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字典辞书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汉语通论: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m áo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我国古代没有字典、词典的名词,对解释字词的工具书稱為“字书”。
清初敕编《康熙字典》之后,才有“字典”的名称。
“词典”的名称,则出现更晚。
字典:以收字为主,着重解释单字的写法、读音和字义的工具书。
常用的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词典:以收词为主,着重解释词、词组、成语、典故、人名、地名的工具书。
常用的有:《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清初的官修字典,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字典。
康熙认为“《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应有一部“善兼美具,可以奉为典常而不易”的字书来代替它们。
因此书“可以奉为典常而不易”,就命名为“字典”,后人因成书于康熙朝,一般又称之为《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的正文前有序、凡例、检字、辨似、等韵、总目等附录,正文后附“补遗”和“备考”。
第二章古汉语通论第一节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汉语”课程学习必须掌握的字典辞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应查哪些字典辞书?二、怎样查这些字典辞书?教学方法:讲授计划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工具书?作为工具使用的书籍叫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做好工作,必须先打磨好工具。
工具书是以其独特的“工具性”为人民服务的。
虽然工具书并不系统地讲述某学科的知识,我们也不能单单依靠工具书来增长学问;然而在我们读书,做学问,钻研问题时,工具书却是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在大学里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工具和方法,培养独立钻研的能力。
学习古代语文化文,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书,才能解决阅读与研究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
二、工具书的检字法(一)音序检字法按照字音定出先后顺序来排列,有两种情况:1.按声母排列2.按韵母排列。
(早期排法)代表的书有:《广韵》宋代陈彭年编,分206韵,比他早的有《切韵》隋朝陆法言编。
《唐韵》唐孙愐编,主要解释字义,清代阮元的《经籍籑诂》,晋朱起凤的《辞通》。
也都是按韵母排列的。
音序法附有部首法。
(二)部首检字法这是最古的也是最常用的检字法。
按汉字的结构分成多少部首。
同一部首的字归纳在一起。
查字时先找到部首,然后按笔划数目(作部首的偏旁不计在内)由少到多去找。
遇到部首不太明显的字可以查检字索引。
第一个按部首排列的字典是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收九千多字,字体以小篆为正字,部首归纳出540个。
《字汇》明代梅膺祚著,收字三万三千多个,字形以楷书为准,将说文的部首进行了调整归并,变成214个。
《康熙字典》也是按部首排列的。
注意:《说文》字体采用小篆,而从《字汇》后采用楷书,楷书的笔势破坏了原来小篆的形体,楷书使用汉字方块化,笔势由原来近似于图画似的线条变成点画。
楷化后,有些本来不用的字形变成一样,例如:朔()育()朋(),有的楷化后变成不一样了,例如:赤()然()(分化现象),部首不再等于意符,(部首是指数中同一类的字里共有的最简单的那部分。
古代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2)按音序编排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
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
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1)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
如《康熙字典》中“祌音茫”,“屯音肫”之类。
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
(2)反切。
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
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
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
”《经典释文》:“乘,绳登反。
”“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夸kuā←苦(k-)+瓜(-uā)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
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怎样查字典辞书(1)按音序排列。
按拼音字母次序怕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序,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2)按部首和壁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
四角号码检字法(一)《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乙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七仔酉,八九戌部余亥存。
”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有时也有古注,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述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中华大字典》是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
全书在体例方面,注音主要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释义也比较简单,并采用了一些清人的训诂研究成果。
(二)《辞源》《辞海》《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编写者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
这是一部与词语为主,兼顾便可常识的大辞书。
这部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和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字。
单字先注音,后释义。
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
释义基本上是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
“社”,“(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个释义,“(诗)以社以方”是引得《诗经》中的话作例证,“{疏}以后的话是唐代孔颖达对《诗经》”这句话的解释。
第一章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
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必备内容,主要介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
对于几部学习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性质、体例、内容等方面了解这几部工具书,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为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掌握学习的手段。
【基本概念】
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
【基本理论】
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
反切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
直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
叶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
【重点难点】
反切法注音叶音问题《康熙字典》《辞源》《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一)方法
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
四角号码法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介绍几部常见字典词典
1.《新华字典》
2.《现代汉语词典》
3.《康熙字典》: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体例:
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
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不足:错误较多。
4.《汉语大字典》: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成,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的反切,还标明上古的韵部等。
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
m áo
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查检词语和典故最常用的工具书是《辞源》和《辞海》。
两书都是解放之前出版的,都用部首排列法,分214部。
用文言释义,不很通俗,书证尽可能说明词语典故的出处。
解放后,国家组织人员对两部辞书作了较大的修订,使之各有分工,成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工具书。
修订后的《辞海》仍是综合性辞书,而《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的著作,影响较大的有三四种。
1.刘淇《助字辨略》: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
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
缺点:对虚词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
2.王引之《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
体例:按古声母排列,共分为试卷。
内容:以经传的虚词为主,以子书与其他书的材料为辅,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缺点:收字太少。
3.杨树达《词诠》: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
体例: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解释虚词是先标明词类,然后释义,在列举例句。
缺点:分类过于琐细。
另外,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也值得重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习用的特殊语辞,这些语辞大半出于当时通俗口语,过去没有专著论及。
全书共释单字、词语五三七项、附目六百余。
每条排列的次序,先诗后词再曲,引证相当丰富,对于阅读诗词曲等作品很有参考价值。
【思考与练习】
1.到图书馆实际查阅翻检教材中提到的几部工具书,对其体例、编撰方式有一个明晰的感性认识。
2.利用工具书查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桃花源记》)
(3)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像续。
(张九龄《晨坐斋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