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循环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8.97 MB
- 文档页数:95
锅炉水循环锅炉水循环是指在蒸汽锅炉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循环过程,它负责将水从锅炉中循环至加热区域,并将加热后的水转化为蒸汽,以供系统使用。
锅炉水循环是蒸汽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锅炉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在蒸汽锅炉中,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给水加热、蒸发和汽水分离等步骤。
首先,给水经过加热器升温后进入锅炉,在加热的作用下渐渐转化为饱和水蒸汽。
随后,经过炉管蒸发过程,水蒸汽被加热转化为干饱和蒸汽,从而达到系统需要的温度和压力。
锅炉水循环是通过循环泵来实现的,它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将水从锅炉中循环至加热区域。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同级别的泵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给水泵、循环泵等,它们协同工作,确保水的顺畅流动和稳定循环。
锅炉水循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特点和结构形式,锅炉水循环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类型。
自然循环自然循环是利用水的密度和温度差异产生的循环动力进行水循环的一种方式。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无需外部循环泵,水在锅炉内部自然上升、冷却、下降循环。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低压、低功率的蒸汽锅炉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强制循环强制循环是通过外部的循环泵提供动力,强制将水循环至加热区域的一种方式。
强制循环适用于大型、高效率的蒸汽锅炉系统,能够确保水的快速流动和加热效率。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高压、大功率、高速蒸汽锅炉系统中。
锅炉水循环的优化及注意事项为了提高锅炉水循环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优化和注意事项:•保持水质清洁:定期对锅炉水进行化学处理,防止水垢和腐蚀的产生,提高热传递效率。
•定期检查泵和管道:确保泵和管道的运行良好,无堵塞和漏水等现象,避免水循环不畅造成事故。
•调节水循环速度: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和负荷变化,合理调节水循环速度,保持系统平衡。
•考虑节能问题:优化锅炉水循环系统,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锅炉水循环是蒸汽锅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锅炉汽水循环流程一、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组成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主要由锅炉本体、过热器、再热器、蒸汽分离器、空气预热器、冷凝器、给水泵、循环泵、膨胀缸、除氧器等组成。
其中,锅炉本体是蒸汽发生器,负责水的加热和产生蒸汽,过热器和再热器是通过对蒸汽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以提高发电效率,蒸汽分离器用于分离水和蒸汽,减少水分的混入蒸汽中,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锅炉进气,减少热量损失,冷凝器用于将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冷却,形成凝结水,给水泵用于将给水送入锅炉本体中,循环泵用于将水送入锅炉本体的加热区域,膨胀缸用于消除水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的膨胀和收缩,使锅炉在运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除氧器用于除去锅炉水中的氧气,减少锅炉腐蚀。
二、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是通过锅炉内部传热和流体流动来完成的。
具体来说,锅炉循环系统的基本流程是:1.给水系统:给水泵将冷却凝结水从除氧器送入给水加热器,对给水进行加热,然后送入锅炉本体;2.锅炉本体:锅炉内的加热器将给水加热成饱和蒸汽,然后送入过热器,再热器进一步对蒸汽进行加热,提高温度和压力;3.蒸汽系统:蒸汽进入蒸汽分离器,将水分离出去,成为干燥饱和蒸汽,然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输送至汽轮机,通过汽轮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4.冷凝系统:汽轮机排出的低温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却成为凝结水,然后通过再加热器送回给水再次循环;5.循环系统:循环泵将凝结水从冷凝器送回加热器,进行循环,直至形成闭合循环系统。
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基本运行原理就是通过热量传递和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的,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从而实现锅炉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的需要。
三、锅炉汽水循环流程的工艺参数控制为了使锅炉汽水循环流程能够正常运行,保证锅炉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需要对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主要控制的参数包括:给水流量、给水温度、给水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压力、循环泵流量、蒸汽负荷等。
自然循环锅炉的原理与基本概念一、自然循环原理自然循环是指: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由于工质自身的密度差造成的重位压差,推动工质流动的现象。
具体地说,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回路是由汽包、下降管、分配水管、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管、水冷壁上联箱、汽水混合物引出管、汽水分离器组成的,如图,重位压差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水冷壁管)内工质密度不同造成的。
而密度差是由下降管引入水冷壁的水吸收炉膛内火焰的辐射热量后,进行蒸发,形成汽水混合物,使工质密度降低形成的。
下图表不了一个简单的自然循环原理的示意图。
自然循环的实质,是由重位压差造成的循环推动力克服了上升系统和下降系统的流动阻力,从而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而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推动力”实际上是由“热”产生的,即由于水冷带管吸热,使水的密度改变成为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并在高度一定的回路中形成了重位压差。
回路高度越高,且工质密度差越大,形成的循环推动力越大。
而密度差与水冷壁管吸热强度有关,在正常循环情况下,吸热越多,密度差越大、工质循环流动越快。
二、自然循环的基木概念设进人上升管的流量为G,水冷壁的实际蒸发量为D,从汽包引出的蒸汽流量为D0,水冷壁的流通截而为F,则用于描写自然循环的几个主要概念是:(1)循环流速:在饱和水状态下进入上升管入口的水的流速。
(2)循环信率K:上升管中实际产生1Kg蒸汽需要进入多少千克水。
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的安全运行一、影响水冷带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锅炉运行中,影响水冷带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既有管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管外复杂因素的影响管内的影响因素有:①水质不良导致的水冷带管内结垢与腐蚀;②水冷带受热偏差影响导致的个别或部分管子出现循环流动的停滞或倒流;③水冷带热负荷过人导致的管子内壁面附近出现膜态沸腾;④汽包水位过低引起水冷壁中循环流量不足,其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干锅”。
管外的影响因素有:①燃烧产生的腐蚀性气体对管壁的高温腐蚀;②结洁和积灰导致的对管壁的侵蚀;③煤粉气流或含灰气流对管壁的磨损。
工业锅炉水循环及其故障探析摘要:在工业锅炉检验发现的问题中,部分是由于锅炉水循环不良造成的,如爆管事故、水冷壁管变形、受热面鼓包、管板裂纹等,本文通过对发现问题进行综合分类后,对因水循环不良引起的故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工业锅炉水循环及其故障危害进行了探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业锅炉水循环故障探析一、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原理1、水循环的概念锅炉运行时,“锅”中的水实际上遵循着一定的路线不断地流动着,流动的路线构成周而复始的回路叫做循环回路。
水在锅炉循环回路中的流动称为锅炉的水循环。
2、水循环的原理锅炉的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类,自然循环是利用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的密度较下降管中的水为小,形成压力差,使锅水循环。
强制循环则是依靠水泵的推动作用强迫锅水循环。
水循环流动压头:是指下降管内的水与上升管内的水汽混合物之间的重度差或压力差,用△P表示,单位Pa,△P=H混(ρˊ-ρ混)式中:H混---------上升管汽水混合物水柱的高度,m;ρˊ------下降管中水的重度,N/M3;ρ混----------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的平均重度,N/M3;在自然循环过程中,每一循环回路都存在着流动阻力,既上升管和下降管的阻力之和。
流动压头是用来克服流动中的全部阻力损失。
有效压头是指上升管产生的运动压力除去本身的流动阻力损失后剩余的压头,是用来克服下降管阻力的。
有了足够的有效压力,才能保证工质不停地流动。
见下式:P有效= H混(ρˊ-ρ混)-△P上升管=△P下降管式中:P有效------有效压头,N/M3;△P上升管------上升管水流动阻力,N/M3;△P下降管------下升管水流动阻力,N/M3;二、水循环故障及其危害锅炉水循环对锅炉安全运行关系很大,要保证锅炉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必需防止锅炉发生水循环故障。
常见的水循环故障有以下几种:1、循环停滞在同一循环回路中,并联的各根上升管的受热强度在实际上总有差别,受热强的上升管流速高,受热弱的流速低。
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在蒸汽锅炉中,给水进入汽锅后就按一定的循环路线流动不已。
在循环不息的流动过程中,水通过蒸发受热面被加热、汽化,产生蒸汽;而受热面——金属壁则靠水循环及时将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带走,使壁温保持在金属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从而保证蒸发受热面能长期可靠地工作。
但是,如果水循环组织不好,循环流动不良,即便是热水锅炉,也将会造成种种事故。
例如,当水冷壁正常的冷却水膜被破坏而直接与蒸汽相接触时,管壁壁温会显著增高,当温度超过金属允许极限时,会发生爆管事故。
由各蒸发受热面汇集于锅筒的汽水混合物,在锅筒的蒸汽空间中借重力或机械分离后,蒸汽引出。
如果汽水分离效果不佳,蒸汽将严重带水,导致蒸汽过热器内壁沉积盐垢,恶化传热以致过热而被烧损。
对于饱和蒸汽锅炉,蒸汽带水过多也难以满足用户需要,还会引起供汽管网的水击和腐蚀。
可见,锅炉水循环组织得好坏,汽水分离装置性能的优劣都直接关系着锅炉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对水循环的基本规律、汽水分离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应有所了解,以便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指导锅炉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作。
第一节锅炉的水循环水和汽水混合物在锅炉蒸发受热面回路中的循环流动,称为锅炉的水循环。
由于水的密度比汽水混合物的大,利用这种密度差所产生的水和汽水混合物的循环流动,叫做自然循环;借助水泵的压头使工质流动循环的叫强制循环。
在供热锅炉中,除热水锅炉外,蒸汽锅炉几乎都采用自然循环。
一、自然循环的基本概念图6-1自然循环回路示意图1-上锅筒;2-下集箱;3-上升管;4-下降管图6-1为蒸汽锅炉的蒸发受热面自然循环回路示意图,它由锅筒、集箱、下降管和上升管(水冷壁管)所组成。
水自锅筒进入不受热的下降管,然后经下集箱进入布置于炉内的上升管;在上升管中受热后部分水汽化,汽水混合物则由于密度较小向上流动输回锅筒,如此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流动。
任何一台蒸汽锅炉的蒸发受热面,都是由这样的若干个自然循环回路所组成。
锅炉循环水系统原理锅炉循环水系统是指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路和设备,将循环水循环供应给锅炉,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这一系统的主要原理包括水的循环、水质处理、水压控制和热能传递等。
首先,循环水系统需要保持水的循环。
循环水是指从锅炉中吸收热量后,通过水泵输送至锅炉的过程。
循环水系统中的水泵负责将冷却后的水送入锅炉,通过锅炉内部的管道和设备,水被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然后再通过管道系统回到锅炉,重新进行循环。
这样循环水就能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热能的传递。
其次,水质处理是循环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水中的杂质、氧气和硅酸盐等,会导致水质恶化并对锅炉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循环水系统需要加入水质处理设备,如软水器、除氧器等,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氧气,保证水质的纯净度和稳定性,从而保护锅炉的正常运行。
另外,水压控制也是循环水系统的重要原理之一。
循环水系统中的水泵需要保证循环水的流量和压力,从而确保水能够顺畅地循环。
在循环水系统中,设置了水泵、调节阀、流量计等设备,通过调节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对水泵的启停、流量的调节和水压的控制,从而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循环水系统的原理还涉及热能传递。
锅炉循环水系统通过水泵将循环水送入锅炉,在锅炉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烟气和水之间的热交换,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将热能传递给需要热能的设备或场所,如供暖系统或工业生产中的热源。
总之,锅炉循环水系统的原理包括水的循环、水质处理、水压控制和热能传递等。
合理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实现循环水的高效利用,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锅炉自然循环原理
锅炉自然循环原理是指在锅炉加热过程中,由于水的密度变化所引起的水的自然循环运动。
首先,当锅炉内的水被加热后,水的温度上升,密度减小。
因为热量的传导是从高温到低温的方向,所以炉水温度升高后,周围的水也会热传导到锅炉所在区域,使锅炉内的水局部产生热胀冷缩的变化。
其次,由于局部水温升高,水的密度减小。
较冷的水会由外部环境自然进入锅炉,占据较热水所占的位置,形成自然循环。
进一步的,进入的较冷水在锅炉内受热后也会上升,造成锅炉内水的循环。
这种自然循环的过程可以使锅炉内部加热面上的水温均匀分布,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同时,自然循环还可以保证锅炉内水的流动,避免局部温度升高过高,导致热力膨胀、破坏锅炉结构等不良后果。
总之,锅炉自然循环原理通过水的密度变化和热对流的效应,实现了锅炉内部水的自然循环运动,达到了热量均匀传递、高效供热的目的。
锅炉自然循环的原理
锅炉自然循环是指在锅炉系统中,热水通过自然的密度差异产生对流,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和循环。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加热水:锅炉在燃烧燃料或其他加热方式下,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
2. 密度差异:加热后的水因温度升高而密度减小,导致热水上浮,形成密度差异。
3. 上升对流:热水由于密度较小,会上升到锅炉的顶部或者热交换器的上部,同时,冷水由于密度较大,会下沉到锅炉的底部或者热交换器的下部。
4. 冷却释放热量:热水在上升过程中与锅炉或热交换器的表面接触,释放热量给周围环境或介质。
5. 冷水回流:冷水在下降过程中,通过管道重新进入锅炉的底部或者热交换器的下部,完成一个循环。
通过以上循环过程,热水源源不断地加热、上升、释放热量、下降和回流,从而形成了锅炉内的自然循环。
这种自然循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需额外能量投入,但循环速度较慢。
锅炉自然循环广泛应用于一些小型的加热系统,如家庭中的热水器以及一些低压小型蒸汽锅炉中。
自然循环锅炉工作原理
自然循环锅炉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自然对流现象。
它利用水的密度变化,通过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区域。
当锅炉被点火时,燃料在锅炉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这些烟气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水。
由于高温烟气的传热效率较高,水很快被加热到沸点,并转化为水蒸气。
水蒸气在锅炉内部上升,形成一个热对流循环。
热对流是由于热水的密度较低,容易上升;而冷水的密度较高,容易下降。
因此,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一个自然的循环流动。
在循环的过程中,热水进入供暖系统,通过管道流向需要加热的房间或区域。
在供暖系统中,热水释放热量,将室内空气加热。
同时,冷水被引入锅炉,参与循环。
此外,自然循环锅炉还配备了一个膨胀水箱。
在循环过程中,水因蒸发而产生的蒸汽会通过管道进入膨胀水箱,此时水会凉却并凝结成水,然后返回锅炉参与循环。
这个膨胀水箱可以保持系统的水平,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循环锅炉的加热效果会受到水的温差和流速的影响。
当水的温度高、流速快时,加热效果会更好。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自然循环锅炉时,需要合理配置供水和回水管道,以实现最佳的循环效果。
总而言之,自然循环锅炉通过利用自然对流现象,将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区域。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供暖设备,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建筑物和住宅。
锅炉循环水系统原理
锅炉循环水系统是指用于锅炉热量传递的循环水系统。
该系统通过热交换器将锅炉内的热能传递给需要加热的介质,同时通过水泵将冷却后的水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
锅炉循环水系统主要由锅炉、水泵、热交换器、管道和阀门等组成。
循环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锅炉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加热器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形成高温高压蒸汽。
2. 水泵开始工作,将冷却后的循环水从锅炉循环系统中抽出,通过管道输送至热交换器。
3. 在热交换器中,循环水与需要加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使介质的温度升高。
4. 加热后的水通过管道送回锅炉,继续吸收热量并转化为蒸汽,循环往复进行。
5. 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循环水系统中还设置有各种阀门和控制设备。
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和水流量,可以实现对循环水的控制和调节。
锅炉循环水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热能传递效率。
通过循环水的循环使用,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锅炉循环水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通过
各种安全措施,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锅炉循环水系统是通过循环水的循环使用,将锅炉中的热能传递给需要加热的介质的系统。
它通过热交换器和水泵等设备实现热能的转移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锅炉自然水循环的工作原理
锅炉自然水循环的工作原理是指通过自然力,利用水的密度变化和热量传递的方式,实现能源转化和热能传递过程的一种机制。
在锅炉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将热能传递给锅炉水,在烟气温度和炉水温度的驱动下,使水在锅炉内部形成自然循环,实现热能的转移。
首先,燃料燃烧后释放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烟道排出,同时也将热能传递给锅炉水,使其吸热并升温。
烟气的温度逐渐降低,而锅炉水的温度则逐渐升高。
其次,由于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热能的加热使得锅炉水的密度减小,从而使得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这种密度变化引起了水的对流运动,即冷水从锅炉的较低部分流向较高部分,而热水则从较高部分流向较低部分,形成了自然循环。
同时,在锅炉内部设置的水冷壁和水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烟气通过水冷壁或水管的表面,将热量传递给锅炉水,使其进一步吸热,进一步升温。
这样,锅炉水中的温度差异增大,促进了自然循环的进行。
最后,锅炉自然水循环的工作原理还与锅炉的结构、尺寸、燃料种类等因素有关。
合理设计锅炉内部的空间布局和水流路径,选择适当的锅炉尺寸和类型,以及控制好燃料的燃烧过程,都能对锅炉自然水循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锅炉自然水循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自然力驱动,利用水的密度变化和热量传递,使锅炉水在锅炉内部形成自然循环,实现能源转化和热能传递。
这种机制在锅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了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
水管锅炉原理
水管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它通过管道将水加热转化为
蒸汽,供给工业生产或者供暖使用。
水管锅炉原理主要包括水循环、燃烧系统和蒸汽循环三个方面。
首先,水管锅炉的水循环是其运行的基础。
水从给水系统进入
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然后再通过循环泵回到锅炉中进行
再次加热。
这个过程中,水的循环是持续不断的,确保了锅炉的稳
定运行。
同时,水循环还可以带走锅炉中的热量,保证了锅炉的安
全运行。
其次,水管锅炉的燃烧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燃烧系统通过燃
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然后将热量传递给锅炉中的水,使其
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锅炉
的工作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燃料的供给和燃烧过程,确保燃烧
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蒸汽循环是水管锅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蒸汽循环
将锅炉中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工业生产或者供暖。
蒸汽循环中的阀门、管道和附件设备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安装,以确
保蒸汽的安全输送和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水管锅炉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水循环、燃烧系统和蒸汽循环三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只有这三个方面都能够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水管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
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水管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总之,水管锅炉的原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够正常运行。
只有充分理解其原理,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才能够确保水管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锅炉水循环The Water Cycle of BoilerMAJTD NO.100.2目录1电站锅炉汽水蒸发过程流动和吸热的一般特性和原理 (1)1.1蒸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1)1.2蒸发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2)1.3蒸发系统换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特征 (4)1.4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6)1.5水循环的主要类型 (10)2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垂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13)2.1垂直上升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3)2.2垂直下降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6)3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水平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22)4超临界压力及以上状态汽水介质的管内流动和换热特点 (24)4.1存在临界点区域 (24)4.2存在拟临界温度 (24)4.3存在大比热区 (24)4.4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恶化类型 (24)4.5影响传热恶化的主要因素 (25)4.6超临界压力水蒸气的比容、比热和焓 (26)5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27)5.1自然循环的原理 (27)5.2自然循环主要热力特征参数 (28)5.3自然循环主要结构特征 (30)5.4自然循环主要运行特征 (32)5.6不稳定工况对锅炉水循环的影响 (34)5.7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35)6直流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36)6.1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中的流动多值性 (36)6.2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流体的脉动 (42)6.3直流锅炉的传热恶化 (46)6.4直流锅炉的特点 (46)6.5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 (47)6.6直流锅炉的基本型式 (55)6.7直流炉的运行特性 (59)6.8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横向裂纹失效 (62)6.9直流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63)7控制循环锅炉水循环原理 (66)7.1控制循环锅炉基本原理 (66)7.2控制循环锅炉一般设计原则 (67)7.3控制循环锅炉技术特点 (71)8锅炉缺水事故的预控 (78)8.1、汽包水位控制当前存在隐患 (78)8.2、锅炉缺水事故的控制 (80)8.3、锅炉缺水事故案例分析 (81)9设备附图 (86)10题库 (89)1电站锅炉汽水蒸发过程流动和吸热的一般特性和原理电站燃煤锅炉汽水系统,是汽水介质在炉内吸收燃煤燃烧所释放的热能,为汽轮机提供规定能级、品质和数量的蒸汽,将燃煤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热能的换热系统,包括吸收预热热、将给水加热为接近饱和状态的省煤器、吸收过热热和再热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而蒸发设备系统(水冷壁,自然循环包括汽包、下降管,控制循环还包括炉水循环泵),就是吸收蒸发热,把接近饱和状态的给水加热蒸发成为饱和蒸汽的设备系统,同时它的表面以一定形状围成具有密闭性能的炉膛,为燃料着火、燃烧、放热提供空间。
锅炉循环原理
锅炉循环是指锅炉内水的循环流动,通过这种循环,锅炉可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最终产生蒸汽。
在锅炉循环中,水和蒸汽的流动是由自然力和机械力共同驱动的,它们在锅炉内不断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
首先,水从给水系统进入锅炉,经过加热后变成饱和水。
在锅炉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炉排和燃烧室传递给锅炉水,使其温度升高,从而产生蒸汽。
这一过程中,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共同作用,促使水和蒸汽在锅炉内形成循环。
其次,热量传递完成后的水和蒸汽通过循环泵被抽出锅炉,进入汽水分离器。
在汽水分离器中,水和蒸汽被分离开来,水被送回锅炉继续循环,而蒸汽则被送至汽轮机进行功率输出。
最后,在汽轮机中,蒸汽的能量被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转动,同时产生功率。
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功率输出完成后,被送至凝汽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再次被泵送至锅炉进行循环,如此不断循环。
总的来说,锅炉循环原理是通过热量传递和能量转化完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水和蒸汽不断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最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锅炉循环原理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总结一下,锅炉循环原理是锅炉内水和蒸汽不断循环,通过热量传递和能量转化实现热能的利用。
这一原理的运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对锅炉循环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