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1)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http ://hljnykx ・ haasep ・ cnDOI :10・ 11942/j ・ issnl002-2767・ 2021.1・ 0139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39-141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ejiHxoBa O A,魏然,崔杰印,等•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种植现状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39-141.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种植现状分析CejiHxoBa O A 1,魏 然?,崔杰印?,李 阳彳,于晓光2,位昕禹2,崔少彬2(1.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675005; 2.黑龙江省农业科 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3.黑龙江省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摘要:俄罗斯阿穆尔州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相邻,为两国重要的大豆产地。
另夕卜,两地农业生态环境相似,彼此的大豆生产经验具有互相借鉴的价值。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阿穆尔州近7年大豆品种分布情况,提供了阿 穆尔州本地品种、国外品种和非品种大豆种子在该地区的种植比例,着重探讨了阿穆尔州品种种植比例不合理的相关问题。
阿穆尔州早熟品种种植占比为31. 1%,中熟品种为49.6%,晚熟品种为7.6%。
建议在大豆 种植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优质的品种,施行科学的轮作制度以改善当地种植结构,提高当地的种子生 产能力,为种植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种子材料。
关键词:大豆;俄罗斯;品种;生育周期;种植结构大豆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多年来由于该州种植区肥沃的土壤以及相对适宜 的气候条件,其在全俄罗斯的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该州大豆的种植面积占俄罗斯总种植面积的28%,占远东联邦区 总种植面积的63%俄罗斯最早的大豆育种工作于1915年在阿穆尔州的实验田上展开,并于 1924年开始大规模种植⑵。
近年来,由于俄罗斯联邦其他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阿穆尔州大豆所占的比例比2018年下降了 5%山。
大豆种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一、项目概况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我单位在去年开始了大豆种植工作,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二、项目目标1.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 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田对环境的污染。
三、工作计划1. 种子选择:选择高产优质的大豆种子,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2.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豆,确保大豆的生长条件。
3. 种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4. 施肥管理:科学施用肥料,根据大豆的生长期和营养需求,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5. 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保护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6. 收获管理: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四、工作进展1. 种子选择:我们选择了高产优质的大豆种子,在育种中心测试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生产的大豆品种,并且做了种子处理和预备。
在一些大豆耕作管理实验中,发现在播种时加入一定量的酚醛树脂涂膜的种子将会明显增加产量,大豆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协同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大豆产量。
相关技术解决育种机构将制成技术标准。
2. 地块选择:我们对几块大豆种植地块进行了土壤测试,评估了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情况,最终选择了两块土地作为大豆种植的地块。
地块上对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养分进行了补充,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3. 种植时间: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大豆的生长周期,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了大豆的播种,保证了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4. 施肥管理:我们在大豆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大豆的养分需求,进行了科学的施肥管理,保证了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塔河 1652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对大豆生产的高产出、高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相关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之中,以提高大豆单位产量,并且增加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试验研究,力求通过试验研究克服大豆栽培中的种种弊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主要的栽培理念和方法,以期能够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精耕细作;肥料;耕茬中图分类号:s318 文献标识码:a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研究采用高效的栽培技术提高大豆的产量,是目前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证大豆的高产,改善大豆品质的同时,能够带动大豆产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所以,对大豆高产的栽培技术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重点研究的问题。
1合理轮作,精耕细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对于大豆种植的土壤研究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保证大豆苗稳定生长的前提就是保证土壤的合理耕翻。
对土地的适时耕翻能够保证土壤的熟化,同时在整地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能够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性。
而且作为直根系作物的大豆,其根系在土壤中的结构是上虚下实,在这种土壤环境下,才能良好的生长。
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对大豆的生长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的整地方法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生态情况进行合理的耕作,比如,对于无深翻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
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
对于玉米茬的处理也各有不同。
比如,春季翻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可以在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
2保证选择适宜良种大豆的选种是整个大豆种植能否增产的最为重要的部分。
细致的选好良种之后进行播种。
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豆的后期生长状态。
大豆主要产地与经济效益评估大豆(学名:Glycine max),又称黄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
它被广泛种植,并且在农业和经济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豆主要产地和其经济效益的评估。
一、大豆主要产地大豆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
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之一。
除了中国,其他重要的大豆产区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印度等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二、大豆的经济效益评估大豆作为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以下将从农业产值、农民收入以及出口贸易等方面来评估大豆的经济效益。
1. 农业产值大豆在农业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
丰收的大豆可以提高农业产值,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大豆主要产地,农民种植大豆可以获取稳定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而大豆的价格波动对农业产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农民收入在大豆种植区域,农民的收入往往与大豆产量和市场价格密切相关。
大豆的高产量和高价格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大豆的加工产业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3. 出口贸易大豆是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大量的大豆出口可以促进国家的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一些大豆主要产地,如美国和巴西,其大规模的出口贸易对该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主要产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它不仅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大豆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大豆的种植和推广,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并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豆种植条件和经济效益评估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施大豆种植计划和政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估,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大豆高产优质种植适应性及合理性分析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适应性和合理性分析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适应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适应性分析1.气候适应性大豆适应性较强,它的生长适温范围在15~30℃之间,雨量要求较高,每年需1600~1700毫米降水,夏季需80~100毫米。
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广泛种植,适应性广。
2.土壤适应性大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既能在沙质土地上生长,也可在岩石性土地上生长。
但大豆对有机质、氮、磷的要求较高,土层深、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黄黑壤和燕山红壤是它的理想生长环境,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3.病虫害适应性大豆易受到大豆蚜、大豆花叶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危害,但其种植适应性广,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病虫害的威胁,适宜进行防治和管理。
二、合理性分析1.经济效益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其种植适应性好,生长周期短,短期内即可收获,一般每亩产量可达300-450公斤,产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综合利用价值大豆不仅可以加工提取油脂和制作豆腐等食品,还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具有较为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
同时,大豆也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可以作为家畜和禽类的主要饲料之一。
3.生态效益大豆种植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因其生长过程可以促进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对于改善土地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同时,大豆的生长也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综上所述,大豆种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还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为了总结大豆种植的经验和不足,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特此编写本总结报告。
二、种植情况1. 种植面积:本年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亿亩,同比增长3.5%。
2. 产量:本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084万吨,同比增长2.8%。
3. 种植品种:本年度主要种植品种为高油高产大豆,品种优良,抗病性强。
4. 种植技术: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玉米和大豆的双丰收。
三、种植经验1. 政策扶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为大豆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推广:通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3. 品种选育:选育出了一批高油高产、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提高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确保大豆产量稳定。
5. 市场销售:通过订单农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大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四、存在问题1. 产量不稳定:受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大豆产量波动较大。
2. 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大豆品质较差,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 种植成本较高:土地、肥料、农药等成本逐年上升,增加了种植压力。
4. 销售渠道单一:部分地区大豆销售渠道不畅,影响了种植效益。
五、改进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抗灾能力。
2.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3. 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种植成本。
4. 完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大豆产量稳定。
六、总结本年度大豆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提高大豆种植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第2篇一、前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与国外大豆种植相比,我国大豆种植单产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
大豆产量偏低主要受栽培技术、生产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
大豆病虫害会造成大豆减产及品质降低,影响大豆经济效益。
研究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促进大豆增产提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豆在当地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主栽作物,是蛋白质、油脂、保健品活性物质重要来源,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以其为主的食品、工业、加工业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农业四大支柱作物之一,有巨大发展潜力,大豆产量与质量关乎“三农”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发展,2019年,农业农村部开始实行大豆振兴计划,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数量,提升大豆品质,大豆化肥及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逐渐实现绿色发展。
一、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意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大豆的种植是比较广泛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用于家畜食用的饲料,也可以制作成人们可以食用的食物,因此,人们对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豆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并且具有生物价值,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大豆中淀粉的含量较少,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用大豆做成的大豆油含有脂溶物质,食用大豆油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功效。
因此,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大豆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第一是土地管理的质量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大豆的种植的时候所选择的种植方法大都是直接在地上进行播种,很少在进行种植之前对要种植大豆的地进行改良,而且有一些种植用户为了提高种植的效率,在播种前会进行土地的翻整,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对地进行良好的管理,那么翻整的深度是有限的,同时对于一些土壤质地比较硬的地块无法进行更深的翻整,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得到高的产量;第二是重茬的情况比较严重。
近年来导致大豆病虫害疾病发生概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大豆的重茬问题,这种现象也导致了病菌的数量以及破坏性也在逐渐地变大,这严重威胁到了大豆产量的提高;第三是没有合理地使用化肥。
http ://hljnykx. haasep. cnDOI :10 11942/j. issn1002-2767 2021 05. 0080st: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5):80-84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郭美玲,郭泰,王志新,等•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情况分析与发展措施[J ]•黑龙江农业科学,021(5)80-84.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情况分析与发展措施郭美玲1,郭 泰2,王志新2,郑 伟2,李灿东2,赵海红2,徐杰飞2,赵星棋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摘要:为充分认识与掌握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本文对该地区大豆生产情况进 行了系统分析。
佳木斯地区,1989-2019年间,大豆年平均种植面积为29.41万hm 2,变化幅度为14.27万〜 66. 57万hm 2 ;年平均总产量为56. 31万t,变化幅度为17. 28万〜113. 86万t;年平均产量1 912. 65 kg ・hm 2, 变化幅度为1 210.65〜2 637. 45 kg ・hrrf 2;从趋势上看,大豆面积、总产量与公顷产量均无规律性变化,年度间 波动较大,总体规律呈下降趋势,主要问题是品种产量低与品质特色不突出,生产成本高;2008 — 2019年,生 产种植品种主要来源于合丰(农)系列、绥农系列、黑农系列、黑河系列、垦丰系列和东农系列,累计推广面积>10万hm 2的品种有12个,包括合丰50、合丰55、合丰47、合丰45、合农75、合农76、合农95、绥农28、绥农26、黑河38、垦丰16和黑农48。
并针对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和国内市场需求,提出了科技兴豆、错位发 展、改善大豆生产条件和提高种子质量等发展措施,是提升大豆生产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完善政策支持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持续增长和提高产量质量,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大豆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其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论部分展望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前景,指出在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加强产业合作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东北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分析、技术水平、发展对策、技术创新、种植结构、市场开拓、政策支持、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优质的土壤环境。
目前,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存在着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供给方面并没有跟上,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虽然东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不足以及人才的匮乏,大豆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推动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1.2 本文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做出贡献。
大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陈慧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2年第01期摘要大豆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但由于耕地面积基本饱和,大豆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
如何提高国产大豆产量,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是当前阶段的重要课题。
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加快大豆品种创新、拓宽大豆产业链。
关键词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2;S565.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02.057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植物,起源于中国,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
随着国内大豆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豆消费量迅速增加。
但是大豆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多数豆农都放弃大豆转而种植其他作物,加上城镇化的加快促使农业向其他产业转型等诸多因素,全国多地大豆种植产量出现下滑[1]。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增长。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讨大豆发展对策。
1 大豆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现在每年的大豆消费量超过1亿t,产需缺口约9 000万t,缺口巨大,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 033万t,首次超过1亿t,创历史新高。
如此巨大的市场,亟待国产大豆弥补[2]。
虽然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但由于耕地面积基本饱和,大豆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
面对当前国内外大豆市场形势,我国必须立足国内生产,提高国产大豆产量,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逐步降低对进口大豆的过度依赖,提升大豆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为促进大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积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政府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实现“双增长”。
202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约0.099亿hm2,总产量为1 960万t,同比增长8.35%,播种面积与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超期完成大豆振兴计划2020年预期目标,有效地降低了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
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大豆食品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健康产业,也是食品经济中的支柱性大产业。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大豆食品产业,并把它上升为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在原料保障、食品加工等方面缺少现代市场经济经营意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缺少协调性,原料的品种优势、生产地理优势和加工优势匹配度不高,各自的优势在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体现不强。
为此,本研究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对目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为发展现代化的大豆食品产业提供参考。
01专用大豆原料产业发展问题大豆生产消费概况大豆原产于中国,4000多年前已在我国黄河流域种植,约在19世纪初引入美国。
我国是重要的大豆种植生产国,近年来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四。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的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巴西大豆总产量居世界第一(1.35×108吨),其次是美国 (1.21×108吨)、阿根廷(4.62×107吨)、中国(1.64×107吨) 。
高品质的国产大豆为我国大豆食品生产和市场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种植作物比经济效益和政策的影响,大豆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但在2022年,得益于国家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的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比 2021 年有较大的提升,达1.54亿亩(0.103 亿公顷),比上年增加 2742.5 万亩(182.8 万公顷),增长 21.7%。
大豆产量达 2028.5 万吨,比上年增加 389 万吨,增长 23.7%。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摘要:为达到培肥地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绿肥作物大豆生产面积,福建省浦城县开展玉米套种大豆田间小区试验,探索玉米和大豆在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的情况下对土地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栽培模式虽然单独的产量略有下降,但两项作物合计产量则明显高于单作种植的。
从效益分析,无论是单作玉米还是单作大豆,其产值都低于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见大豆、玉米间作从产量及效益上都是可行的。
同时玉米、大豆间作无论是玉米产量还是大豆产量都以大豆延迟5天播种最高,效益也最好。
因此生产上采用玉米、大豆间作栽培模式可以采用大豆延迟5天种植。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套种;产量;效益套种法,指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播种方法。
与单一种植相比,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壤表面,最重要的是它延长了后续作物的生长期,提高了复种率,增加了年总产量[[1]]。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案是一种立体种植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高大玉米和矮小的大豆植物,有效地创造额外的耕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
该模式可以提高复种率,增加单位耕地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2年在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进行了玉米套种大豆田间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玉米单作。
处理2:大豆单作。
处理3:玉米间作大豆同时播种。
处理4:玉米间作大豆,大豆提早5天播种。
处理5:玉米间作大豆,大豆延迟5天播种。
三次重复。
1.2 试验地点及作物品种试验设在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潘墩畈,前茬作物为蔬菜。
山桥村旧时俗称“谷满山桥”,潘墩畈为桥东侧的大畈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具备玉米间作套种大豆试验的条件。
在对玉米进行选种时,尽量选择成长较为紧密的植株,试验玉米品种为金糯1607号(生育期85天);在选择大豆品种时,尽量选择更耐荫、更耐过载、整体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夏季品种,大豆品种为绿宝石1号(生育期70天)。
大豆加工项目运营方案目录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2)二、行业影响因素 (6)三、项目概况 (9)四、市场营销管理 (10)五、财务管理 (13)六、发展规划 (15)七、人力资源管理 (17)八、运营管理保障措施 (19)九、运营计划 (22)十、质量管理 (25)十一、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7)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所涉及项目数据根据行业模型获得,非真实项目指标。
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其加工产业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社会层面上也产生了广泛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1、大豆加工产业的经济贡献大豆加工产业链包括大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大豆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大豆的收购、加工及销售环节进一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饲料、食品和油脂行业。
大豆加工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2、1、提升附加值大豆的初级加工主要包括大豆油和豆粕的生产。
通过对大豆进行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出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远高于原料大豆本身。
提升附加值是大豆加工的核心经济效益之一。
以豆粕为例,其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大豆油则用于食品和工业生产。
加工后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国际市场,带来外汇收入。
3、2、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大豆加工产业的扩张促进了下游产业的发展。
例如,大豆加工所产生的豆粕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对畜牧业的繁荣起到了支持作用。
与此同时,大豆油的生产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生产出的各种豆制品也丰富了食品市场,提升了食品的多样性。
4、3、促进就业与税收大豆加工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论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大豆种植的重要性大豆种植在我国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蛋白来源之一,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大豆还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油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用油品。
大豆还可用于制作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
大豆的种子壳还可以用于制作饲料,提高家禽畜牧业的发展。
大豆种植不仅可以丰富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提高粮食安全,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大豆种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推动大豆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显得尤为必要。
【字数:209】1.2 高产栽培技术的必要性高产栽培技术在大豆种植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缩短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及时灌溉等措施,可以增加每亩土地的产量,提升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高产栽培技术还可以促进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加强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只有不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不断创新,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率,才能实现大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大豆种植现状分析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
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总体产量增长放缓。
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品种选择不当等因素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大豆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截止到2022年2月6日,2022/20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大豆出口装船量为1146.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7.4万吨。
下面进行大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年我国食品大豆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都有所增加,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增长10.9%;大豆单产12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7公斤,增长2.2%;大豆产量362亿斤(1810万吨),比上年增加43亿斤(215万吨),增长13.3%。
大豆行业分析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理性回归,大豆食品作为舌尖上的非遗和养分健康饮食结构的关键食品,将越来越为消费者追捧。
食用大豆的消费量也必定会稳步增加,另外中美贸易关系也趋于正常化,2022年大豆进口也将有增无减。
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进展,有赖于我国食品大豆产业链的健康、平衡、高质量进展,有赖于产业链每个环节应具有活力,所以食品大豆加工行业的快速健康进展对于良性、可持续、高质量提升我国食品大豆产业链结构特别重要。
尤其是对于我国食品大豆加工的豆制品德业和进口大豆榨油行业的税制公正问题应当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豆油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全球其次大大豆压榨中心,阿根廷目前国内大豆压榨产能超过
6500万吨,每年的大豆产量约为5500万吨,而实际上每年的大豆实际压榨量约为4000多万吨。
由于阿根廷大豆品质相较美豆和巴西豆欠佳,因此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即便其卖价相对低廉,但综合下来生产成本要比美豆、巴西豆高不少,因此,这几年阿根廷始终以进展国内大豆压榨,出口经济效益更好的豆油、豆粕为主,其中豆粕出口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区。
大豆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较好的提高大豆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调整。
xxx对大豆种植户的生产收益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大豆种植情况
xxx市2013年播种面积xxxx万亩。
大豆种植面积xxx 万亩,占xxx%。
玉米种植面积xxx万亩,占xxx%。
水稻种植面积xxx万亩,占xxx%。
小麦种植面积xx万亩,占xx%。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xx万亩,占xx%。
其他作物种植面积xx 万亩,占xx%。
杂粮种植面积xx万亩,占xx%。
杂豆种植面积xxx万亩,占xx%。
薯类种植面积xx万亩,占xx%。
从全市种植情况看,大豆、玉米是我市种植业占比重最大的作物,各占xxx%。
其他各种作物种植之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村屯之间在种植规模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几年种植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豆的经济效益价格上的问题,对大豆效益规模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农民还了解不够,农民总以种植作物收益的多少进行种植生产。
如何才能打消农民的疑虑,帮助农民搞好生产种植决策的经济效益分析,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全市xxx乡镇部分村进行了大豆种植效益调查。
通过随机抽样选点的方法对xxx个大豆种植户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经济效益调查和评价。
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我们对饲养xxx亩到xxx亩的不同农户的经济效益,
采取分组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调查,我们对种植不同亩数下取得的户均总收入、户均总费用、户均籽种成本、户均生产成本、户均农机成本及不同种植亩数下的人工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
通过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价,运用数据资料分析了一般生产技术条件下大豆种植规模的收入和成本的变化的基本情况,按取得大豆生产最大经济效益原则的要求,提出了分析结论和建议,为主管部门指导大豆生产,确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试验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和试验的目的是要通过种植不同亩数和不同品种的大豆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探讨每个农户平均种植大豆的最佳种植规模。
我们对这次试验按照典型引路和兼顾一般的原则,采取抽样调查和试验的方式进行。
经过对全市种植总体情况的综合比较分析,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选择xxx个大豆种植户作为调查评价样本。
在样本户中,户均种植面积分别在xxx至xxx亩之间。
在调查过程;要求被调查户填写了效益分析表,对其种植各项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填写,通过效益分析表分别计算出不同种植面积的户均总费用,亩均费用,总收入及亩均收入。
通过计算分析,种植xxx亩的总费用为xxxx元,亩均费用xxx元;种植xx亩的总费用为xxx元,亩均费用xxx元;种植xx亩的总费用为xxx元,亩均费用xxx元;种植xx亩的总费用
为1xxx元,亩均费用xx元;种植xx亩的总费用为xxx元,亩均费用xxx元。
综合折算出不同种植规模面积的亩均成本,然后计算出每亩的净收入和纯收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做出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三、试验结果
根据核算和调查的结果,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种植不同亩数的调查分析
序号类别成本
(元/
亩)
纯收入
(元/亩)
纯
收入
售价(元/
公斤)
投入产出
比
1
2
3
4
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投入产出比在xxxxx比例之间,序号x的中投入产出比值为xx;序号x中的投入产出比值为xx;序号x中的投入产出比值为xx;序号x中的投入产出比为值xx;序号x中的投入产出比为值xx
从投入产出效益比来看,对于xx口之家来说,种植数量xx亩资金投入效益相对较好。
种植xx亩以下,成本较高,
收益稍差。
种植xxx亩以上,因劳力和管理的原因及租包土地等费用较大,造成收入下降。
结论:因劳力和土地原因。
从事大豆种植的农户,种植量控制在xxx亩左右为宜。
2、种植不同品种的调查分析
类别成本
元/亩收入
元/亩
产量
公斤/亩
纯收益
元/亩
售价
元/公斤
投入产出
比
这次调查分析着重调查了两个品种,分别是xxx和xx 号。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种植xxx品种的成本为每亩xxx元,比合丰xxx号品种的成本xxx元,节省了xxx元;种植xxx 号品种的收入xx元,比xxx的收入xxx元,少了xx元,但种植xxx的纯收益比种植xxx的纯收益每亩多出了xxx元。
所以,结论是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要选择成本低,种植效益好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四、几点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是仅就大豆调查和试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得出的,从xxx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农户都属于兼业型的,种植不仅于大豆,还有玉米、水稻、白瓜等经济作物。
针对大豆效益分析情况提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落实大豆保护价的政策,推动大豆种植面积和增加大豆产量。
现在中国的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影响,造成国家在储备、加工上逐步依靠国外大豆,所以,
大豆种植户要减少成本,提高质量,才能使国产大豆占住本国大市场。
2、建立大豆深加工企业,走品牌战略,叫响中国的大豆产品。
在政府引导、支持下,依托股份制模式,成立加工销售公司,对我市大豆进行深加工,生产纯绿色大豆压榨豆油及其它新的豆制品,走品牌战略,以优质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我市大豆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实现民企共赢。
3、发展大豆优质品种种植,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根据我市的积温带情况,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从减少费用入手,做到精耕细作,促进产出,从而增加大豆种植户的收益。
促进大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带动大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