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2
有理数的加法三级导学案预习导学:预习目标:预习交流与发现1,自学有理数加法法则;预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预习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预习流程:1、预习情景设置1,初步了解有理数加法原理;2、自主预习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测例1;4、自主合作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5、作自测练习;6、合作交流自学体会。
讲授导学: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准确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与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导入流程:一、导入新课:1.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1:3输了2球,那么2场比赛甲队净胜球累计是多少?如果甲队在主场以1:4输了3球,在客场3:1赢了2球,那么甲队在这两场比赛中的净胜球累计又是多少?2.问: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规定赢球数记为正,输球数记为负,得算式:3+(—2),(—3)+23.揭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二、预习检测:自学交流与发现1,作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三,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主合作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做例1;自测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一、二。
合作交流结果并释疑。
三、课堂展示反馈自测练习;四、精讲点拨:做有理数的加法,不能总是用数轴或凭经验做啊。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没有什么规律?下面来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
思考:①前面所说,有理数加法中的加数不同,各有多少种形式,能否给它们归归类?三种情况:同号两数相加,异号加数相加,一个数与0相加②观察以上算式,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小学所学的加法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③如何确定和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有序抛出,一个一个地解决,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加数与和的关系。
1.4.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2.能解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学习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速算.2、填表.(求各数的倒数)二、范例学习例1 (1)982-+÷-() (2)438020-⨯--÷-()()() (3)()282÷--针对练习: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先算 ,再算 ,同级运算按从 到 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则先算 里的.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34-43⨯÷= B.91-32-65-32-=⨯)()( C.41-515-=÷)( D.2-31-212=÷)( 3.计算:(1))()(5-75125-÷; (2))(41-85.52-⨯÷例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盈利1.3万元,4~6月平均每月亏损3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3.6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7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针对练习:4.某公式去年1~3月平均每月2.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1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4.5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盈利-1.5万元,那么这家公司去年平均每月盈利多少万元?五、课堂小结六、拓展提升思考:1、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观察(3)(3)(3)(3)-⨯-⨯-⨯-,22222()()()()()33333-⨯-⨯-⨯-⨯-,a a a a a ⨯⨯⨯⨯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分别可以记作什么?七、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37页习题1.4 1~7题2、选做题:课本38页习题1.4 8、9题。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一、导入激学a,b是两个有理数,完成下面的填空:(1)如果a—b=0,那么a与b的关系是.(2)如果a+b=0,那么a与b的关系是.(3)如果a×b=0,那么a与b的关系是.(4)如果a÷b=0,那么a与b的关系是.二、导标引学【复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有关知识2、学会有理数的基本运算3、巩固复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重点】理解、掌握有理数的相关内容三、复习过程(一)导问互学1、本章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哪几种运算?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填写下表:3、利用相反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利用倒数,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乘除法统一成乘法.4、乘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5、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理数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是常见的运算规律.请总结一下你所学过的运算律,并用字母将它们表示出来.7、科学记数法是科学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怎样将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怎样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来的数?举例说明.解决问题评价:(二)导标达学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之商为,与它的倒数之积为.2、绝对值小于100的所有整数之和,绝对值小于100的所有整数之积.3、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比5的相反数小—1,则这两个数的积为 .4、有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2次剪去剩余的一半,……剪7次后,剩下的绳子有米.5、吸烟有害健康,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致死的人数大约为600万,数据6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 )A 、都为正数B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C 、一个为零,一个为正数D 、至少有一个为正数 7、计算(—2)100 +(—2)101所得结果是( )A 、210 0B 、-1C 、 —2D 、—210 08、计算:(1))1279543(+--÷361 (2)|97|-÷2)4(31)5132(-⨯--(3)(-1)3-(1-21)÷3×[3―(―3)2]9、用简便方法计算:(1))36()436597(-⨯+- (2) 25×(43―21-41)反馈评价: 四、导法慧学1.将所学知识纳入知识体系.2.本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怎样的?据此请总结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法。
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类比学习等。
2、教学手段由于本节课主要以复习提升能力为主,信息量很大,因此制作了课件,设计形象具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复习 1、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法则 2、加法、乘法运算律3、科学记数法,会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教 学 内 容教师导拨与学生活动教学 用具(一)复习巩固1、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法则2、加法、乘法运算律3、科学记数法,会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老师向学生展示复习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大屏幕展示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改错探究1.74-4÷2=70÷2=35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不足,大屏幕展通过例题的交流,让学生从观察和探究中发现规律,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并鼓励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教 学 内 容教师导拨与学生活动 教学 用具3.4.引导学生改正。
学生板演,并指出错误,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及时归纳。
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归纳与总结错误出现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尝试初步运用 牛刀小试1.5-2×(-3)让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发现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大屏幕展示通过此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观察、思考、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四)精讲点拨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教 学 内 容教师导拨与学生活动 教学 用具1.计算(-2)2-(-52)×(-1)5+87÷(-3)×(-1)42.用简便方法计算: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据估计我国药用牡丹栽培约175500000株(精确到千位)1. 2 3. 4.学生板演,并到板前讲解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关键点加以说明。
2.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导学案主备人: 审核人:教师寄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升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复习旧知:计算⑴8﹢(-3)+ (-5)⑵0.95+(-1.8)+(-0.2)-2.65⑶7.25-2(1\3)-27.75+(-7(2\3)⑷ 3.5-(-(1\2)+(5\2)-0.25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课本P47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年平均水位为0米,现在水位为-3米,小康桥桥面据年平均水位12.5米,此时小康桥面局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小颖:12.5-(-0.3)=12.8(米)小明:12.5+0.3=12.8(米)你知道小颖和小明分别是怎么想的吗?他们的结果为什么相同?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47页三、自学交流:看书思考p47如何表示水位的高低变化.1水位的高低与“+”“-”的关系是什么?2感受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水位变化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3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构造及意义------合作交流-----学生发表见解①在水位表示中正数.负数的意义是什么?②求周末的水位的方法是什么?③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你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四、释疑训练1、-(1\3)-(-3(1\2))+(-2(1\4))-(+5(1\6))2、-|-(1\2)+|-(1\3)|-|-0|-(-(1\4))-(-1\9)五、归纳总结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2、符号的处理方法.3、①你学习了那些知识.②感受了哪些问题类型和方法.课后练习1、若摩托车厂T本周计划能生产4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次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行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为正,减少的辆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增减数-5+7-3+4+10-9-25①根据纪录可知,本周三生产了___辆.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辆数对比增减数为___辆.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___辆.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七天的生产情况课后反思。
2012—2013年上期 七年级 数学 导学案 第 课时 编案教师:谢光红 审核:陈勇 审批:殷长贵 授课教师:初一全体数学教师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有理数的概念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理解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2、运用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有理数概念的正确理解与辨析。
学习难点:正确运用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探究点一:知识要点精析: 1、有理数的分类: (1) (2)注意:(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π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 2、数轴:(1)数轴的三要素:(2)数轴上,原点右边表示的数是 ,原点左边表示的数是 ,原点表示的数是 。
(3)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 。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但反过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1)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ɑ的相反数记作 ,ɑ-b 的相反数是 。
(3)正数的相反数是 ,负数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 。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
4、绝对值:(1)几何意义:表示数ɑ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ɑ的 ,记作|ɑ|。
(2)代数意义:(3)绝对值的非负性:|ɑ| 0;注意:(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2)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是 (3)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 (4)常见的非负数形式:①|ɑ|≥0→2|ɑ|≥0,21|ɑ|≥0,|ɑ|+2≥2。
②ɑ2≥0→5ɑ2≥0,57ɑ2≥0,ɑ2+1≥1。
探究点二:典例精析 1、辨析:(1)带“-”号的数一定是负数( ) (2)-ɑ一定是负数( ) (3)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 ) (4)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5)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越大( ) (6)表示m 的点在表示一个4m 的点的右边( )(7)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负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 (8)若ɑ>0,b <0,且|ɑ|>|b |,则-ɑ>b ( ) (9)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必为正数( ) (10)若|ɑ|=|b |,则ɑ=b ( ) 2、解答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统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ɑ| (ɑ=0)(ɑ<0) (ɑ>0)·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导学案装 定线一12,0,2,0.3,一0.5,一(一7),一|一21|,(一1)2,0.45,25,5%,(一2)3,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例2:已知有理数ɑ,b ,c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用“<”号把ɑ,一ɑ,一b ,b ,c ,一c ,0连接起来。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过程:一、典型例题例题1: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负数集合:{ }例题2:选择(1).已知x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y是最大的负整数,则代数式x3+3x3y+3xy2+y3的值是( )A.0B.1C.-3D.-1(2).已知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判断:①;②; ③; ④中,错误的个数是()个A.1B.2C.3D.4(3).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 b|-2xy的值为()A.0B.-2C.-1D.无法确定例题3 计算1、2、3 (4)-1+(-)×(-2)二、课堂练习1.计算所得的结果是()A、0B、32C、D、162. 有理数中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A、1B、0C、-1D、±13. 若,则=()A、– 1B、1C、0D、34. 有理数a,b如图所示位置,则正确的是()A、a+b>0B、ab>0C、b-a<0D、|a|>|b|5.计算:1、____;=____;____;____ _。
2. _________;(2)三、学生共同总结,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有理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能准确对给定的数进行分类。
3、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掌握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概念及应用。
(3)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计算。
2、难点(1)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2)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绝对值的性质及应用。
三、知识梳理1、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例如:5 是正整数,-3 是负整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2是正分数,-3/4 是负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
整数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2)按性质分类: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3、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例如:在数轴上,原点表示 0,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
4、相反数(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 0。
例如:5 的相反数是-5,-5 的相反数是 5,5 +(-5) = 0。
5、绝对值(1)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的绝对值,记作|a|。
(2)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例如:|5| = 5,|-3| = 3,|0| = 0。
四、典型例题例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5,0,-314,22/7,2021,-13,***********…(每两个 1 之间依次多一个 0)正数集合:{ 22/7,2021,***********…}负数集合:{-5,-314,-13 }整数集合:{-5,0,2021,-13 }分数集合:{-314,22/7 }例 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3,0,2,-15,5/2解:首先画出数轴,确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