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1.文言文两则》的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
1.《书戴嵩画牛》中,尾搐入两股.间。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大腿 B.股份,指集合资金的一部分 C.量词,用于气味、力气等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为“绝”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超出B.花费C.毁坏D.打败3.下列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汤汤..(tāng)乎锺.(zhōng)子期少.(shǎo)选B.戴嵩.(gāo)画牛搐.(chù)入奴婢..(nú bì)C.谬.矣(miào) 处.(chǔ)士曝.(bào)书画D.拊.掌(fǔ)谬.矣(miù yǐ)好.(hào)书画二、看拼音写词语miào zāi shàn zāi wēi wēi wēi éqín xiánxīn xián chē zhóu gǔn zhóu bào guāng pù shài三、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善哉.(zāi zhāi) 绝弦.(xuán xián) 汤.汤乎(shāng tāng) 嵩.山(sōng gāo) 曝.书画(bù pù) 搐.入(xù chù) 谬.论(miù liào) 奴婢.(bēi bì) 四、比一比,组词语。
哉巍弦轴曝栽魏眩辆暴五、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绝:①断;②尽,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④绝对。
伯牙破琴绝.弦斩尽杀绝.绝.无此意美妙绝.伦(2)宝:①珍贵的东西,珍藏的宝贝。
②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
③珍贵的。
④姓氏。
宝.物所宝.以百数宝.刹(chà寺庙)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word整理版可编辑
《文言文两则》习题
阅读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粗的字。
故:去:沧沧: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2.略
3.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4.一儿从大小角度看问题,另一儿从人对阳光的感受看问题。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最新精选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1 文言文两则]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第1题【填空题】组词。
俱______ 弈______ 援______ 盂______惧______ 奕______ 缓______ 孟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给加点字加拼音。
辩曰______辩斗______盘盂______沧凉______探汤______孰______为汝【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把两字合为一个字。
女+台=______日+寸=______感+心=______女+古=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把两字合为一个字。
石+宛=______广+木=______月+却=______石+角=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手拉手》歌词的末句“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有怎样的深刻含义?【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反复诵读《手拉手》,请你谈谈第24届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读课文《两小儿辩日》说说。
两小儿在争辩什么?【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写出下面划线的字和句子的意思。
孰为汝,多知乎?【答案】:【解析】:第10题【文言文阅读】读课文《学弈》与课外段《诫子书》,然后回答问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俭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①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③年与时驰______ ④多不接世______给下面语句标上标点符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写出下列句子大意。
淫慢则不能励精,俭躁则不能治性。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精品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A. 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B. 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C. 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 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2.选择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_______A. 善弈者也与人为善B. 专心致志致敬C. 人与自然与之俱学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句子是()。
A.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71分)4.填空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
战国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
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学大师,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________。
5.读拼音写出下列词语xué yìgōng zhuójù xué zhuān xīn zhì zhìwéi huìhóng h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按原文填空。
学弈弈秋,________之________也。
使弈秋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________;一人________,一心以为有________,思援________而________。
虽与之________,________。
为是________?曰:________。
7.先写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句子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________②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_ 弈:________③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8.按原文填空弈秋,________。
使弈秋诲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
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题: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
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题: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XXX,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XXX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XXX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XXX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通知我们(研究或做事情都应当经心全意,不可犹豫不决的原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通知我们的原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XXX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XXX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XXX二人弈。
教训(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XXX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XXX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固然也听XXX的教训,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题目及答案(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第一组答案1 文言文两则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孰.(shú√ shǔ)为汝.(rǔ√ nǚ)多知乎2、为是其智.(zhī zhì√)弗若与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2、一人虽听之.(②)3、思援弓缴而射之.(②)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②)5、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三、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学弈弈秋,通国..(全国)之善.(擅长)弈.(下棋)者也。
使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拉)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一起)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人的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二)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两小儿笑曰:“孰.(谁)为汝多知乎?”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22题;共211分)1.(16分)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使弈秋悔(huǐhuì)二人弈(yǐyì)。
②弗(fúfó)若(luòruò)之矣(ǎi yǐ)。
③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yú)。
④曰(rìyuē):非然也。
2.(8分)多音字组词为wéi wèi汤tāng shāng3.(1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wǔrǔwēiǎi qín风小家gān júpéi jǔzéi不是规盗4.(8分)写出近义词辩论—凉爽—阴冷—专心致志—5.(8分)写出反义词凉爽—开始—果断—专心致志—6.(16分)形近字组词弈俱援盂奕惧缓孟7.(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①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③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8.(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9.(2分)选择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_______A.善弈者也与人为善B.专心致志致敬C.人与自然与之俱学10.(8分)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问其故。
故:11.(6分)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2.(12分)选关联词填空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宁可…也不…如果…就…①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4 文言文二则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yìqiūtōng guóhóng húfúruòbiàn dòudōng yóu chēgài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tàn tāng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鸿鹄.(gào hú)弓缴.(zhuójiǎo)弈.(yìyè)秋辩.(biàn bì)日多知.(zhīzhì)孰.(shúsú)为汝.(rǔlǔ)盘盂.(yūyú)弓缴.(zuózhuó)沧.(cāng chāng)沧凉凉惟.弈秋之为听(wéi wèi)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úyǔ)3.选词填空。
1).①辫②辩③瓣()子花()()解2).①维②唯③帷()幄()一()护4.给下列句子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善:①好;②长于,善于。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之:①他,指前一个人;②弈秋的教导;③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一人虽听之.。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辨字组词。
弈()诲()惧()奕()悔()俱()矣()曰()援()唉()日()缓()6.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查字典。
“辫”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在字典中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ā)辫。
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而日中..()..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6、孔子不能决.也()7、孰为汝...多知.乎()()()()二、一词多义: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②孰为汝多知乎为: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⑵其①问其故其: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③未有其比其:三、句子翻译: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不能决也。
5、孰为汝多知乎!四、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相传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所撰2、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6、文学常识填空。
⑴《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六年级# 导语】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教案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练习题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诲:__________________ 援: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 弗若:__________________ 惟:__________________弈:__________________ 通国:__________________ 善:__________________二、辨字组词。
弈()诲()惧()汤()奕()悔()俱()扬()翌()莓()具()杨()矣()曰()援()沧()唉()日()缓()仓()挨()自()暖()苍()三、按原文填空。
1、弈秋,通国之_____________。
使弈秋_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_,惟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_。
虽与之_______,弗若之矣。
为是__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__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_____________,而日中_____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_”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_”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②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③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⑤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化为邓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①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弃其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孔子不能决也。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 5068儿童网《文言文二则》是六年级下册语文必学科目之一,与之相关的练习题和答案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文言文二则》练习题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释词语。
辩斗: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盘盂:____________________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孰:____________________汝: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二则》练习题答案: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C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5.辩斗:争辩,争论。
以:认为。
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
汝:你。
6(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2)谁说你智慧多呢?7.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部分参考答案1 文言文两则我会选1 C B A C C C D我知道1 C 2 B精彩回读(一)1.专心致志鸿鹄 2.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3.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4.《学弈》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二)1.到热水2.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凉的,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3. 车盖盘盂4.B跟进阅读1.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求我干某些事,我也不愿意强迫别人干什么事。
”2.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出命令,大家也会照着你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是发出了命令,大家也不会听你的。
”3.一只蚌刚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伸出嘴想吃蚌肉,蚌合上壳夹住了鹬。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
”蚌说;“你的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死鹬。
”渔翁看见了,把它们全捉走了。
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2 匆匆我会写挪用蒸发茫然赤裸裸我会选 1.B 2.A 3.C精彩回读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是他们自己逃走了 3.对时间的流逝感到迷茫、无奈、怅然若失。
跟进阅读 2.即逝奔流且过流传辉煌时间光阴爱护 3.孔子 4.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5.时间能给人带来智慧与力量;时间是有限的,稍纵即逝;时间用金钱买不到,用地位留不住。
3桃花心木我会写秧苗枯萎勃勃生机锻炼我会填特别高大高尚百年幼小巨大我会查田7 fan 2 蕃茄牙8 ya 3 雅致精彩回读 1.苦口婆心干枯依靠磨练 2.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因为种树人尽量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让树木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深深的扎跟,茁壮成长。
4.树人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练和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1.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通过写的事,说明了2、《两小儿辩日》选自,故事体现了和孔子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孔子是时期的,学派的创始人。
他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一书。
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孰为汝多知乎?2.匆匆1、《匆匆》的作者是的,他的作品还有、。
2、文章紧扣“”二字,刻画了,表达了作者3、课文运用了等修辞手法。
开头、结尾都用了,,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和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2)5、理解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采用修辞方法,表明(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看似在问,(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方法,把比喻成,把比喻成。
表现出作者(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采用修辞方法,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依照原句仿写:(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采用修辞方法,写出了。
仿写:(6)“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3.桃花心木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的。
我们学过他的。
文章借比喻。
写一个种树人让的育苗方法,说明了的重要意义。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
人生活的“不确定”指。
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
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的表达方法。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4、理解句子。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中的“不确定”指的是(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文言文两则
基础过关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一心以为有鸿鹄.(húgào)将至,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
2.为是其智弗.(fèi fú)若与.(yúyù)?
3.孰.(shúshóu)为汝.(nǔ rǔ)多知乎?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故:A.原因,缘故。
B.老的,旧的,原来的。
C.变老,变旧。
D.因此,所以。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3.暮去朝来颜色故.。
( )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之:A.的。
B.指代弈秋的教导。
C.指代鸿鹄。
D.指代专心致志的人。
5.思援弓缴而射之.。
( )
6.通国之.善弈者也。
( )
7.虽与之.俱学。
( )
8.一人虽听之.。
( )
三、解释画横线的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__________ 弈:___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__________ 弗:___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探究应用
五、课内阅读展示。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使奕秋诲二人奕。
2.解释加点的词。
(1)惟.弈秋之为听(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3)虽与之俱.学( )
3.补充古文,再用“____”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展示。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③,自谓④尽之⑤,遂⑥辞⑦归。
秦青弗⑧止⑨,饯⑩行于○郊衢12,抚节13悲14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5。
薛谭乃谢16而求反17,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
①讴:歌唱。
②穷:用尽,用完。
这里指学完。
③技:本领。
④谓:以为、认为。
⑤之:唱歌的本领。
⑥遂:于是。
⑦辞:告辞。
⑧弗:没有。
⑨止:阻止。
⑩饯:用酒食给人送行或设宴送行。
○11于:在。
○12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3抚节:打着拍节。
○14悲:大声的。
○15响遏行云(è):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
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16谢:认错,道歉。
○17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1.选一选。
谢:①表示感激。
②道歉或认错。
③辞去,拒绝。
④凋落,衰退。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
(2)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 )
(3)薛谭乃谢.而求反( )
2.借助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跟我学
解释文言文的意思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即先弄清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
如“未穷青之技”中“未”的意思是没有,“穷”的意思是学完,“青”是“秦青”,“之”是的,“技”是本领。
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没有学完秦青的本领。
(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秦青唱歌技巧高超的句子。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A.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
B.不要遇到困难而退缩,要努力学习。
七、妙笔生花。
假如你驾驶时光穿梭机到了二人跟弈秋学艺的现场,你想对不专心学棋的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文言文两则
一、1.húzhuó 2.fúyú 3.shú rǔ 二、1.A 2.B 3.c 4.D 5.C 6.A 7.D 8.B 三、1.全下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2.因为不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四、1.比喻 2.设问 3.反问 4.反问五、1.使奕秋/诲二人奕。
2.(1)只,单(2)引,拉(3)一起 3.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
六、1.(1)④(2)③(3)② 2.(1)没有把秦青唱歌的本领都学完,就认为自己学会了(2)薛谭于是向老师认错请求返回,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了。
3.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4.A 七、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会后悔的。
学无止境,我们要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