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因子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研究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生长因子是指一类可以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蛋白质,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对生物体的发育、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长因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就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研究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研究1. 发现历程20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蛋白质因子对于组织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脱髓鞘的神经纤维生长因子,养血浆等。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瘤细胞可以自发地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启动血管生成,从而满足肿瘤的供血需要。
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于生长因子的更多探索和发现。
如今已经发现了多种生长因子,其中不乏具有重要医学应用价值的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骨形态生成蛋白等。
2. 生长因子的分类生长因子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类。
其中常见的包括:(1)酸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
它们被认为是活性最强的生长因子,具有直接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
它们对于皮肤和神经系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3)骨形态生成蛋白(BM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它们在细胞分化、骨生长、肌肉生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生长因子通过靶向细胞表面的受体,发起一系列的信号传递过程,从而影响下游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最终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在这一过程中,信号传递的途径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信号转导分子的参与。
二、生长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1. 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应用生长因子因为其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中。
例如,皮肤损伤后的表皮组织重建,骨折后的骨再生等均可以通过生长因子来实现。
此外,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组织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
生长因子与癌症的关系研究癌症是近年来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这些治疗方式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疼痛和不适感,且很难彻底治愈。
为了更好地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研究生长因子与癌症的关系已成为一项热门研究方向。
一、什么是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刺激细胞生长和分化,并调控细胞的代谢和增殖。
在人体内,生长因子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包括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当细胞需要生长和分裂时,生长因子会结合细胞膜上的受体,刺激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使细胞产生生长和增殖的反应。
但如果细胞长期受到生长因子的过度刺激,就会变异成癌细胞。
二、生长因子与癌症的关系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基因异常和信号通路的失控。
在这个过程中,生长因子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细胞的代谢和增殖,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很多肿瘤细胞都能够产生自己的生长因子,并且这些生长因子还能够诱导周围正常细胞释放更多的生长因子,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许多肿瘤细胞还能够过度表达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内部建立异常的信号通路,增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能力。
三、生长因子的治疗应用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利用生长因子治疗癌症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使用抗生长因子药物,抑制癌细胞的自我生长和分泌生长因子的能力。
这种药物能够靶向性地作用于生长因子受体或其信号通路,从而打断肿瘤细胞的正常增殖和生存活动。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利用生长因子的作用,促进人体自身对癌症的免疫反应。
一些生长因子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加强它们对癌细胞的攻击和杀死能力。
这种方法通常称为生长因子免疫治疗,正在逐步发展中。
四、生长因子的研究展望当前,生长因子研究领域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很多研究工作都需要深入探索。
在临床治疗领域,如何更好地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依然是一个难题。
生长因子的分子机制和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们能够促进生物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对细胞生长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中,生长因子的分子机制和作用机理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
本文将从生长因子的分子层面入手,系统分析其分子机制和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一、生长因子的分子机制生长因子分子机制包括生长因子和它们的受体分子。
生长因子包括PDGF、EGF、FGF、TGF和VEGF等多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不尽相同。
相应的受体分子也是多样的,有酪氨酸激酶型受体(TKR)、酪氨酸/丝氨酸激酶型受体(RTK)和鸟苷酸环化酶型受体(GPCR)等几种类型。
以EGF和EGFR为例,EGF是一种蛋白质分子,能够结合到它的受体EGFR 上激活它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分子结构包括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
胞外结构域与EGF结合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而胞内结构域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位点,它可以把外界的信号转换成背内信号。
当EGF 结合到EGFR上后,EGFR处于活性状态,可以进一步激活下游级联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
二、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生长因子在体内的生理功能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生长因子具有多样性的生物学功能,它们能够通过直接影响细胞周期和调控细胞凋亡等方式,促进细胞的增殖、移动和分化。
1. 促进细胞周期生长因子作为细胞增殖的主要信号分子,能够直接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的增殖。
例如,ERK信号通路能够被多种生长因子所激活,包括EGF、FGF、PDGF 等,这些生长因子通过激活ERK来促进细胞周期,推动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2. 调控细胞凋亡在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
生长因子能够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
例如,VEGF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存活,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
生长因子的功能生长因子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生长因子的功能,以期增加读者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生长因子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生长因子能够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够通过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皮肤的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神经生长因子(NGF)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分化,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长因子对于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组织受损或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下,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另外,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折的愈合和骨组织的再生。
生长因子还能够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某些生长因子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应答。
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的抗菌和抗肿瘤能力。
另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
生长因子还能够促进细胞的存活和抗凋亡能力。
在细胞受到损伤或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生长因子能够通过激活抗凋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存活和恢复。
例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存活和再生,对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神经营养因子(NTFs)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恢复,对于神经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长因子具有多种功能,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存活和抗凋亡能力,对于维持细胞的稳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生长因子的作用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功能和影响。
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长因子的作用。
首先,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因子通过调控细胞的命运和分化方向,决定了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
例如,胆囊发育中的胆囊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胆囊的增殖和功能的发育。
胚胎中的生长因子还能够调控血管的形成和导管的组织,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其次,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和生长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生长因子参与到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中,促进细胞的生长,从而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一些重要的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能够刺激细胞的增殖,促进创伤和伤口的愈合。
此外,生长因子还参与调控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特定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细胞逐渐转变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此外,一些生长因子还能够刺激细胞产生特定功能的分泌物质,如乳腺生长因子能够促进乳腺细胞产生乳汁。
生长因子还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在组织损伤和创伤修复过程中,生长因子能够引导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并刺激损伤区域的细胞增殖和分裂,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一些生长因子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
生长因子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细胞在应对各种感染和外界刺激时,会产生一些生长因子来调节免疫反应。
这些生长因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参与到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从而保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修复和再生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长因子的功能和应用也为治疗一些疾病和损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发展生长因子是一系列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的蛋白质,它们作为细胞增生和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对于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再生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启动信号传导通路后诱导细胞周期的进化,维持体内组织的内在平衡。
本文将从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发展及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1.生长因子结构和分类生长因子以分子量、氨基酸序列、生物学功能和分泌细胞作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酸性、碱性和中性生长因子等。
在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可变的N端和一个固定的C端。
其中N端起着选择性结合受体的作用,而C端则承担生物活性。
同时,生长因子的结构还包括氨基酸残基、二硫键、糖基化和其他化学修饰等部分。
2.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生长因子受体是由膜外区、跨膜区和膜内区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膜外区分为受体结合结构域(ligand-binding domain,LBD)和生长因子受体二聚化区(growth factor receptor dimerization,GFRD)。
受体结合结构域是与生长因子结合的关键性质,而生长因子受体二聚化区则直接影响效能的大小。
跨膜区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的解离能影响受体的活性。
膜内区包括激酶结构域和磷酸化位点,它们共同影响信号转导的发生。
二、生长因子受体发展的历程1.多肽家族受体(Peptide receptor family)多肽家族受体是最早被发现并研究的受体家族之一,具有复杂的胚胎发育和成体生物活性的特征。
包括内分泌素-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家族(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神经肽家族受体(neuropeptide receptor family)和类球蛋白受体家族(tetra-spanning membrane protein family)等。
生长因子的正确使用方法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它在细胞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帮助皮肤保持年轻和健康。
在使用生长因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正确的方法,以确保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并避免不良反应。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生长因子产品非常重要。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生长因子产品,包括面部精华、面膜、乳液等。
在选择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最好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品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使用生长因子产品之前,要先进行皮肤清洁。
清洁皮肤可以去除油脂、污垢和化妆品残留,让皮肤更好地吸收生长因子产品。
可以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接着,正确的使用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生长因子产品时,要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清洁皮肤后,取适量的产品涂抹于面部,轻柔按摩至完全吸收。
在使用产品后,可以适当进行按摩,以帮助生长因子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更好的作用。
此外,使用生长因子产品的频率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产品说明进行每日或每周的使用,但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对皮肤造成负担。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最后,使用生长因子产品后,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多喝水,适当运动,可以帮助皮肤更好地吸收生长因子,促进皮肤的健康生长。
此外,定期去美容院进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进一步改善皮肤状态。
总之,正确使用生长因子产品对于促进皮肤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正确的清洁和使用方法,注意使用频率,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长因子的益处,让皮肤保持年轻和健康。
希望大家在使用生长因子产品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让肌肤焕发青春光彩。
生长因子的作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体内制造和调节细胞增长和分化的信号化分子被成为生长因子。
作为一种生物体内的分泌物质,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用来治愈和预防各种疾病。
本文将探讨生长因子的作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生长因子作用原理及分类生长因子是细胞间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会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生物体所需的物质。
生长因子透过特定的受体与目标细胞结合,并引起独特的信号转导反应,影响细胞的行为。
生长因子可以按照它们所作用的细胞类型和其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一种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生长因子分为三类:细胞表面受体激动剂(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糖蛋白杆粘连蛋白(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和蛋白激酶(cytokines)。
二、生长因子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生长因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在免疫系统、神经科学和口腔细胞学方面特别广泛。
在取得这些应用方面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方面,生长因子提供了多种潜在的跨学科方法。
虽然一些生长因子已经被成功用于药物治疗,但近些年来研究表明,生长因子不仅仅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它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或创伤的新途径。
例如,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胶原质生长因子(C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塞的两种基本药物。
这些生长因子能够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并促进血管新生。
除此之外,生长因子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功能性组织修复常涉及操纵生长因子表达以加速细胞增殖和生成细胞附加物,同时亦能增强新生血管的生长。
在这方面,生长因子应用于骨折修复中。
在上颌骨科手术中,生长因子即被用来促进牙骨重构。
研究中揭示了,人脐带的髓样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生长因子,通过残存β-胍肽刺激三嗪细胞素基因表达以促进脂瘤靶向免疫治疗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生长因子的功能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蛋白质,它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路径,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凋亡等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生长因子的功能。
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胚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引导胚胎的器官形成。
例如,胚胎生长因子(EGF)可以刺激胚胎细胞的增殖,促进胚胎的器官发育。
类似地,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引导神经系统的形成。
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机体受到损伤或组织退化时,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促进损伤部位的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同样,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生长因子还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细胞可以产生和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可以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白细胞介素-2(IL-2)可以促进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免疫应答。
类似地,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还参与调节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一些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然而,另一些生长因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因此,生长因子在肿瘤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长因子还可以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治疗和诊断。
一些生长因子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和监测某些疾病的进展。
例如,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此外,一些生长因子还可以作为治疗药物,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或抑制肿瘤的生长。
“生长因子”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之所以有促进生长作用,含有“ 生长因子” 乃是首要的因素。
所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者和经销者,大多将宣传商品含有“ 生长因子” 作为提高商品知名度的条件之一。
但“ 生长因子” 实质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是养殖界的一个迷团。
笔者经多方查阅资料,生长因子已初现端倪,现知含有“ 生长因子” 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简介如下:
1 “ 生长因子” 的概念和种类
“ 生长因子” 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有促进养殖的动物整个或器官生长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有: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乳蛋白源活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异戊酸、乙-甲基丁酸、异丁酸等。
在常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除初乳和常乳中所含有的“ 生长因子” 有具体种类和名称外,大多因未进行深入探讨,不知具体名称和种类,而只笼统地含蓄地称为生长因子、促生长因子或未知生长因子等。
2 含“ 生长因子” 的饲料
2.1 苜蓿是多种养殖动物都适用的优良牧草,有“ 牧草之王” 之称。
据翟桂玉报道,苜蓿(干草)除含有17%~22%的粗蛋白质、1 05%~1 38%的赖氨酸及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活性多糖外,尚含有丰富的“ 未知促生长因子” 。
喂牛、羊、猪、兔、禽,有促进生长、提高增重、提高产奶量、提高产蛋率、提高蛋黄色级、增强抗病力等作用。
2.2 酒糟鲜白酒糟含有“ 促生长因子” ,日本学者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0.05%的白酒糟的醚提取物,发现增重与饲料效率明显优于未添加提取物的对照组。
2.3 鱼粉是含蛋白质较多的优良动物性饲料,大多数养殖动物都可应用。
质量随原料不同而异,优质鱼粉含粗蛋白质60%、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丰富,富含碘、钙、磷等矿物质及VA、VD 及VB族维生素,并含有大量“ 未知促生长因子” 。
2.4 乳汁指健康哺乳动物的乳汁,包括初乳和常乳,是含已知“生长因子” 最多最全面的动物性饲料,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乳蛋白源活性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是新生哺乳动物及需人工哺养的养殖动物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保持健康的重要饲料。
3 含“ 生长因子” 的饲料添加剂
3 1 有益微生物制品类
3.1 1 EM原露据邓厚群报道,本品为5科10属80多种有益微生物集合体的发酵产物,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生化酶及丰富的“ 促生长因子” 。
用于育肥猪,可提高日增重40%,并可改善猪肉品质、净化环境,消除粪便恶臭。
用于种母猪,
可提高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疾病。
用于鹅、鸭,可使增重提高两倍,并可提高孵化率,降低发病率。
用法用量:拌饲或饮水,占日粮或饮水的2%~5%。
3.1.2 光合菌据张佳兰报道,光合菌有5科27属60余种,其菌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及大量“ 促生长因子” 。
对养殖动物有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疾病等作用。
蛋鸡饲料添加0.01%的光合菌,可提高产蛋率15%;肉仔鸡日粮添加0.01%的光合细菌粉,可提高增重1.3%,提高成活率3.17%。
3.1.3 酵母菌制剂即酵母菌培养物,据付双喜报道,酵母菌有490余种,大多数可供作饲料用。
常用的有啤酒酵母、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红酵母等。
其培养物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消化酶和丰富的“ 未知促生长因子” 。
用于养殖动物,有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产肉性能、提高泌乳性能等作用,可以代替部分鱼粉。
3.1.4 好利得RU 是真菌提取物、据肖传发报道,本品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酵素及丰富的“ 未知生长因子” 。
用于养殖动物,有提高饲料利用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抗病力等作用。
以鸡为例种母鸡日粮添加0.025%,可提高产蛋率5%,提高受精率3 5%,提高孵化率
4.3%。
3.1.5 活力99生酵剂据钟启平报道,本品是以多种籽实饲料,薯类饲料为原料,用50余种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
其中含有7种有机酸、酵母菌、发酵型真菌及其他有益菌的活体,大量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1%~2%的游离氨基酸及大量“ 未知生长因子” 。
用于养殖动物,有促进生长、促进泌乳、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等作用。
以猪为例,用育肥猪作试验,饲喂100天。
结果提高增重35.5%。
3.2 中药及其制剂类
3.2.1 艾叶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叶绿素、叶黄素及丰富的“ 未知生长因子” 。
牛,日粮添加艾叶粉0.4kg,肉牛可提高增重17.2%,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5.6%,孕牛可保胎防流产。
育肥猪日粮添加2%艾叶粉,日增重可提高5.7%。
肉仔鸡日粮添加1.5%艾叶粉,可提高增重10.5%;蛋鸡日粮添加2%艾叶粉,可提高产蛋率5%;种母鸡日粮添加2%哎叶粉,所产种蛋孵化率可提高30.5%。
肉兔日粮添加1%艾叶粉,可提高增重12.3%;毛兔日粮添加1%艾叶粉,可提高产毛量9%。
肉羊日粮添加3%艾叶粉,可提高增重8%;毛用羊日粮添加3%艾叶粉,可提高产毛量16%。
3.2.2 海带富含矿物质特别是碘化物、维生素、游离氨基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植物激素及多量“ 未知生长因子” 。
奶牛日粮添加5%海带粉,可提高产奶量1%,并可提高发情率和受胎率。
断奶仔猪日粮添加2%海带粉,可提高增重23.6%。
母绵羊日粮添加1%海带粉,可明显提高产奶量,并可延长泌乳期
20~30天。
蛋鸡日粮添加4%海带粉,可提高产蛋率10%,蛋黄含碘量提高13%,种母鸡日粮添加5%海带粉,可提高种蛋受精率28%,出雏率提高14%。
肉种鸭日粮添加3%海带粉,可提高雏鸭成活率8%。
3.2.3 海藻含有海藻多糖、褐藻酸、甘露醇、甜菜碱、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矿物质、叶绿素及丰富的“ 促生长因子” 。
奶牛日粮添加5%的海藻粉,可提高产奶量6%,并可提高奶中含碘量。
哺乳母猪日粮添加4%海藻粉,可提高产奶量8%,并可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猪生长发。
育肥猪日粮添加3%海藻粉,可提高增重18%,节省精料3%。
肉仔鸡日粮添加2%海藻粉,可提高生长速度18%,提高饲料转化率13%。
蛋鸡日粮添加3%海藻粉,可提高产蛋率7%,破蛋率减少5%,并可提高蛋黄的含碘量。
3.2.4 牧乐888 据栾必荣等报道,本品是从荔枝草、丹参、丁香、黄芩等几十种中药中提取的,其中含有双歧因子、多萜素、多糖、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及多量“ 生长刺激因子” 。
仔猪饲料添加0.2%本品,日增重可提高14%。
肉仔鸡饲料添加0.2%本品,日增重可提高3.78%。
在鳊鱼、白鲳鱼、草鱼、鲫鱼等的饵料中添加0.15%本品,可提高增重21.9%,成活率提高5%。
在鳗鱼、甲鱼、螃蟹等的饵料中添加0.2%本品,可提高增重11.2%,饵料系数降低8.49%。
3.3 其它
3 3 1 磷脂类据林仕梅报道,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肌醇磷脂等数种,主要从大豆、葵花籽、油菜籽、鱼粉、虾粉及酵母中提取。
含有磷、氮、胆碱、肌醇、固醇及丰富的“ 未知生长因子” 。
肉仔鸡日粮添加1.5%大豆磷脂,可明显提高增重和饲料报酬。
蛋鸡日粮添加 1.5%大豆磷脂,可提高产蛋率,降低饲养成本。
香鱼饵料添加3%~5%大豆卵磷脂,可显著提高生长率和存活率。
对虾饵料添加3%卵磷脂,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3.3.2 低聚糖又名寡糖,作饲料添加剂用的有8种。
养殖动物采食后,可促进其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产生大量“ 生长因子” ,发挥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及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
仔猪日粮添加2%低聚果糖,日增重可提高6.4%,饲料消耗下降11.7%。
母猪日粮添加1.5%低聚果糖,受胎率明显提高,产仔数增加0.7头。
种公猪日粮添加1.5%低聚果糖,精子密度可提高20%~25%。
肉仔鸡日粮添加0.25%~0.5%低聚果糖,可提高胴体重量和胸肌重量。
3.3.3 大豆黄酮据吴天华等报道,本品是从豆类籽实中提取的。
其促进生长的机制为:大豆黄酮与养殖动物下丘脑、垂体等的雌二醇受体不同程度地结合,影响养殖动物内分泌系统的性轴和生长轴,促进睾酮、内源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其中睾酮促进雄性动物的蛋白质合成,生长激素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并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最终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加快。
雄性肉仔鸡日粮添加大豆黄酮3mg/kg饲料,日增重可提高10.1%。
高邮鸭日粮添加大豆黄酮3mg/kg饲料,结果明显提高增重。
育肥猪日粮添加大豆黄酮5mg/kg饲料,日增重可提高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