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3一、积累和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生日那天,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他终于忍无可忍,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这个贼得手非常快,动手干净利落....,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不一会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酝酿(liàng)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
水藻(zǎo)看护(kàn)花苞(bāo)棱镜(lén)C。
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吝啬(sè)D。
卖弄(lòng)风筝(zhēng)咄咄(duō)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A。
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
贮蓄喉咙睫毛响晴C。
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
屋檐凄冷碣石蟋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B)。
A。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
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
经过努力,XXX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
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着.落(háo) 枯涸.(hé) 吝啬.(sè) 润.湿(rùn)B.酝酿.(niàng) 筋.骨(jīn) 水藻.(ǎo) 应.和(yīng)C.黄晕.(yùn) 蓑.衣(suō) 暖.和(nuǎn) 贮.蓄(hù)D.淅.沥(ī) 捉迷藏.(cáng) 静谧.(bì) 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并改正。
(3分)山岛耸峙一截断茎披蓑带笠倾盆瓢泼抖擞精神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了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越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
(5分)(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
有的人说春在润湿的空气里(),又有的人说春在()的笛声里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
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
他没有春的(),夏的粗犷,秋的(),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
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色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的美丽,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g嘹亮骄媚静谧.nìB.酝酿.liàng瞭亮娇媚静谧.nìC.酝酿.niàng嘹亮娇媚静谧.mìD.酝酿.niàng瞭亮骄媚静谧.mì(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亭亭玉立B.截然不同C.咄咄逼人D.花团锦簇2.下面是“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探究组的交流发言,请你补全。
(8分) 小宇:古人常以植物入诗。
曹操《观沧海》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登山临海所见到的山岛景象。
小瑶: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花鸟表达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并以此转入言事,紧扣诗题。
小文:“(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4)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为巧妙,将植物、动物等景物以精练的文字进行了组合。
小宇:在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有同学经常把“(5)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写成“燕”。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贮蓄(chǔ) 害羞(xiū) 看护(kān)B.水藻(zǎo) 垂柳(chuí) 宽敞(chǎng)C.暖和(huo) 绿萍(píng) 着落(zháo)D.狭窄(zhǎi) 发髻(jì) 镶边(xiāng)2.(3分)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海拔废嘘地毯沉默寡言B .毅力敬佩干躁源源不断C .富饶滚烫硬朗刨根问底D .水渠流淌账蓬不毛之地3.(3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
(攀附:依赖)B.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
(倏忽:忽然,很快)C.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D.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
(锥形:上面尖锐、下面圆粗的形状)4.(3分)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5.(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D.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名句默写。
(3分)(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2),江春入旧年。
?。
(3),闻道龙标过五溪。
7.古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试卷B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试卷B卷一、基础知识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偌(nuó)大黛(dài)色绷(bēnɡ)紧鸟巢(cháo)B.倏(shū)忽沸(fèi)腾蜷(quán)曲锥(zhuī)形C.刹(chà)那贮(zhù)蓄烘(hōnɡ)托颤(zhàn)声D.主宰(zǎi)黄晕(yūn)嘹(liáo)亮狭窄(zhǎi)2.(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A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撑伞傍晚笼罩花枝招展B.静默薄烟脚步抖擞精神C.蓑笠舒活风筝稀稀疏疏D.睡醒烘托斜织披衰戴笠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乃一岁之首。
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B.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
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
C.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
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4.(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__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
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______。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ɡ)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ɡ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ɡ)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甘败下风字音:bài定义:失败B . 永垂不朽字音:cuì定义:流传C . 任劳任怨字音:rèng定义:听凭D . 置之度外字音:dù定义:考虑2. (2分)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 .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D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的美;直线是()的美,曲线是()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A . 流畅流动淡雅婉转B . 流动流畅婉转淡雅C . 婉转流畅流动淡雅D . 流动淡雅流畅婉转4. (2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 .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选自《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和曹雪芹。
B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C .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长篇、中篇、短篇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D .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
5. (2分) (2019七下·盐田期末)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材料。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蝉蜕(tuì)涨红(zhǎng)一霎时(shà)B.水藻(zăo)姊妹(zǐ)仿膳(shàn)C.黄晕(yùn)徘徊(huái)诀别(jué)D.应和(yīng)憔悴(qiáo)贮蓄(ch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卖弄/澄清/草垛/呼朋引伴B.干涩/仁蓄/哄托/山岛辣峙C.倾诉/蓑衣/郎润/花枝召展D.骄媚/诱惑/悠远/迫不急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去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的生活。
②既能,把握方向,又能,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闲适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B.①闲适/闲暇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C.①闲暇/闲适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D.①闲适/闲暇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6.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抚.摸(fū) 应.和(hè) 栖.息(qī)B.锥.形(zhuī) 薄.雪(bó) 贮.蓄(zhù)C.干涸.(hé) 嘹.亮(liáo) 啜.泣(zhuì)D.清冽.(liè) 嶙峋.(xún) 酝酿.(nià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
(7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水,太阳的脸。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
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3分)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6.综合性学习。
(5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
“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
“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提示:豕(shǐ):猪。
(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
(3分)材料一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
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
”富翁说。
材料二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
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
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二、阅读与鉴赏。
(46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9题。
(8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分)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分)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二)阅读《春(节选)》,回答10~12题。
(9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本段写春天的花美。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1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3分)12.作者写野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三)(2016·江苏泰州)阅读毕亮的《会走路的花》,完成13~16题。
(10分)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
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②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
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
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③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
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
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
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④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⑤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
看见云就是雨。
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⑥雨停了,云还在。
⑦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
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
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瘆人,草原实在太安静了。
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
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地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老人。
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
⑧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
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子一样多吧。
乌鸦也并不是一直歇在树上,天气正热的正午,他们会成群地落在草地上,喝草地喷灌、滴管洒到地上的水,也会踱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草地上,绿色就成了点缀,这时候再抬头看天上的云,黑白相映。
乌鸦们在草地上不会待得太久,就会一齐飞走,几乎和云层相碰。
⑨乌鸦飞走了,云还在。
⑩云一直都在。
⑪云在许多人的手机和视线里。
我的手机里、电脑里就存着近千张昭苏的云。
上班路上,散步路上,去连队的路上,看到云漫不经心地在天上飘啊飘,就拿出手机随便拍几张,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引来的赞和评论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看来,这是我生活中的云,再普遍不过了,完全无须大惊小怪。
当越来越多的人评论说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干净清澈的云时,我才慢慢意识到,生活在这里我是幸福的。
不用为空气担忧,也无须担心喝的水,吃的菜蔬和粮食。
⑫当工业文明发展到许多人随手可以用智能手机记录下每时每刻云的不同姿态时,也让许多人想看一片没有杂质的云而不得,许多人从出生就未见过蓝天,更未见过诗句中的白云万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真的只成了一句歌词。
⑬当我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云,苦闷于无法描述时,有一天在一家哈萨克人的切面店里买鲜面,店主五岁的女儿正拉着她妈妈的衣角说:“妈妈,快看,会走路的花。
”她的手指的正是天上在移动的云群。
我知道,这一刻,她是天生的诗人。
13.阅读全文后,请以“云”为陈述对象概括文中关于云的“风景”。
(3分)①→②→云与鸦黑白相映→③→云是“会走路的花”。
14.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4分)(1)体会第④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文章以“会走路的花”为题有什么作用?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第②段画线句反映了“我”面对不同的云无法描述的情形,文章结尾呼应了这句话。
B.“云一直都在”独立成段,与第⑥⑨段一样,只在行文中起过渡作用。
C.第⑩段朋友圈的反应与“我”的“随便”“随手”形成反差,突出昭苏的云干净清澈的美。
D.文章第段作者由昭苏的云引发出对环境状况的担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16.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都有“云”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出它们各自运用的手法和作用。
(2分)【链接】材料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尔基《海燕》) 材料二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惶失措。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
(19分)夏天(英)爱德华·托马斯丘陵草原远处,白天与黑夜的空气浸透了忍冬(植物名)和新干草的清香。
在这里散步好还是静静躺着也好,是雨好还是日头好,是刮风好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更好,我们还是让一个十二月的审判日来决定吧。
一天,雨下起来,无风,所有的运动都在黑黢黢的天空错综交叉地进行。
天空混沌却使大地尽头显得格外美丽,比天空更显明亮。
那是因为草地的绿色与丁香在生亮,因为假升麻花的黄色在添彩,因为正在成熟的玉米在随风轻轻地摇曳。
然而,到了第二天,太阳早早地热起来。
潮湿的干草蒸汽缭绕,散发着香甜。
一团团气向南飘去,丝丝缕缕地落进一个山谷。
叶繁枝茂的紫杉暖融融如果实墙壁,黏稠的芳香从墨角兰和百里香中释放出来,又被来来往往的蝴蝶扇向四方。
在这鲜花和翅膀的金黄与艳紫的热烈映衬下,湿漉漉的云彩正在拥拥挤挤地飘行,穿过蓝蓝的天空,沿着起伏的山头,呈现着融化的冰雪特有的灰白颜色。
云团的巨大阴影久久地笼罩在干草上方,在更加暗淡的丘谷里,风把中午前不停滴水的灌木丛吹得沙沙作响。
夜过去的另一个早晨,蔚蓝的天空铺着高悬的白净的薄云。
几阵强劲的晨风吹过,高空仿佛涟漪粼粼,云波起伏。
千军万马似乎一下子停止了激战,而战斗留下的所有残痕一览无余,历历在目。
将士们放下了武器,和平在天空是广阔的、雪白的,唯有大地色彩斑斓——瞧瞧风铃草的湛蓝,蕨丛和活跃的荆豆间杂的玫瑰的浓紫,沙地上的欧石椟和毛地黄粉色一片,薄荷花酷似古色古香的丁香,白花锈线菊简直如同泡沫。
水边有柳兰的桃红色、飞蓬的淡黄色,丘陵草原有龙胆的浅紫色和岩蔷薇的嫩黄色。
在那些小而密的伊甸园里是无边无际的青枝绿叶,这里的荨麻、白芷和悬钩子创造出了那些深深的小路两边斜坡上的每一个夏天。
上千只雨燕上下翻飞,仿佛在群山最高处遇上了猛烈的风,掠过那个面向大海的大军营、军营的三座坟墓和苍老的荆棘,俯冲向耸立在下面玉米地、老式院落周围的栗树林。
山上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象。
榛树枝儿把低悬的满月破成了一团碎亮点。
丘陵地带高高地隆向了明亮的夜空——它们一定是在自己的宁静中向上隆起的,一边还慢慢地吸着长气。
月儿吊在半天空,正好悬在丘陵地带那条长长弯线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