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建湖县城市概况一、城市概况建湖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盐城市的中西部,东枕通榆公路,西襟射阳湖。
地理坐标在东经119º33’ ~120º05’、北纬33º16’ ~33º41’之间,南北长43.7公里,东西宽48.7公里,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经济区,人口80万。
(一)历史沿革及文物建湖位于盐城西北部,旧称盐城西北乡。
周以前,这里为古淮夷地,春秋时先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
秦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盐城西北乡划归泗水郡,属射阳县管辖。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包括盐城西北乡在内的射阳湖以东地区被分置立县,县名盐渎。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立左乡县,盐城西北乡被一分为二:西半属左乡,东半仍属盐城。
从唐代起又改属盐城(盐渎后改名),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1941年秋,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将盐城西北乡单列为建阳县,县名取自境内古镇建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福建省已有一建阳县,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于1951年取境内建阳、湖垛两大镇名的首字,改县名为建湖。
建县后,先后隶属盐阜行政公署、盐阜分区、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苏中行署盐城行政区、江苏省盐城专区、江苏省盐城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为盐城市属县之一。
建湖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陆地,后因陆沉变为滨海平原。
1949年以后在上冈、芦沟、建阳等地陆续出土的麋鹿角、古鲸、蚌类等动物化石证明,建湖至少在两三万年前即已成陆。
上冈镇沙汪村黄沙港工地出土的独木棺、芦沟镇兰王村和上冈镇利群村出土的石刀、石镞、石矛、石锄等表明,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以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的活动。
西周初年,周公相成王,封其子伯禽于鲁,伯禽令奄民(奄,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以东。
《书·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
第三节城市概况一、哈尔滨市(一)位置、面积与人口哈尔滨市是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和“动力之乡”之称。
哈尔滨市位于北纬45°20′—46°20′与东经126°15′—127°30之间,处在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中游、松嫩平原的东南部,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巴彦、绥化、兰西、肇东等县、市为邻。
全市辖7个市区和阿城、呼兰两县,土地总面积692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70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38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262.5万(均为1985年统计,下同),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七位。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大型成套发电设备主要生产基地及交通枢纽。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哈尔滨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南部,张广才岭西侧,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微倾,但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1米。
东南部为丘陵、低山区,中部为波状起伏的平原,西北部为沿江河低地。
全市山丘不高,平原辽阔,岗、平、洼交错分布为本市地形主要特点。
哈尔滨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旱,夏季较短、高温多雨,秋季凉爽、降温快,冬季较长、寒冷、冰雪封地。
松花江及其支流构成本市河网。
运粮河、何家沟、马家沟、阿什河等均为松花江的支流,此外呼兰河、漂河、蜚克图河等也是从南北两岸注入松花江。
哈尔滨地区土壤类型较多,大致有9类15种。
黑土是本市主要土壤,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7.7%,土质好,肥力高,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蔬菜。
哈尔滨市周围有丰富的资源。
如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以及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
市区东郊山丘地带有丰富的建材资源。
哈尔滨市周围还盛产粮食、大豆、甜菜、亚麻、畜产品等。
这些丰富资源与农牧产品为本市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发展历程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4万多年以前,今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生息。
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已近900年。
城市概况】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综合简况】国际电话区号:86-0411 国内电话区号:0411 中国邮政编码:116001 市树:槐树市花:月季【位置特点】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
【城市历史】大连地区人类社会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
战国至秦汉属辽东郡。
汉设沓。
唐属安东都护府。
辽设苏、复州。
金改苏州为金州。
元设金复州万户府。
明设金州卫。
清设金州厅。
19世纪,这里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
100年前,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给她起名“达里尼”特别市,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
1895年底,日军因侵占中国领土而损害了其他帝国主义的利益,在俄、德、法等国干涉下,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向日本买回辽东半岛。
此后,沙俄以100万两白银重贿李鸿章,于1898年3月27日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大连地区都是主要战场,并先后被俄日帝国主义者占据近五十年。
1898年开始,俄日在大连湾南岸的青泥洼一带建立大连市。
20世界末,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大连同日解放,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同时设立旅大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3月12日至1954年7月31日期间,旅大市为中央直辖市。
1981年更名为大连市。
如今大连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
1984年至1985年,我国政府先后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并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行政区划】大连辖6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前4区称为“市内四区”),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称为“北三市”)和1个海岛县(长海县)。
苏州城市概况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水文: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着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着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
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
“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
上海的概况介绍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科技、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之一。
以下是关于上海的一般概况:1.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濒临东海,长江入海口。
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2.人口: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由于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上海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人口。
3.经济: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先进的金融、贸易和制造业。
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有许多国际公司总部设在这里。
4.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拥有中国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
陆家嘴是上海著名的金融区,有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总部设在这里。
5.贸易与港口:上海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枢纽之一。
它在全球货运和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6.科技和创新:上海是中国的科技和创新中心之一,拥有许多高校、研究机构和创新企业。
张江科学城是上海的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7.文化与艺术:上海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包括博物馆、艺术馆、剧院和历史悠久的建筑。
外滩是上海著名的观光胜地,沿江的建筑群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8.交通:上海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和高速公路。
浦东国际机场是亚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9.国际化:作为中国的国际化城市,上海是许多国际公司的亚太总部所在地,也是许多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地,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
总体而言,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城市,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信息可能已发生变化,请查阅最新资料以获取关于上海的最新信息。
南充市城市概况南充是四川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五县和阆中市。
顺庆区是南充传统的商业消费中心,为城市中心区。
辖区内人口密度大,商业繁荣,但由于所处老城区,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区内的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功能扩张的需求。
城市建成区向外延伸,扩张已是必然趋势。
根据最新的南充市发展规划,未来南充城市结构将形成“一核一心,三环六轴”的发展。
其中“一核”为城市核心,以旧城商业区和高坪商业区共同组成一个拥江发展的商务区,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区和景观重心。
“三环”为城市内环(顺庆滨江大道与玉带路构成),共13公里;中环(通过小龙电航桥、张爷庙大桥、江东大道等,加强3个城区之间的联系),共27公里;外环(绕城高速、西环高速公路),共约42.5公里。
“六轴”为3条东进轴(涪江路、模范街至鹤鸣路,大东街至高坪东方大道,胜利路至松林大道);3条南北拓展轴(人民南北中路、滨江大道、江东大道)等构成的交通干道。
南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胜景众多,文化璀璨;气候温和,物华天宝;教育事业兴盛,科技实力雄厚;南充是川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四川省内陆地区交通、通讯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和盛产柑橘的“果城”。
由于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成都、重庆形成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南充成为四川东北部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该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长江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按规划,南充城区沿嘉陵江两岸布置,将形成“沿江、分片、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结构,市区共分为市中心、都尉坝、高坪、小龙、龙门、搬罾、荆溪等七个片区,最大片区人口规模27万人,最小片区6万人,既不过分分散,又不过分集中。
城市发展以嘉陵江为主轴,318国道、达成铁路为次轴,212国道、南前省道、南芦县道为一般轴,形成以南充城市为中心,向7个方向发展的放射状城镇结构。
台州城市概况一.城市位置: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的中部,南邻温州,西与金华、丽水接壤,北通宁波、绍兴,是上海经济区的南翼,中国黄金海岸线上一个新兴的组合式港口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
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1536平方公里。
台州是浙江省的一个市,现区划是:辖黄岩、椒江、路桥三个区及临海、温岭、天台、三门、仙居、玉环六个县。
(图1)二.人口情况:据最后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台州市区常住人口为583.14万,在全省位居第四,其中农业人口477.47万人,非农业人口105.67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28.52万人,这意味着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人来自市外。
城镇人口为331.53万人,乡村人口为265.35万人。
中心区人口约为157万。
三.经济发展:台州是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主要渔区,著名的果品基地,是商贸发达的市场大市,新兴旅游城市。
高程度的私有化也促进台州拥有了雄厚的民间资本和发达的金融放贷业。
据统计,仅路桥小小一个区的私人企业,总资产上亿元的有18家,上千万额有2800多家,至于那些500万以上的企业,更是多如牛毛。
台州虽然是各新兴的城市,民气也不大,但起点高,发展迅猛。
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
2003年,台州人均水平超过杭州、宁波、上海、北京,跻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
全国人均收入前十图1台州行政位置图图2 台州与其他城市的位置联系名的位置,成为了继杭州、宁波、温州后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凭借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台州人文精神,迅速跻身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行列,创造了以“民营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
台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区综合竞争力目前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5位, 并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字号荣誉。
长春市概况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地域辽阔,幅员面积2057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9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724万人,市区人口315万人。
长春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6℃,年均日照时数为2525.8~2664.8小时,光照充足。
长春市自然资源丰富,有松花江、伊通河等9条河流,有敖宝吐泡子、波罗泡子等7处主要湖泊。
湖泊总蓄水量为3068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12.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8亿立方米。
有污水处理厂4个,日设计处理能力71.5万吨,利用此污水资源可供热近8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有耕地110.79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土质肥沃,黑土、草甸土、黑钙土占耕地面积的78.84%。
有草原、草山、草坡2401万亩,年产草约17.3万吨。
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3%,活木蓄积量1163万立方米。
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在长春市现查明有39种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金、银、石灰石、珍珠岩、矿泉水、石英砂矿等。
长春市上半年GDP完成1206.8亿元,增长12.3%。
长春今年财政收入有望达到360亿到370亿元,比去年增长100亿元,除了财政收入有望比去年增长100亿元外,长春市今年在轨道客车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稳步发展的推动下,预计工业GDP将达到3500亿元。
长春市概况。
滁州市概况(一)概况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要冲,滨临长江(北纬32°05'-32°36',东径117°50'-118°30')。
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4.4-16.6℃,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市是省辖市,下辖2区(琅琊区、南谯区)、2市(天长市、明光市)、4县(凤阳县、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人口415万。
滁州属江淮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滁州市本级现有人口48万,其中市区人口23万,农业人口25万。
市级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
滁州市本级是一座新兴的工贸及旅游城市,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纺织、化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居全省前列。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滁投资,其中有著名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泰国正大公司、台湾益通集团、康佳集团、上海食品集团、江苏万翔集团、国华实业公司等。
对外贸易活跃,产品原销亚、欧、美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415万;城市用地规模: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
(二)旅游资源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
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包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埔山、凤阳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
市情概况汇编(30篇)1. 北京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口密度高,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非常发达。
2. 上海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世界著名的浦东新区和外滩。
3. 广州市: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
4. 深圳市:深圳是中国的特区城市,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5. 天津市:天津是中国的北方门户城市,拥有国家发展重点城市和港口城市的双重地位。
6. 南京市:南京是中国的古都之一,也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7. 杭州市:杭州是中国的江南水乡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以其美丽的西湖、古色古香的文化和创新创业的氛围而闻名。
8. 成都市: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城市,是中国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
9. 武汉市:武汉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以其高科技产业和历史文化而著名。
10. 重庆市:重庆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拥有雄伟的长江第一桥——渝中大桥。
11. 青岛市:青岛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著名的郊区是青岛啤酒厂所在地。
12. 大连市: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以其美丽的海滨风光和发达的工业而闻名。
13. 苏州市: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自然美景和古典园林而闻名于世。
14. 厦门市:厦门是福建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港口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15. 长沙市: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优美的山水景色和发达的高科技产业而著名。
16. 南昌市: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色而著名。
北京介绍资料概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它坐落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和历史遗产的城市。
1. 城市概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
北京市辖14个城区,人口超过2100万,人口密度较高。
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长城、颐和园、故宫、天坛等著名景点。
2. 历史文化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作为古代中国的帝王之都,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遗产。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瑰宝。
天坛是明清时期供奉天神和祭祀丰收的圣地,建筑精美,场景庄严。
3. 文化活动北京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剧院、博物馆和艺术家。
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长安大戏院等是北京著名的演出场所,每年都有丰富多彩的剧目上演。
北京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收藏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
4. 名胜古迹北京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圆明园、天坛、雍和宫等也是北京重要的旅游景点。
5. 经济发展北京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和商业活动。
北京的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落户。
北京还是中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华使馆和国际机构众多。
总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它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和历史遗产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人才。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化产业和商业活动繁荣。
无论是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还是经济发展,北京都展现出了中国的魅力和活力。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西宁市简介概况
西宁市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部,是该省的省会城市。
以下是对西宁市的简要概况:
西宁市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青海高原的门户城市。
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毗邻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宁市总面积约为7,66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四个市辖区和一个县。
西宁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塔尔寺,它是中国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西宁市还有青海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于世。
经济方面,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其经济以农牧业、能源、化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西宁市是青海省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便利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总体而言,西宁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值得探索和体验的目的地。
1中小城市概况1.1 我国中小城市的现状与特征1.2 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趋势这儿说的是城市概况,那我们就先来看看有多少人生活在城市里?在20世纪初,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而目前,约有4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即:约有29亿人。
估计,到2025年左右,将有6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即:约有49亿人。
也就是说,世界上,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29亿,升至49亿。
另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农村好像就是搞农业的,而城市好像就是搞工业的。
工业与城市好像是紧密相连的。
世界上工业化的发展历史确实表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
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创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导致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的加快。
可见,城市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解放后,我国致力于发展工业化,这虽然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并没有达到同步发展的程度,即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的工业化率已超过50%,而城市化率却只有36%,两者相差14%。
就城市化率而言,1990年我国城市化率只有26.4%,2000年上升到36%,但与当时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化率47%相比,还差11%。
经过几年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3%,仍低于2000年的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城市化率,预计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才可达47%,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十年。
可见,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已严重地制约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未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2050年,我国中小城市将突破2000座,中小城市的发展,将成为夯实城市这个庞大“建筑”地基的力量。
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为一定地域内城市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建湖县城市概况一、城市概况建湖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盐城市的中西部,东枕通榆公路,西襟射阳湖。
地理坐标在东经119º33’ ~120º05’、北纬33º16’ ~33º41’之间,南北长43.7公里,东西宽48.7公里,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经济区,人口80万。
(一)历史沿革及文物建湖位于盐城西北部,旧称盐城西北乡。
周以前,这里为古淮夷地,春秋时先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
秦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盐城西北乡划归泗水郡,属射阳县管辖。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包括盐城西北乡在内的射阳湖以东地区被分置立县,县名盐渎。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立左乡县,盐城西北乡被一分为二:西半属左乡,东半仍属盐城。
从唐代起又改属盐城(盐渎后改名),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1941年秋,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将盐城西北乡单列为建阳县,县名取自境内古镇建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福建省已有一建阳县,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于1951年取境内建阳、湖垛两大镇名的首字,改县名为建湖。
建县后,先后隶属盐阜行政公署、盐阜分区、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苏中行署盐城行政区、江苏省盐城专区、江苏省盐城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为盐城市属县之一。
建湖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陆地,后因陆沉变为滨海平原。
1949年以后在上冈、芦沟、建阳等地陆续出土的麋鹿角、古鲸、蚌类等动物化石证明,建湖至少在两三万年前即已成陆。
上冈镇沙汪村黄沙港工地出土的独木棺、芦沟镇兰王村和上冈镇利群村出土的石刀、石镞、石矛、石锄等表明,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以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的活动。
西周初年,周公相成王,封其子伯禽于鲁,伯禽令奄民(奄,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以东。
《书·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
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有“中国乳都”的美誉。
全市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6万,其中市区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207万,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
现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留下了大窑文化遗址。
战国时期,赵国在土默川建云中郡,修筑赵长城。
西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出塞,在这里留下了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碑——昭君墓。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定都于今呼市南40公里的和林格尔,取名“盛乐”,后迁都到平城(今大同)。
辽代契丹族在此设天德军,并建丰州城。
公元1572年,成吉思汗17世孙阿拉坦汗与其夫人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蒙古语称“库库和屯”,后译作“呼和浩特”。
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
清代乾隆年间扩城屯兵开市,建立新城绥远。
从此,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南北商品交流的集散地。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绥远省,呼和浩特为绥远省省会,时称归绥。
1954年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恢复原蒙古名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北依大青山,南傍黄河水。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和东南部是大青山和蛮汉山;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
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050米。
黄河过境106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
市内有蒙古风情园、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大召、五塔寺等众多古迹和人文景观,周边还有茫茫的草原,群山环抱,风景独特,是自治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呼和浩特及周边资源丰富。
城市概况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现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
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的马鞍山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第一站,现辖三区一县。
近年来,马鞍山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化工、机械、电子等多门类的工业发展体系,是泛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芜湖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金属压延、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现辖一县三区。
铜陵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
巢湖:位于皖中的巢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
地。
现已基本形成电线电缆和电工器材、建材与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与化工、机械、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
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
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三县一区。
池州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
宣城: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是安徽的东南门户,也是东南沿海
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现辖一市五县一区。
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容器、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滁州: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区位优势独特,距南京市区50公里,现辖四县两市两区。
滁州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工业已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化工、轻纺、建材等优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