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奥数机智数学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65.29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
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答案1.16-11+6=11(岁)2 、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需要25分钟。
3.根据不同的剪法,可以剩下5个角、4个角或3个角4.1+2=3(支)5.16-9 -1=6(人)6.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7.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颜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颜色相同。
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8.如果一次摸出的4个是同一种颜色的球,再摸一个一定是另一种颜色的球,所以一次至少摸出5个球才能保证得到两种颜色不同的球。
9.如果拿掉一个铁球,翘翘板上一个铁球也没有了。
10.对折后再对折,从中间剪开,有三头是连着的,所以一共有8-3=5(段)按规律找数字①1、2、5、8、(11)、(14)、17②8、8、10、6、12、4、(14)、(2)③1、2、3、2、3、4、3、4、5、(4)、(5)④16、3、8、9、4、(27)、(2)2、东东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看成9,结果是75,可是正确的的答案应该是(39)。
小学二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大全小学二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大全一51.一张纸片,第一次将它撕成4片,以后每次在纸片中取一片,并将它撕成4片,这样撕10次,共有______片纸片。
答案:每次撕一次纸片,创造了四张,减少了一张,即创造了3张,撕10次,共有30张,加上原来的一张,共有31张。
52.把下图分割成4 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使每个图形中都含有一只小猴,你能做到吗?答案:切成L 状即可,答案不唯一53. △+ □= 9; △+ △+ □+ □+ □= 25; △= ( ) ; □= ( )答案:因为△+ □= 9,我们就可把△+△+□+□+□=25中的△+□换成9,变成9+△+□+□=25;再替换一次,变成9+9+□=25,可以得出□=7;再根据△+□=9和求出的□=7,可以求出△=2。
54.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 (3)3×△=54; (4)☆÷3=87;(5)56÷*=7。
答案:(1)由加法运算规则知,□=13-6-5=2; (2)由减法运算规则知,○=28-(15+7)=6; (3)由乘法运算规则知,△=54÷3=18; (4)由除法运算规则知,☆=87×3=261; (5)由除法运算规则知,*=56÷7=8。
55.1、长颈鹿问小羊:'一根竹竿两个头,二根竹竿四个头,四根半竹竿几个头?'小羊高兴地回九个头'。
小羊回答得对吗?为什么?答案:小羊回答的不正确,因为就算半根竹竿也有两个头,所以四根半竹竿有10个头。
56.□+□+□+□+□=30在上面的□中填上5个连续的自然数,使等式成立。
答案:4+5+6+7+8=3057.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答案:每个图逐个加三个圆点,而且是按照加实心三个、空心三个的顺序递加的。
第十二讲机智题解数学题很关键的一步是审题.如果把题目看错了,或是把题意理解错了,那样解题肯定是得不出正确的答案来的.什么叫审题?扼要地讲,审题就是要弄清楚: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有一种类型的数学题叫“机智题”.在这一讲要通过解这种题体会如何审题.例1①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1只,还剩几只?②树上有5只小鸟,“叭”地一声,猎人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剩几只?解:①5-1=4(只),树上还剩4只小鸟.②对这一问,如果你还像上面那样算就错了.正确地算法应该是:5-1-4=0(只)为什么呢?听到“叭”地一声响,其他4只会被吓飞的,这叫“隐含的条件”,在题目中虽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解题时却要考虑到.例2 要把一个篮子里的5个苹果分给5个孩子,使每人得到1个苹果,但篮子里还要留下一个苹果,你能分吗?解:能.最后一个苹果留在篮子里不拿出来,把它们一同送给一个孩子.这是因为“篮子里留下一个苹果和每个孩子分得一个苹果”这两个条件并不矛盾(见图12—3).例3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起上山捕猎,每人都捉到了一只野兔.拿回去后数一数一共有兔3只.为什么?解:“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实际上只是3个人:爷爷、爸爸和孩子.“爸爸”这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再数有几个爸爸几个儿子时,把他算了两次.这是数数与计数时必须注意的(见图12—4).例4 一个小岛上住着说谎的和说真话的两种人.说谎人句句谎话,说真话的人句句是实话.假想某一天你去小岛探险,碰到了岛上的三个人A、B和C.互相交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话:A说:B和C两人都说谎;B说:我没有说谎;C说:B确实在说谎.小朋友,你能知道他们三个人中,有几个人说谎,有几个人说真话吗?解:这是并不难的一道逻辑推理问题.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有的人一定会列成下面形式的表格,想由此把所有的可能情况都判断出来,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了.人说谎说真话A _____ _____B _____ _____C _____ _____但是,如果你也真的这样做的话,你是无论如果得不出答案的,因为从这道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根本无法判断出某一个人是说谎还是说真话.你这样解题,说明你把解题的目标(未知数)改变了.请你再看一下,题目问的是什么?题目并没有问“谁说谎,谁说真话”?而是在问“几个人说谎,几个人说真话?”正确的答案是不难得到的:因为B和C两人说的话正好相反,所以一定有一个人说谎,另一个人说真话;由此又可知道,他们两人不可能都说谎,所以A必定说谎.于是可知3个人有2个人说谎,有一个人说真话.例5 如图12—5,三根火柴棍可以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再加三根火柴棍,请你组成同样大小的四个等边三角形.解:请你先不要继续往下看,自己想一想能不能用六根火柴棍组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通常,很多人在解这题时,往往自己给自己多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在平面上组成等边三角形”.但是,仔细看看,原题并没有限制你在平面上解题.由于给自己多加了一个条件,他们的思想就会被限制在平面上解题,那就无论如何也解不出来.这也是把题意理解错了的一种情况.但是,如图12—6所示,只要把思维从平面扩大到立体空间,你就能轻而易举找到问题的答案.例6一笔画出由四条线段连接而成的折线把九个点串起来,你能做到吗?(见图12—7).解:先不要往下看,你先画画试试.你可能会画出类似于下面的各种各样的折线来,但你很快会发现,它们都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见图12—8).总结一下画过的折线的特点,显然这些线段都没有超出这9个点所决定的正方形.再仔细看看已知条件,问题里并没有这一条限制,画线段的时候没有不让你超出这个正方形.明白了这点,就不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了(见图12—9).回想一下开始的想法也是属于把题意理解错了的情况,但是这种错误是很不容易被自己发现的.只有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失败的解法加以总结,再与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加以对照,才有可能发现自己“不自觉”的错误想法.习题十二1.①一个学生花2角钱买了2个练习本,花5角钱能买几个练习本?②在上学的路上2个学生拾到了2角钱,问5个学生捡到多少钱?2.桌上放着一堆糖果,两个母亲和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外祖母和一个外孙女,每人拿了一块,这堆糖果就被拿完了,而这堆糖只有3块.这是为什么?3.天上飞着几只大雁:两只在后,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两只在前;一只在两只中间,三只排成一条线.请你猜猜看,天上共有几只雁?4.小强带了5元钱上街,他到书店买了3本书,应付一元五角钱,可是售货员找给他五角钱,你说售货员一定错了吗?5.一栋大楼内有60盏灯,关掉其中的一半后,还剩下多少盏灯?6.大海中有一个小岛,小岛上住着的100名妇女中有一半人只戴一只耳环.余下的妇女中一半人戴两只耳环,另一半人不戴耳环.问这100名妇女共戴有多少只耳环?7.有一人一天读20页书,第三天因病没读,其他日子都按计划读了书.问第十二天他读了多少页书?8.一家文具店卖某种文具,文具的价钱是:五个是2元,五十个是3元,而五百个、五千个、五万个都是3元.问五十万个是几元?9.王老师有一个孩子,李老师也有一个孩子,两位老师共有多少个孩子?10.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时,剩下的部分还有几个角?11.图中12—10正方体形的纸盒六个面的正中都有一个洞口,旁边放着三根圆木棍,洞口的直径能容棍子通过去.请你将三根木棍从三个洞口穿到另外三个洞口,而且每根棍子穿好后就不再拔出来,你能做得到吗?12.一家冷饮店规定,喝完汽水后,用4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老师带着32个学生进店后,他只买了24瓶汽水.问每个学生能喝到一瓶汽水吗?13.两条直线垂直相交,可以组成4个直角,如图12—11所示,那么三根直线相交时最多能组成多少个直角呢?14.图12—12有12个点.请你用一笔画出由五条线段连接成的折线,把12个点串起来.15.图12—13有16个点,请你用一笔画出由六条线段连接成的折线,把16个点串起来.习题十二解答1.解:①花5角钱买5个练习本.②无法回答.因为在路上捡钱是偶然的,人数多不一定能多捡到钱.这和多花钱就能多买练习本不是同样的问题.2.解:因为只有三个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孩(人物关系见图12—14).3.解:天上只有3只大雁(见图12—15).4.解:不能说售货员找错了钱.很可能是小强买东西时给售货员的钱是2元一张的,所以售货员给小强找回五角钱,售货员找的钱是对的.5.解:60盏灯.60-0=0.关掉灯后灯还在大楼里.6.解: 100只耳环.因为50+50=100(只).7.解:20页.“第三天因病没读书”并不影响第十二天仍按计划读书.8.解:“五十万个”是4元(一个字一元钱).对这道题进行审题时,很可能被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影响,把“五个”、“五十个”等作为数量词,为了得出价钱,总想猜测后面的名词是什么,从而得出问的文具的价钱.实际上这家商店卖的是刻有“五”、“十”、“百”、“千”、“万”等字的字模.心理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负迁移”规律干扰人们准确地审题.[注]:一个人掌握了某些知识后,当他用这些知识以某种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某一问题时,这个应用过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迁移”.迁移就是已经学得的东西在新情景中的应用.在审题中,也就是已有知识、经验对解题的影响.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就叫“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就叫“负迁移”.9.解: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2个.当王老师和李老师是一对夫妻时,只有一个孩子当王老师和李老师不是一家人时,共有2个孩子.10.解:可能是5个角,也可能是4个角,也可能是3个角.如图12—16所示:11.解:能.见图12—17.如果只想把棍子穿两个对面的洞口,穿进一根棍子后,另两根棍子就会因为被挡住而无法再穿进去,仔细看题目,并没有要求小棍穿“对面”洞口的条件.只有把小棍穿过相邻的两个洞口,方可能解决问题.12.解: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喝到一瓶汽水.因为用4个空瓶可换1瓶汽水,写成算式就是:1瓶汽水=4个空瓶因为汽水=1瓶中的汽水+1个空瓶得 1瓶中的汽水=3个空瓶所以 24+24÷3=24+8=32汽水上面的1汽水=3空瓶是较隐蔽的条件,审题时,只要细心寻找,并加以适当的演算是可以发现的.13.解:12个直角.把思维从平面扩大到空间,就能容易得到答案(见图12—18).14.解:列出两种画法(如图12—19和图12—20所示).15.解:见图12—21.。
(完整)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1.小明有10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3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解:10 + 3 = 13(个)。
2.有一堆橘子,每次拿2 个,拿了4 次后,还剩下3 个,这堆橘子原来有多少个?解:2×4 + 3 = 11(个)。
3.树上有8 只鸟,飞走了3 只,又飞来了2 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解:8 - 3 + 2 = 7(只)。
4.小明有12 颗糖,给了弟弟4 颗,又买了3 颗,现在小明有几颗糖?解:12 - 4 + 3 = 11(颗)。
5.有9 朵花,平均插在3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朵花?解:9÷3 = 3(朵)。
6.妈妈买了15 个苹果,小明吃了5 个,爸爸吃了3 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解:15 - 5 - 3 = 7(个)。
7.从1 数到10,每次数2 个数,需要数几次?解:10÷2 = 5(次)。
8.有8 个小朋友做游戏,每2 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解:8÷2 = 4(组)。
9.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每条边长度都是4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4 + 4 + 4 = 12(厘米)。
10.小明有4 本书,小红的书是小明的3 倍,小红有几本书?解:4×3 = 12(本)。
11.有16 个气球,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气球?解:16÷4 = 4(个)。
12.妈妈买了一些草莓,小明吃了6 个,还剩下10 个,妈妈买了多少个草莓?解:6 + 10 = 16(个)。
13.有3 只小猫,每只小猫吃2 条鱼,一共需要几条鱼?解:3×2 = 6(条)。
14.从5 开始连续加3,加到14 为止,一共加了几次?解:(14 - 5)÷3 + 1 = 4(次)。
1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 厘米,宽是3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6 + 3)×2 = 18(厘米)。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1.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1、按每个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宜的数,并说出各自的首项、末项、项数〔1〕121,222,323,424,〔〕,〔〕,〔〕,〔〕〔2〕2,3,6,6,18,12,〔〕,〔〕,〔〕,〔〕答案与解析:〔1〕公差是101的等差数列,填525,626,727,828。
首项121,末项828,8项〔2〕双重数列,一个是商为3的等比数列,另一个是商为2的等比数列。
填54,24,162,48,首项2,末项48,10项2、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起上山捕猎,每人都捉到了一只野兔。
拿回去后数一数一共有兔3只。
为什么?【分析】:"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实际上只是3个人:爷爷、爸爸和孩子。
"爸爸"这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
再数有几个爸爸几个儿子时,把他算了两次。
这是数数与计数时必须注意的。
3、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求这个数?答案与解析:逆推。
从最后结果8开始:不除以8时,应是8×8=64;不减去8时,应是64+8=72;不乘以8时,应是72÷8=9;不加上8时,应是9-8=1;所以,可知此数为1。
2.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1、在公路的一旁栽了20棵杨树,每两杨棵树之间栽一棵柳树,请问公路的这一旁一共栽了多少棵树?答案与解析:20+19=39〔棵〕2、小明和小华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小明小华一共考了160分,小明比小华多得40分,小明和小华各得多少分?解答:小明100分,小华60分3、有两根绳子,甲绳比乙绳的2倍多4米,比乙绳的3倍少6米,两根绳子各长多少米?解答:乙:10〔米〕甲:24〔米〕4、三个小朋友分别是8岁,9岁,10岁,小蕾的年龄比小慧大,小玲的年龄也比小慧大,但不是9岁,小蕾今年〔〕岁,小玲是〔〕岁,小慧是〔〕岁。
【分析】小蕾今年9岁,小玲是10岁,小慧是8岁。
5、二年级甲班有48人,无弟弟的有38人,有弟弟无妹妹的有8人,无弟弟有妹妹的人数是有弟弟的人数的2倍,既无弟弟又无妹妹的有〔〕人。
二年级奥数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1B. 24C. 37D. 49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A. 16平方厘米B. 8平方厘米C. 4平方厘米D. 32平方厘米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它的边长是?A. 3厘米B. 6厘米C. 9厘米D. 12厘米5.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0B. 15C. 20D. 2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它的边长。
()2. 两个质数相乘的结果一定是质数。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4. 1是质数。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______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______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前五个质数。
2. 请解释什么是偶数。
3. 请解释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4. 请解释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5. 请解释什么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2.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
3. 请找出20以内的所有质数。
4. 请找出50以内的所有偶数。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请计算它的对角线长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两个质数相乘的结果不一定是质数。
2. 请分析为什么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画出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对角线。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学习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像奥数这些难题可以多做做,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题一
冬冬到文化用品商店买铅笔和本子,全部的钱可以买6支铅笔和11本本子,或者8支铅笔和7本本子,如果全部买本子,可以买几本?
解析:6支铅笔+11本本子所用的钱=8支铅笔+7本本子所用的钱,等式两边都减去6支铅笔和7本本子,得4本本子所用的钱=2支铅笔用的钱数,即1支铅笔的钱数=2本本子的钱数,冬冬的钱如果全都买本子,可以买:
2×6+11=23(本)
答:可以买23本。
习题二
有两盘梨子,从第一盘里拿3个放入第二盘后,两盘就一样多。
第二盘原有8个梨子,第一盘原来有几个梨子?
第二盘:8+3=11(个)
第一盘:11+3=14(个)
答:第一盘原来有14个梨子。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答案)[1](7页)小学二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智力竞赛题-练习题-竞赛试卷-测试题二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你写下来)18 (102, 103, 120, 123, 130, 132, 201, 203, 210, 213, 230, 231, 301, 302, 310, 312, 320, 321)2、2,3,5,8,12,(17),(23)3、1,3,7,15,(31),63,(127)4.1、5、2、10、3、15、4、(20)、(5)5、,○, △, ☆ 分别代表?(1)、○+○+○=18(2)、△+○=14(3)、☆+☆+☆+☆=20○=(6)△=(8)☆=(5)6、△+○=9△+△+○+○+○=25△=(2)○=(7)7.有35种糖果。
在冬天,按照调皮微笑的顺序,每个人一次发送一个。
想想看,(丁丁)得到了最后一个。
8、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184)元。
9、、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5)分钟。
10.修理花坛需要94块砖,?第一次36元,第二次38元,第二次()元。
(两种方法计算)94-36-38=2094-(36+38)=2011.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15)米。
12.食堂买了60个卷心菜,吃了56个,又买了30个。
现在有34人。
13、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23)元。
14、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26)本。
15.果园里有27棵桃树,是梨树的三倍。
果园里一共有36棵桃树和梨树。
16、1+2+3+4+5+6+7+8+9+10=(55)17、11+12+13+14+15+16+17+18+19=(135)18、按规律填数。
(1)1,3,5,7,9,(11)(2)1,2,3,5,8,13(21)小学二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智力竞赛题-练习题-竞赛试卷-测试题小学二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智力竞赛题-实践题-竞赛试卷-考试题(3)1,4,9,16,(25),36(4)10,1,8,2,6,4,4,7,2,(11)19、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小学数学二年级奥数练习题11、按规律填数。
(1)1,3,5,7,9,()(2)1,2,3,5,8,13()(3)1,4,9,16,(),36(4)10,2,8,4,6,6,4,8,( ),()2、○+○+○=15,○+△+△=19,求△-○=()3、1+2+3+4+5+6+7+8+9+10=()4、11+12+13+14+15+16+17+18+19=()5、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8 8 8 =64 (2)4 4 4 4 4 =46、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有序写出来。
7、淘气有3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块橡皮,每块6角钱,还剩多少钱?8、果园里有桃树9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9、笑笑有30元钱,第一次用去了15元,第二用去了12元,还剩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10 、淘气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
规定答对一题给1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
淘气10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
淘气答对了几题?小学数学二年级奥数练习题21、按规律填数。
(1)2,3,5,8,12,(),()(2)1,5,2,10,3,15,4,(),( )(3)1,3,7,15,(),63,( )2、○、△、☆分别代表什么数?(1)○+○+○=15 △+○=14 ☆+☆+☆+☆=16○=()△=()☆=()(2)△+○=8 △+△+○+○+○=21 △=()○=()3、三个人吃3个馒头,用3分钟才吃完;照这样速度,9个人吃9个馒,需要( )分钟才吃完。
4、用5根短绳连成一条长绳,一共要打()个结。
5、小明同学有100元钱,买书用去26元,买文具用去38元,小明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6、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奇思、机灵狗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7、30名学生报名参加美术小组或者书法小组。
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
XX学校___学年第__学期考试试卷课年级:二年级考试课程:奥数/机智数学考试形式:○开卷 / ●闭卷考试时间: 9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1. 如右图所示,若每个圆圈里都有五只蚂蚁,问右图中一共应有多少只蚂蚁?
[10分]
参考答案:
解:一共只有5只蚂蚁.如右图所示,每一个圆圈里都有五只蚂蚁.
2. 一个课外小组活动日,老师进教室一看,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只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
半.老师很生气.你知道这天共来了多少学生吗?[10分]
参考答案:
3. 小林和小蓉两人口袋里各有10元钱.两人去书店买书.买完书后发现,小林花去的钱正好
和小蓉剩下的钱数一样多.请问,现在他们两人一共还有多少钱?[10分]
参考答案:
4. 满满一杯牛奶,小明先喝了半杯;然后添水加满,之后再喝去半杯;再一次添水加满,最
后把它全部喝完.请问小明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多少杯水?[10分]
参考答案:
5. 小黄和小兰想买同一本书.小黄缺一分钱,小兰缺4角2分钱.若用他俩的钱合买这本书,
钱还是不够.请问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俩各有多少钱?[10分]
参考答案:
解:这本书的价钱就是4角2分钱.小黄有4角1分钱(所以买书还差1分),小兰1分钱都没有,所以他若买这本书,还差4角2分钱;小兰若是有1分钱的话,他俩的钱合起来也就够买这本书了.解:小明共喝了一杯牛奶和一杯水.因为原来就有一杯牛奶,最后喝光了;后来又加了两次水,每次半杯,合起来是一杯水,最后也喝光了.
解:他们两人此时一共还有10元.如下图所示.
解:只来了一名学生.教室里共有两人,另一个人是老师,所以说学生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
参考答案:
[10分]
10. 小莉在少年宫学画油画.一天,他找到了一块中间有个圆孔的纸板.他想把这块板分成两块,重新组合成一块调色板,如下图,小朋友
看该怎么切才好呢?
参考答案:
[10分]
解:划分方法如右图所示.每一块都是个小梯形,四个小梯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小梯形和大梯形之
间是大小不等、形状相似.
解:方法不止一种.①从中切下一条,倒换个位置放进去.(见图)
②在需要开孔的位上开一个小圆孔,把切下的部分填到中间的孔中去.(见图)
≡本试卷共计10题,此处为结束标志。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