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评分表8月份 (1)
- 格式:xls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2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一.技术管理及装备8分技术管理5分1.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测部门应每年修订必备的六种制度(1)科、组及个人岗位责任制;(2)生产安全联系制度;(3)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4)资料质量责任人、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5)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6)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所有制度,并用抽查、询问等方式检查执行情况,缺一个大项扣0.3分,执行不好者扣0.1-0.2分,未修订扣0.1-0.2分2.检查内容及标准:2.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缺一种技术规程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扣0.2分3.检查内容及标准:3.坚持定期科务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科务会议记录,没有记录或坚持不好者扣0.2分4.检查内容及标准:4.必须具备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工作计划,无计划或未经批准者扣0.2分5.检查内容及标准:5.地测资料管理应达到标准:(1)分门别类保管,有索引,有目录,查找方便;(2)相对集中,符合防火、保密要求;(3)文字、基础数据一致;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资料管理不当,每存在一个问题扣0.1分;图、文、数有矛盾者,每发现一处扣0.1分6.检查内容及标准:6.每个技术人员在三年内都经过一次以上的技术培训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查个人培训证或培训记录、报告等,每发现1人超过3年未经培训者扣0.3分,矿以上部门发放的培训证有效7.检查内容及标准:7.加强内部培训,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无计划、无记录扣0.2分技术装备3分8.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测常规装备的品种和数量满足工作需求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查现有设备,每缺一种扣0.5分;台数不够者,每缺一台扣0.2分;该使用未使用者,酌情扣0.5-1分9.检查内容及标准:2.仪器使用:(1)采用全站仪和陀螺定向测量技术;(2)采用2种以上物探手段,并得到有效使用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应采用新技术却未采用的,每一项扣0.5分;该使用未使用扣1分10.检查内容及标准:3.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并建立数字化成图系统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各种地测成果图件均实现微机处理和数字化,不符合规定,发现一处扣0.2分;在地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种地测图件、文档、数据库未按规定及时更新上传,发现一处扣0.3分;临时需上传的资料,未及时上传扣0.5分,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处扣0.1分11.检查内容及标准: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室、仪器保管室、资料室、制图室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四室达不到要求酌情扣0.2~0.5分二.矿井测量15分测量基础成果4分12.检查内容及标准:1.有健全、完整、精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井上、下控制测量成果和图件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②记录手簿中详细记录工作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前后视人名、仪器型号、编号等,缺一项扣0.1分;③每一项测量工作,记录本中均应绘制草图,缺一处扣0.2分;④观测中各项限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⑤工作面导线形成闭合后,应有完整的导线成果资料、精度评定、闭合差分配、附图等,缺一项扣0.2分;闭合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⑥井下导线计算簿应注明工作地点、计算日期、计算者,检查、审核者签字,每缺一项扣0.1分;⑦未对算的发现一次扣0.5分;⑧未按规定时间上传测量基础成果资料的,每项扣0.3分13.检查内容及标准:2.井下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符合《煤矿测量规程》3.按规定上报各种测量基础成果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矿井测量5分14.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面近井点、井下控制点的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延长,高程点的设置符合《煤矿测量规程》(1)每一井口近井点数不得少于3个,点位、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按级别统一编号,用油漆标记;(3)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每组3个点,高程点间距30~80m;(4)延长导线前应对上次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测;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地面近井点及井下控制:①近井点数、点位精度、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每发现一处点数不够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扣0.3分;②井下导线点未统一编号或编号混乱、未用油漆标记或点位设置不牢固者,发现一处扣0.2分;③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采区控制导线未按规定及时延长的,基本控制导线扣0.3分,采区控制导线扣0.2分。
队别:工程名称:年月日检查项目检查小项检查项目及标准标准分实得分一、掘进给向1中腰线标定及时、准确、无责任工程事故。
(1)巷道开工单位提前3天发送地测科。
(2)重要巷道的开门应有标定工作设计图。
(3)巷道开门时须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进行检测。
5 23000m以上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确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2 3坚持巷道开门、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
4 4贯通通知单位应提前(岩巷20~30m,煤巷30~40m)发送施工单位、矿分管领导及技术、安全、通风等单位。
3二、基本矿图1煤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矿图。
(1)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2)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3)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4)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5)主要保安煤柱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6)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7)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8)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3 2基本矿图必须在经过裱糊并存放一年以上的原图纸或厚度0.1mm以上经过处理的聚酯薄膜上绘制。
2 3 内容、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1 4图上符号、线条、注记等,符合现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的要求。
2 5图面清洁,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按图例要求的字体注记;图面表达和注记无矛盾。
1 6 每3-6个月填绘一次。
1队别:工程名称:年月日检查项目检查小项检查项目及标准标准分实得分三、开采沉陷治理1各类防水(沙)、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未出现差错。
2 2各种“三下”工程,如建(构)筑物保护、维修、复垦、迁村购地、塌陷区治理等未出现差错效果明显。
2四、地质报告1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开拓延深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表1-1井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2-1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1煤矿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2 煤矿地质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3煤矿测量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4煤矿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5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4-1煤矿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5-1 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7-1 煤矿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8-1 煤矿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9-1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10-1 煤矿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11-1煤矿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12-1煤矿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地质防治水安全是保障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为了提高防治水安全的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评级办法。
本文将从地质防治水安全的定义、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考核评级的目的和原则以及具体的标准和办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防治水安全的定义地质防治水安全是指通过对地质条件和水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预防和控制水灾、地质灾害以及其他水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
二、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地质防治水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对于提高防治水安全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指标和要求,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促进地质防治水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考核评级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考核评级,推动地质防治水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级标准和考核办法应基于科学数据和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2)公平性原则:评级过程应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3)动态性原则:考核评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期性的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
(4)综合性原则:考核评级应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全面性和整体性。
四、具体的质量标准和办法1. 质量标准:(1)事前预防措施:包括水文地质勘察、灾害风险评估、规划设计等工作的质量要求。
(2)工程建设质量:包括水工建筑物、抗渗排涝设施等的质量要求。
(3)监测预警体系:包括监测设备、数据质量等的质量要求。
(4)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抢险救灾预案、人员培训等的质量要求。
2. 考核评级办法:(1)分级考核:将地质防治水安全工作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层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2)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指标和细项指标,并给予不同指标相应的权重。
(3)考核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既考虑工作的实际情况,又有科学的依据。
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表矿井名称:工作面名称:年月日项目项目内容检查内容及标准标准分评分方法得分问题及建议一水文地质基础工作(40) 基础资料1、有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记录规范,保存完好2、建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防治水基础台帐和计算机数据库,认真收集资料、整理台帐,并每季度修正1次10查资料。
每缺1种台帐扣2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水文图纸水文地质图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图种齐全有电子版,内容全面,符号、注记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要求15查资料。
图种每缺一种扣3分,缺一种电子版图扣2分;线条、色相不符合图例标准,符号、注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一处扣1分;各种内容有矛盾的一处扣1分水害预报1、预报内容齐全,年报、月报、临时预报及时下达,预报要评价突水危险性,提出水害处理意见2、在水害威胁区域采掘前,应提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报告编制、审批、提交程序应符合规定要求3、对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以上的矿井,年初提出年度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4、矿井应根据整体生产布局,有正对性的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15查资料和现场。
缺报一次扣2分;预报不能指导生产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图表不符、描述不准确,一处扣1分;预报下发不及时,一次扣2分;审批、接收手续不齐全,一次扣1分;对突出危险性评价却一次扣2分;无年度水害分析表扣2分;无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或年度防治水计划扣3分,针对性不强扣1分二、防治水工程(50)系统建立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2、矿井防排水系统健全,设施完善,每年进行联合试运转,编制联合试运转报告3、矿井、采区排水设备、设施的排水能力满足《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10查资料和现场。
防排水系统达不到规定要求不得分;未建观测系统、未进行定期观测,扣5分;未进行联合试运转或无联合试用转报告扣2分;联合试运转记录不完善扣1分技术要求1、防治水工程有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按程序审批,工程结束有验收报告2、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并实行探掘分离管理制度3、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规定,有相关探测资料和记录,并实行牌板管理制度4、探放水工程设计有单孔设计5、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应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报废煤窑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6、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年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一次演练7、工业广场采取防洪排涝措施8、每半年对井田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做详细记录9、建立水文钻孔管理台帐10、防水煤柱留设应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审批15查资料和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