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代换算表
- 格式:pdf
- 大小:239.48 KB
- 文档页数:1
我们经常在一些日文网站或者书籍上看到昭和某年、平成某年。
那么日本的纪年方法如何换算到我们经常用的公元纪年法呢?
日本的第一个纪年是从1868年1月1号开始的,即明治1年。
第二个纪年是从1912年1月1日开始的即大正1年。
第三个纪年是从1926开始的即昭和1年,而现在常见的平成纪年是从1989年1月1日开始的。
所以知道了这些,大家就可以平成某年等相当于现在的公元多少年了。
还有一个相对简单的算法是:大正**年+11=公元19**年,昭和**年+25=公元19**年,平成**年-12=公元20**年。
如果懒得这些的,可以参考下表:。
日本专利的检索方法介绍目前通过因特网检索日本专利的途径主要有:日本专利局(特许厅)的工业知识产权电子图书馆IPDL、日本专利情报机构的PATOLIS网上专利检索系统、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CyberPatent专利检索系统以及欧洲专利局EPO的专利检索系统ESP@CENET。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专利局的IPDL检索系统,并对网上其它日本专利检索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1 .日本专利信息的特点以及各种专利号的表达方式日本专利局创建于1885年,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
日本专利局给予保护的工业知识产权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特许”、“实用新案”、“意匠”和“商标”,其中前三项专利等同于我国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日本专利从申请、公开、审查到正式授予专利权要经历漫长的审批程序,其专利文献号码也随各种程序和年份的改变而改变,加上日本是一个使用日本天皇年号的国家,不同的天皇有不同的年号,使日本专利号的表达方式显得尤为复杂。
在目前国际化的潮流中,这种复杂的专利号表达方式给不懂日语的专利检索者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专利局在IPDL检索系统中将2000年以后的专利文献改变为国际通用的公元年号,但2000年以前的专利仍然以日本年号的表达方式进行检索。
在检索日本专利数据库时,尤其是从CA等其它大型数据库中检索到日本专利文摘信息,希望通过网上数据库获取专利全文时,对日本专利号各种表达方式的准确把握就显得更为重要。
2 .日本工业知识产权电子图书馆IPDL IPDL 专利检索系统是日本专利局官方开设的日本工业知识产权电子图书馆(The Industrial Property Digital Library),其目的是向全球因特网用户提供日本专利局已有的约4000余万份日本专利文献的免费检索途径。
不仅可以检索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还可检索到各专利的法律状态。
该数据库目前可通过日文和英文两种工作语言进行检索。
日本年号和中国文化张国强我的一位朋友在读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的作品,川端康成生于“明治32年”,这个“明治32年”是公元多少年?朋友特意打电话问我,于是我就提笔写了这篇关于”日本年号和中国文化”的短文。
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年历是西历,日本国却不同,不仅使用西历还使用年号称年,日本国的年号制度是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的年号使用起始于西历之前,日本则在其大约800年之后才开始有年号制度。
中国的年号制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1911年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从此不再使用年号。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用公历纪年,因为年号是帝王使用的纪年方法。
废除年号,埋葬封建王朝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新的时代。
从国际交往来看,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通用的公历纪年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
日本国的第一个年号始于公元645年的“大化”。
从“大化”至现在的“平成”,日本国的年号已有248个。
明治时代以前,有的天皇不设年号,有的沿用前一天皇的年号。
部分天皇频繁变动年号,两三年就更改一次,有时一年内就改元起个新年号。
他们认为年号有护身符的作用,以求逢凶化吉。
到了明治天皇时代,规定了“一世一元”的制度,即一代天皇在位的年代里只能有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不再具有护身符的意思,仅仅表示天皇治世的名称。
据记载,“明治”这一年号是天皇本人从征集的几个年号中抽签决定的。
“大正”“昭和”则是根据明治时代制定的“皇室典范”和“登基令”先由内阁官员反复讨论、初步内定,最后由天皇决定。
“昭和”这一年号的出处来自《书经》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由于以前没有关于年号的制度,所以昭和54年(1979年)6月,日本国制定了年号法,明确规定年号由政府听取学者及众参两院正副议长的意见后由内阁会议决定。
只有继承皇位时才能更改年号。
决定年号时有一个惯例,年号的名称都由日本著名的学者从古代中国的书籍中寻找含有庆贺意思的词语,如:永、天、元、和、治、安、文等字。
胸罩罩杯换算的换算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国人发明的,它的前名是紧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纪时就已出现,当时妇女穿它以保持体态。
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渐演变成分上下两件(束胸及束腹),再经过巴黎设计师们的巧艺,式样愈来愈简单,终演变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裤。
不过胸罩惊人的款式变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
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头多简称为bra,此自毫无疑问来自法文。
全罩胸罩:可以将全部的乳房包容于罩杯内,具有支撑与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
任何体型皆适合,适合乳房丰满及肉质柔软的人。
3/4罩杯胸罩:3/4罩杯是四款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如果你想让乳沟明显的显现出来,那您一定要选择3/4罩杯来凸显乳房的曲线。
任何体形皆适合。
1/2罩杯胸罩:利于搭配服装,此种胸罩通常可将肩带取下,成为无肩带内衣,适合露肩的衣服。
5/8罩杯胸罩:与3/4罩杯非常相似,适合胸部小巧玲珑的女孩,更显丰满。
罩杯的尺寸则由其深度决定。
乳房最高点的乳围(三围之一)减去乳房下围一圈的长度,7.5cm者为AA杯,10cm 者为 A杯,12.5cm者为 B杯,以后每加2.5cm, 就多一种尺寸。
两种罩杯间的尺寸则以够长的背扣来解决。
穿胸罩的方法是,把手穿进肩带和背带之间的空隙,将上半身倾斜45度,让乳房藉地球引力尽量容入罩杯中,然后挺直,调整肩带长度(颇类似成功岭上调枪带长度),整理所有的带子(不要有翻转的),扣上固扣,再检查一次,把余肉尽量收进罩杯里,最后把手上下晃动,如果胸罩位置固定,就OK了。
解开的方法则是,把固扣松了,分别将双手肩带、背带(前扣式则为罩杯)之间的缝隙伸出来,就解决了。
基本上胸罩是一种束得很紧的东西,女性一穿上她,一直都会感觉束束的,好像用绳子绑的感觉。
事实上,当固扣解开的那一刹那,因为反作用力的关系,罩杯马上就松了!她的支撑力实在不小!而且刚解开胸罩的女人,肩带、被带上都会红红的,实在不算舒服(拍胸罩广告的模特儿前几天都不能穿任何内衣裤)。
76 |INFORMATION ON PUBLICATION审读加工|栏目编辑·缪立平古今中外,各国在不同时期,用来标记时间、日期和年代的方式和现在有着很大区别,加上涉及不同的历法,书稿中常会出现各种时间年代(年号)类的知识性错误。
本文就编校工作中常见年代错误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业者提供些许参考。
一、出版中的时间年代(年号)差错举例表1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计错表(2016.6)《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计错表》中关于A 类知识性差错的表述总共有6条,下面就较为常见的时间年代(年号)差错略作举例。
1.因年号起讫时间产生的差错“2019年令和元年,日本明仁天皇退位成为太上天皇。
”这句话错在哪里呢?日本明仁天皇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成为太上天皇,皇太子德仁在5月1日即位为新天皇,并正式启用新年号“令和”。
换句话说,以2019年5月1日为界,之前是平成,之后是令和。
所以,虽然都在公元2019年,而且前后只相差一天,但前面是平成三十一年,后面是令和元年。
所以,应将令和元年改为平成三十一年。
同样的差错在古籍出版或引用古文献的文稿中也很常见,见到这种在年号开始和结尾时间点发生的事件,需要多加注意。
2.因年号更迭发生的差错“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朱棣兵围南京城,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启用建文年号,1402年其实是建文四年。
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城后,废除建文年号,把建文这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年到洪武三十五年,但明神宗朱翊钧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下诏恢复了建文年号。
也就是说,虽然年号有过更迭,但这里其实应该用建文年号。
而且从时间顺序上说,朱棣围城的时候还没改年号,他是攻入南京城后才废建文改洪武的。
像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中国历史悠久,漫长的历史上有过几百个年号。
特别是王朝更迭的时候,年号尤为混乱,改不改年号、怎么改、改什么都是皇帝拍拍脑门子的事情,编校人员如果不了解情况就很容易发生错误,尤其是分裂王朝时的年号,需要特别关注。
常用单位换算表1、时间单位换算表第 1 页共20 页①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定义见“国际单位制”.② 这里指的是天文年。
2、长度单位换算表第 2 页共20 页注:1、长度的单位为米。
定义见“国际单位制”。
2、在日本制中,1日里=36日町=3.9273千米;1日町=36日丈=60日间=109.090米;1日丈=2日寻=3.0303米;1日间=6日尺=1.8182米;1日寻=5日尺=1.5152米;1日尺=10日寸=100日分=1000日厘=0。
30303米;1鲸尺=1。
25日尺=0.3788米。
3、面积单位换算表第 3 页共20 页第 4 页共20 页注:1、对市制,1平方千米=4平方市里;1平方米=9平方尺;1市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市尺;1市亩=10市分;1市分=10市厘。
2、在日本制中,1平方日里=15。
4237平方千米;1日町=10日段=100日亩=0。
99174公顷;1日亩=30日步或日坪=0.99174公亩;1日步=10日合=100日勺=3.3058平方米.4、体积单位换算表第 5 页共20 页注:① 1901CGPM定义升为1千克水在标准大气压和最大重度时的体积,即1升(1901)=1.000028dm3.目前通用的(1964年CIPM声明)1升=1② 在英国,1英蒲式耳(UK bu)=4英配克(UK pk);1 英配克(UK pk)=2英加仑(UK gal).③ 在美国只用于干量,1美蒲式耳(US bu)=4英配克(US pk);1 美配克(US pk)=8夸脱(干)(US dry qt)=16品脱(干)(pt)。
1美桶(干)(US bbl (dry))=7056英寸3=115。
627升;1美桶(石油)(US bbl (for petroleum))=42美加仑(US gal)=1升。
第 6 页共20 页5、质量单位换算表第7 页共20 页①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② 1千克(kg)=1/9。
日本年号与公历年对照表日本年号是日本历史上的一种时间计算方式,它是以天皇在位时期为单位来计算的。
每当天皇即位时,就会制定一个新的年号,用于标记这一时期。
而公历则是以基督教历法为基础的时间计算方式。
在日本,公历也被广泛使用。
下面是日本年号与公历年的对照表。
1. 明治时期(1868年-1912年)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明治元年(1868年)是明治时期的开始,也是日本年号制度的开始。
以下是明治时期的年号与公历年的对照表: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二年:1869年明治三年:1870年明治四年:1871年明治五年:1872年明治六年:1873年明治七年:1874年明治八年:1875年明治九年:1876年明治十年:1877年明治十一年:1878年明治十二年:1879年明治十四年:1881年明治十五年:1882年明治十六年:1883年明治十七年:1884年明治十八年:1885年明治十九年:1886年明治二十年:1887年明治二一年:1888年明治二二年:1889年明治二三年:1890年明治二四年:1891年明治二五年:1892年明治二六年:1893年明治二七年:1894年明治二八年:1895年明治二九年:1896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明治三一年:1898年明治三二年:1899年明治三三年:1900年明治三四年:1901年明治三五年:1902年明治三六年:1903年明治三八年:1905年明治三九年:1906年明治四十年:1907年明治四一年:1908年明治四二年:1909年明治四三年:1910年明治四四年:1911年明治四五年:1912年2. 大正时期(1912年-1926年)大正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日本进入了现代化社会。
大正元年(1912年)是大正时期的开始。
以下是大正时期的年号与公历年的对照表:大正元年:1912年大正二年:1913年大正三年:1914年大正四年:1915年大正五年:1916年大正六年:1917年大正七年:1918年大正八年:1919年大正十年:1921年大正十一年:1922年大正十二年:1923年大正十三年:1924年大正十四年:1925年大正十五年:1926年3. 昭和时期(1926年-1989年)昭和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日本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