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01第一章
- 格式:pptx
- 大小:164.53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一、会计概念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工作的对象:单位的财产物资及其货币表现。
二、会计核算基本假设和基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对其进行的期间划分。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
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企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第 1 页共86 页 13、修正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财务会计学》第01章在线测试《财务会计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财务会计中,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是( C )。
A、权责发生制B、永续盘存制C、现金收付实现制D、实地盘存制2、为财务会计工作确定了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A )。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期间D、货币计量3、企业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D)。
A、重要性原则B、历史成本原则C、配比原则D、谨慎性原则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D)。
A、客观性B、可比性C、明晰性D、历史成本4、(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会计确认包括(ABCD)A、初始确认B、后续确认C、终止确认D、进入会计系统的确认2、下列有关资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企业的资产仅限于资源,非资源不是企业的资产B、一项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关键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C、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具有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力D、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3、根据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做到(ABCD)。
A、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B、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C、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D、会计信息能够经受验证4、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是(BD)。
A、无形资产摊销B、成本与市价孰低法C、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D、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对或有收益的会计处理5、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ABCD)。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和公允价值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