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离心泵与风机主要部件与整体结构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15
离心泵结构详细介绍
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机械设备,用于输送液体。
它通过离
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抽入泵体,然后通过旋转叶轮的作用将液体加
速并排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心泵的结构。
1. 泵体,离心泵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于包裹和
支撑其他部件。
泵体内部有进口和出口,分别用于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2. 叶轮,也称为叶片,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
它位于泵体内部,通过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的驱动旋转。
叶轮的设计影响着泵的性能,
包括流量、扬程和效率。
3. 泵轴,连接电机和叶轮的部件,传递动力并使叶轮旋转。
4. 导叶环,位于叶轮的前后,用于引导液体流向叶轮,提高泵
的效率。
5. 轴承和密封装置,用于支撑泵轴并防止液体泄漏。
6. 泵壳,包裹泵体和叶轮,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加速并排出。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被吸入泵体并通过叶轮加速,然后被强制排出泵体。
这种设计使得离心泵能够输送大量的液体,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总的来说,离心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轴、导叶环、轴承和密封装置等部件。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使得离心泵能够有效地输送液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民用领域。
简述离心式风机的主要零部件及其作用离心式风机是一种常见的风动机械设备,主要由以下几个零部件组成:电机、叶轮、外壳、进风口和出风口。
首先是电机,它是离心式风机的动力源,负责提供风机的驱动力。
电机通常是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叶轮高速旋转。
其次是叶轮,又称为风轮或叶片,是离心式风机的核心部件。
叶轮通常由数片叶片围绕在中心轴上构成,叶片的形状和角度会影响风机的性能。
当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叶片会不断地将空气吸入并加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空气排出。
外壳是离心式风机的壳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叶轮和电机,同时起到保护内部零部件的作用。
外壳还具有降噪和散热的功能,能够减少风机运行时的噪音和温度。
进风口是离心式风机的进气口,用于吸入空气。
进风口通常位于风机的一侧或顶部,具有较大的面积,以便更多的空气能够进入风机。
进风口还可以配备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保护风机内部的零部件。
出风口是离心式风机的出气口,用于排出被加速的空气。
出风口通常位于风机的另一侧或底部,其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出风口的位置和形式会影响风机的排风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空气加速并排出。
当电机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从进风口吸入空气。
在叶轮的作用下,空气被加速并排出风机,形成气流。
离心力的作用使空气在风机内部产生压力差,从而达到通风、换气或输送空气的目的。
离心式风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噪音低、风量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田灌溉和家用通风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可以选择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离心式风机,以达到最佳的风动效果。
泵的部件结构1、叶轮(impeller)叶轮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
叶轮有开式(open impeller)、半开式(semi-open impeller) 及闭式叶轮(closed impeller) 三种,如图所示。
开式叶轮没有前盘和后盘而只有叶片,多用丁输送含有杂质的液体,如污水泵的叶轮就是采用开式叶轮的。
半开式叶轮只设后盘。
闭式叶轮既有前盘也有后盘。
活水泵的叶轮都是闭式叶轮。
离心式泵的叶轮都采用后向叶型。
(左:开式叶轮;中:半开式;右:全封闭)2、轴和轴承(shaftbearing)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
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定。
中小型泵刚度和临界转速确定多采用水平轴,叶轮滑配在轴上,叶轮间距离用轴套定位。
近代大型泵则采用阶梯轴,不等孔径的叶轮用热套法装在轴上,并利用渐开线花键代替过去的短键。
此种方法,叶轮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不致使轴间窜水和冲刷,但拆装困难。
轴承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滑动轴承(Sleeve bearing)和滚动轴承(Ball bearing)。
滑动轴承用油润滑。
一种润滑系统包括一个贮油池和一个油环,后者在轴转动时在轴表面形成一个油层使油和油层不直接接触。
另一种系统就是利用浸满油的填料包来润滑。
大功率的泵通常要用专门的油泵来给轴承送油。
(如图所示)。
滚动轴承通常用冷冻油润滑,有些电机轴承是密封而不能获得润滑的。
滚动轴承通常用丁小型泵。
较大型泵可能即有滑动轴承乂有滚动轴承。
而滑动轴承由丁运行噪音低而被推荐用丁大型泵。
3、吸入室(suction room)离心泵吸入管法兰至叶轮进口前的空间过流部分称为吸入室。
其作用为在最小水力损失下,引导液体平稳的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流速尽可能均匀的分布。
按结构吸入室可分为直锥角吸入室、弯管形吸入室、环形吸入室、半螺旋形吸入室几种:(1)直锥形吸入室这种形式的吸入室水力性能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液体在直锥形吸入室内流动,速度逐渐增加,因而速度分布更趋向均匀。
泵的部件结构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尽管离心泵的类型繁多,但由于作用原理基本相同,因而它们的主要部件大体类同。
现在分别介绍如下:1、叶轮(impeller)叶轮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
叶轮有开式(open impeller)、半开式(semi-open impeller)及闭式叶轮(closed impeller)三种,如图所示。
开式叶轮没有前盘和后盘而只有叶片,多用于输送含有杂质的液体,如污水泵的叶轮就是采用开式叶轮的。
半开式叶轮只设后盘.闭式叶轮既有前盘也有后盘。
清水泵的叶轮都是闭式叶轮。
离心式泵的叶轮都采用后向叶型.(左:开式叶轮;中:半开式;右:全封闭)叶轮的运行方式:(以开式为例)2、轴和轴承(shaftbearing)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定。
中小型泵刚度和临界转速确定多采用水平轴,叶轮滑配在轴上,叶轮间距离用轴套定位.近代大型泵则采用阶梯轴,不等孔径的叶轮用热套法装在轴上,并利用渐开线花键代替过去的短键。
此种方法,叶轮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不致使轴间窜水和冲刷,但拆装困难.轴承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滑动轴承(Sleeve bearing)和滚动轴承(Ball bearing). 滑动轴承用油润滑。
一种润滑系统包括一个贮油池和一个油环,后者在轴转动时在轴表面形成一个油层使油和油层不直接接触。
另一种系统就是利用浸满油的填料包来润滑.大功率的泵通常要用专门的油泵来给轴承送油。
(如图所示)。
滚动轴承通常用冷冻油润滑,有些电机轴承是密封而不能获得润滑的。
滚动轴承通常用于小型泵。
较大型泵可能即有滑动轴承又有滚动轴承。
而滑动轴承由于运行噪音低而被推荐用于大型泵。
3、吸入室( suction room)离心泵吸入管法兰至叶轮进口前的空间过流部分称为吸入室。
其作用为在最小水力损失下,引导液体平稳的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流速尽可能均匀的分布。
离心风机各个部件介绍一、叶轮离心风机的核心部件是叶轮。
叶轮是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并且通常具有弯曲的形状。
当电动机带动叶轮旋转时,叶轮将空气吸入并加速,然后将空气排出风机。
二、电动机电动机是离心风机的动力源,它通过带动叶轮的旋转来产生风力。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其功率大小根据离心风机的使用场景和需要来确定。
三、机壳机壳是离心风机的外壳,它起到保护和支撑叶轮和其他部件的作用。
机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四、进口导流罩进口导流罩位于离心风机的进气口,其作用是引导空气流向叶轮。
进口导流罩的设计可以优化空气的进入角度和流动性能,从而提高风机的效率。
五、出口导流罩出口导流罩位于离心风机的出口处,其作用是引导空气流向出口,并降低气流的速度。
出口导流罩的设计可以减少气流的噪音和压力损失,提高风机的性能。
六、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连接电动机和叶轮的部件,它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叶轮。
驱动装置通常由轴和联轴器组成,其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刚性和传动效率。
七、轴承轴承是支撑叶轮和轴的部件,它可以减少叶轮的摩擦和振动,保证离心风机的稳定运行。
轴承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其选择要考虑负载和转速等因素。
八、密封装置离心风机的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气体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
常见的密封装置包括轴封和密封圈,其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性。
九、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用于固定离心风机的各个部件,保证其稳定运行。
支撑装置通常包括底座和支撑架等,其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十、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离心风机的运行参数,如风量和压力等。
常见的调节装置包括进口导流板和叶片角度调节装置等,其设计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离心风机各个部件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离心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每个部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互配合,共同保证离心风机的高效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工况,可选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离心风机,以满足各种场景下的通风和送风需求。
离心式风机的主要部件离心风机的主要部件与离心泵类似。
气体由进气箱引入,通过导流器调节进风量,然后经过集流器引人叶轮吸入口。
流出叶轮的气体由蜗壳汇集起来经扩压器升压后引出。
不宜采用多级叶轮。
离心式风机输送气体时,一般的增压范围在9.807kPa(1000mmH2O)以下。
下面仅结合风机本身的特点进行论述。
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风机传递能量的主要部件,它由前盘、后盘、叶片及轮毂等組成(见图2-2)。
叶片有后向式、径向式和前向式等如图4-21所示,后向式叶片形状又分为机翼型和圆弧型等。
机翼型叶片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效率高、强度好、刚性大,但制造工艺复杂,输送含尘浓度高的气体时,叶片容易磨损。
圆弧型叶片如对空气动力特性能进行优化,其效率会接近机翼型叶片。
还有一种后向平板叶片,其制造简单,但流动特性较差,效率低。
在后向叶片中,对于大型离心风机多采用机翼形叶片,而对于中、小型离心风机,则以采用圆弧形和平板形叶片为宜。
图4-21离心式风机叶轮型式(a)前向叶型叶轮(b)多叶前向叶型叶轮(c)圆弧型叶轮(d)径向弧形叶轮(e)径向直叶式叶轮(f)机翼型叶轮叶轮前盘的形式有平直前盘、锥形前盘和弧形前盘三种,如图4-22所示。
平直前盘制造简单,但气流进口后分离损失较大,因而风机效率低。
弧形前盘制造工艺复杂,但气流进口后分离损失较小,因而风机效率高。
锥形前盘介于两者之间。
高效离心风机前盘采用弧形前盘。
(a)(b)(c)图4-22前盘形式(a)平直前盘(b)锥形前盘(c)弧形前盘2)集流器风机在叶轮前装置进口集流器,集流器的作用是保证气流能均勻地分布在叶轮入口断面,达到进口所要求的速度值,并在气流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进入叶轮。
集流器形式有圆柱形,圆锥形,弧形,锥柱形,弧筒形和锥弧形等,如图4-23所示。
弧形,锥弧形性能好,被大型风机所采用以提髙风机效率,高效风机基本上都采用锥弧形集流器。
吸入口形状应尽可能符合叶轮进口附近气流的流动状况,以避免漏流及引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