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铣工培训课件第十章 铣削用量和切削液
- 格式:ppt
- 大小:460.50 KB
- 文档页数:15
实训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实训环节及内容教学方法5′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醒学生已进入车间开始实习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勤和着装是否符合实习要求,然后引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通过车间现有的设备,对机械加工进行引入:机床零部件的制造往届学生优秀工件提问引发兴趣300′通过车间实物展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做到基本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入门指导(一)铣削的基本运动1、主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使工件多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运动。
(1)断续进给运动:控制刀具切入被切削深度的进给运动,俗称调正吃刀深度。
(2)连续进给运动:沿着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的进给运动,俗称走刀进给运动按运动方向又有:沿工作台长度的纵向进给、沿工作台宽度方向的横向进给、沿垂直方向的垂直进给。
二、铣削用量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铣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
1.铣削速度(Vc):铣刀刀齿的线速度。
铣削速度与铣刀直径、铣刀转速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Vc——铣削速度(m/min)d——铣刀直径(mm)n——铣刀转速(r/min)2.进给量(ƒ):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
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表示方法。
(1)进给速度(Vf):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
机床上的铭牌为此值。
(2)每转进给量(ƒ):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3)每齿进给量(ƒZ):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mm/z。
三者的关系为:Vf—每分钟进给量mm/minf—每转进给量mm/r n—铣刀转速r/minƒZ—每齿进给量mm/z Z—铣刀齿数讲授结合市场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背吃刀量(ap):又称铣削深度, 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
初级铣工培训讲义第一章识图知识第一节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一、投影法1.投影的产生: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2.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二、正投影的某些基本性质1、实形性2、积聚性3、类似性三、三视图的形成物体的一个视图不能表达物体全貌,要表示出某个物体的全部面貌,就必须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投射画出它的几个视图。
V面投影——主视图H面投影——俯视图W面投影——左视图四、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第二节简单零件的剖视、剖面的表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剖视图的作用(1)尽量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表达更清晰。
(2)便于标注尺寸。
2、剖视图的定义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1、单一剖切面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五剖面1、剖面图的概念定义: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剖面2、断面图的种类移出剖面重合剖面第三节常用零件的规定画法和代号一、螺纹牙顶画粗实线牙底画细实线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绘制二、螺纹的标注1.普通螺纹的标注格式:牙型代号公称直径×螺距旋向-中径公差带代号顶径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2.梯形螺纹的标注格式:螺纹代号Tr 公称直径×导程(螺距)旋向第二章量具和公差配合知识第一节表面粗糙度一、概念微观几何形状的特征叫表面粗糙度评定指标Ra、Ry、Rz二、符号及其标注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一、基本概念1.公差的有关术语和定义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二、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以及过渡配合三、基准制基轴制、基孔制四、形位公差1、形状误差: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2、形状公差:构成机械零件形状的几何要素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公差3、位置误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