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技术方案复习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519.09 KB
- 文档页数:12
一、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1.装置气密性检查
展示装置:
提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1)微热法:只有一个出口;若有两个出口,先将一个出口封闭。
(2)液柱法:有两个出口,将其中一个出口封闭,往另一出口注思考,讨论,回答
微热法
液柱法
聆听
水,观察能否保持一段液柱。
思考,回答(3)注射器法:两个出口的,将
其中一个用水封住,另一出口连
上注射器。
2.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入药品;
(4)收集气体;
(5)整理装置。
拓展提高1.提出问题:结合氧气的实验室
制法和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你
能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
思路吗?
2.课件展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
般思路。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
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
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制取
甲烷的发生、收集装置可选用
和。
并说明你选取的理由。
思考,讨论,表达,评价
思考
思考,回答。
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二氧化碳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爆破技术,主要用于在特殊场合下,如城市中的地下室、隧道、矿井等空间狭小、不适合使用传统爆破技术的地方。
该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高压状况,在瞬间释放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从而实现爆破的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在施工前制定的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用于指导施工人员的行动。
下面是一个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样例,供参考:一、施工前准备1.确定施工地点,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安全。
2.购买或租赁所需的二氧化碳爆破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
3.配备所需的工具和器材,包括测量仪器、安全装备等。
二、施工人员培训和安全措施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二氧化碳爆破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
2.强调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
三、施工过程安排1.在施工场地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3.进行爆破区域的标定和标记,确保爆破点的准确位置。
4.布置并连接二氧化碳爆破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最后检查,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四、施工操作流程1.施工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对二氧化碳爆破设备进行预热和准备工作。
2.施工人员进行最后的验证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3.施工人员根据预定方案,进行爆破设备的点火和开启。
4.施工人员迅速离开施工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5.确认爆破效果后,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五、施工后处理1.施工人员对爆破区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无安全隐患。
2.清理和整理爆破现场,把已使用过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妥善保存。
3.汇总施工数据和工作记录,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
通过以上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指导二氧化碳爆破技术的施工工作。
然而,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高效进行,具体的方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化学教辅初中自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3. 能够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取方法。
2.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制取方法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 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CO2 + H2O → H2CO3(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 + C → 2CO(3)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CO2 + 2NaOH → Na2CO3 + H2O4. 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1)实验室制取: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2)生活中制取:利用碳酸饮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石灰水会变浑浊?为什么灭火器能灭火?6.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取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1. 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取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收集生活中与二氧化碳相关的现象,下节课分享。
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及施工方案设计和对策
一、概述
二、施工方案
1.确定施工区域及范围,分析施工位置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特征;
2.确定施工方法,分析施工中的安全因素;
3.调查施工区域之前,根据现场环境搜集资料,并进行调查;
4.测试爆破物和应用试验;
5.对爆破物的品质和爆炸效果进行测试;
6.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爆破物施工位置,并绘制爆破结构图;
7.根据施工结构图确定破碎深度,爆破伤害范围;
8.分析爆破时需要施加的压力;
9.施工前,对爆破点进行检查,确定施工状态,并建立安全施工现场;
10.爆破作业过程中,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实施,确保爆破安全;
11.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收回全部施工设施;
12.爆破作业结束后对爆破结果进行记录,以备日后参考分析。
三、施工对策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切实把握:确定施工区域。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相关推荐关于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目标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初中co2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石灰水、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体有哪些?2. 学生回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二氧化碳这种气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实验室制法1.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取二氧化碳?1.2 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3 学生动手操作:根据教师的演示,自己尝试制取二氧化碳。
2. 实验现象2.1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中有哪些现象?2.2 学生回答: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化学反应方程式3.1 学生写出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2 教师点评并讲解方程式。
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1.1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 实验验证2.1 学生动手操作: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观察其密度。
2.2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四、二氧化碳的用途(10分钟)1. 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1.1 学生回答:灭火、化工原料、植物光合作用等。
2. 教师总结: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设计A: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B: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筛选的能力。
2.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动手,积极参与的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有关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仪器、药品: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锥形瓶、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等二、本节课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复习提问】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步骤: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验证方法收集方法①反应原理(药品)②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③反应条件④收集装置⑤气体密度及溶解性⑥检验方法⑦验满方法⑧放置方法学生回忆、讨论、填表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起对新知识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渡>:制取氧气时可以用不同发生装置原因是什么?学生总结1、锻炼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2、对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①确定反应药品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收集方法;③验证和验满下面大家能否根据总结出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首先要考虑什么和教师一起整理制取气体的思路。
最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程标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优秀5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程标准篇一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教法分析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去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间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竞赛教学法: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法分析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使用其它药品,通过研究发生装置,选择其它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尽力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巩固碱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综合思想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难点: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实验准备:大理石稀盐酸 Ca(OH)2溶液 NaOH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滴管矿泉水瓶集气瓶锥形瓶各类导管烧杯单孔橡皮管 U型管铁架台气球鸡蛋红墨水教学过程:复习:碱的通性;写出常见的碱Ca(OH)2 、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位同学回答碱的通性;一位同学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演示:将CO2分别通入Ca(OH)2、NaOH溶液中。
教师提问:利用反应现象的不同,可以解决哪类问题?学生回答:鉴别Ca(OH)2与NaOH。
引言: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就是: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板书: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提示:我们做过很多的实验,看过很多的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学习过很多物质的性质。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图。
二氧化碳爆破与方案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害的气体,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存在。
它具有不燃、不支持生命燃烧的特性,可作为一种安全的爆破介质。
在特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爆炸性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爆破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安全方案。
一、二氧化碳爆破的原理与条件1.1原理二氧化碳的爆破是指在密闭容器内,通过加热或增加内部压力,使二氧化碳发生爆炸性反应。
当二氧化碳受到外界刺激,如高温、火焰、电火花等,将发生爆炸反应,生成大量能量释放。
1.2条件(1)高浓度:在容器内达到一定浓度,通常为3%-12%。
(2)高压力:增加容器内的压力,通常为5-15MPa。
(3)高温度:通过加热或外界热源提高容器内的温度,通常为200-400℃。
二、二氧化碳爆破的应用领域2.1煤矿爆破在煤矿开采中,二氧化碳爆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层瓦斯的抽放,从而提高矿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2.2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可用于石油罐的清洗、石油管道的疏通以及装置的安全检测等。
2.3冶金工业在冶金工业中,二氧化碳爆破可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切割和焊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2.4其他领域三、二氧化碳爆破的安全方案由于二氧化碳爆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1容器设计容器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能承受高压、高温的条件。
同时,容器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二氧化碳在爆破过程中不会泄漏。
3.2运输和储存为防止二氧化碳爆破事故的发生,应对二氧化碳进行专门的运输和储存管理。
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容器的稳定和密封性,避免意外撞击、倾斜等情况。
储存时应选择安全的场所,避免高温、火源等危险因素。
3.3安全操作在进行二氧化碳爆破操作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安全距离、禁止吸烟等。
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操作经验。
3.4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收集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及科学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学生在掌握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迎刃而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能力: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
初步具备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
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是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内容,学生容易想到木炭的燃烧等反应途径,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课前要安排学生做好预习,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相关信息.科学能力: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特别是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过程和结论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抓住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正确处理信息并学会知识迁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社会能力:九年级学生逐步树立了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了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意识。
学生基本情况: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50人,其中10人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近15人,中等水平学生约25人。
针对这一情况,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内容。
首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并设计实验方案。
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优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优选7篇)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老君台中学的罗卫东,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粤教版化学第五章第二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研究》。
5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初步技术方案湘潭弘润气体有限公司2014年05月目录1.技术方案 (1)1.1气源条件 (1)1.2产品方案 (1)1.3生产规模 (2)1.4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2)1.5工艺流程与配套设施 (3)1.6公用工程 (6)2.技术经济分析 (7)2.1投资概算 (7)2.2成本估算 (7)3.建设周期 (8)4.设计单位和我公司二氧化碳项目业绩 (8)5.天柱宏泰钡业相关投资 (10)精品文档1.技术方案1.1气源条件本项目所用气源来自于煤制合成气干法脱碳尾气,原料气CO2纯度约98%,本方案按总硫(H2S和COS)含量100ppm考虑,后期正式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1.2产品方案本方案的目标产品定位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质量按国际饮料技术学会(ISBT)标准和中国新国家标准GB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执行,具体内容见下表。
(1)国家新标准GB10621-2006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项目二氧化碳含量,10-2(V/V)≥水份,10-6(V/V)≤酸度一氧化氮,10-6(V/V)≤二氧化氮,10-6(V/V)≤二氧化硫,10-6(V/V)≤总硫(除二氧化硫外,以硫计),10-6(V/V)≤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甲烷计),10-6(V/V)≤苯,10-6(V/V)≤甲醇,10-6(V/V)≤乙醇,10-6(V/V)≤乙醛,10-6(V/V)≤其它含氧有机物,10-6(V/V)≤氯乙烯,10-6(V/V)≤油脂,10-6(m/m)≤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蒸发残渣,10-6(m/m)≤氧气,10-6(V/V)≤一氧化碳,10-6(V/V)≤氨,10-6(V/V)≤磷化氢,10-6(V/V)≤氰化氢,10-6(V/V)≤指标99.920按5.4检验合格2.52.51.00.150(其中非甲烷烃不超过20)0.0210100.21.00.35按5.10检验合格1030102.50.30.5注:其它含氧有机物包括二甲醚、环氧乙烷、丙酮、正、异丙醇、正、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
(2)国际饮料技术协会标准(ISBT)及《可口可乐》标准序号1项目二氧化碳含量,10-(V/V)≥指标99.92精品文档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水分,10-6(V/V)≤酸度一氧化氮,10-6(V/V)≤二氧化氮,10-6(V/V)≤二氧化硫,10-6(V/V)≤总硫(除二氧化硫外,以硫计),10-6(V/V)≤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甲烷计),10-6(V/V)≤苯,10-6(V/V)≤乙醛,10-6(V/V)≤不易挥发有机残留物10-6(V/V)≤不易挥发残留物10-6(V/V)≤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蒸发残渣,10-6(m/m)≤氧,10-6(V/V)≤一氧化碳,10-6(V/V)≤氨,10-6(V/V)≤磷化氢,10-6(V/V)≤氰化氢,10-6(V/V)≤20通过测试2.52.51.00.150(其中非甲烷烃不超过20)0.020.25.010通过测试1030102.50.30.5我公司承诺最终产品纯度≥99.95%(优于国家标准),其余指标均达到并部分优于上述标准。
1.3生产规模本方案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生产规模根据合成氨的实际生产经验理论设计为6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实际以5万吨/年(每小时6.25吨,日产150吨)的产量,按全年开车8000小时计。
1.4工艺技术方案选择通常,为了运输和使用方便,生产中一般都把二氧化碳制成液体或固体产品,从理论上讲,只要二氧化碳达到临界温度31.04℃以下,在特定压力下即可液化,压力越高液化温度越高。
但由于不同二氧化碳原料气中都会有各种不同杂质,会在二氧化碳液化时或多或少地一起冷凝,从而对二氧化碳产品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二氧化碳生产其实就是净化和液化的过程,不同的二氧化碳生产工艺其本质差别就是净化技术的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净化精制工艺方法:(1)吸附与低温精馏组合法该法综合吸附和精馏的优点,配合使用特定的选择性很强的吸附剂,有针对性地脱除沸点比二氧化碳高、通过精馏无法分离的杂质,然后将二氧化碳液化进行低温精馏提纯,除去剩余的轻组分杂质。
该方法投资省,气源条件好的情况下产品质量能够达到食品级。
但不适用于重组分杂质含量较多的情况。
吸附与低温精馏组合法典型案例:我公司在总结多套装置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独特的“双级预冷吸附与低温精馏组合”的新工艺,成功应用于芷江化肥二氧化碳气体2.5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装置上,产品质量达到并部分优于食品级标准。
(2)催化氧化与低温精馏组合法该方法适用于重组分杂质含量较多,且无法通过吸附剂有效除去的情况。
其特点是:利用催化氧化原理,在贵金属(活性氧化铝负责铂、钯)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原料气中的所有可燃性杂质与氧发生燃烧而加以脱除,特别是那些沸点比二氧化碳高的有毒有害杂质,如多碳烃、醛、醇等有机物,燃烧后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燃烧反应彻底,为这些杂质彻底去除提供了技术保证,再结合使用合理的脱硫技术和低温精馏技术,产品质量可以达到国际饮料协会标准。
该方法产品质量好,品质稳定,是目前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最可靠的方法。
但投资大,操作复杂,主要用于食品级产品的生产。
催化氧化与低温精馏组合法典型案例:我公司同类设计的山东某气体有限公司15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装置,分别建设一套10万吨和一套5万吨两套装置,均采用催化氧化法脱烃,产品中总烃含量小于10ppm,远远优于国家标准。
其中1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时,日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400吨,年产量达到13万吨,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装置。
上面对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二氧化碳生产工艺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应该说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只要选择运用得当,合适的工艺应用于合适的情况,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本项目涉及原料气的自身特点以及食品级产品的定位,本方案选择采用催化氧化与低温精馏组合法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
1.5工艺流程与配套设施1.5.1工艺流程简述根据本项目所涉及的原料气特点,本项目食品级方案选择催化氧化与低温精馏组合的工艺路线,本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
从界区外来的原料气,加入少量空气(采用仪表空气)或纯氧,经过预冷缓冲后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氧化碳压缩机为无油润滑型,三段压缩,设计终端压力为3.0MPa。
原料气从压缩机二段引出进行预脱硫,脱除其中的大部分硫化氢,然后返回三段压缩。
三段出来的原料气经过脱硫加热器预热至60~90℃后进入水解塔,将原料气中的有机硫水解为无机硫,然后进入精脱硫塔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脱硫合格的原料气经过脱烃热交,与从脱烃塔出来的高温气体换热而被预热至380℃以上,热量不够时通过脱烃电加热器补充,然后进入脱烃塔,在脱烃塔中贵金属(活性氧化铝负载铂、钯)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原料气中的可燃杂质(甲烷、H2、CO等可燃杂质)与O2发生催化燃烧反应,生成CO2和H2O,脱烃过程操作温度为380~500℃。
从脱烃塔出来的高温气体经过脱烃热交回收热量后,经过脱烃水冷器冷却至常温,然后经过除湿器与回冰机系统的低温气氨换热降温除湿,然后经过分子筛干燥塔深度干燥,深度干燥后的原料气经过提纯塔釜加热盘管为精馏提纯塔提供热量后进入冷凝器,与冰机系统来的液氨换热而被冷凝液化后,进入提纯塔进行精馏提纯,原料气中的不凝性杂质(加氧过程加入的过量N2、O2等)从提纯塔顶部出来去再生分子筛塔内的分子筛吸附剂后放空,从提纯塔底部出来的合格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经过过冷器冷却至约-25℃后进入产品储罐。
图1只是一个简单的工艺流程框图,仅用于说明主要的工艺流程及基本原理,杂质气体放空,去再生分子筛吹冷预脱硫塔空气或纯氧CO2原料气二出三入原料气冷却器缓冲罐CO2压缩机三出脱烃电加热器脱烃塔脱硫加热器精脱硫塔水解塔提纯产品储罐空脱烃热交再生气放空冷凝器塔气脱烃水冷器除湿器分子筛塔过冷器罗茨风机再生电加热器图1工艺流程框图1.5.2工艺说明(1)脱烃过程的操作温度为380℃~500℃,该过程本身为放热反应,放热量取决于原料气中可燃杂质(甲烷、H2、CO等)的含量,如果本项目原料气中可燃杂质的含量能够满足脱烃过程的自热平衡,则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开脱烃电加热器,脱烃电加热器主要用于脱烃系统开车时系统升温;(2)原料气的加氧量通过分子筛后面设置的在线氧含量分析仪来控制的;(3)当脱烃系统因更换催化剂或食品级产品市场销售不畅等原因停用时,压缩机出来的原料气可以通过副线直接跳过脱烃系统,使装置照常运行生产工业级产品。
1.5.3配套设施(1)动设备序号1 2 3 4名称CO2压缩机冰机再生罗茨风机充车泵规格型号DW-50/30,3.0MPa,50m3/minJJZ2LG2015m3/minΔP=3000mmH2O40m3/h,扬程30米单位台/套台/套台台数量2312报价(万元)180.090.01.84.05合计275.8说明:CO2压缩机为无油润滑型;冰机带经济器、配蒸发冷。
(2)静止设备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名称原料气冷却器缓冲罐预脱硫塔脱硫加热器水解塔脱烃水冷器精脱硫塔脱烃热交脱烃电加热器脱烃塔除湿器分子筛塔冷凝器提纯塔过冷器再生电加热器储槽合计规格型号Ф900Ф2600Ф2000Ф800Ф1400Ф800Ф1400Ф900200KWФ800Ф700Ф1400Ф1000(卧式)Ф600/1000Ф600(卧式)Ф550150m3/台材料Q245R/304Q245RQ345RQ345R/20Q345RQ245R/304Q345R304304304304/Q345RQ345R304/Q345R304/Q345R304/16MnDRQ345R16MnDR数量1121111111121111220估价(万元)8.05.025.06.512.09.512.022.015.012.08.524.020.018.07.01.5104.0310.0(3)分析仪器序号1 2 3 4 5 6名称常量氧分析仪微量硫分析仪总烃分析仪微量水分析仪纯度快速分析仪规格或检测限检测限0.03ppm-80℃~20℃,在线分析量程99.9%、99.99%各一支合计数量111125估价(万元)0.54.56.01.50.112.6(4)辅助材料序号1 2 3 4 5 6 7名称及代号预脱硫剂水解催化剂精脱硫剂脱烃催化剂分子筛吸附剂瓷球等合计用量20m3×2台10m310m32.5m310m3×2台若干单价0.35万/m31.10万/m30.80万/m335万/m31.1万/m3估价(万元)14.011.08.087.522.00.5143.0(5)管道阀门配置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