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工程生产线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651.00 KB
- 文档页数:100
基础工业工程之生产线平衡方法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个平衡的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且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工业工程中常用的生产线平衡方法,包括线平衡图和工作站平衡技术。
通过合理的生产线平衡方法,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并提高自身竞争力。
生产线平衡方法之线平衡图线平衡图是一种帮助了解和优化生产线平衡的工具。
它可以明确地显示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分配,帮助工程师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和不平衡点。
以下是绘制线平衡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相关的生产数据,包括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产品需求量等等。
2.确定工作站:确定需要进行线平衡的工作站,并将其在图表中标记出来。
3.绘制工序时间线: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一个表示工序时间的线,每个工作站占据一段长度,工作站所需的时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4.绘制工作内容:在每个工作站的时间线上标出其所需完成的工作内容。
5.计算工作站平衡时间:根据工作内容和时间线,计算每个工作站的平衡时间,即完成工作内容所需的时间。
6.分析并优化:根据线平衡图,分析整个生产线的平衡情况,找出不平衡的地方,并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线平衡图能够直观地展示生产线的平衡情况,帮助工程师找出优化生产线的方法。
通过合理地分配工作内容和时间,可以减少生产线的等待时间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产线平衡方法之工作站平衡技术除了线平衡图外,工作站平衡技术也是实现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方法。
工作站平衡技术通过分析每个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和时间,使各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载均衡,并尽量避免生产线上的瓶颈。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作站平衡技术:1. 流水线设计流水线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站平衡技术。
通过将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工作站,并按照顺序安排产品在不同工作站之间的转移,来实现流水线的高效运行。
在流水线设计中,各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载应尽量均衡,并避免单一工作站成为瓶颈。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方法研究导言工业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最优化的方式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学科。
在制造业中,生产线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生产线平衡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效率、产能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生产线平衡方法。
1. 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生产线平衡是指在给定的资源条件下,合理安排生产线上的工位任务,使得每个工位的工作负荷基本相同。
生产线平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减少生产的浪费。
一个不平衡的生产线往往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工序之间的悬殊、产能下降等问题。
2.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2.1 工时平衡工时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生产线平衡方法。
通过调整工作站的任务和工作时间,使得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最接近,从而达到生产线平衡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工厂实际生产数据和模拟软件来进行计算和优化。
在实施工时平衡时,需要考虑到工位之间的工序关系、人力资源的分配、设备利用率和产品需求等因素。
2.2 流程改进流程改进是另一种常见的生产线平衡方法。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消除瓶颈和浪费,来提高生产线的整体平衡性和效率。
流程改进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工业工程工具和方法,如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和六西格玛(Six Sigma)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出生产线上的问题点,并提供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生产线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生产线上的工作岗位得到适当的配置和分配,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平衡。
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员工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灵活转换,从而使得工作负荷更平衡。
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员工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对生产线的平衡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3. 成功案例生产线平衡方法的成功应用案例无处不在。
以某汽车制造厂为例,该厂通过工时平衡、流程改进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平衡和优化。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分析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到人、机、料、法、环境等多个要素的学科,旨在优化和提高生产流程和工业系统的运营效率。
其中,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分析,并介绍其实施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定义和目的生产线平衡分析是指通过对生产线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评估和平衡,使得每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能够合理分配,从而保持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其目的是实现优化的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及时间交付。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实施过程在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线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各个工位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工作时间、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等。
接下来,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1. 定义工作元素:将整个生产流程细化成若干个工作元素,每个工作元素代表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或操作。
2. 评估工作时间:通过观察和测量,准确评估每个工作元素的标准工作时间。
这一步需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工作速度和技能水平,以避免过于理想化的时间评估。
3. 分配工作量:根据每个工作元素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复杂度,合理分配工作量给各个工位。
工作量的分配要基于员工的能力和适应性,以确保每个员工能够承担适量的工作任务。
4. 平衡生产线:通过调整工作元素的安排和工作量的分配,使得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能够平衡。
这一步需要尽量避免出现瓶颈环节,即某个工位的工作量过大,导致整个生产线速度受限。
5. 设置合理的生产节拍: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的需求,设定合理的生产节拍,即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
要考虑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员工的工作强度,确保生产节拍既不过快导致质量问题,也不过慢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三、影响生产线平衡的因素生产线平衡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 工作内容和复杂度:不同的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不同,而工作内容的复杂度也会影响员工完成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摘要生产线平衡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
基于电子生产企业生产线的工艺平衡问题是一般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的普遍存在问题,分析工艺平衡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问题,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装配工艺及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结合电视机生产的特点,设计出该产品的装配线平衡方案。
过程中主要使用测量的工时数据及现场观察,通过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影响平衡率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手法,“ECRS”、“5W1H”“人机作业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对原产线进行优化。
最后,引入缺料预警系统,将产线生产与物料供应联系起来,使整个生产线的平衡率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证。
最终为该公司优化出一条效率更大的生产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人机作业分析动作经济鱼骨图程序分析缺料预警AbstractTo some extent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rate decid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enterprise equipment and staff, and limits the increase in capacit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Production line process balance problem based on electronic production enterprise is the widespread problem of the general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alysis process balance is the key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it is helpful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V production, Design the product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schemes. In the process we mainly use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observation on the spot, through the program analysis, operation analysis, action analysis,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to find the problem affects balance rate, us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ECRS", "5 W1H" "man-machine operation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and so on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line. Fin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arning system of lack of material connect the production line with the material supply. The whol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rate is greater guaranteed.Finally optimized for the company a greater efficient production lines, to create more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Key words:Production line balance Man-machine oper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Fishbone diagram Program analysis Warning of lack of material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2)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研究的主要内容 (5)2基本理论综述 (6)2.1工作研究理论 (6)2.2流水生产线理论 (15)2.3装配流水线平衡理论 (16)3车间现状分析 (22)3.1富士康集团简介 (22)3.2车间流程分析 (22)3.3产线存在问题 (27)4 CTV车间产线优化 (30)4.1利用工序重排解决瓶颈工站 (30)4.2运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物料架改善 (31)4.3人机作业分析精简人力 (32)4.4自动化导入减轻劳动强度精简人力 (34)4.5优化评价 (37)5缺料预警系统导入 (39)5.1物料供应现状分析 (39)5.2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40)5.3缺料预警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 (43)5.4优化评价 (46)6总结 (48)参考文献 (50)致谢 (51)附录 (53)1 绪论1.1研究背景流水装配线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于1914年诞生于美国“福特”公司,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工程基础(C512)第一章概述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
其基本思想是提高效率,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大的产出是工业工程的核心。
制造业是最主要和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领域。
80年代以前,制造业关心的问题是设计和加工的基本问题,即解决如何做的问题;90年代制造业则主要关心引入CAD/CAM等技术,提高设计和加工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即解决如何做的好的问题;而在CAD/CAM技术已经成熟的新世纪,企业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地完成生产任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即解决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做得好、同时又做得快的问题。
这就要靠工业工程等技术来完成。
涉及到以下方面:1.工业工程基础(工作研究)。
2.设施规划与设计。
3.生产计划与控制。
4.工程经济与价值工程。
5.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
6.工效学。
研究生产系统中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7.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研究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8.管理信息系统。
9.现代制造系统。
主要内容包括:a)数控技术(CNC)。
b)成组技术(GT)。
c)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
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e)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FMC、FMS)。
f)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第二章方法研究第一节工作研究一、概念工作研究是以系统为对象,通过对生产组织、劳动分工、工装设计、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与改进,使人、机、物、时间、空间、环境等受到有效地控制和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工作质量,使整个系统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目的。
工作研究包括:1.方法研究。
对现有的和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和严格的考查,开发出更简单易行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其指导思想是求新和整体优化。
2.作业测定。
提供一种方法,用以衡量完成某项操作或者一系列操作所需的时间。
方法研究关心的是改进工作方法以减少作业的工作量。
基础工业工程生产线平衡方法-张课件 (一)基础工业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基础工业生产需求,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研制、生产、加工、制造各种基础工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
而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加高效、优质、有序,需要使用生产线平衡方法,张课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1.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定义生产线平衡方法是指在生产线上分析各个工作环节的作业时间以及工作员工的能力水平,优化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使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2.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现状目前,许多基础工业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难免会出现生产线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生产线平衡方法已成为这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3.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应用要想解决生产线不平衡问题,就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分析,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
张课件提供了以下四种生产线平衡方法:(1)工作分析法通过对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工作分析,得出不同工作环节需要的作业时间与人力资源配置,为不同工作环节之间制定最合理的生产计划,实现生产线平衡。
(2)工作分配法根据不同员工的能力水平以及生产线上不同工作环节的工作难度,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任务,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线平衡法对于生产线上生产成员数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逐步减少生产成员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达到线平衡。
(4)时间控制法通过制定生产时间表,将生产时间分配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建立生产计划表。
根据生产计划表调整员工与设备的任务,保证工作顺序的严格执行,实现生产线平衡。
4.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好处采用生产线平衡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平衡不同工作环节的生产,避免生产堵塞,优化生产流程(3)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客户满意度(4)加强了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5. 结尾在基础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生产线平衡方法也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方法。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流程优化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线平衡与流程优化是工业工程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生产线的平衡和流程的优化,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中生产线平衡与流程优化的方法和实践。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保证生产线各工序间的协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根据生产需求分配各工序的工作量,使生产线各工序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
生产线平衡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线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线平衡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产线平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分配各工序的工作负荷,可以避免某些工序过于繁忙,而其他工序却空闲的情况,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其次,生产线平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线平衡可以减少工人的等待时间和机器的空闲时间,进而降低劳动力和机器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生产线平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合理分配工序的工作负荷,可以减少工人的疲劳程度,提高工序操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二、生产线平衡的方法与实践生产线平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生产线平衡的方法与实践。
1. 流程分析法流程分析法是通过对生产线的各工序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从而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和不平衡因素,进而通过调整工序的工作负荷和工序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线的平衡。
流程分析法主要包括流程图绘制、工序时间测量、瓶颈工序分析等步骤。
2. 动态调度法动态调度法是通过实时监控生产线的生产情况,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在不同工序之间调整工作负荷,以达到生产线的平衡。
动态调度法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实时调整、工序的实时变动等。
3. 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调整和平衡。
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PLC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生产线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调度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旨在优化工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生产线平衡与调度则是工业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生产线平衡指的是将不同工种或工序的任务分配到合适的工人或设备上,使得每个工作站的负载均衡,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平衡生产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避免某些工作站过度负荷,而其他工作站无法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
平衡生产线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分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
例如,可以使用作业分析法来分析每个工种或工序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任务分配。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传统的均衡方法,如赋值法和曼努尔法,来完成生产线的平衡。
除了平衡生产线,调度也是工业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调度指的是对各项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线调度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产能、交付期限、资源利用率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调度算法来辅助我们的工作。
最常见的调度算法之一是"先进先出法",即按照任务的到达顺序来安排生产顺序。
此外还有"最短作业优先法",即按照任务所需的时间来安排生产顺序。
这些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除了调度算法,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生产线的调度。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来对生产任务进行优化和排程。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任务的属性和约束条件,自动进行调度计算,并提供最优的生产计划。
生产线平衡和调度不仅仅是机械工程师和生产计划员的工作,它还需要其他相关职位的协作。
例如,工艺工程师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设计出更加高效的生产工艺;质量工程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出厂合格率。
总而言之,生产线平衡与调度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线平衡和调度的工作,从而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实现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