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水平井产能评价 毕业设计 开题答辩 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384.00 KB
- 文档页数:23
答辩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煤采一班的xxx,我设计的题目是华晟荣矿矿井南五盘区的设计。
那么接下来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这个采区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这个井田距徐州市中心约为13km,东西长约为6.1km,南北约为6.68km倾角平均为8.2度,为缓倾斜煤层,采区的工业储量约为4200万吨,可采储量约为3000万吨,采区井型为每年120万吨,服务年限约为18年。
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本区含煤层7-13层,总厚度为13.23-17.37m,含煤系数9.15%主要可采煤层四层,主采3#煤。
那么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3#煤层,3#煤层厚约5.9-6.8m。
平均厚度为6.15m。
煤层稳定,顶板一般为砂岩泥岩地板为砂纸泥岩。
本矿井设计为大型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井采用箕斗提升机提煤,副井采用罐笼辅助运输,井下辅助运输采用矿车运输,运输能力能满足矿井要求,技术成熟,系统稳定性高。
通风方式:矿井瓦斯涌出量小,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煤尘爆炸危险性不大,考虑到本井田走向和倾向平均都不大于5km,范围较小,因此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在井田中央的工业广场设置一个中央风井,可以满足通风要求根据本矿井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简便的原则,设计采用调车方式,即顶推调车。
采煤方法:单翼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优点:(1)工作面产量大、单产高、工效高。
主要材料消耗量低,生产成本低。
(2)设备先进,生产安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3)掘进工程量少,有利于平衡采掘关系,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
(4)工作面一次采全高,有利于提高煤层回采率和防灭火。
(5)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6)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有增产的可能。
回采工艺运煤系统:工作面落煤—运输上山—运输大巷—煤仓--井底车场通风系统:新鲜风流—行人进风斜巷—轨道上山—工作面-工作面污风—回风平巷—回风大巷—风井运料系统:运输大巷—运料斜巷—回风平巷—工作面采煤机机型:MG300/730—WD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730KW(2×300+2×65)采高范围:4.5~6.5m滚筒直径:2.0m截深:830mm最大卧底量:260mm供电电压:1140V牵引形式:机载交流变频调速,链轮销排式无链牵引牵引力:750~450KN牵引速度:0~7.7~12.8m/min整机重量:49t③、装煤工作面开帮煤由采煤机滚筒直接装入采煤机下部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中。
尊敬的吕老师、万老师、瞿老师、朱老师、郑老师以及在场的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采矿07-4班的钟涌芳。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组进行我的毕业答辩,在为期四个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师兄及同学的指导帮助,尤其是各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使我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精心指导设计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将向各位老师陈述我的毕业设计内容,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我的设计一般部分为唐口煤矿500万t/a新井设计;专题部分为:千米深井热害控制对策及降温系统设计;翻译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工作面煤尘控制的研究,英文题目为:On the Long Wall of Coal Dust Control 。
地质概况:唐口煤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面,交通便利。
唐口煤矿井田走向(南北)长约11.17km,倾向(东西)长约6.76km,井田总面积为75.22km2。
井田地形相对比较平坦,地面平均标高在+35~+38m之间,整体呈西高东低趋势。
表土层厚度为196~239m,平均厚度212.55m。
井田范围内有一条横贯整个唐口井田的济宁大断层,断层倾角65°~70°,落差为35~60m。
唐口煤矿共有主要可采煤层3层,平均总厚6.74m。
本设计仅针对结构简单、基本全区可采的3(3)煤层进行(以下简称3煤层)。
3煤底上板等高线总体倾向西高东低,埋深从西部-820m至东部-1100m。
3煤煤质大部分为气煤,少数为气肥煤,厚度2.30~6.51m,平均厚度5.30m,属于厚煤层;煤层视密度1.38t/m3,煤层倾角2°~8°,平均倾角5°,大部分属于近水平煤层;3煤顶板为细砂岩和泥岩,底板为粉砂岩和泥岩;自然发火期为54~118天;煤层爆炸指数41.62%。
矿井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89m3/t,绝对涌出量为2.44 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
通过地质块段法将井田划分为7个块段进行计算,得出矿井工业储量为543.38Mt,结合后面的设计,减去井田边界保护煤柱、断层保护煤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井巷保护煤柱等煤炭损失,得到矿井可采储量395.77Mt。
石油工程学院(系) 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
一、院(系)答辩委员会
主任:江厚顺教授副院长
副主任:付美龙教授、许明标教授史宝成副教授
成员:夏宏南王越之廖锐全欧阳传湘喻高明张公社唐善法顾晓婷管英柱李菊花王红波秘书:文守成何淼李元风
二、答辩分组情况
三、答辩日程安排(答辩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30;
2018届石油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2018届石油工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
采矿课程设计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成教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序论1第一章采区概况2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4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10第四章采煤方法12第五章工作面开采顺序15第六章采区巷道布置15第七章采区生产系统17第八章采区车场19第九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第十章课程设计总结 23序 论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在21世纪,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采区设计达到下列目的:更清楚了解煤层埋藏条件如煤层层数、煤层名称、倾角、厚度、层间距;煤的容重、硬生产采区 一采区工作 面编号 保有 可采储 量/万吨 生产条 件面长* 采高*进 度 月产量/ 万吨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表土厚度及性质、风化带深度等。
并将煤层及顶底岩性特征列入表1-1。
说明井田的主要地质构造如断层性质和要素、褶曲分布形态。
说明矿井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等。
三.设计说明书容1 采区概况:叙述采区位置、开采围寄与临近采区的关系,采区边界的确定等。
2采区地质概况:采区围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数目、煤质、煤的自燃性、瓦斯等级、顶底板岩石厚度、岩性、采区地质构造、水纹地质条件等、计算采区储量。
3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同采的工作面数目、工作面配产情况与接续情况,。
4 选择各层煤层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方式、工作面支护形式和支护设备、采煤机和运输机类型。
确定工作面进刀方式、截割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推进度等。
5 划分区段或条带,确定工作面开采顺序。
6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