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30
§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开发海岛和海域的重要意义,海南岛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
理解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丰富的资源条件对海南岛开发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利用海南岛有关的位置分布图、自然条件图表资料,分析海南岛开发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从中掌握海岛和海域开发中应考虑的因素。
德育目标通过分析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海南岛开发的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
●教学难点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中的海洋权益,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
●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或其他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表资料,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1.有关材料2.我国政区图3.我国海洋资源概况表4.南海图5.海南岛迅速发展的经济表6.海南岛各地点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7.海南岛的珍稀生物资源图8.海南岛的主要生物资源9.海南岛地形分层设色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件事。
了日本人的什么意识?(学生讨论回答)可以获得从这个岛向四周延伸200海里,总计面积大约12600平方海里的海洋资源管辖权,反映了日本人资源忧患意识、海洋意识。
(教师)是的,我们知道,由于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岛国,陆地资源非常有限,本身的资源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日本人总有一种强烈的资源忧患意识,总在千方百计扩大资源的来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利用岛国的条件向海洋索取资源,他们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因此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我国的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讲授新课](屏幕显示)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教师)可能有同学会说,我国陆地面积广阔,地大物博,为什么还要重视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我国政区图(图略)(教师)你从这张图上能看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我国海岸线长,岛屿多且分布广。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说课稿《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二册,适用于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
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我国又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认识我国海洋国土状况,关注并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前景以及管理和保护对策,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经济优势,进而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很重要。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海岛的开发,并以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为例,来了解海岛和海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开发途及海洋环境保护。
本课的学习还可以联系初中(中国地理部分海洋资源知识)和高中(海洋环境知识)的知识加深学生海岛和海域开发的重要性及其方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初中(中国地理部分海洋资源知识)和高中(海洋环境知识)的知识已经有所认识,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1. 海南岛综合开发途径、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2. 产业合理布局与发展特色经济2、教学难点:海南岛三个环带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合理布局的影响,海南岛如何发展特色经济。
其中主要是地形和气候的分析。
3.确定重难点的依据:确定海南岛综合开发途径、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为重点是因为对于他的讲解可以代表一类问题的解决,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进行海洋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借鉴措施。
确定三个环带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为难点是因为我们教师在进行新知识形成时要以旧的知识来引申,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所以我们应以海南岛的地形和气候为讲解的难点,当老师把每个环带的自然条件分析透彻以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可以得出结论。
二.三维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南岛三个环带的不同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利弊条件,发展的特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