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牛仔转型升级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460.96 KB
- 文档页数:14
"侨梦苑"入驻广州:融入全球创新链崛起侨智高地(《南方日报》2015-12-21)日期:2015-12-22 | 发布:广州市增城区政府| 字体选择:大中小广东正在开启连接世界的崭新空间。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支持的国家级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侨梦苑”正式落户广州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侨梦苑”,广州倾力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枢纽、“一带一路”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示范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政策支撑高地,在广州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帆起航,让中国梦,侨胞梦,在这里放飞。
“侨梦苑”,这个看似诗意的名字背后意蕴深刻、布局深远。
这里将为高层次的华侨华人提供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枢纽,同时又将推动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特别是侨商和专业人士开放共享,创新创业,同圆中国梦。
面对结构调整期和增速换挡期,广东率先迈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步伐,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重新构建新一轮发展的领先优势。
当前,广州正在科学谋划和推进“十三五”发展,进一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
在全新的发展格局之中,“侨梦苑”如何充当创新资源的连接器和创新发展的加速器,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示范区?汇聚各方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侨梦苑”如何从增城出发,为广州乃至广东开拓连接世界的新航道?开放格局找准风口广东布局创新驱动新支点一百年前,“下南洋”掀起了广东人“出海”闯世界的浪潮。
据统计,作为我国第一侨务大省,广东拥有3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2000多万归国侨眷,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百年后的今天,“侨梦苑”的建设正在开启广东敢为人先、创新开拓的新篇章。
为了更好地凝聚华侨华人资源,2014年10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就在国家级增城开发区建设“侨梦苑”展开了深入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广州市与国侨办共建“侨梦苑”合作协议。
新塘之衰这其实是个烂摊子。
去年4月的一天,李志祥(化名)站在破旧、凌乱不堪的民居内,看着两个车工和十几台二手衣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是一年前从他的朋友阿成那里接手来的牛仔制衣厂的所有资产。
阿成经营了不到半年,资金周转不开,打算遣散几十个工人,然后关门。
李志祥起初很犹豫不决,他在制衣业唯一的经验,是10年前通过姑父的关系在一家制衣厂当了3个月车工。
“你把工厂接了,我还有四个档口(销售摊位),接的单可以维持你的生意。
”阿成游说他。
李志祥最终决定冒险一试。
但是命运跟李志祥开起了玩笑。
两个月后,因为订单数量始终没有增加,阿成的四个档口难以为继,全部关掉。
自己赔了20多万。
对于李志祥来说,那更是噩梦的开端。
工厂失去了所有加工订单的来源,在这个依靠人际关系建立的产业生态系统里,李志祥没有任何优势。
“那个时候是脑袋发热,以为前途光明,哪知是一片黑暗。
如果能想象得到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我怎么也不可能去接手。
”李志祥告诉《环球企业家》。
原因是,李志祥赶上的并不是好时候。
中国工厂生产廉价商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李志祥接手的这家工厂,隐藏在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一栋普通的四层民居内。
每层100多平方米。
一层已出租,二三层是缝纫,最高一层是裁剪和办公室。
李的工厂最值钱的资产,是二三十台衣车。
新塘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牛仔裤之都。
类似这样的工厂新塘有5000家左右,每年生产8亿到10亿件牛仔服装,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这相当于中国60%的产量,并贡献了全国出口量的40%。
它们被运往世界各地,摆在Polo、CK、MUDD等国际知名服装商的货架上。
这样的故事你并不陌生。
在过去20多年间,许多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南方小镇无意间成为许多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如果你驱车行进于那些高等级的公路上,路边层层叠叠的户外广告牌会不断提醒你已经到了何处:灯具、钮扣、电钻、皮鞋……可能还有很多产品你此前从未听说过。
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这位一流经济学家在1990年初第一次定义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在某个狭小地理空间中,会像磁石一般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一个产品的所有供应链制造商,从而具有其他分散生产方式不可比拟的运输及采购低成本。
“巧媳妇”“千百亿”工程实施可行性工作报告一、背景资料金融危机以来,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移的重头戏,抢抓机遇,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不仅是加快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的必由之路,我省将以此次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为契机,加快产业链式转移和板块承接,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品层次,推动我省由纺织工业大省向纺织工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我省是纺织服装产业及消费大省,但从附加值更高的服装产业来看,我省与沿海服装业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使我省服装业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沿海知名服装加工落户中原是一条见效最快的途径。
而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承接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纺织服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优势。
省服装协会执行会长李刚告诉记者,我省是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南有1亿人口,大约6.3千万人在农村,其中年龄在25到40岁的“巧媳妇”大约800万人,豫南、豫东最多。
“巧媳妇”的处境可以用“无奈、无助、无聊”来形容,而她们正是河南服装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笔巨大财富。
农村“巧媳妇”更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她们思想稳定、责任心强、渴望工作。
她们如果加入到服装发展大潮中将会加快我省服装产业升级,为我省承接地竞争中加上一个重要砝码。
为了充分发掘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优势,将留守在家里的农村媳妇变为服装产业大军,2011年我省开始实施“巧媳妇”千百亿工程,即在全省各乡镇每年建设千人规模、数百家工厂、每家企业实现产值亿元以上的服装加工厂。
现在河南“空巢”家庭非常多,许多巧媳妇都在家安顿,把这些“巧媳妇”号召起来为河南服装发展做出贡献,也解决了上岗难的问题,同时也为河南女裤打开了市场。
这些“巧媳妇”每天的事情就是为老人、儿女做饭,然后赋闲在家。
实际上,她们每天做饭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每年夏秋农忙也只需要20天,其他时间就无事可做,打扑克、聊天成为她们的日常生活,这样不仅难以拉动内需,也容易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050 中国纺织 2014文|苏榕 方铭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纺织产业转移也开始发生改变,结构调整成为主旋律。
为了进一步掌握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新情况、新进展及纺织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对承接转移的主要项目及产业园区建设进度进行调查,总结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产业转移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以及形势展开讨论。
政策成为产业转移首选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由于偏重考虑的是成本要素,所以对各地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最为关心。
如保山的翔羽纺织就是以生产包履纱的企业,包履纱的生产过程中电力的成本约占整个产品成本组成的10%左右,所以他们2000台纺纱机的转移,主要是因为保山市承诺的电价是0.38元/度,而在义乌基地的峰值峰谷的电价平均0.76元/度。
而资金流更是一直困惑企业的难题。
刚刚落户宁夏的恒丰集团董事长苏建军介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落户后政府协调银行支持3亿元的流动资金,一下子解决了企业资金流动,不往这里转移没有理由。
在四川省的屏山县还有培训一名工人政府补贴1200元的优待,他们是水库移民县,国家有特殊的政策。
近日,国家出台支持新疆产业转移比较诱惑的是水价1.25元/立方米,电价0.35元/度,土地实行先征后返零地价。
各地对吸纳产业转移企业都有许多办法,比如湖北黄梅县园区土地外配给商业用地的办法,江西奉新县服务企业,凡进驻园区的企业子女上学,重点学校由县政府协调,河北衡水市也把衡水一中的金字招牌融入产业转移中,凡投资亿元的项目协调一个衡水中学指标。
特色园区改写转型新趋势中西部的产业转移的红利在减少,尤其是人口红利减弱更为突出。
2012年开始建设的保山工贸园原本有一家深圳服装企业入驻,去年在当地选派200名员工进行培训,结果2个月后仅仅剩3名员工坚持,其余均客走他乡。
而特色园区凭借自身优势对此类问题迎刃而解。
数年前,一群从四川省广安市身背肩扛着行李的打工者,来到一个号称牛仔名镇的广东省新塘镇,自此展开了一段与牛仔的不解之缘。
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设计摘要:一、项目背景及意义二、项目设计原则三、项目设施布局与结构四、项目环保与节能措施五、项目效益分析六、结论与建议正文: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是我国大力推进的一项环保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节水分区、再生利用”的策略,下沉式再生水厂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的建设将为解决当地水资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设计原则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优先:确保再生水厂对周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遵循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
2.节能高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3.智能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4.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项目长远发展需求,预留扩容空间。
三、项目设施布局与结构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项目主要包括以下设施:1.预处理单元: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浮游物。
2.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降低有机物含量。
3.深度处理单元: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4.污泥处理单元: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程度。
5.供水泵站和排水泵站:负责再生水的提升和输送。
6.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项目运行的监控和管理。
四、项目环保与节能措施1.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2.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3.采用高效节能电机和变频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4.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五、项目效益分析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以下效益: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3.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地区经济。
4.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经济地理学案例思考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今天,对于我们国内企业,特别是处在北京、上海这样中心城市的许多企业来说,硅谷企业的办公环境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些先行一步的企业已经实实在在地体验着硅谷企业的绿树、草坪和清新的空气了。
北京目前在郊区已建和在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二期的总部基地、海淀区山后地区的“生态办公区”(EOD)、大兴区BDA国际企业大道、朝阳区的“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等,上海闸北区市北工业园区的半岛国际中心、上海浦东总部园区等等均属此类。
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就以其独特的“产业生态空间”优势,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大地发挥了“边缘化新生态办公”的价值,BDA国际企业大道”项目正是利用亦庄的产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着手创建低密度、自然生态“小独栋”办公空间。
这种郊区化办公的趋势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越发明显。
探讨郊区化生态办公,离不开城市化或者城市郊区化这个大的背景。
所以有必要对城市郊区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我们知道,郊区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也是城市化的地域结构性进化。
它实际上包含了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两个互动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相对成熟,经历的阶段也比较具有典型意义。
可以为我们比较研究城市郊区化提供具体的蓝本。
美国的城市郊区化始发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表现为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形成阶段——表现为大量中产阶层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发展阶段——表现为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办公郊区化;成熟阶段——表现为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
郊区人口是都市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参考别国的过往经验。
如果以美国作为参照,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判断,中国的城市郊区化(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为例)基本上处于美国上述四个阶段的第二、第三阶段,也就是它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农贸市场运营管理方案一、升级改造方案 (2)1.1.前期工作 (2)1.2.经营管理项目目标 (3)1.3.投入的硬件设施 (11)1.4.项目进度计划 (14)1.5.质量保证措施 (16)二、运营管理方案 (20)2.1.经营管理目标 (20)2.2.摊位商户招租方案 (26)2.3.日常管理方案 (33)2.3.1.第一部分各类管理制度 (33)2.3.2.第二部分人员管理制度 (53)2.3.3.第三部分投诉管理 (59)2.3.4.第四部分商品管理制度 (63)2.4.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77)2.4.1.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77)2.4.2.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78)2.4.3.经营者守则 (79)2.4.4.农贸市场应急管理制度 (81)2.4.5.农贸市场安全管理制度 (82)三、移交方案 (83)一、升级改造方案1.1.前期工作(1)农贸市场改造基本原则1、农贸市场改造与洪铺镇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市场内水、电、公共卫生设施配套齐全。
2、农贸市场改造所需费用以政府投入为主,经营者投入为辅。
3、农贸市场改造做好前期动员工作,充分汲取广大经营户、市场内商户、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市场改造引起较大波动。
4、农贸市场改造以符合实际需求为前提,避免投入过大,造成浪费。
(2)农贸市场改造后日常监管农贸市场改造投入使用后,市场监管部门应对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及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日常管理工作政府应指定乡镇街道或社区安排专人负责。
1、加强市场内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卫生清洁制度,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定时、定位、定责清扫场地、厕所,场地内保持清洁,无污水,无垃圾,无卫生死角,无腐臭味。
设有专门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临时存放设施,并及时清运垃圾。
定期对市场进行消毒。
2、经营户要签订卫生责任书,对自己摊位经营领域内卫生确保整洁干净,必须将垃圾、杂物倒进垃圾临时储存池,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
新塘之衰这其实是个烂摊子。
去年4月的一天,李志祥(化名)站在破旧、凌乱不堪的民居内,看着两个车工和十几台二手衣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是一年前从他的朋友阿成那里接手来的牛仔制衣厂的所有资产。
阿成经营了不到半年,资金周转不开,打算遣散几十个工人,然后关门。
李志祥起初很犹豫不决,他在制衣业唯一的经验,是10年前通过姑父的关系在一家制衣厂当了3个月车工。
“你把工厂接了,我还有四个档口(销售摊位),接的单可以维持你的生意。
”阿成游说他。
李志祥最终决定冒险一试。
但是命运跟李志祥开起了玩笑。
两个月后,因为订单数量始终没有增加,阿成的四个档口难以为继,全部关掉。
自己赔了20多万。
对于李志祥来说,那更是噩梦的开端。
工厂失去了所有加工订单的来源,在这个依靠人际关系建立的产业生态系统里,李志祥没有任何优势。
“那个时候是脑袋发热,以为前途光明,哪知是一片黑暗。
如果能想象得到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我怎么也不可能去接手。
”李志祥告诉《环球企业家》。
原因是,李志祥赶上的并不是好时候。
中国工厂生产廉价商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李志祥接手的这家工厂,隐藏在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一栋普通的四层民居内。
每层100多平方米。
一层已出租,二三层是缝纫,最高一层是裁剪和办公室。
李的工厂最值钱的资产,是二三十台衣车。
新塘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牛仔裤之都。
类似这样的工厂新塘有5000家左右,每年生产8亿到10亿件牛仔服装,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这相当于中国60%的产量,并贡献了全国出口量的40%。
它们被运往世界各地,摆在Polo、CK、MUDD等国际知名服装商的货架上。
这样的故事你并不陌生。
在过去20多年间,许多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南方小镇无意间成为许多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如果你驱车行进于那些高等级的公路上,路边层层叠叠的户外广告牌会不断提醒你已经到了何处:灯具、钮扣、电钻、皮鞋……可能还有很多产品你此前从未听说过。
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这位一流经济学家在1990年初第一次定义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在某个狭小地理空间中,会像磁石一般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一个产品的所有供应链制造商,从而具有其他分散生产方式不可比拟的运输及采购低成本。
揭秘四大xx名镇的前世今生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牛仔服装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顺德均安、中山大涌、增城新塘、与开平三埠号称牛仔服装四大名镇。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牛仔服生产行业也面临冲击,转型升级与发展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我们的牛仔服装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北尚成都》专刊就为您讲述四大牛仔镇的前世今生,看一看究竟今天这些牛仔服装名镇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揭秘四大xx名镇的前世今生【编者按】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牛仔服装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顺德均安、中山大涌、增城新塘、与开平三埠号称牛仔服装四大名镇。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牛仔服生产行业也面临冲击,转型升级与发展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我们的牛仔服装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北尚成都》专刊就为您讲述四大牛仔镇的前世今生,看一看究竟今天这些牛仔服装名镇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增城xx“xx之都”玩上阿里巴巴每条裤只赚一两块上世纪80年代初,增城新塘镇镇属企业与香港商人合办信托制衣厂开始,“牛仔”成了新塘的标志。
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等一系列与牛仔服装相关的近4600家企业随后集群出现在新塘,从业人数约30万人———牛仔纺织业已成新塘第一支柱产业。
坊间逐渐流传出一句口号“一团棉花到了新塘,就可以成为一条牛仔裤。
”此言非假,官方数据显示,新塘牛仔行业去年总产值达402.97亿元,占全国牛仔服饰的60%以上。
一时间,家家户户做牛仔服的景象出现在新塘。
然而,新塘牛仔服大多是贴牌生产,4000多家牛仔服企业中,仅有注册品牌1420个,其中广州市著名商标以上仅有6个。
“星星多,月亮少;牌子多,名牌少。
”如何升级,已在新塘官方及民间达成共识———要有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背后,包含着销售渠道。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5°N,20°E)B.(0°,30°E)C.(15°S,20°W)D.(0°,30°W)2.该日()A.北半球昼长于夜B.南半球昼长于夜C.晨昏线与经线呈30°夹角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
北部湾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也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海雾(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和空气的水平流动是分不开的,只要持续有风,雾就会长久持续)多发区之一。
下图为2016~2017年北部湾海雾的生消时间—频数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部湾沿岸海雾的变化特征是()A.下垫面温度较低,海雾生成频率较高B.下垫面温度越高,海雾消散速度越快C.凌晨生成的海雾较上半夜的持续时间长D.下午海雾的消散频数低于生成频数4.2016年2月10 日,北部湾沿岸出现了大平流雾,该日()A.北部湾海域吹西北风B.北部湾海域吹东北风C.海雾由海域向沿岸蔓延D.日出后大气能见度降低喀斯特溶岩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
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
下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苏河流域多喀斯特溶岩天窗发育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强②地下河水位稳定③地表起伏较大④石灰岩岩层厚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6.推测图示现有天窗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天窗数量增加B .天窗空间扩大C .垂直方向发育停滞D .水平方向发育缓慢7.天窗与地面相通后对地表河与地下河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A .导致地表河径流量减小B .导致地下河河水含沙量减少C .促进地表河河漫滩发育D .导致地下河河水的温度下降枸杞全身都是宝,《本草纲目》中记载,春采枸杞叶,夏采花,秋采子,冬采根。
商场改造升级文案外墙改造,形上商业某某商社旗下阳光世纪购物中心项目坐落于某某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某某区某某桥商圈,拥有8.6万平方米商业面积,是集时尚购物、生活家居、美食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体量国际时尚潮流生活购物中心。
项目设计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原某某服装批发市场建筑外立面装饰陈旧,风格及部分功能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商业中心的需求。
在与某某商社集团的沟通过程中,业主希望能通过建筑的新外观塑造品牌的形象魅力,因此外立面与景观一起合作进行改造的构思。
某某商业建筑设计认为,商业项目的建筑外观在城市环境的塑造中承载着项目的标志与运营的昭示功能。
美观大气的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视觉冲击,从而使消费者产生消费的欲望。
新世纪购物中心项目整体呈长矩形,处于建北一支路步行街中腰地带,由负一层至地面七层组成,为了适应改造成购物中心日后发展的停车需求,计划增加了负二层车库。
项目三面环步行街,东面靠观音桥东环路,建筑西面前广场为购物中心的主展示面。
最初的方案构思中,建筑的外立面造型设计得大胆、个性且色彩炫目。
但是由于观音桥商圈办的政策要求,商圈内的建筑外观需要相对的统一与协调,以维护商圈的整体形象,客观影响了外立面设计的创意发挥。
因此设计方重新调整了设计的策略,应对项目地块周边的商业氛围、交通环境、地形特征、业态功能组合、商圈政策等,并结合项目强调“综合体量国际时尚潮流生活购物中心”的定位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方案运用了硬朗利落的直线及大体块的“山岩”元素。
外立面材质采用米黄色石砖,体块的转折打破了原有的单调略呆板的建筑面;结合大面积的丝印玻璃,增加了建筑外观的通透感;大型广告灯牌嵌入其中,节奏明快,提高了外立面的商业功能与价值。
整体的设计凸显了商业建筑的大气、典雅又独具时尚气质。
新的方案既满足了商圈办政策的要求,在相对的统一与协调建筑群中又能脱颖而出、保持自己的个性特征。
动线改造,导向商业新某某购物中心项目的地面建筑体量是7层,原建筑的室内动线、中庭形态以及对未来招商的商家需求面积都不符合现在的市场规律,同时由于消费心理的影响,如何带动人流至高楼层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设计方在此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斷子絕孫的產業光鮮時尚背後的中國服裝專業鎮新塘鎮地處珠江三角住,位於廣東省增城市南部,珠江的主要支流東江北岸。
和很多高速發展的工業鎮一樣,新塘鎮街道繁華;各種製衣廠招牌在街頭林立。
在新塘鎮的國際牛仔批發城裡,批發本地產牛仔褲的市場規模很大。
據當地政府統計,2008年新塘年產2.6億多條(件)牛仔服裝,占到全國牛仔服裝產量的60%以上,產品遠銷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退場門量的40%。
在這裡,不管是商鋪門市,還是鄉村的民宅,隨處可見正在手工處理牛仔服裝的工人和村民。
從早到晚,都有工人把一堆堆的牛仔服裝或布料從廠房的二、三樓拋到地面,再送上貨車。
圖為工人正在簡陋的大棚裡加工牛仔褲。
當地的許多婦女、老人甚至孩子都會做一些剪線頭的工作來貼補家用。
圖為新塘鎮大敦村的一家牛仔製衣廠裡,孩子跟父母一起工作,每天為牛仔褲剪線頭200條左右,每條賺一角五分錢。
綠色和帄組織的人員正在新塘鎮大敦村附近一條被污染的河流邊調查。
村民們反映說,排污嚴重的時候,這裡的河水簡直已經不是污水,而是毒水。
味道惡臭刺激,如果不小心接觸到,皮膚還會發痒甚至潰爛。
新塘,從工廠排出的牛仔布絨纏住了閥門。
洗水和漂染影響到工廠附近的環境和居民生活,更影響到從事這些工作的工人的生活。
從湖北來的車衣工表示,跟很多民工一樣,他的十個指頭也被染成藍色,長久以來已經習慣了皮膚瘙癢的感覺。
圖為每天早上,工人在牛仔洗水廠的廢水中撈出用來打磨牛仔褲的石頭。
這是新塘鎮一家牛仔洗水廠排出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了蜿蜒圍繞村莊小河,而這些河水最終流向東江。
這些污水未經任何處理,便被直接排入東江。
一名工人正在一家牛仔洗水廠的車間裡工作。
新塘鎮西洲村的村民說︰“又不是不讓他賺錢,家人還得靠車牛仔衣服為生。
但生產的同時也要乾淨,不要把環境污染啊。
”新塘鎮街頭的各類招工廣告,徵人的工作都和製衣相關。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的谷饒鎮。
陈旧商业中心改造升级施工组织设计(技
术标)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描述陈旧商业中心改造升级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关键要点。
2. 项目背景
陈旧商业中心是一个老旧的商业建筑群,面临租户流失和设施老化的问题。
为了提升商业中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必要进行改造升级工程。
3. 项目目标
3.1 提升商业中心的外观和形象,吸引更多租户和顾客。
3.2 更新设施和基础设施,提供更现代化和便利的商业环境。
3.3 提高商业中心的可持续性和节能性,降低运营成本。
3.4 增加商业中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租户和顾客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4.1 工程范围和阶段划分:详细描述改造升级工程的范围,划分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计划。
4.2 施工流程和协调安排:介绍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流程,并设计合理的协调安排,确保顺利进行。
4.3 设备和材料采购:列出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清单,制定采购计划,并确保供应和安装的及时性。
4.4 人员组织和安全措施: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员和团队组织结构,制定安全措施和培训计划,确保施工安全。
4.5 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总结
本文档对陈旧商业中心改造升级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描述,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和关键要点。
这些要点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提供指导和支持。
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设计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城市水安全,促进绿色发展。
二、项目设计原则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高效处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出水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节约用地:采用下沉式设计,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环保美观:充分考虑景观设计,使项目成为城市绿色景观的一部分。
4.节能减排: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
三、项目设施概述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以下设施:1.预处理设施: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用于处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2.生化处理设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先进技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
3.深度处理设施:包括二次沉淀池、过滤池、消毒装置等,进一步保障出水质量。
4.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绿化、浇灌、景观补水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项目环保与节能措施1.环保方面: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降低出水中的氮磷含量,减轻对受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
2.节能方面:选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运行模式,降低能耗。
例如,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可以节省大量新鲜水资源,降低城市用水成本。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就业岗位,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技术转移,都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项目总结与展望新塘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提供了有益经验。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开展“穿粤时尚潮服荟”打造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4.03.29•【字号】•【施行日期】2024.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开展“穿粤时尚潮服荟”打造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纺织服装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黄坤明书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指示要求以及王伟中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工作要求,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着力在新产业、新制造、新技术、新模式、新消费、新服务等方面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产业新质生产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全省纺织和服装产业营收达到5000亿元,各地因地制宜、从“新”出发、向“新”而行、凭“新”而变,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建成15家以上产业链协同的服装产业集聚区,共培育8家以上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竞相迸发,汇聚形成一批可借鉴的新模式新业态案例、可推广的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总体解决方案;激发创新发展磅礴力量,力促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共培育发展100家以上我省优势特色纺织服装品牌,展示推广500件以上设计创新特色服装精品,推动产业走创新为主导的新质发展之路。
二、着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一)新活力新经济促进产业焕新颜专项行动。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高地。
外立面更新改造方案一、改造目标。
咱这外立面就像人的脸一样,现在有点“灰头土脸”的了,改造的目标呢,就是让它焕然一新,变成整条街最靓的“仔”。
不仅要好看,还得有特色,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忘不了。
二、现状分析。
1. 外观陈旧。
这外立面的墙皮就像上了年纪的人的皮肤,开始掉皮、掉色了。
有些地方还长满了青苔,看起来脏兮兮的。
2. 缺乏特色。
在众多建筑里,它就像个路人甲,平平无奇,没有一点能让人记住的独特之处。
3. 功能不足。
比如说,排水系统有点小毛病,下雨天雨水就顺着墙流,搞得墙根总是湿哒哒的,容易损坏。
三、改造设计。
1. 墙面处理。
首先把那些掉皮、掉色的墙皮都铲掉,就像给脸去角质一样。
然后重新粉刷,颜色嘛,我想可以选那种明亮又不失稳重的米黄色,再搭配上白色的装饰线条,让整个墙面看起来有层次感,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精致的套装。
对于那些容易长青苔的阴暗角落,可以采用特殊的防潮、防霉涂料,就像给这些地方擦上了“防菌霜”,防止青苔再次滋生。
2. 增加特色元素。
在建筑的入口处,打造一个独特的门头。
可以是木质结构的,有点像那种古老城堡的大门造型,但是又融合现代简约的风格。
门上再镶嵌一些彩色的玻璃,白天阳光一照,能在地上投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影,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在墙面上增加一些浮雕装饰。
比如说,刻一些和这个地方文化相关的图案,像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或者传说故事里的人物形象。
这就好比给房子戴上了有文化内涵的项链和手链,让它瞬间有了灵魂。
3. 功能优化。
重新设计排水系统,在墙顶安装排水槽,就像给房子戴了顶帽子,雨水顺着排水槽流到专门的排水管里,这样墙根就不会再被雨水浸泡了。
考虑到节能,在外立面上安装一些太阳能板。
这些太阳能板可以设计成和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样子,比如说做成像鱼鳞一样的形状,一片片整齐排列在屋顶或者向阳的墙面上。
这不仅能给房子提供能源,还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件高科技的“铠甲”。
四、材料选择。
1. 墙面涂料。
选择质量好、耐久性强的环保涂料。
黄边村改造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黄边村位于我市郊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黄边村的发展已经滞后于时代的步伐,村内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
因此,为了改善黄边村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制定黄边村改造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改造目标。
1. 提升基础设施,对黄边村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确保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美化村容村貌,对村内的环境进行整治和美化,清理垃圾,修缮房屋,种植绿化植物,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3. 促进产业发展,挖掘黄边村的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4.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实施方案。
1. 基础设施改造,对黄边村的道路、供水、供电进行全面检修和改造,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
2. 环境整治美化,组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清理垃圾,修缮房屋,种植绿化植物,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3. 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黄边村的产业发展规划,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4. 公共服务提升,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四、实施步骤。
1. 调研摸底,对黄边村的基础设施、环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摸底,明确改造的重点和方向。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黄边村改造的详细规划方案,明确改造的内容、范围、时间表和责任单位。
3. 资金筹措,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筹措改造所需的资金,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实施落实,按照规划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和村民参与改造工作,确保改造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五、预期效果。
1. 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村民的生活便利度明显提高。
2.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绿色经济下,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以新塘牛仔为例凤起云山队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围绕绿色低碳经济的能源技术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各国抢占的制高点。
我国纺织工业的能源消费量占轻工业中的首位,而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纺织行业具有较大潜力。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握绿色经济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根据《珠三角地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构想,珠三角的9个城市的服装产业的资源整合,将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展开。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结合广东服装业发展的现状,选定了新塘牛仔服装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本方案中,我们通过对新塘牛仔产业的现状分析,结合绿色经济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提出了我们对新塘牛仔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的探讨,最终完成此方案。
一、产业现状 (4)二、存在问题 (5)2.1内部问题 (5)2.2外部问题 (6)三、转型的必要性 (7)3.1我国服装行业能耗严重 (7)3.2环保服装的提出 (7)3.3环境意识的提升 (7)四、解决方案 (8)第一阶段 (9)第二阶段 (10)第三阶段 (10)五、可行性分析 (12)5.1升级阻碍及解决 (12)5.2新塘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优势 (13)5.3新塘牛仔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效益 (13)六、参考文献 (14)一、产业现状服装是广东省的优势传统产业。
服装工业在广东省工业化过程发挥了主体产业、先导产业、创汇产业、就业产业和致富产业的作用,是广东省工业九大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服装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奠定了在全国纺织工业和广东经济以及国内外市场的突出地位,历年来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额均名列全国第一。
目前,广东拥有服装企业3万多家,规模以上3000家左右,产品涵盖衬衣、西服、时装、牛仔服、休闲服、羽绒服、婚纱、晚礼服、真丝、针毛织服装、内衣系列、运动服、皮革服装、童装等十几大类,形成了门类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
同时,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形成了虎门女装、沙溪休闲装、新塘牛仔、潮州婚纱晚礼服、南海内衣、大朗毛织等27个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其经济总量占广东省纺织工业的80%。
新塘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南部。
牛仔服装产业是新塘镇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了牛仔产业集聚态势,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从布料的生产到牛仔服装产品生产以及相关的物流运输,期间的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制衣、洗漂等生产工序都能在新塘生产当地完成。
2002年新塘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200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之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据当地政府统计,2008年新塘年产3.5亿多条(件)牛仔服装,占到全国牛仔服装产量的60%以上,相当于美国每年消费牛仔服装总量的40%。
这里的牛仔服装产品更远销俄罗斯、美国、欧盟、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量的40%。
新塘镇概况总面积251.5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5万人外来人口50多万人行业从业人员18万人,占全镇人口25%相关配套企业数量4000多家,占全镇工业企业6成行业年产值287.8亿元新塘牛仔产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为国内外的品牌做来料加工。
这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之中。
不少企业引进了信息系统,但是信息化大多只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局部功能,缺乏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和进行供应链管理,而且不同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水平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二、存在问题新塘牛仔发展至今,尽管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将其分为内部问题以及外部问题。
2.1内部问题2.1.1 对外依存度较高新塘牛仔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需求不足仍然是出口增长面临的持续性的考验。
外部需求萎缩是新塘牛仔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1.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少自主品牌目前新塘牛仔产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为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企业盈利能力主要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出口竞争中只能以不断压低价格取胜,属于典型的跑量方式。
所以,虽然在产量、销量、款式以及品种商,新塘牛仔产业占据优势,但本身企业的规模、品牌效应和推广力度却与其发展趋势并不相称。
除此之外,企业缺乏创造品牌的意识,即使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好好培养,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不能通过品牌效力提高产品的价值,也形成了牛仔行业内服装款式雷同,产品差异性不大的弊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升级。
2.1.3产能不高,污染严重新塘的牛仔生产企业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不少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水平。
这不仅使得生产效率低下,还浪费大量的资源。
在传统纺织工艺中的“纺纱-织造-染整”,其生产过程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等化学物质,印染过程中使用染料、甲醛和卤化物载体及重金属等,都会残留在纺织品上,成衣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树脂等。
印染和洗水作为牛仔生产上必须的一个环节,最容易产生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新塘在牛仔服装生产的污染物处理方面,许多不规范的小工厂直接排污,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010年11月,某NGO组织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在新塘有3个采样点,被送检的底泥样本中重金属铅、铜和镉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中一个底泥样本中的镉超标128倍,而一个水样的pH值更高达11.95。
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我国政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构想背道而驰。
2.1.4供应链低质化在牛仔服装产业也存在一条供应链,它以某个节点企业为核心,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控制,从面料、辅料的采购开始,经过设计、加工、制成成衣,最后由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
即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新塘产业群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供应链机制,作为牛仔裤生产商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只是比较简单的合同合作关系。
此外生产商对国外订单的依赖比较严重,全国30%的出口服装来自新塘。
但是做出口的服装企业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中间巨大的利润被国外的品牌运营商和代理机构盘剥。
大部分厂家是靠第三方转口贸易,没有与目标市场直接关联,结果让了大量利润给中间商,且无定价话语权。
未形成成熟的供应链网络,生产制造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追求成本和利润,忽视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导致生产商利润的低廉以及资金的不稳定性,威胁到企业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新塘牛仔服装企业的经营主要围绕生产这一块,对于终端的销售、品牌建立、顾客管理等方面参与较少甚或是缺乏,属于典型的“拉式供应链”。
其完善的供应链机制较低端,缺少能对整条供应链进行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及物流整合控制的拥有较高知名度的自主品牌企业。
2.2外部问题2.2.1价格优势的逐渐丧失受通货膨胀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纺织业赖以生存的棉花、水、电等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高。
据调查,从2011年初到现在,服装原料及辅料至少上涨30%以上。
另外,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
这使得新塘牛仔产业一贯以来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2.2.3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不断地升值,使出口产品的出口美元价格不断上升,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由于新塘牛仔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属于出口型服装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非常强烈,人民币汇率上涨导致出口利润减少。
另外,由于我国出口公司与外商签定的合同与产品出口的日期有差异, 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惊人,使得出口公司不得不承担由于汇率差异而造成的损失, 加大出口成本。
2.2.3绿色壁垒随着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空前提高。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健康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他们不仅要求产品高质量,更会考虑到众多其他因素,如环保因素、绿色商品、动物福利等。
另外,WTO规则也对我国牛仔的的出口带来限制。
绿色壁垒的出现使我国的纺织业面临着越来越苛刻的国际环境。
国外对纺织品服装有害物质使用量、残留量及禁用物质种类作出明确限制。
而新塘牛仔企业发展模式落后,属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各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部分纺织与服装企业的发展仍为牺牲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模式。
虽然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的特色国情,违背环保的生产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新塘牛仔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等各方面原因,都成为了他国限制我国出口的把柄。
这使得以出口为主的新塘牛仔面临的危机加剧。
三、转型的必要性3.1我国服装行业能耗严重我国纺织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纺织工业的能源消费量占轻工业中的首位,约占轻工业耗能量的1/3,行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工业的能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4.4%;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总废水排放量的10%,目前已被我国列为重点污染行业。
其中,印染和化纤行业是我国纺织行业中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因此,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纺织行业具有较大潜力。
3.2环保服装的提出作为概念,环保服装最早在上世纪末被提出。
近年来,由于石油等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加之其本身的化学物质特性,服装界掀起了一场“绿色环保”的运动,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这股热潮愈加被推向前进。
环保服装,是指在原料生产、加工、使用、资源回收等全过程中,能起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对人体无害,有益于健康的服装。
3.3环境意识提升随着现代人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问题对商业影响逐渐增大,环境优势日益转化为竞争优势,而且工厂工人开始重视企业生产环境,要求企业改善生产工作条件。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会认识到,积极投身环保不只是企业经营需要,也是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纺织行业带来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在全球已经开始逐步得到认知和重视。
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纺织领域制定了针对化学物质使用、生产过程或最终产品的法规、标准和认证。
这些法规和标准不仅针对最终的污染问题,其中许多更着眼于推动削减和消除使用纺织行业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法规的严格要求之下,也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绿色时尚”有更高的要求,许多纺织和服装品牌以及供应商也已经或开始着手获取这些环境领域的认证。
“创造更清洁的纺织业”正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四、解决方案在供应链网络未成熟时,每个环节的成员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缺乏对环境进行改善的动力。
而当企业处于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供应链时,它将需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对整个供应链带来的影响,从而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并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新塘牛仔服装企业要想扭转当前发展困境并获得新的增长点,就必须从传统的以工厂为单元的生产方式转向以清洁生产为目标的绿色供应链协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