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7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5.31 KB
- 文档页数:5
XX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二年级上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原文大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原文大意: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
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此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原文大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2017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20172骞寸骇鍙よ瘲璇嶆眹鎬?浜屽勾绾т笂鍐?1. 锛堝攼锛夋潨鐗?櫄锛岄湝鍙剁孩浜庝簩鏈堣姳銆?浣滆€呯畝浠嬶細鏉滅墽(803-?52骞?锛屽瓧鐗т箣锛屽彿妯婂(浠婇檿瑗胯タ瀹?浜恒€傛潨鐗ф槸鍞愪т汉绉?灏忔潨"?澶ф潨"銆備笌鏉庡晢闅愬苟绉?灏忔潕鏉?銆?壊鐨勪竷瑷€缁濆彞銆傝繖棣栬瘲鎻忕粯鐨勬槸绉嬩箣鑹诧紝灞曠幇鍑轰竴骞呭姩浜虹殑灞辨灄绉嬭壊鍥撅紝灞辫矾銆佷汉瀹躲€佺櫧浜戙€佺孩鍙讹紝鏋?鍘熸枃澶ф?2. 锛堝攼锛夋潕鐧?汉銆?ц瘲浜烘潕鐧界殑浣滃搧銆傛?鍘熸枃澶ф勬牱瀛愶紝浜哄湪妤间笂濂藉儚涓€浼告墜灏卞彲浠ユ憳涓嬪ぉ涓婄殑鏄熸槦(瀹虫€?鎯婂姩澶╀笂?3. 鏈涘簮灞辩€戝竷锛堝攼锛夋潕鐧??銆婃湜搴愬北鐎戝竷銆嬫槸鍞愪唬澶ц瘲浜烘潕鐧藉垱浣滅殑涓冭█缁濆彞銆傝瘲绱ф"鏈?瀛楋紝浠ュ簮灞辩殑棣欑倝宄板叆绗旀弿鍐欏簮灞辩€戝竷涔嬫櫙锛岀敤"鎸?瀛楃獊鍑虹€戝竷濡傜彔甯樺瀭绌猴紝浠ラ珮搴﹀じ寮犵殑鑹烘湳鎵嬫硶锛屾妸鐎戝竷鍕剧敾寰椾紶绁炲叆鍖栵紝鐒跺悗缁竷鎻忓啓?鍚庝袱鍙ョ敤澶稿紶娍锛屽彲璋撳瓧瀛楃彔鐜戙€?鍘熸枃澶фу皠涓嬬敓璧风传鑹茬儫闇烇紝杩笂娉昏惤鍒颁汉闂淬€?4. ?锛堝畫锛夎嫃杞??浣滆€呯畝浠嬶細鑻忚郊锛?037骞?鏈?鏃ワ紞1101骞?鏈?4鏃ワ級锛屽瓧瀛愮垚鍛樹箣涓€锛屸€滃攼瀹嬪叓澶у璋冩瓕澶淬兓鏄庢湀鍑犳椂鏈夈€嬨€併€婂康濂村▏銉昏丹澹佹€€鍙ゃ€嬨€併€婅丹澹佽祴銆嬬瓑銆?銆婃儬宕?鏄ユ睙鏅氭櫙>銆嬶紝璇楁瓕鍚嶇О锛屾槸鑻忚郊涓烘儬宕囨墍缁樼?鍘熸枃澶ф忥紝瀹冧滑鏈€鍏堝療瑙変簡鍒濇槬姹熸按鐨勫洖鏆栥€傛渤婊╀笂宸茬粡婊℃ф捣鍥炴父鍒版睙ㄤ粬鐨勬兂璞★紝鎶婃晩5.瀹濆墤閿嬩粠纾ㄧ牶鍑猴紝姊呰姳棣欒嚜鑻﹀瘨鏉ャ€?鍘熸枃澶ф殑,?6. 鎵€瑙??鐗х嬨€?浣滆€呯畝浠嬶細琚佹灇(1716-1797)锛屾眽鏃忥紝瀛楀瓙鎵嶏紝鍙风畝鏂嬶紝?浠婃禉姹熸澀宸??"涔嬬О锛屾湁銆婂皬浠撳北鎴块泦銆嬨?鍘熸枃澶ф剰锛?鐗х㈠敱姝岋紝涓€澹颁笉鍝嶅湴绔欑珛鍦ㄦ爲涓嬨€?7. 鍥炰埂鍋朵功锛堝攼锛夎春鐭ョ珷?浣滆€呯畝浠嬶細璐虹煡绔?绾?59骞? 绾?44骞?锛屽瓧瀛g湡锛屾櫄骞磋嚜鍙鍏?浠婃禉姹熻惂灞?€婂拸鏌炽€嬨€併€婂洖涔″伓涔︺€?$殑浼ゆ劅鐨勫悓鏃讹紝涔熷啓鍑轰簡涔呭埆鍥炰埂鐨勪翰鍒囨劅锛屾祦闇插棤濂堜箣鎯呫€?鍘熸枃澶ф熴€€浜屽勾绾т笅鍐?1. 娓旀瓕瀛?锛堝攼锛夊紶蹇楀拰锛屾枩椋庣粏闆ㄤ笉椤诲綊銆?浣滆€呯畝浠嬶細寮犲織鍜?732骞?774骞?锛屽瓧瀛愬悓锛屽垵鍚嶉緹榫勶紝鍙风巹鐪熷瓙銆傝憲浣滄湁銆婄巹鐪熷瓙銆嬪崄浜屽嵎涓変竾瀛楋紝銆婂ぇ鏄?嶇墝鍚嶃€傚師涓哄崟璋冨豢涓冨瓧锛屽洓骞抽煹銆備腑闂翠笁瑷€涓ゅ彞锛?瀛?鍗?鏇?锛屻€婃笖姝屽瓙銆嬪嵆銆婃笖姝屾洸銆嬨€?鍘熸枃澶ф剰锛氬湪缇庝附鐨勮タ濉炲北鍓嶏紝鍑犲彧鐧介弓椋炰笂澶╃┖銆?2. 鍜忔煶锛堝攼锛夎春鐭ョ珷纰х帀濡嗘垚涓€鏍戦珮锛屼竾鏉″瀭涓嬬豢涓濈沪銆備笉鐭ョ粏鍙惰皝瑁佸?銆婂拸鏌炽€嬫槸鐩涘攼璇椾汉璐虹煡绔犲啓鐨勪竷瑷€缁濆彞锛岃繖棣栧拸鍑轰簡鏄ュぉ銆?鍘熸枃澶ф,鍦ㄦ槬椋庝腑壀鍑烘潵鐨勫憿?灏辨槸杩欐濂囩伒宸ху湴銆?3. 鍗庡北锛堝畫锛夊瘒鍑?綆銆?浣滆€呯畝浠嬶細瀵囧噯(961骞?1023骞?0鏈?4鏃?锛屽瓧骞充徊锛屾眽鏃忥紝鍗庡窞涓嬶拷(浠婇檿瑗挎腑鍗?婂瘒蹇犳剭璇楅泦銆嬩笁鍗蜂紶涓栥€備笌鐧藉眳鏄撱€佸紶浠佹効骞剁О娓"涓夎搐"銆?箣浣滐紝姣忎竴鍙ラ兘绐佸嚭浜嗗崕灞辩殑楂樺郴闄″抄锛屾皵鍔夸笉鍑★紝?鍘熸枃澶ф剰锛氱珯鍦ㄩ珮楂樼殑鍗庡北涔嬩笂锛屽彧鏈夎摑澶╁湪鎴戜滑鐨勫ご椤讹紝鍐嶆病鏈夊埆鐨勫北鑳戒笌瀹冩瘮楂樹綆銆傛姮澶翠话鏈涜媿绌癸?4. 鏃╁彂鐧藉笣鍩?锛堝攼锛夋潕鐧?鏈濊緸鐧藉笣褰╀簯闂达紝鍗冮噷姹熼櫟涓€鏃ヨ繕銆備袱宀哥尶澹板暭涓嶄綇锛岃交鑸熷凡杩囦竾閲嶅北銆?銆婃棭鍙戠櫧甯濆煄銆嬫槸鍞愪唬浼熷ぇ璇椾汉鏉庣櫧鍦ㄦ祦鏀鹃€斾腑閬囪犳渶骞跨殑鍚嶇瘒涔嬩竴銆傝瘲浜烘槸鎶婇亣璧﹀悗鎰夊揩鐨勫績鎯呭拰姹熷鐨勩€傚叏璇楁剰鍦ㄦ弿鎽硅嚜鐧藉笣鑷虫睙闄典竴娈甸暱姹燂紝姘存€ユ祦?浜屽彞鍐欐睙闄??鍥涘彞?鍘熸枃澶ф鑹茬粴涓姐€傚崈閲屼箣閬ョ殑姹熼櫟涓€澶╀箣闂村氨宸茬粡鍒拌揪銆備袱宀哥尶鐚寸殑鍟煎0涓嶆柇鍥炶崱涓嶇粷銆傜尶鐚寸殑鍟煎0杩樺洖鑽″湪鑰宠竟鏃讹紝杞诲揩鐨勫皬鑸瑰凡椹惰繃杩炵坏涓嶇粷鐨勪竾閲嶅北宄︺€? 5. 蹇嗘睙鍗?锛堝攼锛夌櫧灞呮槗姹熷崡濂斤紝椋庢櫙鏃ф浘璋欍€傛棩鍑烘睙鑺辩孩鑳滅伀锛屾槬鏉ユ睙姘寸豢濡傝摑銆傝兘涓嶅繂姹熷崡锛?璇嶇墝澶氱О?鍘熸枃澶ф傜伩鐑傜殑闃冲厜鎶婃睙鐣旂殑閲庤姳鐓ц涓嶅父甯稿洖蹇嗗憿?6. 锛堝畫锛夋潹涓囬噷绡辫惤鐤忕枏涓€寰勬繁锛屾爲澶磋姳钀芥湭鎴愰槾銆傚効绔ユ€ヨ蛋杩介粍?浣滆€呯畝浠嬶細鏉ㄤ竾閲岋紙1127骞?1206枊锛屽悏宸炲悏姘达紙浠婂睘姹熻タ锛変汉锛屼簩鍗佸洓骞达紙1154锛夎繘澹滃崡瀹嬪洓澶у佹灄瀛愭柟銆嬬瓑銆?婚潰锛屽啓鍚堜綔鑰呯殑娲惧埆椋庢牸銆?鍘熸枃澶ф?7. 灏忔睜锛堝畫锛夋潹涓囬噷娉夌溂鏃犲0鎯滅粏娴侊紝鏍戦槾鐓ф按鐖辨櫞鏌斻€傚皬鑽锋墠闇插皷灏栬?鍘熸枃澶ф殑瑙掑垰闇插嚭姘撮潰锛屽氨宸茬粡鏈夎溁铚撹惤鍦ㄥ畠鐨勪笂澶淬€?。
2017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2017小学语2年级古诗词汇总二年级上册1 行(唐)杜牧远上寒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家,著有《樊川集》。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林秋色图,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原大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 夜宿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寺》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原大意: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 望庐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
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水画。
其中此七绝历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原大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017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2017小学语文2年级古诗词汇总二年级上册 1.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原文大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原文大意: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
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此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原文大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满地芦芽短,正事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别名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惠崇<春江晚景>》,诗歌名称,是苏轼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
原文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5. 《警示贤文》(节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原文大意: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
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6.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北纪南袁"之称,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原文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
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原文大意: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很老的时候)才回来。
我的家乡的口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二年级下册 1.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简介: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
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
"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原文大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鳜鱼肥美。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只见一位老翁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钓鱼,久久不愿离去。
2.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原文大意: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3. 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作者简介: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人。
北宋政治家�p诗人。
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
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
原文大意: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
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4.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原文大意: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5.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是白居易回忆江南美景和经历的词作,格律用《谢秋娘》调,但自从白居易写下这首词后,词牌多称《忆江南》了。
写的江南美景的追忆和杭州、苏州的怀念。
情景交融,传唱至今。
原文大意: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6.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南宋著名诗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其它著名作品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符合作者的派别风格。
原文大意: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7.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原文大意: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