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京津冀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雾霾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形成的气象现象。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根据数据统计,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500,严重超过国家标准,这与该地区大量的工农业排放以及固体燃料燃烧有关。
产生雾霾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量的工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大量的工业和农业活动。
工厂和农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大气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再次,地理气候条件也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的因素之一、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盆地较多。
这种地形条件使得空气污染物聚集在地表,难以散去,进而形成雾霾。
最后,农村地区落后的污染治理设施也是雾霾问题加重的原因之一、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治理设施投入不足,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为了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工农业排放的控制。
政府需要加强对工厂和农村地区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并鼓励企业和农民使用清洁能源和更加环保的技术来减少排放。
其次,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这将有助于减少固体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再次,加大交通污染治理力度。
政府应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并严格执法,加大对不符合标准车辆的处罚力度。
此外,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力度也是关键。
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加强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最后,加强区域间合作。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跨区域的问题。
因此,只有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统筹规划,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平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1. PM2.5浓度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一直居高不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容易悬浮于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冬季,特别是取暖季节,PM2.5浓度往往更高,导致空气质量急剧恶化。
2. 工业和交通排放成主要原因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工业和交通枢纽,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都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 地理气候条件导致大气污染难以消散京津冀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加上季风的作用,导致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
当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增加时,大气污染物很难迅速消散,从而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积聚,影响空气质量。
4. 雾霾天气频发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雾霾天气下,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对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通过强化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环保要求,减少排放污染物。
2.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鼓励和引导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京津冀地区以外转移,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3. 加大对交通尾气的治理和控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和监管,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提高车辆排放标准。
加大对交通拥堵的治理力度,减少交通导致的尾气排放。
4.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湿地、植被和水源地,防止环境恶化。
推进京津冀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当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京津冀地区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亟待解决。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推进京津冀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建立健全环保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环保产业领域,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环保产业迅速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环保技术水平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开发并推广高效节能、低排放的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加快京津冀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步伐。
三、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京津冀地区,一些传统行业和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进行整治。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促使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或者转型升级为清洁生产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建立健全环保监管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要建立健全环保监管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保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及时公布环境状况和环保执法信息,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形成较强的环保执法震慑力,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加强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发展。
各地应加强合作,协同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共同应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社会各界的环保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京津冀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也是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
为了解决该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领导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本文将就京津冀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展开探讨。
一、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雾霾频发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领导的环保责任。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领导将环保问题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进行推进。
这也是领导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的一个重要原因。
3、国际环境标准压力。
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增加,我国需要遵守国际环境标准,这也是领导出台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现状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多个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环境污染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一下简要的介绍。
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最基础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污染物排放限值、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法规对于大气、水、噪声等方面的污染防治都有具体规定。
它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对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等进行了规定。
2、《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环保方面的一部重要法律。
该法规清晰地规定了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治理、水污染的防治、污染源等方面。
同时,该法规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区的划定、污水排放审批等进行了规定。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与治理研究概述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来源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研究。
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农业活动以及燃煤和燃油等能源燃烧。
工业排放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京津冀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进入大气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给空气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交通排放也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尤其是柴油车辆的普及,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成为了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二氧化氮、颗粒物等污染物。
农业活动的污染贡献也不可忽视。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农业作物种植和养殖活动,农药的使用、畜禽粪便的废弃物和秸秆等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氨气和甲烷等。
燃煤和燃油等能源燃烧也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燃煤发电、工业燃煤以及家庭取暖等活动导致大量的黑烟、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
此外,工业和交通领域中的燃油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
2. 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为了减少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需要在多个领域开展综合治理。
以下是一些重点领域:(1)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源污染的管理,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降低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
(2)交通污染控制:控制机动车排放,提倡绿色出行模式,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城市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和养殖污水处理等技术手段,减少农业活动对大气的负荷。
(4)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替代,减少燃煤和燃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了该地区面临的一大挑战。
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空气质量,是当前京津冀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空气污染现状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工业、交通等活动频繁,大量的排放物质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PM2.5浓度高居不下,成为了该地区环境质量的一大隐患。
尤其在冬季,受到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导致污染物难以有效散去,造成雾霾天气频发。
严重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
除了大气污染,水、土壤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京津冀地区的环境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造成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工业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工业企业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交通排放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数量大幅增加,排放废气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成为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能源消耗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京津冀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极大,大量的化石能源的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成为了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工业、交通和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成为了造成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三大主要原因。
三、应对策略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 调整工业结构,减少污染排放。
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推进工业结构升级,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促进绿色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政府可以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推广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传统燃油车的数量,同时加强对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城市群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京津冀典型城市的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以期为该地区的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内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三个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三、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一)北京市环境污染特征北京市环境污染主要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
此外,北京市还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二)天津市环境污染特征天津市环境污染主要以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为主,表现为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
天津市的河流污染严重,部分河流黑臭现象明显。
(三)石家庄市环境污染特征石家庄市环境污染以工业排放和冬季燃煤取暖为主,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
此外,石家庄市还存在着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四、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变化规律(一)北京市环境污染变化规律北京市近年来加大了环保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行、限产等,使得PM2.5浓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同时,北京市的环保工作也呈现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的趋势。
(二)天津市环境污染变化规律天津市在环保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等措施,大气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但水体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
(三)石家庄市环境污染变化规律石家庄市在环保工作上仍面临较大压力,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同时,石家庄市也在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城市绿化等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
五、影响机制对比分析(一)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对比京津冀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小,但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仍存在一定差异。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摘要】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
接着探讨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然后提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对策,如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推广清洁能源。
还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环境治理,强调了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亟待重视,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路径,才能有效解决这一严重环境问题。
【关键词】空气污染、京津冀地区、严重性、目的、现状分析、主要原因、健康影响、对策、协同发展战略、环境治理、重视、可持续发展路径。
1. 引言1.1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该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发达的工业基础,因此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常年高于国家标准,严重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标准。
大气污染物浓度居高不下,PM2.5、PM10以及臭氧等有害气体都超标严重,给居民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胁。
京津冀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加之地处华北平原,易受到大气稳定层屏障的影响,导致了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造成了雾霾频繁、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这对人们的出行、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才能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本文目的与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可能的解决对策。
笔者将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污染程度、区域分布、季节变化等方面。
接下来,笔者将探讨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污染、交通尾气排放、农村散煤燃烧等。
京津冀重污染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京津冀重污染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重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放: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和制造业。
然而,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这些废气和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和水污染严重。
2. 能源消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耗量也非常庞大,尤其是依赖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河北地区。
燃烧煤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车辆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废气等也是导致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地理条件: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是重污染问题的原因之一。
夏季高温和低湿度的气候条件导致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形成了大气倒灌现象,使得污染物滞留在该地区。
此外,京津冀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缺乏自然屏障,使得污染物扩散的难度加大。
二、重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导致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下,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生态环境破坏:重污染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水质恶化,给水生生物带来威胁。
大气污染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酸雨的形成也对土壤产生了严重的侵蚀作用。
三、解决京津冀重污染问题的方案:1.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执法和处罚。
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
摘要:工业革命道路。
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张以来,特别是20是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
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环境的现状和压力则更严峻。
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逐步加深。
关键字: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污染源、治理与防护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1.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占了首要污染指数的90%以上。
从200年到2009年间,比如上海每年灰霾发生的天数都超过了150天。
细颗粒物PM25的年平均浓度高达0.050-0.059mg/m3,超过国际卫生组织年平均值标准0.015 mg/m3的3-4倍。
2004年PM2.5/TSP的年平均值达到了0.41,到2007年则达到了0.53,呈逐年增长趋势。
说明了上海的细颗粒物污染程度极其严重。
2. 二氧化硫,空气中的二氧化硫63.2%来源于工业排放。
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则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
煤炭是主要能源,燃煤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有的工业锅炉、煤炉等都排放二氧化硫烟气。
3.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出来,包括NO2、NO等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
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污染主要增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曾在洛杉矶、伦敦和日本四日市发生过三次大气污染事件,均导致全城性的严重健康灾难。
大量研究显示大气染污可短期和长期导致全因死亡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事件发生率增加。
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a.减少了太阳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b.减少大气降水量. c.增加大气温度 d.引发酸雨。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和另外7个地级市,涉及到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
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98亿元。
以汽车工业、
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 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京津冀都市圈云集了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备有滨海新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和河北省 300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渤海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天津港、曹妃甸港等天然优良港口。
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衔接南北,贯穿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
然而,京津冀地区也成为了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气污染形势堪忧。
根据环保部5月发布的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最差,平均达标天数比例27.4%,低于全国32.7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8.7%,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
13个城市中,张家口、秦皇岛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范围,其他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污染较重。
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O3。
与上月相比,受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相比转差。
污染物浓度分析,PM2.5、PM10、SO2和NO2月均浓度比上月有所升高,分别上升19.1%、14.4%,3.7%和4.9%。
一是部分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仍然存在。
检查的65家企业中,有14家存在环境违法问题,有15家存在环境管理问题。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落后产能未及时淘汰,“土小”作坊仍有存在。
例如:唐山金利达钢管有限公司高炉未建设规范的污染治理设施,无组织排放严重。
三是面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尚需进一步落实,管理工作需进一步细化。
唐山市国道102、国道205沿线、张家口市、邢台市多条运输主线道路扬尘控制措施不到位,扬尘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部分机动车辆冒黑烟现象突出。
张家口市、邢台市、邯郸市燃煤散烧、道路两侧农田秸秆焚烧问题突出。
储煤场、砂石料堆场、施工建设场地等防尘设施不完善,操作现场扬尘严重的问题。
例如,唐山市高新区世纪龙庭B区建筑工地,防尘设施成了“摆设”,重污染天气下应对措施不清。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主要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自治区下降10%。
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013年8月29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今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依法实施问责。
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环境保护部近日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今年冬季的来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着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打好今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攻坚战。
大气污染的治理与防护需要政府与广大公众的齐心协力,一、要因地制宜,
做好各项预防和准备工作。
二、要未雨绸缪,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和预警工作。
三、要各司其职,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
省、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并按照各自应急预案分别采取应急措施。
相关单位按要求停产、停工、限产、限排。
四、要强化执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督检查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形成“同呼吸共奋斗”社会氛围。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一定要见到实效,要让老百姓看到治理大气污染的希望。
要理顺关系,建立国家协调督导、各省(区、市)统筹组织、城市负责实施、单位具体落实和全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对于大气污染,我们大学生能做什么:首先,大家都要意识到,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每个人的意识,加强宣传。
其次,多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尽量避免私家车在大学生中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要知道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要用100多年的时间才能降解。
同时,尽量少用一次性的筷子等。
互联网上,公众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打破交通拥堵和空气治理的恶性循环。
网友纷纷呼吁“禁止城市中烧烤”、“禁止放鞭炮”、“倡导坐公交车”、“骑自行车”。
参考文献:【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钱华、王冰妍《上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6月第2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