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迁移现象探析_丛培玮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
中医师承实践笔记一、中医基础理论实践感悟。
1. 阴阳学说在临床观察中的应用。
- 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中,对阴阳学说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例如,观察一位感冒患者,发热、咽痛、面红(阳证表现),同时又有怕冷、流清涕(阴证表现)。
这是外感病中阴阳失调的体现,外邪侵袭人体,导致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
导师根据阴阳偏盛偏衰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这种外寒内热的患者,采用了辛凉解表兼以疏散风寒的治法,如使用银翘散加少量羌活、防风等药物。
这让我明白阴阳学说不仅是理论基础,更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
2. 五行学说与脏腑关系的实践体会。
- 在实践中看到五行生克乘侮理论在脏腑疾病传变和治疗中的应用。
如一位肝病患者,长期情志不舒,出现胁肋胀痛(肝病),后逐渐出现食欲不振(木克土,肝病传脾)。
导师在治疗时,除了疏肝理气(治肝),还注重健脾和胃(实脾),采用逍遥散加白术、茯苓等药物。
这体现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五行学说可以预测疾病的传变方向,并且在治疗上可以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诊断学实践要点。
1. 望诊实践。
- 望神色方面,注意到不同病情患者的面色和神态有明显差异。
健康人的面色红润有光泽,而一位气血亏虚的患者面色萎黄无华。
在神态上,神志清楚但精神萎靡。
在望舌象时,舌体的胖瘦、舌苔的厚薄和颜色等都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例如,一位湿热内蕴的患者,舌苔黄腻,舌体偏胖大。
通过望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大致情况,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方向。
2. 闻诊实践。
- 听声音方面,咳嗽声对于诊断有很大帮助。
如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的患者,多为肺阴亏虚;咳嗽声重浊、咳痰清稀色白的患者,往往是外感风寒犯肺。
嗅气味时,口气臭秽多与脾胃湿热有关。
一位口臭患者,同时伴有胃脘胀满、嗳气酸腐,导师判断为饮食积滞、脾胃运化失常,通过消食导滞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口气逐渐改善。
3. 问诊实践。
- 问诊是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询问一位头痛患者时,详细询问头痛的部位(如前额痛多与阳明经有关)、性质(胀痛多为气滞,刺痛多为血瘀)、发作时间(如清晨头痛加重可能与阳虚有关)、伴随症状(如伴有头晕目眩可能与肝阳上亢有关)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棽棸棽棻年 第椂期暏椆椆暏曬教学方法斝斅斕教学法对方剂学知识理解记忆暍分析应用和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姜劼琳棻棳邵运峰棽棳姚凤云棻棳聂建华棻棳赵海梅棻棳丁 舸棻棳孙有智棻灣棬棻棶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椈棽棶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棳江西 南昌 棾棾棸棸棸棿棭椲摘要椵 为考察 斝斅斕教学法对方剂学知识理解记忆暍应用分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棳对实施斝斅斕教学法的班级与传统课堂讲授法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暎结果表明 斝斅斕教学法可能在促进知识记忆方面不逊于传统课堂讲授法棳而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方面可能优于传统课堂讲授法暎椲关键词椵 斝斅斕教学法椈方剂学椈知识记忆椈自主学习 斈斚斏椇棻棸棶棾椆椂椆棷旉棶旈旙旙旑棶棻棸棸棽灢棻椃棸棻棶棽棸棽棻棶棸椂棶棸椀棻椲中图分类号椵 斍椂棿棽 椲文献标识码椵 斄椲文章编号椵 棻棸棸棽灢棻椃棸棻棬棽棸棽棻棭棸椂灢棸棸椆椆灢棸棽我学科组在近棻棸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棳以往围 绕在提高课堂 教 学 质 量 的 教 学 改 革 方 法棳仍 侧 重 知 识 传 授而忽略能力培养暎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时 发现棳记忆性题目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棳但分析应用类试题 的得分率普遍 较 低棳表 明 学 生 分 析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较 为欠缺暎而 斝斅斕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培养学习者的综 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暎鉴于此棳我们将 斝斅斕教学法引入方 剂学教学暎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棳绝大部分学生认为 斝斅斕教学法 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暍语言表 达能力暍思维能力棬包括批 判性思维暍发散思维暍逻辑思维和中医思维棭暍团队协作能 力暍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 优势椲棻椵暎但在 实施过程中棳部分 老 师 提 出 该 法 可 能 不 利 于 学 生 对 知 识l Rights点R的e记se忆r和v理ed解.暎本研究采用分析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图书的 借 阅 情 况 来 比 较 其 学 习 效 果棳以 期 客 观 公 正地评价 斝斅斕教学法对知识理解记忆暍分析应用以及自 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效果暎一暍对象与方法 棬一棭研究对象暎 本课题以江西中 医 药 大 学 棽棸棻椀暍棽棸棻椂 级 中 医 定 向 班 和棽棸棻椀级中医棻班暍棽棸棻椂级中医椀班为研究对象暎中医 定向班棬以下 简 称 定 向 班棭和 中 医 班 在 生 源 背 景棬均 为 理 科生棭暍学生数量暍前期学习成绩暍学习习惯方面无明显差 别暎授课教师相同暎 棬二棭研究内容暎 棻棶授课方 式暎 中 医 班 采 用 传 统 的 课 堂 讲 授 方 式棳以 教师讲授为主棳难点部分采用启发式讲解棳同时也注重课 堂讨论棳会给 学 生 布 置 具 有 一 定 难 度 的 课 后 作 业暎 定 向 班则采用传统授课与 斝斅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棳传统 授课方式同上棳斝斅斕 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如我们前期发表灣通讯作者 斉旐斸旈旍椇旙旛旑旟旡棽棸棸椃椑棻椂棾棶斻旓旐文章所述椲棽椵暎 棽棶效果评价暎棬棻棭在对知识的记忆暍理解方 面棳重点分析两者客观题的平均得分率棳在对知识的应用暍分析方 面棳重点分 析 两 者 病案 分 析 题 和 临 床 模 拟 题 的 得 分 率暎 其中临床模拟题无标准答案棳不能直接套用现有成方棳需 要学生在辨证 基 础 上 自 拟 新 方棳主 要 考 察 学 生 临 证 遣 药 组方暍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暎棬棽棭学生图书借阅统 计由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棳主要统计了在采用 斝斅斕 教学法学期和其后棻个学期定向班与中医班的图书借阅 情况暎二暍研究结果 棬一棭考试成绩暎 将两个年级的定向班和中医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 进行对比棳结果显示棳两者客观题得分率差别不大棳而 在 考察学生中医临 证 思 维暍批 判 思 维暍发 散 性 思 维 及 分析 应用能力的 主 观 题 上棳定 向 班 的 得 分 率 明 显 高 于 中 医 班棬见图棻棭暎 棬二棭图书借阅暎 在统计中医专 业 学 生 学 习 方 剂 学 的 学 期 棬大 学 二 年 级第二学期棭的图书借阅情况时发现棳定向班的借阅比例 明显高于中 医 专 业 的 其 他 班 级暎 但 在 其 后 一 个 学 期棳两 者的借阅比例不再有明显差异棬见图棽棭暎 三暍讨 论 从考试成绩分 析 结 果 来 看棳两 个 年 级 的 定 向 班 与 对 照班级在客观 题 上 的 得 分 率 并 无 明 显 差 距棳但 在 注 重 考 察学生分析运 用 的 主 观 题 棬如 病 案 分 析 题暍临 床 模 拟 题棭 的得分率方面棳实施了 斝斅斕教学法的中医定向班得分率明 显高于未采用此法的中医班棳说明 斝斅斕教学法能有效提升 学生的遣药组方能力暍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暎 图书借阅能侧面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暎从调查 数据不难看出棳在实施 斝斅斕教学法的学期棳中医定向班图 书借阅比例远高于其他中医班级暎但当其后不再采用此暏棻棸棸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棽棸棽棻年 第椂期图棻 中医定向班和中医班期末考试得分率棬棩棭图棽 棽棸棻椀级中医专业学生棽棸棻椃年图书借阅人次比例棬棩棭法时棳借阅比 例 明 显 下 降棳与 其 他 班 级 不 再 有 明 显 差 别棳 进一步证实 斝斅斕教学法可有效促使学生走进图书馆棳进 而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棳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暎综上所述棳我们认为 斝斅斕教学法在促进学生对知识 的记忆方面与 传 统 课 堂 讲 授 法 无 明 显 差 异棳但 在 培 养 学l Rights生R知e识se分r析v和ed应.用方面棳以及培养学生的遣药组方能力暍独立思考能力暍批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以 及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方 面 或许较传统课堂讲授法更具优势暎因此在方剂学教学中 不但能够采用 斝斅斕教学法棳而且在保证讲解清楚方剂基 本配伍知识的 前 提 下棳应 逐 步 增 大 其 在 整 个 方 剂 学 教 学 中所占比重棳以达 到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复 杂 问 题 能 力 和 高 阶 思维的教学目标暎椲参考文献椵椲棻椵孙有智棳罗 畅棳王 飞棳等棶传统课堂暍斝斅斕和基于自主学习 的讨论课堂在暥方剂学暦教 学 中 的 比 较 研 究 椲斒椵棶教 育 教 学 论 坛棳棽棸棻椂棬棽椃棭椇棻椃棽灢棻椃棿棶椲棽椵孙有智棳赵利南棳应 靖棳等棶方剂学课程 斝斅斕教学改革的实 践及心得椲斒椵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棳棽棸棻椃棬椀棭椇椃棿灢椃椀棶椲收稿日期椵 棽棸棽棸灢棸棽 椲作者简介椵 姜劼琳棳女棳硕士棳讲师棳研究方向椇方剂学暎 椲基金项目椵 江 西 省 教 育 科 学 暟十 三 五 暠规 划 课 题 棬棻椆斮斅棻椀椃棭椈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院长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资助暎斉旀旀斿斻旚旙旓旀斝斅斕旓旑旐斿旐旓旘旟棳旛旑斾斿旘旙旚斸旑斾旈旑旂棳斸旑斸旍旟旙旈旙斸旑斾斸旔旔旍旈斻斸旚旈旓旑旓旀斊旓旘旐旛旍斸旓旍旓旂旟旊旑旓旝旍斿斾旂斿斸旑斾旚旇斿斻旛旍旚旈旜斸旚旈旓旑旓旀旙旚旛斾斿旑旚旙狆斸旛旚旓旑旓旐旓旛旙旍斿斸旘旑旈旑旂斸斺旈旍旈旚旟斒旈斸旑旂斒旈斿旍旈旑棻棳斢旇斸旓斮旛旑旀斿旑旂棽棳斮斸旓斊斿旑旂旟旛旑棻棳斿旚斸旍棬棭斄斺旙旚旘斸斻旚椇斏旑 旓旘斾斿旘旚旓旘斿旙斿斸旘斻旇旚旇斿斿旀旀斿斻旚旓旀斝斅斕旚斿斸斻旇旈旑旂 旐斿旚旇旓斾 旓旑 旐斿旐旓旘旟棳旛旑斾斿旘旙旚斸旑斾旈旑旂棳斸旑斸旍旟旙旈旙斸旑斾 斸旔旔旍旈斻斸旚旈旓旑 旓旀 斊旓旘旐旛旍斸旓旍旓旂旟旊旑旓旝旍斿斾旂斿斸旑斾旚旇斿斻旛旍旚旈旜斸旚旈旓旑旓旀旙旚旛斾斿旑旚旙狆斸旛旚旓旑旓旐旓旛旙旍斿斸旘旑旈旑旂斸斺旈旍旈旚旟棳旝斿斻旓旑斾旛斻旚斿斾斸斻旓旐旔斸旘斸旚旈旜斿旙旚旛斾旟旓旑旚旇斿旀旈旑斸旍斿旞斸旐旘斿旙旛旍旚旙斸旑斾斺旓旓旊斺旓旘旘旓旝旈旑旂旙旚斸旚斿旓旀斝斅斕旚斿斸斻旇旈旑旂旐斿旚旇旓斾斻旍斸旙旙斸旑斾旚旘斸斾旈旚旈旓旑斸旍旚斿斸斻旇旈旑旂旐斿旚旇旓斾斻旍斸旙旙棶斣旇斿旘斿旙旛旍旚旙旙旇旓旝旚旇斸旚旚旇斿旘斿旈旙旑旓 旙旈旂旑旈旀旈斻斸旑旚斾旈旀旀斿旘斿旑斻斿旈旑旚旇斿旙斻旓旘斿旘斸旚斿旓旀旓斺旉斿斻旚旈旜斿旕旛斿旙旚旈旓旑旙斺斿旚旝斿斿旑旚旇斿旚旝旓斻旍斸旙旙斿旙棳斺旛旚旚旇斿斻旍斸旙旙旝旈旚旇斝斅斕旚斿斸斻旇旈旑旂旐斿旚旇旓斾旈旙斺斿旚旚斿旘旈旑 旚旇斿旙旛斺旉斿斻旚旈旜斿旕旛斿旙旚旈旓旑旙棳旝旇旈斻旇旈旑斾旈斻斸旚斿旙旚旇斸旚斝斅斕旚斿斸斻旇旈旑旂旐斿旚旇旓斾 旐斸旟旑旓旚斺斿旈旑旀斿旘旈旓旘旈旑旔旘旓旐旓旚旈旑旂旊旑旓旝旍斿斾旂斿旐斿旐旓旘旟棳斺旛旚旐斸旟斺斿 旙旛旔斿旘旈旓旘旚旓旔旘旓旐旓旚旈旑旂旙旚旛斾斿旑旚旙狆斸斺旈旍旈旚旈斿旙旓旀斸旑斸旍旟旙旈旙棳斸旔旔旍旈斻斸旚旈旓旑斸旑斾斸旛旚旓旑旓旐旓旛旙旍斿斸旘旑旈旑旂棶斔斿旟旝旓旘斾旙椇斝斅斕旚斿斸斻旇旈旑旂旐斿旚旇旓斾椈斊旓旘旐旛旍斸旓旍旓旂旟椈斔旑旓旝旍斿斾旂斿旐斿旐旓旘旟椈斄旛旚旓旑旓旐旓旛旙旍斿斸旘旑旈旑旂。
浸润中药芬芳,培植医药先锋发布时间:2022-11-09T03:31:05.54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8期作者:韦春晖[导读] 尤其是随着中医药在抗击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和接受。
山东省临沂枣园中学276000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立德树人是育人中最为核心的目标,做人是教育应该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植于国学古韵的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提出这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上千年历史,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积累下来的无价之宝,在世界医学发展的道路上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中医药在抗击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和接受。
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文化启蒙教育的种子更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为了振兴中医药文化,我校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验收为契机,大力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课程”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师资、阵地、课程、活动四个维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让学生浸润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魅力,使中医药文化从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在无形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一、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如何通过其文化本质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并实现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是学校不懈探究的课题。
以“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枣庄中学按照“总体规划、凸显特色、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追求品位”的总体思路,遵循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性、艺术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原则,注重发挥其导向功能、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整合教育资源,多措并举,形成了包含学校核心理念、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务公开等内容的理念系统,包含党建文化、德育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等内容的主题系统,包含升旗仪式、文化橱窗、艺术长廊、电子屏、校服、胸徽、文化传播载体标准设计等内容的形象系统,以及大门门楼、教学楼、生活区、运动场馆、国学馆、楹联馆、校园道路、亭台水榭、雕塑、文化墙、花坛绿化、指示牌、展板等环境系统。
66第15卷 第6期 2013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6 Jun .,2013自由基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是机体有效的防御系统,若不能维持一定水平则会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疾病发病过程的实质就是自由基与细胞基质发生反应,损伤细胞组织结构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机体内一般以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损伤较为多见。
衰老不能抗拒,但能延缓,揭开衰老之谜,科学地提出抗衰老对策,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科学前沿。
现代研究认为,自由基损伤是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
而中医脾虚衰老学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本项研究在前期脾气虚证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从脾虚衰老发生的自由基损伤角度揭示脾阴虚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为中医延缓衰老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SOD 测定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GSH-PX 测定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MDA 测定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T-AOC 测定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8-OHdG 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抗),磷酸盐缓冲液(洗液),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显色剂,8-OHdG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日本抗衰老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1.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SD 雌性大鼠,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平均体质量(180.6±8.93)g。
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脾阴虚模型组,每组20只。
脾阴虚模型大鼠氧自由基损伤实验研究丛培玮1,尚冰2,王蕊芳2,许南阳3,史冰洁3(1.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847;3.辽宁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目的:探讨脾阴虚状态下模型大鼠体内自由基损伤程度和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了解脾阴虚在中医脾病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为中医脾阴虚证提供现代科学依据,为中医延缓衰老提出新见解。
基金项目: 辽宁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UPRP20140734);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LNZYJG2018061)作者简介: 冯晓帆,男,1977-04生,博士,副教授,E mail:taxi1977@126.com收稿日期: 2018-01-18在大学生创新计划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讨冯晓帆,丛培玮,柳 春,王艳杰,赵丹玉,郭隽馥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沈阳 110847)摘要: 在执行大学生创业计划过程中,不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团队中的学生都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如何及时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不断完善创新计划实施的成果,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科研能力; 创新计划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18)05-0422-03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18.05.29Trainingstudents’scientificresearchabilityininnovationplansforcollegestudentsFENGXiaofan,CONGPeiwei,LIUChun,WANGYanjie,ZHAODanyu,GUOJunfu(CollegeofBasicalMedicine,Liaon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847,China)Abstract: Intheimplementationofinnovationplans,itisimportanttofindwaystoefficientlysolveproblemsencounteredbyteachersorstudents,whoaresupposedtoworktogether,constantlysummingupexperience,hecomprehensivequalityofcollegestudentsandcontributetothetrainingofinnovativetalents.Keywords: teachingmethods; scientificresearchability; innovationplan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大学生整体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上世纪中医存废之争1、始作俑者1879年,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先后发表了《废医论》与《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
到民国时期,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当做旧传统、旧文化一并否定。
2、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
该《法令》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
3、首次请愿1913年10月,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会长余伯陶等联合全国19个省市中医界与药业人士,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赴京请愿,要求教育部设立中医药专门学校。
北洋政府则拒绝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并认为中西医“致难兼采”,而“专取西法”就是“合于世界进化之大势”。
4、中西医矛盾深化1925年,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界坚决抵制中国教育界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断然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要求。
因此,中西医矛盾进一步加深,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中医存废之争。
5、中医“命垂一线”1929年2月,南京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中医案。
议案一旦实施,中医的废止只就是时间问题。
同年3月17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
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取缔中医就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口号。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当时的卫生部长薛笃弼公开表示并无废止中医之意。
6、再起争端1934年,傅斯年的《所谓“国医”》与《再论所谓“国医”》发表,舆论上再次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中西医之争。
7、中医得“解放”50年代初,政府与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甚至将提出“中医就是封建医”的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撤职。
同时,“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存废双方新的争论。
8、为中医“正身”1982年,在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与我国传统医药”,给予中医与西医同等的地位。
关于中医药进校园的方式探究发表时间:2020-12-03T12:11:55.66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作者:赵欣蕾[导读]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河北石家庄市第十中学赵欣蕾 050091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普及中医药知识,在学生心中植入中医药文化基因,激发、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病治病,祛病健身,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培养中学生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念,树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志向和理想,在学生心中埋一颗中医的种子,我们责无旁贷。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自身的校园资源,把中医药传统文化引进中学课堂,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
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药进校园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初中教育;校园;主要方式一、中医药进校园的价值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文件提出要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校园健康教育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深入到青少年群体,加大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积极引导青少年深入认识中医药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医药进校园有助于青少年主动借助中医药文化知识,强身健体。
面对突发“疫情”可以利用中医药知识做好简单防护。
其次,中医药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岐黄园”中草药种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中草药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组织中医药社团,用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学识。
另外,中医药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
中草药、中医药文化涉及语文、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
在中医药实践课程中,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渗透至各学科,实现课程开发中的多学科融合性。
最后,中医药进校园有助于普及中医药知识,激发、唤醒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树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志向和理想。
从医学基础学科向临床学科的学习迁移及其思维调节学科群转变,如何及时调整自己,求能很快适应学习要求,对一个临床医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不少同学在基础课学习中非常优秀,一旦进人临床课学习,经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个别人甚至一落千丈,走下坡路相反有一部分同学在基础课学习中成绩平平但能够把握基础课与临床课转变选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迅速赶上,成为一名优秀临床医学生,这说明临床医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之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转变一作为临床医学学科的老师.如何从自己亲身经历,学习体会,借鉴国内外教学方法去帮助和引导医学生顺利地从基础课学习进人到临床学科群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转变学生原有思维方式,做好自我调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学习迁移及其对策1.1学习迁移分析大多数医学生从基础课到临床学科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不适应,都会发现一个基本现象,那就是学习过程中受基础课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影响,甚至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所谓学习迁移是指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先前掌握的知识,包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发生一定影响的体验.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例如一名初学英语的人,经常使用学习汉语的方法如加拼音去学习英语单词.用汉语句子组成结构去理解外语的句子结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过去的知识,体验和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新的学习活动中总会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前后所学知识和技艺的性质或者结构不同,它们在后的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依这种作用对后来学习有利与否,可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已有的知识及学习体验对再学习活动产生促进作用,那么这种迁移就叫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已有知识之所以会对再进行的学习发生妨碍作用,其客观原因是知识结构的差异,例如学习西医的人去学习中医,短时问内经常习惯地使用西医解剖学中脏器概念去理解中医学说中五脏六腑,而结果常常不能对号入座,产生烦恼甚至厌恶.其主观原困主要是人们对这些知识的驾驭能力不足,还有人们在一段时间内习惯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产生比较强烈的定势.基础医学学习对临床学科的学习同样存在正,负学习迁移的作用,一方面,医学基础课是研究人体正常与异常形态结构,机能,致病原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群.是医学生进人临床学习必经之路,在其过程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将会对临床学习产生重要的正迁移作用. 临床学科不同于基础学科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如果简单地机械地生搬硬套基础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可能也会产生较普遍的负迁移作用,具体表现有:(1)思维方式的措用. 基础学科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机体组织形态结构,生理病理过程表现机械地分隔学习,目的是让初学者能够比较简单地去学习掌握,但这就容易造成人为地把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病理生理变化及机能代谢变化分隔开来,把疾病不同程度地简单化.机体从生理状态到病理状态常常是一个渐变过程而且各种疾病与病因间关系不断被发现,疾病与疾病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被阐明,使临床学科学习不能简单地采用基础学科思维方式.(2)学习方法的套用.基础学科中很多内容是需要抽象地记忆,许多同学都熟悉和掌握了这些适用于基础课学习的方法,到了学习临床课时又常常不自觉地搬来那些惯用方法,包括一些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果不理想,对今后临床工作也产生负迁移(接146页)生都能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组织成有系统,有条理的语言文字,且能不用发言稿而由口头清晰地表达出来, 讨论时非常热烈经常出现激烈的争辩:同学们都一致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不但记得牢.记得深而且锻炼了一种今后非常实用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除了必须具备与其它医护人员台作共事的能力外,还应学会如何与病人打交道,如何取得病人的台作与信任.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从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接触病人,培养与患者的感情,并在搜集病史资料的过程中与其它医护人员建立联系.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的临床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然而,由于教育的结果是由极为复杂的各种内外因素所决定的,除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外,教师的辛勤劳动同等重要.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付出的劳动比传统教学法更多,更艰苦.只有”巧”与”苦”的有机结合,才可能达到最理想的成效.(收稿日期:2001—03—04)(本文鳊辑:刘善慧)国医学理论与宴践2601年4月仰1卷第2期TI~ORY ANDPRAOIc.~OFOfIblSEMF.DIQNEA200].2001,No.2效果.(3)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演绎中思维的方式,方法不当.人类的任何知识都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背景条件下,经过~定的思维加工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人类社会产生后,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一代代往下传,这种活动就是教育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医学教育同样如此.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不断完善医学教育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医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较普遍地重视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实行”满堂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学医就是应该死记硬背,使不少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考试时背书背笔记,进人临床实习时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基本概念也}己不起来,知识遗忘率较高,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12对策怎样能够顺利地将基础医学课程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学科学习中,最大限度发挥正迁移效果,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探索的空间,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引导,启发下做好思维调节.医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身而言,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尽陕地形成优化的智能结构,关键在学生自己.对于医学生成才来说.学生的学习是内困,教师的教导是外因,一位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无论怎样谆谆善诱,如果学生学习不发挥主动性,不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更高层次学习要求,那么教育和教学的目的都是达不到的.2做好自我思维调节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基础学科学习对临睐学习会产生正,负迁移作用,作为学习主体如何理性地把握自己,进到最佳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做好自我思维调节.21必须明确基础学科群的方法和特点:由于医学基础学科与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差别大,名词概念繁杂,学生必须强迫去记忆虽然记忆方式方法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必须把书本上的内容留在记忆里随着学习的深人,这种记忆不断得到强化,这种学习思维状态一直得到加强和巩固,对学习医学基础课是非常有利的.而作为医生,有时我倾向于认为临床医生更象一个侦探,而不是”书呆子”=一个医生使用他可能得到的任何科学和技术去发现在人体摄可能发生丁什么事,他涉及副的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以及实验室额成果,不是为了修正它们,而是为丁沿着因果链去逆推,以说明在特定时候的特定事件.对于医生来说,一个好的解释不是为了作出预见,而是为了能够成功地把所有片段组台在一起,使得未知的东西同已知的东西连贯和一致起来,从这方面意义上来说,一个高水平临床医生绝对不舍从一个书呆子培养而成基础学科学习有如一座大厦建造之前备料,生产出和准备好充足的材料是必须的.但如何去设计构筑一座宏伟大厦这就需要独特思维.2.2正确认识临床学科学习规律=医学的发展是逆向进行的,是先有病人,而后才促使人们去研究它的病理生理,形态结构变化,进而研究它的治疗方法和措施,医学发展规律决定了临床学科学习也应该且必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疾病的前因后果,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疾病与疾病之间鉴别与差异,疾病治疗措旌的选择等等是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疾病千变万化,病人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临床医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现代知识,很难在l}实践中发挥优势,也会带来无穷床教学中无论是大课讲授还是见习,实习,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让学生牢固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到医学科学技术中的未知数很多.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拓新的知识,新的技术领域.授人以渔”近比授人以鱼”更富有话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医学知识的高积累,对高级医学卫生人才的要求已不应是”再现型”的人才,而应是”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医学教育除了重点教授现有医学知识外,还应适当进行启发式教学,介绍国内外动态,为学生今后留有创造性思维空间.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项十分值得重视的教学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学习迁移及思维调节这一侧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达刊抛砖引玉效应,引起更多人重视】I缶床教学研究(收稿日期:2001—01一o5)(本文蝻辑:刘善慧)。
“易筋经”功法学教学在临床课程运用中的迁移作用Abstract Through study on effect of “Yi Jinjing“ practice on the learning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and other clinical skills curriculum and combining of the graduat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level i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linic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t is concluded that "Yi Jinjing" power law lear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massage learning ability and to learn from other clinical course has a role in promoting,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of the conclusion.Key words Yi Jinjing;teaching;clinical courses推拿功法学在中医类大专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必修的考查课之一。
而“易筋经”功法学习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练功并结合正常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可以提升对推拿手法以及其他临床课程的领悟能力,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基金项目: 辽宁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8DB315);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LNZYJG2020103)作者简介: 丛培玮,女,1981-04生,博士,高级实验师,E mail:cpwshq2011@163.com收稿日期: 2021-01-11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及量化考核研究丛培玮,郭隽馥,李乡南,马天驰,苗兰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沈阳 110847)摘要: 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学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医学类实验课的重要基础。
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多依赖传统模式,而考核也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结合实验技能操作的方式。
文章拟对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程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及量化考核进行研究与探索,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把握,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解决以往单一、不客观的考核评价模式,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考核评价效果。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量化考核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1)03-0202-03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1.03.18AstudyonconstructionofvirtualsimulationplatformandquantitativeassessmentofbasicmedicalexperimentalskillsCONGPeiwei,GUOJunfu,LIXiangnan,MATianchi,MIAOLanying(TeachingExperimentalCenter,LiaoningUniversityofTradi tional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847,China)Abstract: Thelearningofbasicmedicalexperimentalskillsisanimportantlinkintheprocessofmedicaleducationforthestud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lleges,anditisalsothefoundationofmedicalexperimentalcourses.Atpresent,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hasbeenadoptedandthetheoreticalexaminationcombinedwiththeexperimentaloperationhasbeenusedforassess ment.Thispaperintendedtoexplorethevirtualsimulationplatformconstructionandquantitativeassessmentofthiscourse,withthepurposeofstrengtheningstudents’skills,improvingtheiroperationability,andchangingtheexistingevaluationsystem,whichissin gleandnotobjective,soas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andassessmentsystemofthiscourse.Keywords: basicmedicine; experimentteaching; virtualsimulation; quantitativeassessment 基础医学实验技能是辽宁中医药大学自主开设的一门集课堂理论-实验室实践-科研训练于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
培养学生中医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实验教学
模式构建研究
丛培玮;郭隽馥;苗兰英;王俊岩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5(013)023
【摘要】以“人参补气摄血作用”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例,就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与反馈和教学体会等几方面展开讨论与总结.这种新型模式实验教学,不仅极大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实验技能.期待为中医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新的道路.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丛培玮;郭隽馥;苗兰英;王俊岩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沈阳 11084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J], 赵琪;孙红;孙艳梅;车鹏程
2.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J], 陆源;叶治国;厉旭云;富丽琴;王梦令;夏强
3.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 [J], 贾连群;王淳;井欢;王艳杰;王莹;刘春英
4.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J], 蒋向辉;苑静;祝军委;胡秀虹
5.基于中西基础医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刍议《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 [J], 李雪萍;刘伟伟;张天娥;龚圆渊;高永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化医学仪器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郭隽馥;苗兰英;丛培玮【摘要】基础医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
结合仪器课程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并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研基本能力并且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The basic operational methods for preclinical medical experiment instruments is a very practical preclinical medical experi -mental cours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eaching experiences which aime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It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but also proved conducive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o extend their knowledge .It is very useful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945-946,947)【关键词】医学实验仪器;实验教学;综合素质【作者】郭隽馥;苗兰英;丛培玮【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沈阳 1108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基础医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方法是我校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运用策略本文作者:丛培玮尚冰王哲马贤德陈文娜曹阳王德山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今,世界上有1/3的数据是关于医疗信息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都要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社会急切的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另一方面,现在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也十分惊人,中医在这方面的发展远远不如西医成熟,但是医疗器械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这方面的中医药人才,社会上也是十分紧缺的。
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如果能够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如果不考虑医药类专业特点,只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从计算机专业搬到医药类专业教学中,就不可能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用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改革教学内容在本校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VisualFoxPro程序设计》以及系列选修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主要讲解实践应用部分,在实验课上,教师要讲解大部分时间,然后由学生进行练习,并在整个课程中为学生布置了4个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并计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
而另一个改革就是为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例如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部分后,通过邮箱向任课教师发送一个带有附件的邮件,附件内容要求是由学生自己亲自录音的合成背景音乐的音频文件,讲解WORD 以后,发送一个带有照片的学生简历的邮件给任课教师等等。
在《VisualFoxPro程序设计》中采用了一个与中医药相关的的项目案例来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案例的项目被分割成小的中医药子项目,而每个子项目又是随着应用的需求逐步提出来的。
在选修课中,开设了图形处理的选修课,还开设了网站制作,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等系列课程。
所有这些丰富了以往的教学内容,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思路
丛培玮;易杰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8(26)3
【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医认为,血虚是"再障"的主要表现,治"再障",必须把住先天命火,后天脾胃,先天肾精。
补脾益肾改善循环,祛瘀才可生新。
【总页数】2页(P574-575)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补脾益肾;活血化瘀
【作者】丛培玮;易杰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6.5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6例中医证候分析 [J], 邸海侠;霍艳芃;杨淑莲;乔子剑;徐文江
2.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概况 [J], 褚连平
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探析 [J], 张云飞
4.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J], 王永杰;岳丽娜;管春静
5.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研究 [J], 陈修保;崔兴;陈泽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中的应用
马保连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35
【摘要】"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应用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大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良好方法之一是学会应用学习迁移,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迁移,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这样不仅对本门课程,就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形成积极的迁移作用,从而整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马保连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药学系,山西长治,0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董若怡;郑建芳;吴艳芳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胡炜彦;于浩飞;杨淑达;吴英永;张兰春;张荣平
3.对分课堂模式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杨淑达; 唐丽萍; 陆露; 马
云红
4.3D技术/VR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阿木古楞; 李旻辉; 李彩峰; 纪明月; 李雪; 伊乐泰
5.LBL—TBL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景永帅;张丹参;刘东波;李兰;袁鑫茹;李建晨;吴兰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迁移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及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心理活动过程。
[1]本文讨论的是前一种情况,即先行学习的科目对后继学习的科目的影响。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负迁移、横向迁移及纵向迁移。
其中正迁移指的是先行学习的科目对后继学习的科目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反之,负迁移是指先行学习的科目对后继学习的科目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学习迁移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众所周知,中医学属于传统医学,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的主干,起着主导作用。
古代哲学不是关于物质与精神、结构与功能的讨论,而是以伦理学为中心的道德思辨。
表意性文字古汉语是传统文化的共同工具。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表现在中医学的整个体系中。
大多数理科学生刚开始接触《中医基础理论》时,感觉是在学文言文,特别是教材中引用的古医书的部分,读时一字一顿,读完后不知所云,更谈不上理解了。
其次,中医学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环境中,一定会受其影响。
作为刚跨入中医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的知识,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又要学习西医的知识,在开始的阶段就明显表现出负迁移现象。
因此,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把中医中的观念、术语当作具有演绎性的概念,把中医的“肝”简单理解为西医的“肝”,不自觉地按西医的肝去寻找中医肝的实体。
这样自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
印象最深的是,在说肝的生理时,把肝归于下焦,在说肝与脾的关系时,根据“肝气横克脾土”,会认为肝属中焦。
这样的情况多了,就把自己弄得十分糊涂。
除此之外,中学时期建立起来的以概念为基础,然后去判断、推理的固定思维模式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时陷入困境,有时会认为其中的一些内容实在是牵强附会,没有道理。
第一学期专业课只排了《中医基础理论》和《解剖学》两门课,它们研究对象都是人,但结构、体系完全不一样,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觉得茫然一片,结果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大多数内容没弄明白,没过多久也就遗忘了。
面对这种现象,只能尽量多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利用正迁移,促进自己的学习。
古今大凡有成就的中医家都具有较深的文学、史学、哲学的造诣。
朱丹溪“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习举子也”[2]。
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中的施今墨、肖龙友在文学、史学、书法、诗歌等方面的造诣均很深。
已故中医理论家任应秋生前就同时带中医研究生和中国文学史研究生。
许多文人弃文从医,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使民间产生了“秀才学医,笼里捉鸡”的说法。
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均具有良好的文、史、哲素养,有效利用正迁移,很快进入中医学习的状态。
从个人的学习感受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学习了《医古文》和补充了一些古文知识后,再来读那些古文时,就有了一种流畅、有韵味的感觉,再加上必要的想像,理解起其中的一些知识来就容易得多了。
当然,现在也不可能脱离现代科学环境,不可能不掌握大量的西医及其他知识来单纯地学习中医。
只有了解两种学科各自的结构特点,尽量减少负迁移,可能的话再学习一些当前的文化科技成果,寻找结合点,变“负”为“正”,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是著名医学家的共同点。
《内经》提出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华佗曾“游学徐土,兼通数经”[2]。
李时珍“长耽典籍、若啖庶饴。
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若数言”[2]。
现在文化科技成果日新月异,该学什么呢?感觉数学和系统科学方法十分有用,人们常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
格鲁斯科夫曾说:“数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于任何领域,既可用于经济学,又可用于天文学、社会学、生物学。
”[3]医学是生物学的分支,也可应用数学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感觉书本的知识没有实用性,在判断中少了一把“尺子”,一种面色好像苍白,又像白,单凭书本上的描述去想像很难确定。
“中医是一门充满模糊性的科学,人体疾病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很难找到确切的定量标准,且证型之间,有些症状又重复交错,中医学习迁移现象探析丛培玮,尚冰,王德山(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学习迁移现象在学生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中、西医两套知识的过程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正、负迁移的存在,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文章对学生学习中医时的正、负迁移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和克服学习负迁移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中医;学习迁移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3- 0103- 02收稿日期:2010-10-12作者简介:丛培玮(1981-),女,辽宁沈阳人,助理实验师,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王德山(1951-),男,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研究。
E-mail:wangds@ 。
103104关系复杂”。
[4]美国学者L·A·Zadech 于1965年首先提出了模糊数学的概念,中医的辨证过程就是一个模糊识别的过程。
“中医学与模糊数学摸型相结合,建立了原来元量值的模糊信息[症状]与证型的对应量关系,对各症证的关系赋了客观指标,同时又把定量的隶属度,转化为定性的是非判断,有利于提高中医辨证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4]这样从另一途径揭示了中医中据症辨证的科学性。
除此之外,用现代数学知识研究河图与洛书,用离散数学的知识认识阴阳学说和八卦学说,用映射论的观点学习四诊八纲等等。
用数学知识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揭示其科学性,在一定程度可变“负”为“正”。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征之一,而系统科学方法是把对象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用系统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可行的。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写给吕炳奎同志的信中说过“西医起源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
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就在于此。
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大约20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
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
[5]了解一定的系统科学方法,用另一角度理解中医理论,也可变“负”为“正”。
作为广大学习中医的莘莘学子,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应善于总结才能不留于肤浅,在此仅是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 M ]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91.[ 2 ] 段逸山.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古文[ M ] .5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30,43,148.[ 3 ] 青义学. 生物医学数学模型[ M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 4 ] 江一平,刘明芝,姜灿文. Fuzzy 数学在中医四虚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 .模糊数学,1986 ( 3 ):67.[ 5 ]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J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 ( 1 ):2-3.电针预处理抑制癫痫持续状态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研究杨俊1,黄远桂2,徐江涛1(1.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中心,陕西 西安 710020)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方法:20只SD 大鼠被随意分为4组:对照组、癫痫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给予电针预处理3周后,按经典方法建立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用TUNEL 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
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和电针对照组海马CA1/CA3区TUNEL 及Caspase-3阳性的神经元明显增多(P <0.01,n =5);(2)与癫痫组和电针对照组相比,电针预处理减少了海马CA1/CA3区TUNEL 及Caspase-3阳性神经元的数量(P <0.05,n =5)。
结论:电针百会及大椎穴预处理,可以减低SE 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
关键词:癫痫;凋亡;电针;癫痫持续状态;认知损害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3- 0104- 03收稿日期:2010-09-11作者简介:杨俊(1976-),男,甘肃会宁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癫痫,脑血管病。
Electroacupuncture Pretreatment Suppressed Hippocampal NeuronApoptosis Induced by Experimental Epileptic Model in Rats YANG Jun 1,HUANG Yuan-gui 2,XU Jiang-tao 1(1.Department of Neurology,Xinjiang Urumqi Military General Hospital,Urumqi 830000,Xinjiang,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Xijing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0,Shaanx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EA)pretreatment on hippocampal neuron apoptosis induced by Li-pilocarpine status epilepticus. Methods :2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Control group,EA group,Pilo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ilo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ture for 3 weeks. Li-pilocarpine status epilep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chedule. TUNEL and immunofluoresence were employed to observe the damaged and surviving neurons in hippocampus. Results :(1)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Pilo and Placebo groups' rats exhibited a large number of TUNEL-positive and caspase-3 positive cells in the CA1/CA3 region(P <0.01,n =5).(2)EA pretreatment at Baihui and Dazhui acupoints de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TUNEL-positive and caspase-3 positive cells in CA1/CA3 region of hippocampus in comparison with Pilo and Placebo groups(P <0.05,n =5). Conclusion :EA pretreatment at Dazhui and Baihui acupoints suppressed the SE induced hippocampal neuron apoptosis in rats.Key words:epilepsy;apoptosis;electroacupuncture;satus epilepticus;cognitive impair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