员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在位于关岛以南560千米的海域触礁,其事故的原因就是美国当局对关系海洋地理环境的海图的不够重视,在2005竟还用1989年绘制的海图,在这份海图上,事故地点没有标示出任何水下礁石山体等主要障碍物,所以说我国需要定期绘制出海洋自然环境的海图,把握海洋环境的变化动向,这样才能保证潜艇顺利出航。
海战场环境下舰艇作战能力评估I. 介绍A. 背景和目的B. 研究问题C. 研究意义II. 舰艇作战技术的概述A. 介绍海战场环境的特点B. 概述舰艇作战技术的发展历程C. 分析现代舰艇技术的分类和特点III. 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方法与指标A. 介绍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基本概念B. 分析当前舰艇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的优劣C. 探讨舰艇作战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和关键IV. 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应用实例A. 介绍舰艇作战能力评估应用的基本原则B. 分析舰艇作战能力评估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实例C. 探讨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不足和改进V. 结论与展望A. 总结研究成果B. 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C. 展望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注:此提纲不具完整性,仅为参考。
第一章节:介绍A. 背景和目的在现代大规模战争中,海战和舰艇的作战能力对于各国的战略地位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舰艇作战能力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提高舰队作战能力,提高作战效率,降低人员损失。
B. 研究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作战环境的变化,现代舰艇作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如何评估舰艇在海战场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C.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评估舰艇在海战场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揭示各种因素在作战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提高舰队作战能力及新型舰艇设计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成果也能为各国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章节中,首先介绍海战场环境的特点,指出海军作战必备的基本条件;然后概述舰艇作战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木船发展到现代的高科技舰艇;最后分析现代舰艇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探讨现代舰艇技术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章节作铺垫。
第二章节:舰艇作战技术的概述A. 介绍海战场环境的特点海战场环境具有开阔的空间、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特点,因此海军作战必须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潜艇分析报告1. 引言潜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下作战武器,具有低噪声、隐蔽性强的特点,成为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武器。
本文将对潜艇进行分析,从其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现有类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发展历程2.1 初期潜艇早期潜艇主要用于侦查和攻击敌方舰队,其主要功能是在水下行驶。
最早的潜艇是手摇的,充气的,由木材和皮革制成,随后发展出了使用内燃机和电力驱动的潜艇。
这些潜艇虽然在技术上还比较简单,但为潜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U艇成为了战争的重要因素,利用其在海上的优势,德国成功地打击了大量的商船和军舰。
这些战斗经验对潜艇的技术发展以及战术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现代潜艇现代潜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具有更高的潜航深度、更长的续航力和更强的打击能力。
通过核动力系统的应用,潜艇的作战半径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其在海洋中的作战能力。
此外,现代潜艇还加强了对传感器和隐身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了其在水下的隐蔽性。
3. 工作原理潜艇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潜艇的浮力和重力的调节,在水中实现浮沉控制;通过动力系统提供推进力,并通过舵控系统实现航向的控制。
具体来说,潜艇的浮沉控制是通过调节潜艇内部储存的水和气的分配来完成的。
潜艇的推进力主要来自于电力或核动力系统,通过驱动螺旋桨推进潜艇前进。
控制潜艇航向则是通过操纵舵和舵面来实现的。
4. 应用领域4.1 军事领域潜艇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包括敌舰打击、敌方海岸设施打击、水下侦察和情报收集等任务。
潜艇在海军力量中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打击力,能够迅速而隐蔽地接近敌方目标,实施突袭和打击。
4.2 科学研究潜艇在科学研究领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研潜艇能够进行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开展海底地质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
通过潜艇,科学家可以深入海底,开展对海洋深处环境和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海洋环境对潜艇的影响随着陆地资源开发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大国们纷纷把国家的战略方向转移到海洋上来,而中国在90年代才逐渐意识到海洋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海洋的开发,各国海洋上的摩擦不断增大,并且不断恶化,如仅2012年这一年,我们中国同菲律宾在黄岩岛,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关系一路走向低谷,国内游行不断,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所以说我们掌握制海权,打赢现在海洋战争,捍卫祖国主权,促进未来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长远作用。
潜水艇是海军作战的重要舰艇之一,它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用于攻击对方水面上的战舰和水中的潜水艇,也可以袭击陆地上的重要军事目标。
必要时它还可以担负布雷,侦察及运输兵员和重要军事物资。
潜水艇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和突然袭击能力,在水中可以长时间、长距离的持续航行。
而在未来海洋战争中,潜艇具有广阔的前景。
低噪声、大型化、高航速、深潜度和长续航的核潜艇更是海洋战争中的一把利器,所以我们要熟悉海洋环境对潜艇的影响,抓住海洋环境的不同时机用好这把利剑!1.海洋中潜艇危机重重海水的密度跃层、环流对潜艇活动有重大影响,当潜艇遇到海水密度跃层形成的“海底断崖”是会突然下沉,危机潜艇安全。
当潜艇遇到海洋环流时,会产生严重的振动和颠簸,变得难以控制和操控。
海水密度对潜艇升降起决定性影响,潜艇遇上由海水密度引起的内波,航行深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也可能被死死地压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以下。
1963年4月10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进行潜航深度实验时,因为当地海水密度急剧变化,导致潜艇快速下降到其极限深度以下,毫无悬念的是核潜艇受到海底巨大水压成粉碎,129名官兵无一生还。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海底航道的海水密度,充分保障潜艇的航行安全。
海洋环境的测绘也同样重要,2005年1月8日,载有137名艇员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在位于关岛以南560千米的海域触礁,其事故的原因就是美国当局对关系海洋地理环境的海图的不够重视,在2005竟还用1989年绘制的海图,在这份海图上,事故地点没有标示出任何水下礁石山体等主要障碍物,所以说我国需要定期绘制出海洋自然环境的海图,把握海洋环境的变化动向,这样才能保证潜艇顺利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