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 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密集的雨 点,打得左右倾斜。
③组中第一句的表达更雅致,多用雅词;第二句则只是常规表达, “愈”“攲斜”多用于书面,而“越”“倾斜”则多用于口语,表 达缺乏一定的新意。
小结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泰戈尔,印度作__家__、诗__人___。主要作品有诗 集_《__吉__檀__迦__利、》_《__新__月__集、》 _《__园__丁__集、》 《__飞__鸟__集》_等,是亚洲第一位 诺__贝__尔__文__学__奖_ 的获得者。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 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 为“瞻波伽” 金色花 ,又译作“ 诗圣 ”,印度圣物,木 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2.“我”变成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我”给母亲带来了 什么? 3.“我”是怎样的形象?你从哪些 词句 看出来的? 理解母亲所 说的“坏孩子”?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比较阅读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你从哪些地方能读出来这种特点?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读给你的同桌 或其他小组成员听,并交流感受。
读一读结尾:
《金色花》的语言清新、灵动、活泼,充满童趣。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一天里陪伴母亲,为母亲遮阳,孩子的内心充满喜悦, 当他再次变回孩子的时候,也知道用无私回报母爱,他故意和妈妈打趣,尽 显调皮,但却让人感受到母子之间的亲密和谐。 而《荷叶·母亲》的结尾则含蓄蕴藉,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 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