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2
逻辑导论第四章答案国际法学院总负责人:刘宣含一、制作人:庞智嘉1. A 鸟卵生脊椎动物周延不周延2. A 月球上没有生物的周延,不周延3 .E 金属非导体周延周延4. A 这个困难可以克服周延不周延5. O金属固体不周延周延6. A商品劳动产品周延不周延7. E无罪的人适用免予起诉周延周延8. O中毒死亡者自服中毒不周延周延9. I 我们当中有人不赞成方案不周延不周延10. A 困难可以克服周延不周延二、制作人:庞智嘉1.SIP2.SEP3.SOP4.SAP5.SOP6.POS三、制作人:庞智嘉1.SAP→SIP 有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2.¬SAP→SOP 有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3.SEP→SOP 有侵略战争不是正义的4.¬SEP→SIP 有战争是正义的5.SIP→¬SEP 并非所有律师都不是政法大学的毕业生6.¬SIP→S EP 诈骗罪都不是过失犯罪7.SOP→¬SAP 并非凡被告都是罪犯8.¬SOP→SAP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四、制作人:左敏1.题干:¬SAP(1)真¬SA P→SOP 对当关系推理(矛盾)(2)真假不定¬SA对当关系推理(反对)(3)假¬SA P→SOP→SI P→P IS→P O S→¬P A S对当关系推理(矛盾),换质,换位,换质,对当关系推理(矛盾)(4)真¬SA P→SOP→SI P对当关系推理(矛盾),换质2题干:SIP真(1) 真假不定对当关系推理(下反对)(2)真假不定对当关系推理(差等)(3)假SI P→¬SEP 对当关系推理(矛盾)(4) 真假不定 SIP→PIS→PO S→¬PA S→S IP换位,换质,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对当关系推理(差等),换位3题干: SI P SOP为假(1) 假¬SOP→¬SEP 对当关系推理(差等)(2) 真¬SOP→SIP 对当关系推理(下反对)(3) 真 SO P→SIP, ¬SOP→SIP换质,对当关系推理(下反对)(4)真¬SOP →SAP 对当关系推理(矛盾)4题干:SAˉP→SEP(1) 真假不定 SEP →PES→PA S→S S AP换位,换质,对当关系推理(差等),对当关系推理(差等)(2)假SEP→¬SAP→¬S E P对当关系推理(反对),换质(3)假SEP→¬SIP→¬SO P对当关系推理(矛盾),换质(4)真SE P→SOP 对当关系推理(差等)五、制作人:刘人豪1. SAP →﹁ SEP 反对关系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逻辑结构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1)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可以是手势、眼神)(2)有的桥不是拱形的。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4)这个故事是生动的。
知识点梳理:1.从语言表达方式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直来直去的陈述,因此称为直言命题。
2.从内容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某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反映,所以又可叫作性质命题。
3.从结构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一类事物情况的反映,也称一个主项的命题。
4.每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在命题形式中,主、谓项是逻辑变项,联项、量项是逻辑常项。
(1)命题的主项是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如例(1)中的“语言”,通常用“S”表示。
命题的谓项是表示命题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如例(1)中的“交流思想的工具”,通常用“P”来表示。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负概念均可充当主项和谓项。
)主项和谓项,统称词项,也叫变项。
(2)命题的联项是联结主、谓项的概念。
联项决定命题的质。
例(1)中的“是”和例(2)中的“不是”都是联项。
“是”为肯定联项,“不是”为否定联项。
(3)命题的量项是表示命题中的主项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量项决定命题的量,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之分。
例(1)中的“所有”为全称量项,例(2)中的“有的”为特称量项,例(4)中的“这个”为单称量项。
例(3)中的“北京”是个单独概念,不必加量项限制,其量项实则为单称。
综上分析,可得:例(1)是全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所有的S都是P。
”P S例(2)是特称否定命题,逻辑形式:“有的S不是P。
”例(3)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例(4)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5.在日常语言中,直言命题用单句中的主谓式表达。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四章第一节三四)《逻辑学》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三、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所谓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是指一个命题对它的主项、谓项的外延反映情况。
一个命题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是指这个命题确定地陈述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一个命题的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是指这个命题没有确定地陈述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
逻辑并不研究某个具体命题的内容及其主谓项是否周延,而是研究命题的一般形式,确定一些关于主谓项周延性的一般原则,以便在推理中正确使用。
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一下A、E、I、O四种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性。
(书P75)(一)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二)全称否定命题的主项、谓项都周延。
(三)特称肯定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
(四)特称否定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综上四点,列表如下:【此表考试,占四分】命题的类型 SAP SEP SIP SOP 主项周延周延不周延不周延谓项不周延周延不周延周延 SAP的周延性问题的例子: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
S和P全同,主项S周延,谓项P 不周延。
S P关于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性,要注意的三点:①一个脱离了具体命题的孤立概念,无所谓周延不周延。
因为前提是只在直言命题中。
②▲好好区分:要把命题对概念外延的不同陈述情况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区分开来。
③周延性是直言命题在量的方面的基本逻辑特征。
四、主谓项分别相同的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一)A、E、I、O的真假情况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由于任何性质总是属于一定的对象,因此,直言命题实际上反映两类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即A、E、I、O是对现实中S类对象和P类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概括反映。
实际中,S类对象和P类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且仅有如下五种: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S P PS S P S P S P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图4.5根据这些图形所表示的S与P两类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A、E、I、O四种命题的真假情况列表如下: SAP SEP SIP SOP 全同关系真假真假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假假真真交叉关系假假真真全异关系假真假真真假真假(二)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由上面A、E、I、O的真假情况表,可以看出A、E、I、O四种命题形式之间有如下四种真假关系:1.反对关系A与E之间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反对关系。
法律逻辑学第四章介绍本文档将带您深入了解法律逻辑学的第四章内容。
法律逻辑学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逻辑的运用。
该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法官、律师和法学研究人员的法律逻辑推理能力,并促进司法系统的公正性和效率。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方法和论证结构。
第四章:推理方法和论证结构4.1 推理方法在法律逻辑学中,推理方法是一种根据已知事实和法律原则,得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
推理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法律论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包括:•归纳推理:从个别案例或事实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原则;•演绎推理:从普遍规律或原则推导出特定结论;•类比推理:通过将一个已知情况与另一个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断它们的相似性和相同规律;•逆向推理:根据已知结论推断可能的前提条件或可能的事实。
推理方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和法律背景,深入思考并进行合理分析。
4.2 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是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框架,用于构建合理的论证。
在法律逻辑学中,论证结构起到明确论证目的、清晰呈现思路和增强论证逻辑性的作用。
本章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包括:•演绎论证: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必然结论的论证结构。
它基于三段论形式,包括主张、中间论据和结论,其中结论是从前提推导而来。
•归纳论证:从多个个案的特征或事实总结出普遍规律或原则的论证结构。
它通常包括观察、归纳和推广三个步骤。
•比较论证: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案例或观点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来支持论证。
比较论证可以从事实层面或法律层面进行。
•授权论证:根据权威的观点或法律规定,支持特定的论证结论。
以上论证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例和论证目的进行组合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论通过本文档,我们对法律逻辑学第四章的推理方法和论证结构有了深入了解。
推理方法的正确运用和论证结构的合理构建是法学领域中重要的思维工具,可以提高法律工作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论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