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加
- 格式:docx
- 大小:24.83 KB
- 文档页数:5
常用的识字方法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常用的识字方法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等方法。
?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加笔画、加熟字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笔画、熟字变成新的生字。
1、熟字加笔画:口加一笔:口+一?日;口+丨?中;日加一笔:日+一?旦;日+丨?田、甲、由、旧;日+义?白2、熟字加偏旁:日+阝(双耳旁)?阳;十+口(口字旁)?叶;田+艹(草字头)?苗;白+扌(提手旁)?拍;青+氵(三点水)?清;故+亻(单人旁)?做;不+辶(走之旁)?还;斤+辶(走之旁)?近;井+辶(走之旁)?进;3、熟字加一加(识字2中的第四课)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月+月?朋、禾+火?秋、木+几?机、日+木?果人+云?会、又+鸟?鸡、木+果?棵、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双口吕、三口品、两日昌、三日晶、三金鑫、三石磊、三水淼、夕夕多木+口?杏、呆、困、束4、熟字换偏旁:青:清?请?睛?晴?蜻?情?精?菁?倩?靖?婧? 减一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
比如学习去就是目掉了一笔就变成了日,禾去掉一撇就成了木。
? 猜一猜: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谜语或儿歌: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碧”----“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三人同日去旅游----“春” ? 讲一讲: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顺口溜或小故事讲出来。
顺口溜短小幽默,琅琅上口,利用它来识字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根据我的实践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顺口溜识字。
1. 字形分析。
例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弯: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方。
2. 字形联想。
例如: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黑:小黑猫,睁两眼,四个爪子蹲下边。
大班数学教案:加一加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加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素材:数字卡片、计数器、白板、彩色纸、笔•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三、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整理好教学素材。
–在白板上写下加法的符号“+”。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加法?我们平常在哪些场景中会用到加法?”–鼓励学生举例,例如:“我有两个苹果,接下来又拿了一个苹果,那现在我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放在一起,求它们的总和。
3.引入加法符号:–拿出数字卡片,分别写上1、2、3等数字。
–让学生来一个个数数字,例如:“拿出数字卡片1,我们加上一个,是多少?”–鼓励学生参与,回答出答案后,用加法符号“+”表示出来,例如:“1 + 1 = 2”。
–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逐渐引入加法符号的概念。
4.游戏活动:–准备制作一些加法练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不同数字。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位学生担任“加数”,其他学生担任“观察员”。
–让“观察员”从桌上取出两张卡片,交给“加数”。
–“加数”将两个数字加在一起,并说出结果。
–然后让“观察员”核对答案,判断是否正确。
–正确的话,加一分,错误的话,减一分。
–进行若干回合,最后统计分数,评选出胜利组。
5.回顾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定义与基本运算规则:“加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放在一起,求它们的总和。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加法的应用场景及实际意义。
四、教学延伸1.拓展练习:–通过游戏活动中的卡片练习,逐渐增加卡片的数字范围和数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
–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练习,加深学生对加法的印象。
2.巩固训练:–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加法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计数、加减实践,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一年级
加一加,减一减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识字方法,特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基本的加减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数字或物品来展示加减运算的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图形来演示加法运算。
给孩子们展示两个圆圈,然后逐渐增加一个圆圈,让他们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圆圈。
这样,他们就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数数能力。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形来演示减法运算。
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图形,然后逐渐减少其中的一部分,让他们数一数剩下的有多少个。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学会减法的概念,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计数技巧。
除了使用图形,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字或物品来进行加减运算的练习。
例如,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在纸上模拟加减运算。
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小玩具或者水果等物品,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加减运算。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增加对数字的直观认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孩子们巩固加减运
算。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参与一个数学竞赛,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加减问题。
这样,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总之,加一加,减一减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识字方法,适合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使用图形、数字或物品展示加减运算的过程,并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加减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加一加”识字法练习一、gěi xià liè zì jiā yì bǐ ,biàn chéng xīn zì,zài zǔ cí。
给下列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1.一+ = ()2.一+ = ()3.二+ = ()4.二+ = ()5.口+ = ()6.口+ = ()7.日+ = ()8.日+ = ()9.日+ = ()10.云+ = ()11. 了+ = ()12.人+ = ()13.人+ = ()14.大+ = ()15.大 + = ()16. 十+ = ()17.十+ = ()18.十+ = ()19.十+ = ()20.刀+ = ()21.木+ = ()22.木+ = ()23.上+ = ()24.上+ = ()二、gěi xià liè zì jiā liang bǐ ,biàn chéng xīn zì,zài zǔ cí。
给下列字加两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1.一+ = ()2. 一+ = ()3.一+ = ()4.一+ = ()5.一+ = ()6.一+ = ()7.二+ = ()8. 二+ = ()9.二+ = ()10.口+ = ()11.口+ = ()12. 口+ = ()13. 中+ = ()14. 十+ = ()15. 十+ = ()16.人+ = ()17.人+ = ()18. 人+ = ()19. 日+ = ()20. 门+ = ()21.口+ = ()22.月+ = ()三、gěi xià liè zì jiā yì gè zì,biàn chéng xīn zì,zài zǔ cí。
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1、加一加什么叫做“加一加”呢?我们在搞创造发明时可以这样想:在这中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行不行?这件东西加长,加高,加厚一些可以吗?“加一加”后会变成什么新东西?这新东西有哪些用途?我们在搞发明创造时,就要把无意的“加一加”变为有意的“加一加”。
我们学习中常用的文具许多就是“加一加”的产物。
如“铅笔+橡皮”就成了橡皮头铅笔。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裁纸刀,可以随手把写好的纸条裁下来。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小木梳,外出旅行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把3分钟颜色的笔芯装在一个笔杆中,就成了三色圆珠笔,在写字时可随时选用不同颜色。
最近,文具店里出售的一种集钢笔,圆珠笔和改正液于一体的多用笔也是“加一加”而成的。
还有如在卷笔刀加上小镜子、橡皮、小毛刷和成放木屑的小盒子,就成了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多用卷笔刀了。
家用电器中运用了“加一加”的例子则更多。
如:收音机+录音机+放音机+选曲电脑=多功能收录机电话+录音机=录音电话锅子+电炉=电暖锅许多多功能与裙子加在一起,就成了女孩子们夏天爱穿的连衣裙:把帽子与衣服加在一起,就是流行的新颖风衣。
当前流行的组合家具,就是许多单件家具相加。
当然它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巧妙地组合。
组合家具美观、实用、又充分地利用房间的空间。
在少年儿童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同学也运用了“加一加”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创造之门。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他日常使用的钢笔杆上贴上日历,成了日历钢笔。
它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查日期,写起日期来可用得上了。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垫板的一边刻上厘米刻度,等于在垫板上加上一把尺,可以一物两用。
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把圆珠笔的笔杆做成伸缩的,拉长后就成了教棒。
加一加大班数学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加一加大班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感知和计算能力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加法运算•加法的定义和性质•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加法的实际应用举例2. 减法运算•减法的定义和性质•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减法的实际应用举例3. 问题解决•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教师介绍加法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加法是什么?有哪些性质?–加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讲解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0分钟)–同位数相加–进位和借位的概念–运用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3.练习加法计算(15分钟)–针对不同难度的加法题目进行练习–学生互相出题,进行竞赛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教师介绍减法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减法是什么?有哪些性质?–减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讲解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0分钟)–同位数相减–借位的概念和方法–运用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3.练习减法计算(15分钟)–针对不同难度的减法题目进行练习–学生互相出题,进行竞赛第三课时:问题解决1.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如何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分组讨论实际问题(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和讨论3.实践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答问题并解释解题过程和思路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课堂练习(30%)–随堂练习和小组竞赛2.作业评估(30%)–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和独立性3.案例分析(40%)–分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束语加一加大班数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加一加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字,在探究汉字的规律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有趣,产生喜爱汉字的感情。
2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句,初步了解汉字加一笔可成新字的构字规律,形成初步的自学生字的能力。
3 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学着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学情分析:学生原来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日”这个字,只需要通过这十个新字的学习让他们明白,有些汉字加一笔就可变成新的生字这个规律就行了。
教学重、难点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感知汉字构成的规律。
2 正确区分生字的读音、字义。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己动手做活动的生字卡片。
2 教师准备甲虫、甲板、甲鱼、电厂、电灯等词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字形1 出示“日”字,问: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个老朋友吗?2 今天“日”要表演一个小魔术,这个魔术的名字叫“加一加”。
3 板书课题,读课题。
4 想知道“日”字加什么吗?看!老师用活动卡片组成“旦”、“电”。
好玩吗? 现在请几个同学上台摆一摆,并讲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5 其余学生,用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和三个笔画摆一摆,说一说。
二、拼读课文,寓识于读,自主识字这个游戏有趣吗?看看课文里这些字念什么。
1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反复拼读,抽生把画出的字念出来。
2 媒体展示带音节的生字,请小老师教读,小组开火车认读。
3 展示去掉音节的生字,抢读,男、女生分别读。
4 孩子们记性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小猫钓鱼”的游戏,谁能帮助小猫读准“生字小鱼”,钓上来的这条小鱼就送给他。
三、质疑读文,掌握字音字义只加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的字,而且模样还有点像,那它们的读音、意思相同吗?1 学生说书上的词语,4人小组讨论交流词义,每组抽一名起来汇报,师适时点拨。
2 媒体展示。
“甲虫”、“甲鱼”、“甲板”、“电厂”、“电灯”的图片。
“小鸟在天空飞,鱼儿在水中游”图,理解“自由”。
加一加
导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16个生字和12个新词,会写8个字。
初步认识部首“心”(心字底)、“女”(女字旁)。
2.进一步了解加一加成新字的汉字构字法。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加一加成新字的构成规律自主识字。
2.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3.朗读词语能语气连贯,尽可能表达出一定的情绪。
情感目标感受汉字的有趣,产生喜爱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能正确区分每组形似生字的读音和字义,能运用加一加成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1.部首卡片:讠、纟、、氵、、忄、日、冫、心。
2.基本字卡片:己、也、白、西、及、中。
3.抽拉式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4.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归类识字(二)第1课,我们学了“青”字,“青”加上不同的部首可以组成哪些字?(请、清、情、晴、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了解的加一加成新字的汉字构字法。
2.分别出示部首卡片“讠、纟、、氵、、忄、日、冫、心”和基本字卡片“己、也、白、西、及、中”,认识部首和认读基本字,并分别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过渡:这些基本字最喜欢交朋友,常常去找部首合作,它们手拉手在一起,于是呢,汉字娃娃又有了很多新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部首和基本字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汉字娃娃。
二、读读摆摆,辨别字形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找一找谁和谁交上了朋友。
2.摆一摆,出新字。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卡片,其他的同学自己动手摆一摆,认一认(读读)新的朋友。
指导认识“心字底、女字旁”。
3.比一比,辨字形。
教师将黑板上的新字进行整理排队。
让学生比一比,各组新朋友在字形上有哪些不同。
三、教师指导学习 1.教师指导学习第一、二组新字、新词,比一比,区分字音、字义,理解词语。
第一组:(1)“己”(jǐ)加上部首“讠”和“纟”变为新朋友“记”(jì)和“纪”(jì),读音相近,只是声调发生了变化;“记”和“纪”的读音完全相同,都读jì。
(2)“记”的部首是“讠”,和说话、语言有关,如记住、记录、记忆、忘记、记者等;“纪”的部首是“纟”,和丝线有关,如纪律、军纪、纪念等。
(3)读词语,能用“忘记、纪律”各说一句话吗?忘记——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决不会忘记。
纪律——上课时,我们要遵守纪律。
第二组:(1)“白”(bái)加上部首“”变为新朋友“柏”(bǎi),读音相近,只是声调发生了变化,是三声;“白”(bái)加上部首“忄”变为新朋友“怕”(pà),读音不同,虽然韵母都含有“ɑ”,但“怕”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发生了变化。
“柏”和“怕”的读音不一样,注意声母的区别。
(2)出示柏树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种树,“柏”与树木有关,所以部首是“”。
“怕”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部首是“忄”。
害怕、怕事、不怕等。
(3)读词语,让学生做做“害怕”的表情,再带着表情读出害怕的语气,最后用“害怕”说话。
害怕——深夜的雷声和闪电令我害怕。
小结学习方法:我们通过观察、比较,首先区别了新朋友的读音,然后根据部首的表义功能,理解字义,给新字扩词,最后读新词,想办法理解新词或用新词说话。
2.学完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发现……她:联系生活并和“他”比
较,奶奶、妹妹、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南极、水池”可以用多媒体(或图片)加深理解。
3.继续按照上面的方法,自愿找好伙伴学习第五组新字、新词。
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洒”是平舌音,三声;“晒”是翘舌音。
“洒水车、晒太阳”可以用多媒体(或图片)加深理解。
能带着一定的语气读读词语,并用“晒太阳”说一句话。
4.学生继续运用学法,独自学习第六组新字、新词,进一步培养自主识字。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强调“冲、忠”都是翘舌音,注意区别声母不同。
借助多媒体(或图片)展示“运动员的百米冲刺的情景”,指导学生带着语气读词语。
帮助学生加深对“忠厚”的理解。
用“忠厚”说话。
四、朗读课文,明确构字规律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谁能大胆地说说这些新字的构字方法?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部首,便构成了形不同、音不同、义不同的汉字。
汉字娃娃真有趣!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好词语。
小组对读,做“开火车”读词语的游戏,全班一起美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词语。
二、学习“忘、班、刺、厚”(1)小组自主学习。
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些字?如,“刺”(cì)是平舌音。
(2)扩词。
忘:忘记、忘掉、忘恩负义等;班:班长、班级、班干部等;刺:冲刺、刺激、刺刀、刺入等;厚:忠厚、厚道、厚薄、厚度、厚爱等。
三、细致观察,表现形美1.多媒体展示要求会写的8个字:“记”、“她”、“池”、“冲”、“级”、“怕”、“忠”、“洒”,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2.
请大家认认真真的观察,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些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吗?如,我发现了有7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女”字作为偏旁时发生了变化,第三笔横不能超出第二笔撇——“”,第一笔是撇点“ㄑ”。
4.多媒体展示要求会写的字的动态书写,学生观察或跟着书空,并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美。
“记”、“她”、“池”、“级”、“怕”、“洒”: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她”、“池”:由于“”占的比例大,而“氵”占的比例小,所以,“她”中的“也”要收敛些,“池”中的“也”要舒展些。
“忠”:上下结构,“中”的竖在竖中线上,不宜过长;“心”字作底,中间一点要下沉,谦让一些。
5.请翻开课后的描描写写,边观察边书写。
写好后先自评,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打上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或自由选择某个伙伴的字进行比较。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利用展示平台,师生共同评议,以点带面地加以引导。
6.请把自己想写的字,自己认为还不够满意的字再写写。
写完后,小组推荐,师生评议,写得好的奖给一颗“书法星”。
四、扩展练习1.比一比,组词语。
(课后第二题)2.请翻开《语文大冲浪》第38页,按要求走一走风景区的浏览路线,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汉字。
五、自主实践,知识迁移 1.留心身边的汉字,你发现哪些字是由基本字加部首组成的新字。
2.运用本课学到的构字方法(基本字加部首),和父母或伙伴一起做做组新字的游戏,看看在你组成的“新字”中有多少个在汉字中确实存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