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崀山培英学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学案《9.1.1美国》.doc
- 格式:doc
- 大小:912.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一课,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地理词汇掌握不足,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对美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
2.难点:美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的相关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美国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课件,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等景观。
2.资料:收集有关美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3.问题:准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像,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等景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操练(10分钟)分发资料,让学生阅读有关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有哪些?这些产业是如何分布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总结美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地理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组长:读P85“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归纳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字母农业带(区)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主要产品A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高。
玉米B 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地处老工业区,城市和人口集中,乳畜产品需求大。
乳畜产品C 棉花带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棉花、大豆畜产品DEF【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______的工业国家。
美国工业分布广泛,其中______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图9.11)。
美国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_______、_______、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_____兴起。
美国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990年以后,美国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_______却蓬勃发展,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较广,形成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五、检查反馈:1.美国本土地势起伏较大,下列四幅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其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是A. B.C. D.2.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题.3.4.有关美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山地为主B. 平原面积广阔C. 河流湖泊较少D. 地势南高北低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有①地处热带,光热条件好②农业人口比例高,劳动力充足③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④平原面积广,耕地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4.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美国领土跨北美洲和大洋洲B.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以混血种人为主C. 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洛杉矶D. 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5.五大湖附近地区属于美国农业带的()带A. 乳畜带B. 玉米带C. 小麦区D. 棉花带6. 美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是()A. 洛杉矶B. 圣弗朗西斯科C. 芝加哥D. 底特律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和农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读“美国部分地理事物图”和“旧金山地理事物图”,回答下题7.据图可知,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是()。
9.1 美国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重点: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知道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素养目标:了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华人对美国的贡献以及认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感受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优越性。
【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一:移民国家1.2020年,美国总人口3.3亿, 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2.美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位,位居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后。
3.各国移民进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4.国土组成:美国由50个州和1个特区组成。
本土有哥伦比亚特区和48个州,海外2个州,分别是州、州。
5.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
(2)海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洋,西临洋,南临湾。
(3)周边邻国:北接 ,南接。
(4)纬度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带,阿拉斯加州北部位于带,夏威夷州主要位于带。
6.地形、河流、湖泊。
(1)地形:西部是 ,中部是 ,东部是。
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河流:美国最长、世界第四长河自向流,注入。
(3)湖泊: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完全属于美国的湖泊是湖。
知识点二:农业地区专业化美国农业带(区)的分布图1.农业带(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对美国农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河流是河。
3.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地区和农业生产化,生产过程化。
【合作探究】1.分小组讨论:大量的移民对美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华人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
2.阅读课本图9.5美国种族歧视举例,讨论:图中人物的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现象?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感想。
3.仔细观察课件展示的美国地形图,说说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说说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主要形成了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年级:教师: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3.运用地图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运用图文资料分析美国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重、难点美国的种族、人口的特点和原因;影响美国农业带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一、民族大熔炉1. 位置:a.半球位置:半球和半球;b.海陆位置:西临洋,东临洋,南临湾;c.邻国:北部与相邻,南部与接壤。
2. 领土组成及纬度位置:(1)本土(48个州):位于洲中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海外(2个州)a.阿拉斯加州:位于加拿大西北部,西隔__________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北临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纬线)从北部穿过,部分地区位于北寒带;b.夏威夷州:太平洋中,___________(纬线)穿过,位于热带。
3. 人口:世界第人口大国(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主要原因。
4. 人种:主体是种人;第二多的是种人;原住民是人(种人)。
5. 华人华侨:分布比较,在、、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1.美国本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_________面积广大;______ ____河和五大湖为灌溉和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___ ___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_________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完全在美国境内的是_________湖;其他的都在美加两国的交界处)。
2.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各个环节和过程都实现了______化和______ 化,效率高,产量大。
在本土范围内,东部形成了______ 带、_______ 带、乳畜带、_______ 区,小麦区,西部以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为主。
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学习目标】说出美国地理位置及X围,了解美国民族的特点。
【学法指导】运用图文结合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知识回顾】北美洲的位置。
【自主学习】预习美国的地理位置和X围,P74—76,及图 9.1 图9.6完成下列填空。
1.美国的位置及X围:美国本土位于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东临_______洋、西临_______洋,东南临_______湾,北、南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相邻。
美国共有50个州,除本土48个州外,还包括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
2.美国的人口和民族构成:美国是____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总人口为_____亿,是世界________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3.美国是一个种族复杂的国家,原有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人,他们属于_______色人种。
今天居住在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他们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___________民族。
华侨分布广泛,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形成了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_______街”【合作探究】完成P76页活动。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教师上课自配课件)【建构知网】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东临_______洋、西临洋,东南临_______湾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原有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人和其他各人种长期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___________民族。
华人华侨分布广泛,形成了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_______街”【检测反馈】1.美国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洲,濒临的海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2.美国领土()A.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C.地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北寒带D.地跨热带和北寒带、没有北温带3.有关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人种都为白种人C.华人的祖先是作为修铁路的劳工来到美国,工资低,时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D.大批黑人是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国的,但现在,美国的黑人比黄种人还少4.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但其土著居民是()A. 印第安人B.因纽特人C.犹太人5.美国位于太平洋上的海外州是()A.阿拉斯加州B.夏威夷州C.加利福尼亚州D.拉丁美洲6.美国领土的大部分位于A.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B.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间“美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较多,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分布等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和经济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美国的电影、音乐、体育等方面有较高的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2.了解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到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2.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3.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城市分布。
2.案例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认识到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相关案例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主要城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本节课是《美国》教学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涉及的课程标准要求有三条分别是“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明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学习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发达的农业。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经过学习了世界区域地理里的大洲、地区与四个国家,在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上,介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美国,学生具有一定兴趣与探知欲。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课外补充材料等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自学、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通过前面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安排学生自行查阅书本、地图册上的信息,完成美国自然环境的分析探究。
2.设计意图:第一:通过学案导学法,分层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美国的自然环境概况进行自我学习探究活动,学会运用地图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学生填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让学生在运用“美国地形图”中,归纳总结美国的自然地理概况,为学习美国发达的经济做好知识预备工作,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地图上判读出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1 美国》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9.1 美国》内容,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美国作为一个特殊的 country,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美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
2.难点:美国的地形、气候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等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
2.案例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分析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美国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2.辅助材料:美国地图、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呈现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美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辅助材料,分析美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要求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学生对美国地理特点的理解。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课题:第一节美国1
学习目标:
1.记住美国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2.知道美国的人口特点及成因
3.记住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课前检测: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新知探究:
1.位置和范围:美国位于_____洋和______洋之间,北、南分别和________、_________相邻。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_________和太平洋中的________。
2.人口和居民: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原住居民是_________人等。
,美国人口中,_____种人最多,_____种人次之。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形成统一的________民族。
3.华人和华侨集中分布在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4.美国本土地形成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为________________山脉;中部是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有世界第四长河___________河,长度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西部是______________山系,它是世界最大的山系。
5.美国和_______(国家)之间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湖水通过_________河流入_____洋;其中,_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中,______湖全部位于美国境内。
6.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______部和五大湖各州,小麦区位于美国_____部和_____部,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_____的地区,西部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区。
综合提升: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农业带的名称:①,②,
③,④,⑤。
(2)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热带农产品仍需大量进口,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B.有世界第三长河密西西比河
C.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
D.首都是纽约
2.月月在制作国家地理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她辨识出属于美国的地理信息()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②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
③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④地球上惟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⑤季风气候显著
⑥“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区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3.某班级进行地理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四位选手谁会率先晋级下一轮()
A.小刚说:“日本对外贸易发达,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B.小明说:“埃及的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C.小薇说:“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亚洲部分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小莉说:“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龙卷风走廊(如图所示)平均每年形成1000次龙卷风,这里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
每年春天,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沿岸的潮湿热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
据此回答4-5题。
4.美国龙卷风走廊的地形主要为()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5.关于美国龙卷风走廊所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临落基山脉
B.南临墨西哥湾
C.西临大西洋
D.东临太平洋
6.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
①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②便于机械化生产
③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④提高农业商品率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课后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