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知识
主要是指在涉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 国际惯例与交际规则。包含外交礼仪(官 方礼仪)、商务礼仪、民间礼仪(民俗礼 仪)。它的基本内容,主要与维护政府形
象、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有关。 礼仪基本要求:举止得体、以礼相待、不
卑不亢、落落大方
(一)政治纪律 1.终于祖国 2.站稳立场 3.保守秘密 4.服从组织
三、求同存异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该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 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 了解 ,而不是评判是非,监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种礼仪为好?目前大体有三种 可行方法: 其一,“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基本上 依旧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 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 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 国际
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 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
(二)业务纪律 1.协同对外 2.公私分明 3.请示报告 4.业精于勤
遵守外事纪律
国际礼仪公认并遵循的行为准则
依据1961年4月18日联合国通过的《维也纳国际关系公约》 ❖ 总则:现代国际关系公认“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国家不分大小强
弱贫富,都应当具有独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主权。 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 ❖ 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 国家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不受 侮辱。 ❖ ★ 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 ★ 不以任何方式强制它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 内政。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 ★ 在相互交往中,实行 “对等”和大体上的“平衡”,所谓的“对 等”实际上就是“礼尚往来”。所谓的“平衡”,也可理解为“一视 同仁”或“不歧视”的原则。 ❖ ★ “主权平等“的原则,在国际组织和在国际会议上,表现为每一 个参加国又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每个国家所投的票在 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 ❖ ★ 在“礼宾序列”问题上,也应当体现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 具体讲,在多边国际活动中,如大型国际会议、国际赛事、文化交流 等,以国名字母或国家代表就职时间等排序,有多种选择,使各国均 有机会排前列。签定条约应遵守“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