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名词解释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
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
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第一章绪论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口语:是人们口吐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风格。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因而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文学语言: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
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单元音:发音时舌位。
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复元音:复元音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指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即组词造句的规则方法。
一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2.语法:语法是研究、描述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
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理解和解释。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自成系统);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语法从许多特定的语法单元中抽象出如何表达语义的共同组合模式、类型和规则。
语法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形成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方法。
5.语法的稳定性: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在一起的密切相关的系统。
拉动一根头发,移动整个身体。
因此,变化是缓慢的。
6.语法的民族性:每种语法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是其特点所在。
7.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单词:单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是组成短语和句子的另一个单位。
9.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句子是一个有语调并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前后都有独立的单位。
11.句法结构:由词按语法规律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句法结构中具有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缩写。
13.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4.名词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名词性词语构成,主要代表人或物。
15.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adj、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3.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5.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 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8.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 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语音1.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与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一样,声音一样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展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局部。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与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围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绪论一、填空题1.语言是一定语音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
2.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信息的编码、发出、传递、接收、解码的过程。
3.恩格斯曾经说过,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4.从语言自身的特点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汇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体系。
5.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语言。
6.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语言学是指研究普通话的科学,而广义的语言学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方言的研究。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_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8.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其中书面语依赖口语而存在,口语是书面语的存在基础,先有口语而后才有书面语。
9.“五四”以来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进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
10.方言是某一地区内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11.北方方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它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分别是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
1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且使之消除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
13.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第28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余的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14.普通话的“四用语”是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
15.普通话的三级标准是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很少差错;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言不太重,词汇、语法较少差错;一般普通话,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听懂。
16.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有_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
17.现代汉语的方言按照历史渊源和目前的特点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共七种方言。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50个-354汉语基础考试用【必背】第一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等。
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元音更加响亮。
3.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p、m、f”等。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4.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如花(hua)可以划分出“h、u、a”三个音素。
5.音色: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6.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
7.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字音之声调、句子之语调的不同主要是由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8.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的不同所致。
9.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他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10.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在音高变化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
11.零声母:在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习惯上叫作“零声母”,如“衣、无、语、安、恩”等都属于没有辅音声母的“零声母”音节。
12.复元音: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XXX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XXX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心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XXX: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障碍而形成的音叫XXX。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首的子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名词解释1 现代汉语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2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3 音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比音素大一级的语音单位。
说话和听话时,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4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5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
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6独体字和合体字指事(独体)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合体)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
独体字:是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或者说分不出偏旁的汉字。
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或者说由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
7汉字的标准化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这项工作叫做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的用字数量。
(二)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三)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8词义的色彩意义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一定的关系。
a 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源自现实的人的情感。
所有的词据此可分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一些看法。
b语体色彩c形象色彩词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9语义场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10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定义:最常用、最必需、最明确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根词: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基本词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一般词汇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特点: 不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11义素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 10题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语音2 / 101.语音: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3 / 1011.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文学院—考研辅导讲义现代汉语题库注意: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通用教材与讲义二〇〇九年八月(第三版)2010年8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讲,希望大家认真预习课本,研习讲义!真题选讲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真题现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汉民族共同语2、音位3、六书4、语义场5、句式二、操作题1、分析声母发音chi le ke xi bu2、分析韵母发音he ba mo ci ju3、汉字造字法水、锦、天、牧、问4、词的构造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我的文具盒呢?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三、简答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假借2、引申义3、叶韵4、字母5、如字二、简答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三、加标点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四、古文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解释加黑词语居则曰:‘不吾知也!’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异乎三子者之撰吾与点也2、解释加点字的虚词的词性、意义及语法特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写出文段名词用作动词和双宾语的句子4、翻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练习与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绪论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词汇: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语法: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语音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音节(字音?):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声调是指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变调:变调是指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轻声:轻声是指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P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P3):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语规范化(P10):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P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5、汉字(P13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6、甲骨文(P144~145):甲骨文是发现于殷商遗址,主要用于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汉字形体,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7、隶书(P145):隶书包括秦隶和汉隶。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笔形平直方折;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撇、捺和长横有波桀。
8、楷书(P14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兴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整齐,书写简便。
9、笔画(P148):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10、笔顺(P153):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11、部件(P150):笔画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多数部件由一画以上的笔画构成。
12、形声字(P156):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字叫形声字。
13、语素(P206):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P207):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P21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6、连绵词(P211):连绵词指两个不同的一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7、外来词(P250):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讲义现代汉语第一部分·名词解释一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4、方言二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位5、元音6、辅音7、调值8、词重音9、逻辑重音10、音高11、音强12、音长13、音色14、声母15、塞擦音16、边音17、清音18、浊音19、音质音位20、非音质音位21、四呼22、押韵23、调值24、音位变体25、条件变体26、自由变体27、同化28、异化29、儿化30、异读词31、语流音变三1、文字2、汉字3、甲骨文4、金文5、篆书6、隶变7、楷书8、行书9、草书10、笔画11、部件12、部首13、独体字14、合体字15、象形16、指事17、会意18、形声19、异体字20、错字21、别字四1、语汇2、语素3、词4、单音词5、多音词6、双声词7、叠韵词8、单纯词9、合成词10、派生词11、复合词12、词义13、义素14、义素分析15、义位16、概念意义17、色彩意义18、基本义 19、语义场20、固定短语21、上下义词22、类义词23、同素词24、同义词25、反义词26、同音词27、同形词28、基本语汇29、外来词30、成语31、谚语32、惯用语33、歇后语五1、语法2、语法单位3、语素4、短语5、句子6、独立语7、复句8、句群9、标点符号六1、语用2、语言背景3、长句4、短句5、排比6、层递7、顶真8、回环9、比喻10、比拟11、借代12、夸张13、对偶14、反复15、舛互16、通感(移觉)17、拈连18、仿词19、反语20、飞白21、双关22、别解23、对比24、映衬(衬托)25、示现26、错综27、婉曲28、警策29、设问30、反问31、词语的移用32、词语的代用33、词语的仿用34、言内意义35、言外意义36、指示语37、语体38、语言风格第二部分一1、现代汉语的含义是什么?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3、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4、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5、现代汉语方言是如何划区的?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9、普通话为什么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武汉话为标准音呢?10、为什么北方方言会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11、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二1、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有何异同?2、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哪些要素?3、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哪几种?4、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在现代汉语语音里有何作用?5、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什么是记音符号?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哪几种?7、《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特点和用途?8、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9、音素和音位有何联系?10、什么是严式标音法,什么是宽式标音法?11、声母和辅音有何联系?12、什么是声母的发音部位?根据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哪几类?13、什么是声母的发音方法?根据发音方法,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哪几类?14、用国际音标标记下列普通话辅音声母,并指出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2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3音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比音素大一级的语音单位。
说话和听话时,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4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5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
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6独体字和合体字指事(独体)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合体)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
独体字:是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或者说分不出偏旁的汉字。
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或者说由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
7汉字的标准化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这项工作叫做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的用字数量。
(二)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三)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8词义的色彩意义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一定的关系。
a 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源自现实的人的情感。
所有的词据此可分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一些看法。
b 语体色彩c 形象色彩词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9语义场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10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定义:最常用、最必需、最明确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根词: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基本词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特点: 不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11义素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现代汉语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 北方话、官话) 以北京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能够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 江南话、江浙话) 以上海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 江西话) 以南昌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 湖南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能够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 客话)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 福佬话) 以福州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能够分为五个次方言: 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 广东话) 以广州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 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 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 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 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 : 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 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 : 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 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 物理属性( 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 详下) 、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的本质属性) 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 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 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 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5.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6.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7.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8.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9.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10.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11.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12.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13.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14.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5.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6.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7.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18.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19.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20.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21.区别词: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
22.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
23.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24.副词:副词是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P17)25.代词:代词是有替代,指示作用的词。
26.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
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
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