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讲义散手竞赛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4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散打比赛规则篇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仪第九条弃权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第六章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第七章编排与记录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第八章口令与手势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第九章场地与器材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附:武术散打竞赛常用图表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 5、65公斤级(>60Kg-≤65Kg) 6、70公斤级(>65Kg-≤70Kg) 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 9、85公斤级(>80Kg-≤85Kg) 10、90公斤级(>85Kg-≤90Kg) 11、100公斤级(>90Kg-≤100 Kg) 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一、赛事概述武术散手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和比较选手技击技能的竞技项目。
在武术散手竞赛中,选手将通过各种技击方式进行交流,并在裁判的监督下争夺胜利。
二、竞赛规则1. 分级与组别为了保证公平竞争,武术散手竞赛通常按照选手的技击水平进行分级。
分级可以根据选手的经验、技术技能和年龄等因素进行划分。
而在比赛中,也可以按照不同级别组别进行比拼。
2. 比赛场地武术散手竞赛的比赛场地应具备一定的硬度和安全性,同时避免水泥或金属地面,以防选手受伤。
场地应采用软质地板或类似材料,以减少选手在摔跤或倒地时的受伤风险。
3. 比赛器械在武术散手竞赛中,选手可根据个人技击特长和比赛组别的规定使用武器。
常用的器械包括拳套、护手、护肘、护膝、护胫等。
选手在使用器械时,需要遵守比赛组织者设定的规定,不得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器械。
4. 比赛形式武术散手竞赛可以采用单打、双打和团队赛等形式进行。
在单打比赛中,两名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较量。
在双打比赛中,每个队伍由两名选手组成,分别与对方队伍中的两名选手进行较量。
而在团队赛中,每支队伍将派出多名选手与对方队伍进行对抗。
5. 比赛规则(1)计分规则:选手的技击动作将会由裁判进行评分,评分应根据选手出拳准确性、攻击力度、防守能力和整体表现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分高低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
(2)时间限制:每个回合的时间限制应根据比赛组别和级别进行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禁止动作:为了保护选手的安全,一些危险的技击动作应禁止在比赛中使用,如眼击、腰击、后脑勺击打、踢脚、杂拳等。
三、裁判法1. 裁判的资格要求武术散手竞赛的裁判应拥有一定的武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辨别选手的技击动作并进行评分。
同时,裁判也应具备公平、客观、专业的精神,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
2. 裁判员的职责(1)规则解释:裁判员应熟悉比赛规则,并及时向选手和观众解释相关规则,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是一种综合性格斗运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巧和西方拳击的实战性,是一项备受青睐的竞技项目。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制定,旨在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公平公正地进行比赛,同时展现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武术散打竞赛的规则。
一、比赛场地和装备。
1. 比赛场地为标准的搏击台,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并设有安全护栏。
2. 运动员比赛时需穿着统一的运动服装,包括运动鞋和护具,以保障比赛的安全性。
二、比赛规则。
1. 比赛分为站立和地面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规则和计分方式。
2. 站立阶段,运动员可以使用拳击、踢腿、膝击等技巧进行攻防,但不得使用摔技和擒拿技术。
裁判会根据运动员的有效攻击、防守和动作技巧进行评分。
3. 地面阶段,当一方运动员倒地后,另一方可以利用地面格斗技巧进行攻击,但不得使用肘击、膝击等危险技术。
裁判会根据运动员的地面格斗技巧和防守能力进行评分。
4. 比赛分为多个回合,每个回合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比赛结束后,裁判将根据运动员在站立和地面阶段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以决定比赛胜负。
三、禁止行为。
1. 禁止使用头部攻击对手,包括头槌、头撞等动作。
2. 禁止使用肘击、膝击等危险技术。
3. 禁止使用摔技和擒拿技术,以免造成对手严重伤害。
4. 禁止使用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如故意击打对手的私处、抓挠对手等。
四、裁判判罚。
1. 裁判在比赛中有权利对违反比赛规则的运动员进行警告、扣分甚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2. 运动员可以对裁判的判罚提出申诉,但裁判的判罚是最终决定。
五、比赛评分。
1. 比赛评分由一定数量的裁判组成,他们会根据运动员在站立和地面阶段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决定比赛胜负。
2. 比赛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有效攻击、防守和动作技巧等方面。
六、比赛结果。
1. 比赛结果分为胜、负、平局,胜者将晋级下一轮比赛,负者将被淘汰出局。
2. 若比赛出现平局,将进行加时赛决出胜负。
散手竞赛规则简介一、比赛场地比赛场地为高60cm、长800cm、宽800cm的木质结构平台。
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
台中心画有直径100cm的阴阳鱼图。
台下四周铺有高20~40cm、宽200cm的保护软垫。
二、竞赛通则武术散打比赛有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竞赛办法采用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min,局间休息1min。
而且要求体重分级比赛。
同时运动员必须穿戴指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胸、护裆、护腿、赤脚穿护脚背。
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
三、使用方法、得分标准与判罚禁击部位:后脑、颈部、档部。
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
在比赛中,禁止使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不得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禁用腿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不得用拳连击对方头部。
1.得分标准(1)得3分: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2)得2分:一方倒地,而自己站立者;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3)得1分: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下肢(脚除外)者;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主动倒地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使用方法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4)不得分: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双方相打相踢;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抱缠中击中对方。
2.犯规与罚则(1)技术犯规:消极搂抱对方;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比赛中场外进行指导;比赛中有不礼貌或不服从裁判行为;比赛中大声喊叫;有意拖延比赛时间;上场不戴或吐落护齿,有意松脱护具;不遵守礼节。
(2)侵人犯规: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击中对方禁击部位;用不允许的方法击中对方。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试行)中国武术协会2016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节第九条弃权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一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三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五条申诉程序及要求第四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第十六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七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八条裁判人员的职责第五章可用方法与禁用方法、得分标准与判罚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第六章胜负与名次评定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第七章编排与记录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第八章口令与手势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第九章场地与器材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附表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淘汰赛。
(二)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2分钟(青年比赛和少年比赛可采用1分30秒),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为18-40周岁;青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为16-17周岁;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为12-15周岁。
(二)只有注册运动员持《身份证》方可参赛。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该次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报到之日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一)48公斤级(≤48公斤)(二)52公斤级(>48公斤-≤52公斤)(三)56公斤级(>52公斤-≤56公斤)(四)60公斤级(>56公斤-≤60公斤)(五)65公斤级(>60公斤-≤65公斤)(六)70公斤级(>65公斤-≤70公斤)(七)75公斤级(>70公斤-≤75公斤)(八)80公斤级(>75公斤-≤80公斤)(九)85公斤级(>80公斤-≤85公斤)(十)90公斤级(>85公斤-≤90公斤)(十一)100 公斤级(>90公斤-≤100公斤)(十二)100公斤以上级(>100公斤)第五条称量体重(一)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
散打比赛的规则散打比赛的规则散打比赛比赛规则一、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二、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
三、禁用方法:1、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2、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3、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
>>>散打人体要害打法四、犯规与罚则(一)犯规1、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3)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4)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运动员不遵守礼节。
2、侵人犯规1)在口令“开始”前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的方法击中对方,在“停”口令后进攻。
(二)罚则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规则。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
5、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
>>>武术散打锻炼品质六、胜负评定(一)优势胜利1、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2、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3、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二)每局胜负评定1、在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
2、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3、一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4、一局比赛中,双方出现平局列顺序判定胜负总结:散打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需具备的身材静止才能、技巧技巧才能以及心理素质等基本。
散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它能让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我们身体的本能,让我们更具爆发力,而散打比赛更加可以体现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时间:2011-07-20 16:25:42 来源:武术中心作者:佚名点击:2377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仪第九条弃权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第六章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第七章编排与记录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第八章口令与手势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第九章场地与器材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5、65公斤级(>60Kg-≤65Kg)6、70公斤级(>65Kg-≤70Kg)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9、85公斤级(>80Kg-≤85Kg)10、90公斤级(>85Kg-≤90Kg)11、100公斤级(>90Kg-≤100 Kg)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