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33
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案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本单元文言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背诵默写,夯实基础。
2.过程与方法:学以致用,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作者积极的人生观.复习重点:复习本单元文言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背诵默写教学过程:一、回顾作者1.王羲之:_东晋____(朝代)书法家、文学家。
善书法,有“_书圣_________ ”之称。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__王右军____”。
2. 苏轼:字__子瞻___,号__东坡___ ,__北宋___ (朝代)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的风格,开创了豪放派_____ 的词风。
3.王安石是___北宋__ 时期著名的_文学__家和_政治__家,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__王荆公___ 。
列宁称他是__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___。
二、了解文体:1._序____ ,是古代文体的一种,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边的说明性文字.有的是作者或编者写的,有的是别人写的,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或评价作品等。
2._记____ ,古代杂记类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议论说理。
3. . _赋____ ,铺陈写物,讲究文采,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
规模宏大。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重词语的古今义(一).《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其次:古义 : 它的旁边今义: 次要的位置2.俯察品类之盛品类: 古义: 指自然界的万物今义: 物品的种类3.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 胸怀抱负今义 : 怀里抱着或怀里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古义: 表时间短暂今义: 低头抬头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 文雅(二).《赤壁赋》1.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 古义:思慕的人 ,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今义:美丽的人(三)《游褒禅山记》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必修2第三章 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2.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题意,确定适当的解题方法课 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及直线的方向向量(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和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可见,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α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k =tan α(α≠90°).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都有斜率,其取值范围是(-∞,+∞).(3)直线的方向向量设F 1(x 1,y 1)、F 2(x 2,y 2)是直线上不同的两点,则向量21F F =(x 2-x 1,y 2-y 1)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向量121x x -21F F =(1,1212x x y y --)=(1,k )也是该直线的方向向量,k是直线的斜率.(4)求直线斜率的方法 ①定义法: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 =tan α.②公式法:已知直线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且x 1≠x 2,则斜率k =1212x x y y --.③方向向量法:若a =(m ,n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的斜率k =mn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一条直线都有斜率.斜率的图象如下图.对于直线上任意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当x 1=x 2时,直线斜率k 不存在,倾斜角α=90°;当x 1≠x 2时,直线斜率存在,是一实数,并且k ≥0时,α=arctan k ,k <0时,α=π+arctan k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斜截式:y =kx +b .(2)点斜式:y -y 0=k (x -x 0).(3)两点式:121y y y y --=121x x x x --.(4)截距式:ax +by =1.(5)一般式:Ax +By +C =0.二、例题讲解例1.直线l 过点(6,3)P -,且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它在y 轴上的截距的3倍,求直线l 的方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核安全法、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八部法律。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C.拥有和行使立法权D.通过审议表决行使决定权解析:选C。
A项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项错误,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D项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多部法律草案,是行使立法权的表现。
故选C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下一步将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分阶段审议后,争取于2020年将各分编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②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表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决定权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立法工作,编纂、审议民法典,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坚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不是决定权,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石。
3.2017年10月10日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广东省就网络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法律实施进行监督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执法和检查的职能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人大职能的知识。
就网络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体现了人大的监督权,故选A项。
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说法有误,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具有执法职能;D项说法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高一级语文集体备课——必修2第三单元主备人:王海龙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全部是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
这类散文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还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同时,作者在写作时又讲究真性情,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本单元的这些游记都来自作者的亲身游历,抒写他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同时,这些文章还言辞优美,精妙动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领略文章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
在体会与感悟中,了解语文的美。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
写景记游之作出现比较晚,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
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此时,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
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是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古文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
二、单元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逐字逐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语境弄懂词义,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各种用法、文言句式,达到逐字逐句理解并翻译文章内容的能力。
2、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仔细揣摩含蓄凝练的语言是怎样承载作者的抒情成分,直白简洁的语言是如何承载作者的说理信息的。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本的学习,培养自己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仔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和文章意境,在赏读的基础上多背诵。
2、从名家的景物描写中捕捉写景状物的灵感,从名篇的行文结构中领悟立意构思的章法,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艺术技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教案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国家的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课型:复习课内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授课人:教学设计一、【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考试预测】:根据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变化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的考试范围较往年保持不变,依然是作为基础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包括: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几年考题,我们发现这部分知识,每年都有考察,而且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
结合上面情况组内老师进行了精心的集体备课,经过认真探讨后,对本单元的知识复习,我们做出以下部署:1、紧靠大纲,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与特点,重要的工业区的分布与特点,重点掌握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2、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历史、政治结合密切,有些知识需要从历史上寻求帮助,如三次产业革命的始建于标志,殖民扩张与英联邦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这就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客观理性的把握本部分知识点。
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混合农业的特点。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讨论法六、【教学内容】:七、【教学过程】导入:直接点出本节复习内容课堂讲解:第一步:结合课前填充的基础知识提纲,小组学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同桌作为小组,快速回扣)第二步:重点突破:【?重点是什么】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让学生黑板板出,小组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