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 格式:ppt
- 大小:888.00 KB
- 文档页数:15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其性能,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地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重点、难点) 2.培养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统计知识中的具体作用.一、情境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三种统计图的作用,三种统计图的能力可谓是“各有千秋”,实际上我们在选择统计图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它们的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统计图的合理选择【类型一】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区四月份第一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则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哪种统计图描述(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类型二】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图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举行植物标本制作比赛,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活动小组共有学生多少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根据统计表制作一个形象的统计图.解析:(1)把表中的人数加起来即可;(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占百分比=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小组总人数×100%;(3)由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解:(1)该组共有学生1+2+4+3+2=12(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百分比:(4+3+2)÷12×100%=75%;(3)根据题意可知,此类情况最适合条形统计图表示(如下图).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复式统计图 【类型一】复式折线统计图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写下表.。
10.1(4)--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一.【知识要点】1.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二.【经典例题】1.为了让学生了解南海,关注南海,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南海有关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B.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C.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2.某小区12月1日~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该小区这5天一共用水立方米.三.【题库】【A】1.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直方图2.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见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A 0.96时B 1.07时C 1.15时D 1.50时【B】1.五一期间,某地相关部门对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扇形统计图中“自驾”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20°D.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2.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给我们带来愉快.英才中学计划在各班设立图书角,为合理搭配各类书籍,学校团委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喜爱的书籍类型(A.科普,B.文学,C.体育,D.其他)数据后,绘制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样本容量为400B.类型D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C.类型C所占百分比为30%D.类型B的人数为120人3.相关部门对“五一”期间到某景点观光的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绘制了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约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该景点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4.五一期间,某地相关部门对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若五一期间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大约有20万人D.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400人5.春节期间,全国大量游客都选择到云南景区旅游,某旅行社为了整合资源,在网络上进行“春节期间旅行意向问卷调查”,最后从大量问卷调查表中随机抽取部分问卷,将所得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样本容量是500B.扇形统计图中“大理”所占圆心角是90°C.条形统计图中选择到“丽江”的旅游人数是155人D.如果春节期间选择到云南景区旅游的总游客人数大约是100万,那么选择到西双版纳的游客人数约为16万6.为了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村决定组建村民文体团队现围绕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每人仅限一项)”,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抽查的20名村民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B.在随机抽取的部分村民中,有8名村民选择喜欢广场舞C.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舞龙部分所占的圆心角是108°D.500名村民中,估计最喜欢花鼓戏的约有50人7.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区坚持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生活指南和学习指南,通过钉钉、微信、电子教材、在线课堂、网上批阅和答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指导学生在家有效复习和预习,确保学习成效.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延期开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研究高效的在线课堂,某校数学教研组从全校1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试行的某一课堂进行了“在线课堂学习效果”调查研究,把学习效果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A.抽取的样本容量为30B.α=84°C.得到“良”和“中”的总人数占抽取人数的百分比为60%D.全校得到“差”的人数估计有300人8.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9.为积极响应北京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 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B.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C.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C】1.某市今年12月份1日至10日最低气温随日期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市这10天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含0℃)的天数有天.2.我市2022年12月份某一周的气温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这七天中温差最大的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摄氏度.3.如图表示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世界人口从40亿增加到60亿共花了年.4.某校开展了“科技托起强国梦”征文活动,该校对7年级六个班上交征文的篇数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1班上交征文篇数占7年级六个班上交征文篇数的百分比为.5.某住宅小区5月1日~5月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2日到3日的每天用水量的增长率为.6.如图为某市2018~2022年私人汽车年增长率折线统计图,年比上年的年增长率的环比变化(增加或降低)值最大.【D】。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2、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描述。
3、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读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4、能够运用常见的统计软件或工具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熟悉各种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和绘制方法。
(2)理解不同统计图在展示数据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呈现数据。
2、难点(1)如何根据复杂的数据特征和分析目的,灵活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
三、学习资源1、教材:《数学统计》相关章节。
2、在线课程:有关统计图绘制和分析的教学视频。
3、统计软件:Excel、SPSS 等。
四、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在线课程,初步了解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实际的数据绘制和分析,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在开始学习统计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而整理数据则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计算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展示。
(二)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统计图是用几何图形或具体形象来表现统计数据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系,帮助我们更快速、更清晰地理解数据的含义。
(三)常见统计图的类型及特点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形。
它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让人一目了然。
例如,要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使用条形统计图就非常合适。
2、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会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猜测.【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图形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难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决策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纸、杂志及电视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问题展示:小华对2001年~2011年同学家中有无电视机及近一年来同学在家看电视的情况,对同年级两个班的1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两个方面的数据:展示:调查项目1年份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家庭数20 32 56 70 88 94展示:调查项目2 近一年中每周看电视的时间看电视4h以下48h 8h以上的时间人数36 48 16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它们的特点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对于调查项目1,若想表示各年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户数,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选择条形统计图.师:(展示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1,要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时期拥有电视机户数的增长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合适?生: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合适.师:展示折线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生:逐年增长.师:哪一时间段增长较快,反映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2,用怎样的统计图较合适?生: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率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合适.师:常用的三种统计图,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就是它们在描述数据上的优势,它们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二、巩固新知问题1:某报对本市特色在市民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市民对城市特色的评价.特色认可人数的百分率现代气息22%传统风格10%现代与传统兼容18%特色不突出46%无特色4%你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上述数据?绘制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你选择的理由.学生思考、画图、展示、分析.教师巡视、指导.问题2: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受教育程度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其他人数时间2000年第五3611 11146 33961 35701 15581 次2010年第六8930 14032 38788 26799 11451 次(1)小王用两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的程度的情况,如图1.(2)小李用一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如图2.师:哪种方法效果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表看法.师:小李的统计图称为复式统计图,用来表示多组同类数据,比用两幅统计图表示数据更直观、更易于比较.三、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生:我们学习了统计图的特点、统计图的选择,知道了统计图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