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复习――给新闻拟写标题
- 格式:ppt
- 大小:168.24 KB
- 文档页数:6
给新闻拟标题的3个技巧
新闻报道拟标题和写新闻报道的文字内容是一个新闻记者的基
本工作。
但是不同的新闻记者有着不同的新闻报道技巧,也会根据新闻题材,新闻素材等方面而不同。
以下是给新闻拟标题的三个技巧,可以给新闻报道提供帮助。
第一,要了解新闻要点。
编写新闻报道标题时,最好首先了解新闻的要点,了解新闻的总体情况,以便能在给它拟标题时不失原意。
第二,要简洁明了。
编写新闻标题时,标题最好言简意赅,能突出新闻的要点和趣味,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且要尽可能减少多余的字眼。
第三,要尽量具体,给标题加上具体细节。
一般来说,新闻标题要简洁明了,但为了给标题加上更多具体细节,也可以尝试在新闻报道中形象地表达状况,或在标题中加入时间地点等,以便更好地说明新闻的真实性。
最后,新闻报道的标题也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方式,这些拟人化的手段针对的是新闻的主要人物,可以利用主人公的主要特质来表达新闻的内容。
以上就是新闻报道拟标题的三个技巧,一些新闻记者更加熟练,能够灵活地使用这些技巧来构建出有价值、吸引眼球、形象说明新闻内容的标题。
新闻报道拟标题的关键是多思考,不断探索,多使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新闻报道技巧,这样才能拟出优秀的新闻标题。
只有学习新闻报
道的技巧,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深入人心,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新闻标题大全摘抄1. 疫情下的人们,生活的坚守与希望的绽放。
在疫情肆虐的时期,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挑战。
然而,许多人在这样的困境中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气,他们不仅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还在希望的引领下,展现出了无限的力量。
一位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一位志愿者在社区无私奉献,一位普通市民在家中守望相助,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注入希望的力量。
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力量。
2. 环保行动,让地球更美好。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各种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环保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每个人都应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球更加美丽。
3. 科技创新,改变世界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改变着整个世界。
从互联网、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每一次科技革新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改变。
科技的力量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引领着世界向前发展,带来更多的奇迹和改变。
4. 教育变革,引领未来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教育变革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人们开始探索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在线教育、素质教育、跨学科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它们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元的发展机会。
教育变革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更是对未来教育的引领,它将为我们的未来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希望。
5. 文化交流,世界的多彩之美。
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方式,它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彩和丰富。
在文化交流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习俗,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文化交流不仅让我们拓宽了视野,更让我们懂得了尊重和包容。
(完整版)给新闻拟标题类题目给新闻拟标题类题目答题方法其一,抓住关键句、特征句.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
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判断性的句子。
如上题,可以抓住新闻导语“2006年5月20日14时整……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中的后半句“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这一最具有概括性、判断性的句子,迅速拟题.其二,表达形式要规范.概括要点要求形式规范,拟标题也不例外。
答案的表达形式通常为“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类似缩句中的主干,时间、地点等要素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答案一般要带有判断性,要求由两个部分构成。
根据这一点,拟题时一定要找到找准这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中,最关键的是找准“谁",千万不要只写一个部分。
如上题中,“谁”是“三峡大坝”,“干什么"是“全线竣工(建成)”,答案应该是“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三峡建成世界第一坝"“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建成”之类.然而,有很多考生不注意这一点,答案往往只有“名词",或者拟的标题看上去很长,其实还只是一个名词,这些情况都构不成判断句。
其三,注意限制条件。
概括要点或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性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
如果有其他限制性条件,也一定要遵守。
实战演练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适当的标题.5、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李宣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如果一切顺利,我国将于2010年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
拟写新闻标题一、如何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
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
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二、例题导学,经典示范例: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10个字。
中新网11月16日电据台湾媒体最新报道,陈水扁被收押进台北看守所后持续禁食,今天进入第五天。
陈水扁今天称左胸不舒服,全身酸痛,不过拒绝服用看守所开立的药物。
为避免陈水扁持续禁食造成身体无法负荷,看守所今天晚上18点30分左右把陈水扁戒护往附近的亚冬医院强制送医。
陈水扁被收押禁见第五天依旧禁食,正因为经过近百个小时只喝水,没有吃任何的食物,陈水扁的身体也开始出现状况,包括15日表示吐酸水、恶心,今天则表示再度出现左胸部有点不舒服、全身酸痛。
【分析】:本则新闻的人物(报道对象)为“陈水扁”,所涉及的事件主要有两个方面:持续绝食和被强制送医。
【正解】:陈水扁绝食5天被送医三、当堂练习,举一反三1.为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拟一个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本报北京2月4日电据北京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计划把密云水库湿地、平谷金海湖湿地、顺义汉石桥湿地、门头沟三家店湿地这4处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把全市90%以上的主要湿地建成自然保护区。
到2005年,北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将达到10个;到2010年,北京的湿地将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8万公顷的面积。
除了增加上游水源供应、退农耕变滩涂外,还将在湿地恢复1万多亩的芦苇植被,恢复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此外,北京今年将尽可能抢救恢复一批重要湿地。
新闻标题大全摘抄1.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猴子。
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只猴子,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
这一成就不仅对人类医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动物保护和繁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 美国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当前的国内安全威胁和经济挑战。
这一决定引发了国内外各界的热议,人们对于紧急状态的影响和后果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3. 世界各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近期,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恐慌。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疫情,但病毒的传播速度依然十分迅猛。
4. 北极冰层持续融化。
科学家近日发布报告称,北极地区的冰层持续融化,融化速度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期。
这一现象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具有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当加大力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5. 亚马逊雨林持续遭受砍伐。
亚马逊雨林持续遭受砍伐,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呼吁保护亚马逊雨林,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6. 中国成功发射探月器。
中国成功发射探月器,实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突破。
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里程碑,也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7. 欧洲国家联合应对难民危机。
欧洲国家联合应对难民危机,制定了联合行动计划,以解决当前的难民问题。
这一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也为全球难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8. 非洲国家联合抗击恐怖主义。
非洲国家联合抗击恐怖主义,加强了地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
这一举措为非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反恐斗争提供了有益经验。
9. 亚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亚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这一举措将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也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10. 国际奥委会宣布新项目入选。
1、、根据下列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本报讯今年5月9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政府计划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包括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出席。
普京总统在去年11月也向小泉纯一郎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参加这次隆重的庆典。
小泉接到邀请后十分为难,迟迟没有给俄罗斯方面答复。
到今年3月,只好推说公务忙走不开,专机也不够用,“婉言”拒绝出席这次具有特定意义的庆典。
(盐城中考模拟题)2、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
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
值抗日战争胜利60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
这些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3、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
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撰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定。
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撰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
可是,“编撰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
答案:小泉拒绝出席5月9日俄罗斯反法西斯庆典抗日战士聚徐州日政府(或文部省)宣布教科书“合格”。
给新闻消息拟写一句话标题,目的在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实际上也间接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做这类题目经常出现的错误大致有:1、把握不住主要信息,以偏概全;2、提炼不出重点信息,眉毛胡子一把抓;3、表达语无伦次。
怎样才能做好这类题目?通观全文抓住中心。
如给下面一段新闻拟写一句话标题:在河北省机关文件查阅中心,记者以公民身份阅读了近两年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21份“红头文件”。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开通半个月来,前来查阅文件和电话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据悉,开放的“红头文件”中,既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优抚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政令法规,又有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的政策。
这些“红头文件”包括: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地方性法规,河北省政府通过的政府令,省政府个部门制发的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关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等。
公民可凭身份证、工作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进行查阅。
据了解,河北省政府建立文件查阅中心,把“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是政务公开的进步。
有的同学拟的标题:①“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21份红头文件”,②“记者阅读了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21份红头文件”,③“河北教育行政文件向社会开放”,显然都是只看到了部分,而忽略了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结合第二段看,向社会公开的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文件,报导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记者看“红头文件”,更不是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红头文件”。
利用新闻结构特点。
有的同学写的是④“河北省…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是政务公开的进步”,明显是没有利用新闻消息的结构特点来思考。
新闻消息一般分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语。
开头一段是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中间是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
最后是结语,对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
给新闻拟标题,主要应看导语,适当参考主体部分,而结语可以用来验证。
给新闻拟标题是最常见的考题之一,那怎样给新闻拟标题呢?第一步:抓住关键句、特征句。
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
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或判断性的句子。
第二步:规范化表达。
答案的表达形式通常为“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类似缩句中的主干,时间、地点等要素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也就是说,答案一般要带有判断性,要求由两个部分构成,拟题时一定要找到并且找准这两个部分。
而这两个部分中,最关键的是找准“谁”,千万不要只写一个部分。
第三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
概括要点或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
如果有其他限制条件,也一定要遵守。
拟写新闻标题练习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
考过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首先,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由主题和辅题组成。
辅题又有引题和副题组成。
主题是新闻中的最主要部分,说明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最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
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的任务。
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辅题就可以省去,或者只用引题和副题。
副题可以根据需要写作多行;引题最好不超过一行并应简短。
因为它在主题之前,让读者的视线在引题上逗留过久可能分散读者对主题的注意力。
其次,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1.题文一致:①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和新闻的基本思想一致;标题的基本事实要和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所表现的内容要清楚,不能产生歧义)②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标题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评论,但论断一定要以新闻的内容为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
怎样给新闻拟标题给新闻消息拟写一句话标题,目的在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实际上也间接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做这类题目经常出现的错误大致有:1、把握不住主要信息,以偏概全;2、提炼不出重点信息,眉毛胡子一把抓;3、表达语无伦次。
怎样才能做好这类题目?(1) 通观全文抓住中心如给下面一段新闻拟写一句话标题:在河北省机关文件查阅中心,记者以公民身份阅读了近两年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21份“红头文件”。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开通半个月来,前来查阅文件和电话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据悉,开放的“红头文件”中,既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优抚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政令法规,又有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的政策。
这些“红头文件”包括: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地方性法规,河北省政府通过的政府令,省政府个部门制发的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关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等。
公民可凭身份证、工作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进行查阅。
据了解,河北省政府建立文件查阅中心,把“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是政务公开的进步。
有的同学拟的标题:①“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21份红头文件”,②“记者阅读了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21份红头文件”,③“河北教育行政文件向社会开放”,显然都是只看到了部分,而忽略了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结合第二段看,向社会公开的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文件,报导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记者看“红头文件”,更不是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红头文件”。
(2)利用新闻结构特点有的同学写的是④“河北省‘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是政务公开的进步”,明显是没有利用新闻消息的结构特点来思考。
新闻消息一般分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语。
开头一段是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中间是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
最后是结语,对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
给新闻拟标题,主要应看导语,适当参考主体部分,而结语可以用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