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选修课
- 格式:xls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任课教师:汤群芳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电气1403-04班教学时间: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1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及基本运算(验证性实验)一、本次课主要内容1、熟悉MATLAB环境;2、掌握MATLAB常用命令;3、MATLAB变量与运算符。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矩阵的运算;难点: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演示;巡回指导。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2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及基本运算(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二、实验原理1.熟悉MATLAB环境熟悉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帮助信息浏览器、工作空间浏览文件和搜索路径浏览器。
3.MATLAB变量与运算符变量命名规则如下:(1)变量名可以由英语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2)变量名应以英文字母开头(3)长度不大于31个(4)区分大小写MATLAB中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变量与常量,列于下表。
表1 MATLAB的特殊变量与常量MATLAB运算符,通过下面几个表来说明MATLAB的各种常用运算符3表2 MATLAB算术运算符表3 MATLAB关系运算符表4 MATLAB逻辑运算符表5 MATLAB特殊运算4. MATLAB的一维、二维数组的访问45. MATLAB的基本运算表7 两种运算指令形式和实质内涵的异同表6.MATLAB的常用函数表8 标准数组生成函数5表9 数组操作函数7.多项式运算poly——产生特征多项式系数向量roots——求多项式的根p=poly2str(c,‘x’)—(将特征多项式系数向量c转换为以习惯方式显示是多项式)conv, convs——多项式乘运算deconv——多项式除运算polyder(p)——求p的微分polyder(a, b)——求多项式a,b乘积的微分[p,q]=polyder(p1,p2)——求解多项式p1/p2微分的有理分式Polyval(p,A)——按数组运算规则求多项式p在自变量A的值polyvalm(p,A)——按矩阵运算规则求多项式p在自变量A的值三、实验仪器设备与器材计算机(安装有MATLAB软件平台)。
1 选课操作手册1.登录系统打开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门户网站主页/,点击右侧安全登录图标,进入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页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数字化校园。
点击“新教务系统”图标,进入教务系统。
登录成功后即可进入教务系统主界面“新教务系统”图标22.学生如何查看或修改基本信息343.学生如何查看自己的培养计划点击教务系统主界面的“课程管理”即可进入课程管理页面,该页面包含“我的计划”、“全校计划查询”、“全校开课查询”、“选课”、“我的选课日志”、“我的课表”、“我的成绩”等七个模块,可通过该页面进入各子模块。
5培养方案是学校对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总体设计和要求,是毕业审核的唯一依据,此部分规定了本科学习的所有课程及学分要求,我校2011级、2012级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素质教育选修课”、“创新学分”七大模块组成。
2013级课程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生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类核心课程”、“个性化课程”六大模块组成。
其中,每大模块又涵盖不同的子模块,请大家特别注意每个模块的学分要求,只有完成学分达到学分要求才能顺利通过毕业审核。
请大家仔细阅读各部分内容,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67 4.学生如何浏览全校所有课程点击课程管理页面的“全校计划查询”即可进入该子模块。
通过该子模块可查询全校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内容。
(注意:学生只能选择自己学院所在片区的课程。
)5.学生如何浏览全校所有课程点击课程管理页面的“全校开课查询”即可进入该子模块。
通过该子模块可预览选课学期全校开设的全部课程。
8 同学们可以输入课程名称、教师姓名等信息进行查询。
6.学生如何完成选课返回课程管理页面,点击“选课”,进入选课主界面的A 、B 平台入口。
根据实际需求进入不同平台的选课入口进行选课。
选课界面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培养计划”、“选课时间表”和“课程列表”。
关于2015-2016学年秋冬学期本科新生第三阶段选课的通知各位2015级新生:2015-2016学年秋冬学期第三阶段选课于2015年9月11日开始,选课范围是秋学期、秋冬学期和冬学期的课程。
前两个阶段已经选上全部必修课程并且选够一定学分的新生(22分以上)可以不必再参加。
第三阶段选课的具体时间和安排见下表:“√”代表允许,“X”代表禁止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1.第一时间段为:9月11日(周五)上午9:00至13日(周日)中午12:00在第一时间段内,“选课”不分先后,实行“多志愿”概率选课。
9月13日下午选课系统进行筛选处理,晚上公布处理结果。
2.第二时间段为:9月14日(周一)上午9:00至16日(周三)晚上24:00在第二时间段内,低于22学分(含22学分)的新生可参加“低学分定点选课”,选到22学分以上为止,限选有余量的教学班。
选课先到先得,选满为止;选完后不筛选,直接确认。
注意,由于申请补选课程的学分计入总学分统计,同时参加低学分定点选课和网上补选申请的学生应先参加低学分定点选课。
“网上申请补选”包括容量已满教学班和冲突教学班两类补选申请,相关注意事项如下:(1)原则上只限申请补选大一第一个秋冬学期必修的课程(提前修读的不算)和体育课,第一个学期不建议冲突教学班申请。
(2)对于同一门课程有多个教学班的,请尽量申请补选有余量或补选人数较少的教学班,以增大补选的成功率。
(3)9月17日(周四)至21日(周一)由各开课院(系)教学办公室审核处理其他课程。
申请不符合条件的不受理;如果申请人数超过可补选名额,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选择批准部分申请。
有的课程申请人数较多,而且可能需要联系任课老师,因此审核时间较长,请耐心等待。
(4)补选原则上应以成功补选上课程为目的。
同一课程有多个教学班的,请不要集中一个教学班申请补选。
部分课程(例如体育课)如所申请补选的教学班不成功,将有可能被调剂补选到其他教学班(例如其他体育项目)。
关于落实2015-2016第二学期公选课教学任务的通知
各院(部):
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落实2015-2016第二学期公共任选课教学任务,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依据《关于公布2015年新增公选课结果的通知》(教字〔2015〕75号)精神,请本学期有新增通识选修课课的学院于2015年11月26日前将新增课程的信息录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务处将于26日设置公选课计划。
2、请各学院教学秘书在教学计划子系统中自行下载2015-2016第二学期公选课开课计划。
具体步骤是:教学计划子系统→点击“制定学期开课计划”→设置学年学期为2015-2016第二学期→点击“查看学期公共任选课”→点击“承担单位”,选择本学院后,点击“检索”→打印。
在表中填写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上课周次、每班的选课人数上限和开课校区。
3、填写公选课任务时,需在表中注明每个班在下半学期(1-8周)还是下半学期(10-17周)开设。
海珠校区教室容量分别是:100,120,150,220;白云校区教室容量分别是:100,140,150,200,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室容量确定开班人数。
4、教学任务落实后,各院系需将由教学院长签名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期公共任选课”表于12月1日前交教务科,并将公共任选课教学任务于2015年12月1日前录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设置学期教学任务时需注意在“合班人数”处修改上课人数上限;
5、学生在16-17周进行网上选课。
初选结束后,选修人数不足60人的课程,将不设班开课,不开设课程目录于选课结束后通知到各院系,教师可以在教务处主页中的“通知公告”上下载。
选课结束后课表不再调整。
教务处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学院(系、部)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指导教师陈卫兵职称教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通信1302学号题目EPC网关APN数据配置成绩起止日期2016 年 5 月23日~2016年 5 月30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2016 学年第2 学期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通信1302 班级课程名称:移动通信设计题目:EPC网关APN数据配置完成期限:自2016 年 5 月23 日至2016 年 5 月30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移动通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EPC网关APN数据配置起止日期:2016 年5月23日至2016 年 5 月30 日学生姓名班级通信1302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6年5 月30 日目录第一章实验准备 (5)1.1 LTE简介 (5)1.2 EPC认知 (6)1.3知识准备 (7)第二章实验步骤 (8)2.1增加新的地址池 (8)2.2增加地址池的ip地址段 (9)2.3增加标志APN (9)2.4为APN绑定地址池 (9)第三章实验验证 (10)第四章总结 (11)附录:1、EPC签约用户数据配置脚本 (12)2、删除网关APN数据配置 (12)3、参考文献 (13)第一章实验准备1.1 LTE简介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
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Input &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20M带宽2X2MIMO在64QAM情况下,理论下行最大传输速率为201Mbps,除去信令开销后大概为150Mbps,但根据实际组网以及终端能力限制,一般认为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