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篇1今年暑假我去了不少地方,有园明园、香山公园、天坛公园……但最令我流连忘返还是颐和园。
我和妈妈刚进了颐和园,便看见了奇形怪状的巨大立在道路两旁,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道路四周挺立着一棵棵大树,走过这条羊肠小道,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十里长廊。
走进十里长廊,我仰头一看:“哇!好多漂亮的画呀!”妈妈不失时机地向我介绍道:“瑶瑶,这些画都是古代一些有名的画家画的,为了这个画廊他们可花了不少心思呢!”画廊里的画可真多,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有姜太公钓鱼,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黛玉焚稿。
只见林黛玉坐在床边,满脸忧愁,脸上挂满了泪珠。
看着这幅画,我仿佛听见了林黛玉低沉忧伤的哭声。
她一手拿着一张稿子,再看看她面前的铁盆,里面燃烧着跳跃的火焰。
林黛玉焚稿这幅画栩栩如生,让我好像身临其境。
我们看完了十里长廊,来到了美丽的昆明湖。
昆明湖上吹着缕缕凉风,我和妈妈满心喜悦地坐在昆明湖旁的小靠椅上观看风景。
啊,真美啊!碧绿的湖面上有着几丝微波,阳光照在十七孔桥桥洞的光滑洞壁上,洞壁上映出了水里的粼粼波光,那些跳跃的波光就像无数金色的.小精灵。
嗖,一条金色的小鱼一下了蹦出了水面,引起了圈圈波纹,再加上金色的阳光撒在小鱼身上,使小鱼更加楚楚动人,真是美不胜收。
美丽的颐和园,你的湖光山色,你的长廊石桥,在今后的夜晚要占据我许多的梦乡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篇2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学会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针对这一学习要素,以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为依托再次进行了落实。
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又知道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你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1、翻开课本第104页,请大家默读习作要求,勾画出具体要求的句子,看看都有哪些要求。
2、屏幕出示习作内容,生汇报。
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
(1)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特风光、有关传说等,我们在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写作指导(一)交流搜集的资料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吗?请说一说。
2、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视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3、学生分组交流。
4、学生把搜集的、表格、文字等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
(二)写作思路点拨1、拟定文题:本次习作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来拟定,也可以不受其限定。
2、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导游词等形式,也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借助、表格等辅助形式来表达。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查阅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
2.将整理后的材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光,有的是文化历史名城,有的是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有的则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跟老师走吧,开始我们的中国“世界遗产之旅”。
音频播放。
(出示课件2、3)2.师过渡:之前我们了解过的金字塔就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文明古国,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那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预设1:万里长城。
预设2:秦始皇兵马俑。
预设3:莫高窟。
师补充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到底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出示课件4、5、6)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出示课件7)(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8、9)1.师引导: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2.师提问引导: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或者想要介绍的?学生交流。
师小结: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里有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或许还曾经去实地探访过,有的可能比较陌生,甚至未曾听闻,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深入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未曾到访却很感兴趣的地方,搜集相关的资料,来介绍。
三、确定内容1.明确内容(出示课件10)师: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
体裁是:说明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学生绘本、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4.教师备课教案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文本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理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所学习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每组从不同角度完成整理,形成小组汇报。
第四步:集体讨论各小组进行知识整理内容的汇报,并进行集体讨论,了解每个遗产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第五步:习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进行习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六步:作品展示每组选取一份习作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分享作品,提供互相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合作探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习作环节,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的集体备课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3.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自评自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搜集的资料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并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进行介绍。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二、指导搜集、整理资料1.搜集资料。
(引导学生选定搜集的目标,确定搜集方式,运用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教师:怎样才能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呢?(1)学生讨论。
(2)汇报交流。
①内容:调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②方式: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可以上网搜集,也可以到各大图书馆、史料室等去搜集,还可以访问一些专业人士。
③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④按选定的活动目标,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推选小组长,确定活动方式,并在小组内明确具体分工,开展搜集活动。
2.讨论确定整理资料的方式。
教师: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如何整理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讨论得出:(1)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2)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三、指导选材,学生习作1.教师:同学们这次搜集的内容很丰富。
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呢?2.指导选材。
22 手指(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拇、弦”等14个生字,会写“拇、搔”等15个生字。
正确读写“搔痒、纽扣、渺小、附庸、爱憎、拧螺丝”等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难点: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描绘,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和如何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
教材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写一篇有条理、有深度的习作,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
2.教学难点:如何有条理、有深度地写作,表达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对这些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能够通过习作展示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习作展示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学生在描述文化遗产时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如何在习作中展示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简单介绍本课将要学习和完成的任务。
学习和讨论(20分钟)1.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拓展活动(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
第二课时习作(30分钟)1.让学生以“我眼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为题目,展示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在学生习作完成后进行点评和评价。
总结(5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和继承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准备下节课展示。
2.要求学生通过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为下节课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表达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然而,在习作环节,还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
2.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信息,明确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化遗产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板书:勾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和简要介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并简单介绍。
2. 学习(25分钟)•通过课文讲解,介绍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
•激发学生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并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检查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2. 拓展(2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3. 作文(15分钟)•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悟。
•鼓励学生用心写作,展现个性化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作文,检查他们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
遗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其重要性
•学习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练习写作,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相关图片和资料
•材料:纸、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唤起学生兴趣
2.课文学习: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特点
3.分组讨论:讨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4.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5.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1.点评作业:学生上台展示习作,进行互动点评
2.写作指导:就学生习作进行整体评价,指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水平
3.小组练习:分小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个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小
故事
4.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了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朇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