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347.00 KB
- 文档页数:1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易错题汇编及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点M 为▱ABCD 的边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垂直于AB ,且直线l 与▱ABCD 的另一边交于点N .当点M 从A→B 匀速运动时,设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AMN 的面积为S ,能大致反映S 与t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 和点D 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假设当∠A=45°时,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2.下列说法:①函数6y x =-x 的取值范围是6x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92|-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1227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函数6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6x ≥;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9-2|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⑦122723333-=-=-是无理数;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 中,点P 从A 点出发,沿A→B→C→D 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沿A→D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则APQ ∆的面积S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动点的运动过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AP t =,AQ t =,当03t <<时,2133sin sin 22S t t A t A =⋅⋅=⋅ 0sin 1A <<∴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36t <<时,133sin sin 22S t A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过一、三象限的一次函数;当69t <<时,2139(93)sin ()sin 222S t t A t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符号题意的图象大致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运动过程表示出函数解析式.4.函数2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2B .x≥2C .x≤2D .x >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0,解得x≠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1、y2、y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3,y1)、B(0,y2)、C(2,y3)为二次函数y=(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1=(﹣3+1)2+1=5,y2=(0+1)2+1=2,y3=(2+1)2+1=10,∴y2<y1<y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6.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象所示,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多少分钟.()A.20 B.24 C.18 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求出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然后再求出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设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由函数图象,得:302058a--=,解得:a=154,∴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为:30÷154=8分钟,∴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12+8=20分钟,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的图象获取信息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列出算式和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3BC =,动点P 沿折线BCD 从点B 开始运动到点D .设运动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为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由此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是扇形思考问题.8.如图,2020D 次哈尔滨至幸福镇的动车需要匀速通过一条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与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 火车通过隧道分为3个过程:逐渐进入隧道,完全进入隧道并在其中行驶,逐渐出隧道【详解】火车在逐渐进入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增加;火车完全进入隧道后,还在隧道内行驶一段时间,因此在隧道内的长度是火车长,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火车在逐渐出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减少;符合上述分析过程的为: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分析事件变化的过程,并能够匹配对应函数图像变化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 始终经过点A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BP x =,CQ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D.【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BP=x,CQ=y,则AP2=42+x2,PQ2=(6-x)2+y2,AQ2=(4-y)2+62;∵△APQ为直角三角形,∴AP2+PQ2=AQ2,即42+x2+(6-x)2+y2=(4-y)2+62,化简得:y=−14x2+32x整理得:y=−14(x−3)2+94根据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中的函数图象与之对应.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变化时,两线段对应的变化关系,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1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11.如图,点P是▱ABCD边上的一动点,E是AD的中点,点P沿E→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BAP的面积的变化趋势.【详解】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BAP的面积大于0;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P在DC 边上运动时,由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不变,△BAP面积保持不变;当点P带CB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故选D.【点睛】本题以动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12.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2l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为20km/hB .甲和乙同时出发C .甲出发1.4h 时与乙相遇D .乙出发3.5h 时到达A 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详解】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所以:111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x y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和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 ;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400m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m s ,乙的速度为4/m s ,设经过xs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ym ,则y 与x 0300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642/m s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二人速度差为642/m s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201004002(100200)2400(200300)x xy x xx x⎧≤≤⎪=-<≤⎨⎪-<≤⎩,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5.“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正确理解小诗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时间与离家的距离关系找出函数图象.【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16.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详解】解:A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是函数;B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是函数;C选项:不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不是函数;D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是函数,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17.如图1.已知正△ABC中,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的最小面积为()A 3B3C.2 D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 的面积y 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 值,从而确定AB ,EG 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 的最小面积.【详解】由图2可知,x =2时△EFG 的面积y 最大,此时E 与B 重合,所以AB =2,∴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ABC由图2可知,x =1时△EFG 的面积y 最小,此时AE =AG =CG =CF =BG =BE ,显然△EGF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所以△EGF 的面积为4, 故选A .【点睛】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8.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 解得52a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20.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 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 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果x 取任意实数,那么以下式子中一定表示正实数的是( )A .xB .C .D .|3x +2|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方根有意义的条件以及绝对值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分析求出即可.【详解】A.x 可以取全体实数,不符合题意;B.≥0, 不符合题意; C.>0, 符合题意; D. |3x +2|≥0,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绝对值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平方根和绝对值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2.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a b <<B .11b <-<C .1a b <<D .1b a -<<-【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数轴的特征,判断出a 、-1、0、1、b 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逐一判断每个选项的正确性即可.【详解】解:根据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a <-1<0<1<b ,∵1<|a|<|b|,∴选项A 错误;∵1<-a <b ,∴选项B 正确;∵1<|a|<|b|,∴选项C 正确;∵-b <a <-1,∴选项D 正确.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任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之,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3.在实数-3、0、5、3中,最小的实数是( )A .-3B .0C .5D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注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比较即可.解:在实数-3、0、5、3中,最小的实数是-3;故选A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4.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11=C 3=±D .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321-=,故错误;B. 11=,故正确;3=, 故错误;D. ()66=--=,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定义和性质.5.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B.实数C.有理数D.无理数【答案】B【解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实数.故选B.6.-6的绝对值是()A.-6 B.6 C.- 16D.16【答案】B【解析】【分析】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6的绝对值是6故选B【点睛】考点:绝对值.7.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确定原点的位置,根据实数与数轴即可解答.【详解】解:,原点在a,b的中间,如图,由图可得:,,,,,故选项A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8.已知2350x y +-=则xy 的值是( )A .19B .-6C .9D .1-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应用,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x 、y 的值,然后得到答案.【详解】解:∵2350x y +-=,∴2350280x y x y +-=⎧⎨-+=⎩, 解得:23x y =-⎧⎨=⎩, ∴236xy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x 、y 的值.9.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若a 的相反数为2,则b 为( ) A .4B .4-C .8-D .4或8-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求出a 的值,再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b 的值即可.【详解】∵a 的相反数为2∴20a +=解得2a =-∵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6a b -=解得4b =或8-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表示的数的问题,掌握相反数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1,现将点A 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A 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1,第二次将点A 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2,第三次将点A 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进行下去,第51次移动到点51A ,那么点A 51所表示的数为( )A .﹣74B .﹣77C .﹣80D .﹣83 【答案】B【解析】【分析】序号为奇数的点在点A 的左边,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减少3 ,序号为偶数的点在点A 的右侧,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增加3,即可解答.【详解】解:第一次点A 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1A ,则1A 表示的数,1−3=−2;第2次从点A 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2A ,则2A 表示的数为−2+6=4;第3次从点A 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3A ,则3A 表示的数为4−9=−5;第4次从点A 3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4A ,则4A 表示的数为−5+12=7;第5次从点A 4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度至点5A ,则5A 表示的数为7−15=−8;…;则点51A 表示:()()511312631781772+⨯-+=⨯-+=-+=-, 故选B .11.在﹣6,0,﹣1,4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4B .﹣6C .0D .﹣1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即可求解.【详解】∵4>0>﹣1>﹣6,∴最大的数是4.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解题的关键利用正负数的性质可以解决问题.1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P 所表示的数可能是( )A 30B 15C 10D 8【答案】B【解析】【分析】点P 在3与4之间,满足条件的为B 、C 两项,点P 与4比较靠近,进而选出正确答案.【详解】∵点P 在3与4之间,∴3<P <49P 16 ∴满足条件的为B 、C图中,点P 比较靠近4,∴P 应选B 、C 中较大的一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对数轴的理解,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解题过程中需紧把握这点.13.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正确的是( )A .0a b +=B .=-a bC .a b =D .a b = 【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相反数的概念及性质可确定正确的式子,再通过举反例可证得不一定正确的式子.【详解】解:∵a 与b 互为相反数,∴0a b +=,∴=-a b , ∴a b =,故A 、B 、D 正确,当1a =时,1b =-,则1=b ,∴a b =;当1a =-时,1b =,则1=b ,∴a b ≠,故C 不一定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解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反数的定义判定式子是否正确.14.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3a >-B .0bd >C .0b c +<D .a b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可以看出a b c d <<<,43a -<<-,21b -<<-,01c <<,3d =,即可逐一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详解】 解:A 、∵43a -<<-,故本选项错误;B 、∵0b <,0d >,∴0bd <,故本选项错误;C 、∵21b -<<-,01c <<,∴0b c +<,故本选项正确;D 、∵43a -<<-,21b -<<-,则34a <<,12<<b ,∴a b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绝对值,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有理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5.在–2,+3.5,0,23-,–0.7,11中.负分数有( ) A .l 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B【解析】根据负数的定义先选出负数,再选出分数即可.解:负分数是﹣23,﹣0.7,共2个. 故选B .16.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 |-2()b a -,其结果是( )A .2a -B .2aC .2bD .2b -【答案】A【解析】【分析】2a ,再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由数轴知b<0<a,且|a|<|b|,则a+b<0,b-a<0,∴原式=-(a+b)+(b-a)=-a-b+b-a=-2a,故选A.【点睛】.17.7-的绝对值是()A.17-B.17C.7D.7-【答案】C【解析】【分析】负数的绝对值为这个数的相反数.【详解】|-7|=7,即答案选C.【点睛】掌握负数的绝对值为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 B.|﹣3|=3 C=± 2 D 【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详解】解:A、C2=,故选项错误;B、|﹣3|=3,故选项正确;D、9开三次方不等于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注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19.2-的相反数是()A.2-B.2 C.12D.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因为-2+2=0,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0.﹣3的绝对值是()A.﹣3 B.3 C.-13D.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3|=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需要掌握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已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代数式|||1||1|a b a b ---++的结果是( )A .2b -B .2aC .2D .22a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绝对值符号内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得,b <−1<1<a ,∴a −b >0,1−a <0,b +1<0,∴|||1||1|a b a b ---++,()()11a b a b =-+--+,11a b a b =-+---,2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绝对值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绝对值内部代数式的符号.2.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若a 的相反数为2,则b 为( )A .4B .4-C .8-D .4或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求出a 的值,再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b 的值即可.【详解】∵a 的相反数为2∴20a +=解得2a =-∵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6a b -=解得4b =或8-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表示的数的问题,掌握相反数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是一个22⨯的方阵,其中每行,每列的两数和相等,则a 可以是( )A .tan 60︒B .()20191-C .0D .()20201-【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03282a +-=,则23a +=,解得:1a =, Q 3tan 60︒=()201911-=-,()202011-= 故a 可以是2020(1)-.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和实数的运算,理解题意并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4.已知实数a ,b ,c ,d ,e ,f ,且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e 的绝对值为2,f 的算术平方根是8,求23125c d ab e f ++++( ) A .922B .922C .922+922-D .132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出c+d ,ab 及e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ab=1,c+d=0,2=±e f=64,∴222e =±=(4=,∴2125c d ab e ++++=11024622+++=; 故答案为:D【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相反数以及倒数和立方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6的绝对值是( )A .-6B .6C .- 16D .16【答案】B【解析】【分析】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6的绝对值是6故选B【点睛】考点:绝对值.6.已知整数1a ,2a ,3a ,4a ⋯满足下列条件:10a =,21|1|a a =-+,32|2|a a =-+,43|3|a a =-+⋯依此类推,则2017a 的值为( )A .1007-B .1008-C .1009-D .2016-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条件求出前几个数的值,再分n 是奇数时,结果等于12n --;n 是偶数时,结果等于2n -;然后把n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10a =,21|1|011a a =-+=-+=-,32|2|121a a =-+=--+=-,43|3|132=-+=--+=-a a , 54|4|242=-+=--+=-a a ,…… ∴n 是奇数时,结果等于12n --;n 是偶数时,结果等于2n -; ∴20172017110082a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求出的数,观察出n 为奇数与偶数时的结果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3a >-B .0bd >C .0b c +<D .a b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可以看出a b c d <<<,43a -<<-,21b -<<-,01c <<,3d =,即可逐一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A 、∵43a -<<-,故本选项错误;B 、∵0b <,0d >,∴0bd <,故本选项错误;C 、∵21b -<<-,01c <<,∴0b c +<,故本选项正确;D 、∵43a -<<-,21b -<<-,则34a <<,12<<b ,∴a b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绝对值,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有理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数轴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0B .b >0C .b >aD .a >b【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数轴,可判断出a 为正,b 为负,且a 距0点的位置较近,根据这些特点,判定求解【详解】∵a 在原点右侧,∴a >0,A 正确;∵b 在原点左侧,∴b <0,B 错误;∵a 在b 的右侧,∴a >b ,C 错误;∵b 距离0点的位置远,∴a <b ,D 错误【点睛】本题是对数轴的考查,需要注意3点:(1)在0点右侧的数为正数,0点左侧的数为负数;(2)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3)离0点越远,则绝对值越大9.2019-的倒数是( )A .2019B .-2019C .12019D .12019- 【答案】C【解析】【分析】 先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出2019-,再利用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详解】 2019-=2019,2019的倒数为12019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倒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组是( )A .2-B .2-C .12-与2D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及性质逐项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详解】A 、-2=2,符合相反数的定义,故选项正确;B 、-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C 、1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 D 、|-2|=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相反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本题中要注意理解求|-2|的相反数就是求2的相反数,不要受绝对值中的符号的影响.11.已知整数01234,,,,,L a a a a a 满足下列条件:01021320,1,2,3==-+=-+=-+L a a a a a a a 以此类推,2019a 的值为( ) A .1007-B .1008-C .1009-D .1010-【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几次的结果,发现并总结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推算出要求的字母表示的数值.【详解】解:00a =, 101011a a =-+=-+=-,212121a a =-+=--+=-,323132a a =-+=--+=-,434242a a =-+=--+=-,545253a a =-+=--+=-,656363a a =-+=--+=-,767374a a =-+=--+=-,……由此可以看出,这列数是0,-1,-1,-2,-2,-3,-3,-4,-4,……,(2019+1)÷2=1010,故20191010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运算,对于计算规律的发现和总结.12.已知|m+3|与(n ﹣2)2互为相反数,那么m n 等于( )A .6B .﹣6C .9D .﹣9【答案】C【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等于0列出方程,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m 、n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m+3|与(n ﹣2)2互为相反数,∴|m+3|+(n ﹣2)2=0,∴m+3=0,n ﹣2=0,解得m=﹣3,n=2,所以,m n =(﹣3)2=9.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3.若2(21)12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a ≥ B .12a > C .12a ≤ D .无解【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2(21)a -=|2a-1|,则|2a-1|=1-2a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2a-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2(21)a -=|2a-1|,∴|2a-1|=1-2a ,∴2a-1≤0,∴12a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14.如图,数轴上每相邻两点距离表示1个单位,点A ,B 互为相反数,则点C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0B .1C .3D .5【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一组相反数所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确定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点C 表示的数.【详解】∵点A ,B 互为相反数,∴AB 的中点就是这条数轴的原点,∵数轴上每相邻两点距离表示1个单位,且点C 在正半轴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 ∴点C 表示的数为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数轴的知识.利用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找出这条数轴的原点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A .a +bB .a ﹣bC .|a +b |D .|a ﹣b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确定出a 是负数,b 是正数,并且b 的绝对值大于a 的绝对值,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再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然后利用作差法求出两个正数的大小,再选择答案即可.【详解】由图可知,a<0,b>0,且|b|>|a|,∴−a<b ,A. a+b>0,B. a−b<0,C. |a+b|>0,D. |a−b|>0,因为|a−b|>|a+b|=a+b ,所以,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a−b|.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进行解答.16.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 b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A .0b c +>B .2a c +>C .1b a <D .0abc ≥【答案】A【解析】【分析】 利用特殊值法即可判断.【详解】∵a<c<b ,||||a b <,∴0b c +>,故A 正确;若a<c<0,则2a c +>错误,故B 不成立;若0<a<b ,且||||a b <,则1b a>,故C 不成立; 若a<c<0<b ,则abc<0,故D 不成立,故选:A.【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上点的正负,实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熟记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5B .-和(-C .D .﹣5和15 【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 、5,两数相等,故此选项错误;B 、和-()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正确;C 、=-2,两数相等,故此选项错误;D 、-5和15,不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立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8.实数,a b ||a b + )A .2a -B .2b -C .2a b +D .2a b -【答案】A【解析】【分析】 2,a a = 再根据去绝对值的法则去掉绝对值,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 解:0,,a b a b Q <<> 0,a b ∴+<22||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b b =---+2.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与绝对值的化简运算,掌握化简的法则是解题关键.19.若225a =,3b =,且a >b ,则a b +=( )A .±8或±2B .±8C .±2D .8或2 【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平方根、绝对值的含义,求出a ,b 的值,又因为a >b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a=5,b=3;②a=5,b=-3,分别将a 、b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出两种情况下的值即可.【详解】∵225a =,|b|=3,∴a=±5,b=±3,∵a >b ,∴a=5,a=-5(舍去) ,当a=5,b=3时,a+b=8;当a=5,b=-3时,a+b=2,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本题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平方根、绝对值的含义.20.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A .0a >B .0a <C .0a ≥D .0a ≤ 【答案】D【解析】【分析】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详解】如果||a a =-,即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0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初中数学经典易错题精选及解析:概率、事件概率引言在初中数学中,概率和事件概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经常在相关题目中出现错误。
本文收集了一些经典易错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和事件概率的概念,同时提高解题准确率。
经典易错题精选及解析题目1:掷骰子已知一枚普通的六面骰子,问掷出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解析1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可能掷出。
因此,掷出的点数是1的概率为1/6(即1个有利结果,总共有6个可能结果)。
题目2:抽牌有一副共有52张牌的扑克牌,其中有4张红心。
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请问这张牌是红心的概率是多少?解析2共有52张牌,其中4张是红心。
因此,这张牌是红心的概率为4/52(即4个有利结果,总共有52个可能结果)。
题目3:抛硬币抛一枚公平的硬币10次,问正面出现的次数为4的概率是多少?解析3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1/2。
根据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正面出现的次数为4的概率为C(10, 4) × (1/2)^4×(1/2)^6,其中C(10, 4)表示从10次投掷中取出4次正面的组合数。
计算得知,正面出现的次数为4的概率为210/1024。
题目4:蓝球和红球从一个装有4个红球和6个蓝球的盒子中随机抽取2个球,请问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解析4从盒子中抽取两个球,一共有C(10, 2)种可能的组合。
其中,两个球都是红球的组合有C(4, 2)种。
因此,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C(4, 2)/C(10, 2) = 6/45。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些初中数学中与概率和事件概率相关的经典易错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例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和事件概率的概念,从而在解题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错误。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代数式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一、选择题1.把四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①)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长为6cm ,宽为5cm )的盒子底部(如图②),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则图②中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之和等于( )A .19cmB .20cmC .21cmD .22cm【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设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 、宽为b ,有:26a b +=(cm),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2(62)2(52)2(6)2(5)-+-+-+-b b a a ,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 、宽为b ,由图可知:26a b +=(cm),阴影部分的周长为:2(62)2(52)2(6)2(5)-+-+-+-b b a a ,化简得:444(2)-+a b ,代入26a b +=得:原式=44−4×6=44−24=20(cm),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加减的应用,关键分清图形②如何用小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表示.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22x y x xy y -=--B .224a a a +=C .226a a a ⋅=D .()2224xy x y =【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A.、()2222x y x xy y -=-+,故本选项错误;B.、2222a a a +=,故本选项错误;C.、224a a a ⋅=,故本选项错误;D 、 ()2224xy x y =,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一种微生物的直径约为0.0000027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62.710-⨯B .72.710-⨯C .62.710-⨯D .72.710⨯【答案】A【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科学记数法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27的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2的前面有6个0,所以指数为-6,由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得到答案为62.7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5x x x +=B .236x x x =gC .633x x x ÷=D .()239x x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分别求出结果再起先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2x 与3x 不能合并,故该选项错误;B. 235x x x =g ,故该选项错误;C. 633x x x ÷=,计算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236x x =,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计算 2017201817(5)()736-⨯ 的结果是( ) A .736- B .736 C .- 1 D .36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的逆用进行化简运算即可.【详解】2017201817(5)()736-⨯ 20172018367()()736=-⨯ 20173677()73636=-⨯⨯ 20177(1)36=-⨯ 736=-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的逆用问题,掌握积的乘方的逆用是解题的关键.6.若352x y a b +与2425y x a b -是同类项.则( )A .1,2x y =⎧⎨=⎩B .2,1x y =⎧⎨=-⎩C .0,2x y =⎧⎨=⎩D .3,1x y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列出关于m 和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出它们的值.【详解】 由同类项的定义,得:32425x y x y =-⎧⎨=+⎩,解得21x y =⎧⎨=-⎩:. 故选B .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解题时注意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字母的值.7.通过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6个矩形的面积,分别计算长结果,即可得答案.【详解】∵大正方形的面积=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6个矩形的面积,∴(a+b+c)2=a 2+b 2+c 2+2ab+2bc+2a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明确大正方形的面积=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6个矩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8.小明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一个二项整式的平方时,不小心用墨水把最后一项染黑了,得到正确的结果变为2412a ab -+( ),你觉得这一项应是( )A .23bB .26bC .29bD .236b【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a±b )2=a 2±2ab+b 2可得出缺失平方项.【详解】根据完全平方的形式可得,缺失的平方项为9b 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及完全平方式的知识,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面积是9,小正方形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a ,较短直角边为b ,则ab 的值是( )A .4B .6C .8D .10【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 2+b 2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b 的值.【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 2+b 2=9,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ab×4=9﹣1=8, 即:ab=4.故选A .考点:勾股定理.10.如果长方形的长为2(421)a a -+,宽为(21)a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28421a a a -++B .328421a a a +--C .381a -D .381a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然后再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S 长方形=(4a 2−2a +1)(2a +1)= 322814422-++-+a a a a a =8a 3+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其运算方法:()()++=+++a b p q ap aq bp bq 是解题的关键.11.若x +y =,x ﹣y =3﹣的值为( )A .B .1C .6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详解】解:∵x+y =,x ﹣y =3﹣,==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进行解题.12.若(x +1)(x +n )=x 2+mx ﹣2,则m 的值为( )A .﹣1B .1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先将(x+1)(x+n)展开得出一个关于x 的多项式,再将它与x 2+mx-2作比较,即可分别求得m ,n 的值.【详解】解:∵(x+1)(x+n)=x 2+(1+n)x+n ,∴x 2+(1+n)x+n=x 2+mx-2, ∴12n m n +=⎧⎨=-⎩, ∴m=-1,n=-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以及类比法在解题中的运用.13.已知a +b +c =1,22223+-+=a b c c ,则ab 的值为( ).A .1B .-1C .2D .-2【答案】B【分析】将a +b +c =1变形为a +b =1- c ,将22223+-+=a b c c 变形为222221+=+--a b c c ,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两个式子联立即可求解.【详解】∵22223+-+=a b c c∴()222221=12+=--+-a b c c c∵a +b +c =1∴1+=-a b c∴()()221+=-a b c∴()2222+=+-a b a b展开得222222++=+-a b ab a b∴1a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等式特点构造完全平方式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571a a a -÷=B .()222a b a b +=+C .2+=D .()235a a =【答案】A【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 、2571a a a-÷=,正确; B 、(a+b )2=a 2+2ab+b 2,故此选项错误;C 、,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D 、(a 3)2=a 6,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已知:()()22x 1x 32x px q +-=++,则p ,q 的值分别为( ) A .5,3 B .5,−3 C .−5,3 D .−5, −3【解析】【分析】此题可以将等式左边展开和等式右边对照,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得到p 、q 的值.【详解】由于()()2x 1x 3+-=2x 2-6x+x-3=2 x 2-5x-3=22x px q ++, 则p=-5,q=-3,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解是关键.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 a a -=B .236a a a =C .933a a a ÷=D .()236a a = 【答案】D【解析】A.2a 和a,和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2356a a a a ⋅=≠ ,故本选项错误;C.9363a a a a ÷=≠,和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D.()236 a a =,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22()ab a b =C .()325a a =D .224a a a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A. 235a a a ⋅=,故A 错误;B. 222()ab a b =,正确;C. ()326a a =,故C 错误;D. 2222a a a +=,故D 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运算运算法则,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y的值为1的是()A.a=3,b=2 B.a=﹣3,b=﹣1 C.a=1,b=3 D.a=4,b=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每个选项进行计算,即可判断.【详解】解:A、当a=3,b=2时,y=12a-=132-=1,符合题意;B、当a=﹣3,b=﹣1时,y=b2﹣3=1﹣3=﹣2,不符合题意;C、当a=1,b=3时,y=b2﹣3=9﹣3=6,不符合题意;D、当a=4,b=2时,y=12a-=142-=12,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式求值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式是y=2n+n.故选B.【点睛】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2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x2•2xy=4x3y4B.3x2y﹣5xy2=﹣2x2yC.x﹣1÷x﹣2=x﹣1D.(﹣3a﹣2)(﹣3a+2)=9a2﹣4【答案】D【解析】A选项:2x2·2xy=4x3y,故是错误的;B选项:3x2y和5xy2不是同类项,不可直接相加减,故是错误的;C.选项:x-1÷x-2=x ,故是错误的;D选项:(-3a-2)(-3a+2)=9a2-4,计算正确,故是正确的.故选D.。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 A .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00︒ B .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C .四边形绕它的对角线交点旋转180︒能与它本身重合D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都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 【答案】C 【解析】 【分析】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解:A 、凸n 多边形的内角和180(2)n =︒-,故不可能为500︒,所以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00︒是不可能事件;B 、所有凸多边形外角和为360︒,故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是必然事件;C 、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绕它的对角线交点旋转180︒能与它本身重合,故四边形绕它的对角线交点旋转180︒能与它本身重合是随机事件;D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都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故是必然事件.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解决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 .某彩票中奖率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B .长度分别是3,5,6cm cm cm 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一个三角形C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D .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一定能夺得冠军 【答案】B 【解析】 【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 【详解】A 、某彩票中奖率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B、由于6-5<3<5+6,所以长度分别是3cm,5cm,6cm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属于必然事件,符合题意;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D、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可能夺得冠军,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3.一个布袋里放有红色、黄色、黑色三种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红球、黄球、黑球的个数之比为5:3:1,则从布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A.59B.13C.19D.38【答案】B【解析】分析:用黄球所占的份数除以所有份数的和即可求得是黄球的概率.详解:∵红球、黄球、黑球的个数之比为5:3:1,∴从布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31=5+3+1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根据规定,我市将垃圾分为了四类: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现有投放这四类垃圾的垃圾桶各1个,若将用不透明垃圾袋分类打包好的两袋不同垃圾随机投进两个不同的垃圾桶,投放正确的概率是()A.16B.18C.112D.116【答案】C【解析】【分析】设投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分别为:A,B,C,D,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分别为:a,b,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设投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分别为:A,B,C,D,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分别为:a,b,∵将用不透明垃圾袋分类打包好的两袋不同垃圾随机投进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一共有12种可能,投放正确的只有一种可能,∴投放正确的概率是:1 1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的概率,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答案】D【解析】【分析】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详解】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属于必然事件,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6.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95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1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小于12B.等于12C.大于12D.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分析即可.【详解】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是随机事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抛掷第1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意义,熟练掌握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从一副(54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正好为K的概率为()A.227B.14C.154D.12【答案】A【解析】【分析】用K的扑克张数除以一副扑克的总张数即可求得概率.【详解】解:∵一副扑克共54张,有4张K,∴正好为K的概率为454=227,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8.动物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估计:某种动物活到20岁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的概率为0.5,活到30岁的概率为0.3,现在有一只20岁的动物,它活到30岁的概率是()A.35B.38C.58D.310【答案】B【解析】【分析】先设出所有动物的只数,根据动物活到各年龄阶段的概率求出相应的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设共有这种动物x只,则活到20岁的只数为0.8x,活到30岁的只数为0.3x,故现年20岁到这种动物活到30岁的概率为0.30.8xx=3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简单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9.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两次,则两次点数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A.13B.16C.19D.11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画树状图为: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点数之和是9的结果数为4,所以其点数之和是9的概率=436=1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的结果数目m,则事件A的概率P(A)=mn.10.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前2次都正面朝上,第3次正面朝上的概率()A.大于12B.等于12C.小于12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解答即可.【详解】∵硬币由正面朝上和朝下两种情况,并且是等可能,∴第3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并明确硬币只有正反两个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已知实数0a <,则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 A .0a ≥ B .10a +>C .10a -<D .210a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 【详解】解:A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0a ≥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B 、∵0a <,∴1a +的值可能大于零,可能小于零,可能等于零是随机事件,符合题意;C 、∵0a <,∴a-1<-1<0是必然事件,故C 不符合题意;D 、∵21a +>0,∴210a +<是不可能事件,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12.已知一个口袋中装有六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小球上分别标有1,2,5,7,8,13六个数,搅匀后一次从中摸出一个小球,将小球上的数记为m ,则使得一次函数y =(﹣m+1)x+11﹣m 经过一、二、四象限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8x x π-=3x+88xx -的解为整数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23【答案】B 【解析】 【分析】求出使得一次函数y=(-m+1)x+11-m 经过一、二、四象限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8xx π-=3x+88xx -的解为整数的数,然后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一次函数y =(﹣m+1)x+11﹣m 经过一、二、四象限,﹣m+1<0,11﹣m >0, ∴1<m <11,∴符合条件的有:2,5,7,8, 把分式方程m 8x x -=3x+88xx -去分母,整理得:3x 2﹣16x ﹣mx =0, 解得:x =0,或x =163π+, ∵x ≠8,∴163π+≠8, ∴m ≠8,∵分式方程8mx x -=3x+88xx -的解为整数, ∴m =2,5,∴使得一次函数y =(﹣m+1)x+11﹣m 经过一、二、四象限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8mxx -=3x+88xx -的解为整数的整数有2,5, ∴使得一次函数y =(﹣m+1)x+11﹣m 经过一、二、四象限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8mxx -=3x+88x x -的解为整数的概率为26=13;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3.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2,1,3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数字作为a 的值,然后把这张放回去,再从三张卡片中随机抽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b 的值,则点(a ,b )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A .16B .13C .12D .49【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确定出总发生的可能数和符合条件的可能数,再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一共有6种情况,在第二象限的点有(-1,1)(-1,2)共2个,以,P=21 = 6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第一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B.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50C.车辆在下个路口将会遇到红灯D.在平面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随机事件以及必然事件的定义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A、打开电视机正在插放动画片为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B、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50为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C、“车辆在下个路口将会遇到红灯”为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D、在平面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为必然事件,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随机事件以及必然事件,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5.由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如图所示的几个扇形、游戏者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另一转盘转出了蓝色,游戏者就配成了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转盘转出蓝色的概率一样大B.如果A转盘转出了蓝色,那么B转盘转出蓝色的可能性变小了C.先转动A 转盘再转动B 转盘和同时转动两个转盘,游戏者配成紫色的概率不同D.游戏者配成紫色的概率为1 6【答案】D 【解析】A、A盘转出蓝色的概率为12、B盘转出蓝色的概率为13,此选项错误;B、如果A转盘转出了蓝色,那么B转盘转出蓝色的可能性不变,此选项错误;C、由于A、B两个转盘是相互独立的,先转动A 转盘再转动B 转盘和同时转动两个转盘,游戏者配成紫色的概率相同,此选项错误;D、画树状图如下:由于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而出现红色和蓝色的只有1种,所以游戏者配成紫色的概率为16,故选D.16.某市公园的东、西、南、北方向上各有一个入口,周末佳佳和琪琪随机从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则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概率是()A.12B.14C.16D.116【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可求得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有4种等可能结果,所以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概率为41=164,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下列说法:①“明天降雨的概率是50%”表示明天有半天都在降雨; 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③若a 为实数,则0a <是不可能事件; ④16的平方根是4±164=±;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 【解析】 【分析】①根据概率的定义即可判断;②根据无理数的概念即可判断;③根据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即可判断;④根据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即可判断. 【详解】①“明天降雨的概率是50%”表示明天有50%的可能会降雨,而不是半天都在降雨,故错误;②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只包含开方开不尽的数,故错误; ③若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0a ≥,所以0a <是不可能事件,故正确; 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164±±,故错误; 综上,正确的只有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无理数的概念,绝对值的非负性,平方根的形式,掌握概率,无理数的概念,绝对值的非负性,平方根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C.如果有一组数据为5,3,6,4,2,那么它的中位数是6D.“用长分别为5cm、12cm、6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详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该项错误;B.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不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故该项错误;C. 一组数据为5,3,6,4,2,它的中位数是4,故该项错误;D. “用长分别为5cm、12cm、6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综合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A.某个数的绝对值大于0 B.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C.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540° D.长分别为3,4,6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随机事件以及确定事件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某个数的绝对值大于0,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B、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C、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540°,是不可能事件,故此选项正确;D、长分别为3,4,6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是必然事件,故此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随机事件以及确定事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随机事件以及确定事件.20.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详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60 ,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常见判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的区分;掌握方差的意义;会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相关.。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长方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 0)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0次相遇点的坐标是( )A .(2,0)B .(-1,-1)C .( -2,1)D .(-1, 1)【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长方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A (2,0),四边形BCDE 是长方形,∴B (2,1),C (-2,1),D (-2,-1),E (2,-1),∴BC=4,CD=2,∴长方形BCDE 的周长为()2422612⨯+=⨯=,∵甲的速度为1,乙的速度为2,∴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12÷(1+2)=4(秒),此时甲的路程为1×4=4,甲乙在(-1,1)相遇,以此类推,第二次甲乙相遇时的地点为(-1,-1),第三次为(2,0),第四次为(-1,1),第五次为(-1,-1),第六次为(2,0),L L ,∴甲乙相遇时的地点是每三个点为一个循环,∵202036733÷=L ,∴第2020次相遇地点的坐标为(-1,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掌握甲乙运动相遇时点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1,2P y x -++,我们把点()'1,2P y x -++叫做点(),P x y 的终结点.已知点1P 的终结点为2P ,点2P 的终结点为3,P 点3P 的终结点为4P ,这样依次得到1234,,,,,n P P P P P ⋅⋅⋅.若点1P 的坐标为(50,),则2017P 点的坐标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2345,,,,P P P P P L 的坐标,然后找到规律,利用规律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点1P 的坐标为(5)0,,根据题意有 ∴2345(1,7),(6,3),(2,4),(5,0)P P P P ---,由此可见,n P 点的坐标是四个一循环,201745041÷=Q L ,∴2017P 点的坐标为()5,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C .点P(2,﹣3)在第四象限D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对顶角的性质以及算术平方根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B 、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故此选项错误;C 、点P (2,﹣3)在第四象限,正确;D、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或零,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4.点P(a,b)在y轴右侧,若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A.(﹣3,2)B.(﹣2,3)C.(3,2)或(3,﹣2)D.(2,3)或(2,﹣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y轴右侧可知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结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可知点P的纵坐标是2或2-,而再根据其到y轴的距离是3得出点P的横坐标是3,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P在y轴右侧,∴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点P的纵坐标是2或2-,横坐标是3,∴点P的坐标是(3,2)或(3,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2a-6,a-5)在第三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5 B.a<-3 C.-3≤a≤5D.-3<a<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第三象限的点的坐标特点:x<0,y<0,列不等式组,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点P在第三象限,∴26050aa--<⎧⎨-<⎩,解得:-3<a<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该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比如本题中求a的取值范围.6.点 P(m + 3,m + 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A.(0,﹣2)B.(0,﹣4)C.(4,0)D.(2,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在x轴上的特征,纵坐标为0,可得m+1=0,解得:m=-1,然后再代入m+3,可求出横坐标.【详解】解:因为点P(m + 3,m + 1)在x轴上,所以m+1=0,解得:m=-1,所以m+3=2,所以P点坐标为(2,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在坐标轴上的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在坐标轴上的特征.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依此方式,绕点O连续旋转2018次得到正方形OA2018B2018C2018,如果点A的坐标为(1,0),那么点B2018的坐标为()A.(1,1)B.(02)C.(2,)D.(﹣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知:点B在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由旋转可知: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相当于将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可得对应点B的坐标,根据规律发现是8次一循环,可得结论.详解:∵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OA=1,∴B(1,1),连接OB,由勾股定理得:2,由旋转得:OB=OB1=OB2=OB3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相当于将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依次得到∠AOB=∠BOB1=∠B1OB2=…=45°,∴B1(02),B2(-1,1),B3(20),…,发现是8次一循环,所以2018÷8=252 (2)∴点B2018的坐标为(-1,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型: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规律的方法8.如果点P(m+3,m+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A.(0,2)B.(2,0)C.(4,0)D.(0,﹣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x轴上,即y=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详解】根据点P在x轴上,即y=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解:∵点P(m+3,m+1)在x轴上,∴y=0,∴m+1=0,解得:m=﹣1,∴m+3=﹣1+3=2,∴点P的坐标为(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x轴上时纵坐标为0,得出m的值是解题关键.9.若点P(x,y)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是( )A.(-2,3) B.(-2,-3) C.(2,-3) D.(2,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这一点的纵坐标是3或-3,到y轴的距离为2,那么它的横坐标是2或-2,再根据点P所处的象限即可确定点P的坐标.【详解】∵点P到x轴的距离为3,∴点的纵坐标是3或-3,∵点P到y轴的距离为2,∴点的横坐标是2或-2,又∵点P在第三象限,∴点P的坐标为:(-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轴的距离.10.如果点P在第三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5,那么点P的坐标是()A.(﹣4,﹣5)B.(﹣4,5)C.(﹣5,4)D.(﹣5,﹣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负数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详解】解:∵第三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5,∴点P的横坐标是﹣5,纵坐标是﹣4,∴点P的坐标为(﹣5,﹣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A 点在原点上,B 点在横轴上,C 点在第一象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知第四个顶点可能在第一、二、四象限,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C12.已知()0,2A 、()10B ,,点P 在x 轴上,且PAB ∆的面积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A .()6,0B .()4,0-C .()4,0-或()6,0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点的坐标可知BP 边上的高为2,而△PAB 的面积为5,点P 在x 轴上,说明BP=5,已知点B 的坐标,可求P 点坐标.【详解】解:∵B (1,0),A (0,2),点P 在x 轴上,∴BP 边上的高为2,又△PAB 的面积为5,∴BP=5,而点P 可能在点B (1,0)的左边或者右边,∴P (-4,0)或(6,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三角形的底边.13.如果(,)p a 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D【解析】【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得到a+b<0,ab>0,即可得到a 与b 的符号,由此判断点Q 所在的象限.【详解】∵点P 在第二象限,∴a+b<0,ab>0,∴a<0,b<0,∴-a>0,∴点(,)Q a b -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熟记每个象限中的点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5,0),则炮位于点A.(﹣1,1)B.(﹣1,2)C.(﹣2,1)D.(﹣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根据“炮”的位置,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由坐标系知炮位于点(﹣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利用“将”的位置向左平移一个单位所得直线是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是x轴是解题关键.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①f(a,b)=(-a,b),如f(1,2)=(-1,2);②g(a,b)=(b,a),如g(1,2)=(2,1);③h(a,b)=(-a,-b),如h(1,2)=(-1,-2);按照以上变换有:g(h(f (1,2)))=g(h(-1,2))=g(1,-2)=(-2,1),那么h(f(g(3,-4)))等于()A.(4,-3)B.(-4,3)C.(-4,-3)D.(4,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f(a,b)=(-a,b).g(a,b)=(b,a).h(a,b)=(-a,-b),可得答案.【详解】由已知条件可得h(f(g(3,-4)))= h(f(-4,3))= h(4,3)=(-4,-3)故选:C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f(a,b)=(-a,b).g(a,b)=(b,a).h(a,b)=(-a,-b)是解题关键.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6,5)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可得所在象限.【详解】解:∵所给点的横坐标是-6为负数,纵坐标是5为正数,∴点(-6,5)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用到的知识点为:符号为(-,+)的点在第二象限.Y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为(0,0),(4,0),(1,3),则顶点B 17.如图,若OABC的坐标为()A.(4,1)B.(5,3)C.(4,3)D.(5,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性质,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详解】解:∵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C∥AB,OA∥BC,∴点B的纵坐标为3,∵点O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C,∴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点B的坐标为:(5,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点坐标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解题.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详解】∵点P(1,-2),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点P(1,-2)在第三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关键是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19.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炮”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1,2),(2,0)-,则表示棋子“馬”的点的坐标为( )A .(4,2)B .(2,4)C .(3,2)D .(2, 1)【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棋子“炮”和“車”的点坐标,推断出原点位置,进而可得出“馬”的点的坐标.【详解】如图所示,根据“車”的点坐标为()2,0-,可知x 轴在“車”所在的横线上,又根据“炮”的点坐标()1,2,可推出原点坐标如图所示,进而可知“馬”的点的坐标为()4,2,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点的坐标位置的确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炮”和“車”的点坐标确定出原点的坐标.20.如图,直线m⊥n,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m,y轴∥n,点A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A.O1B.O2C.O3D.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点坐标为(-4,2),所以,原点在点A的右边,也在点A的下边2个单位处,从点B来看,B(2,-4),所以,原点在点B的左边,且在点B的上边4个单位处.如下图,O1符合.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x 4+16=0B .x 2+2x +3=0C .2402x x -=-D 0=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在实数范围内,一个数的偶数次幂不能为负数对A 进行判断;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对B 进行判断;利用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对C 进行判断;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因为x 4=﹣16<0,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A 选项错误;B 、因为△=22﹣4×3=﹣8<0,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B 选项错误;C 、x 2﹣4=0且x ﹣2≠0,解得x =﹣2,所以C 选项正确;D 、由于x =0且x ﹣1=0,所以原方程无解,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判别式的意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从4-,2-,1-,0,1,2,4,6这八个数中,随机抽一个数,记为a .若数a 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40x a x a --+=有实数解.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1311y a y y+-=--有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a 的值的和是( ) A .6-B .4-C .2-D .2【答案】C【解析】【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22240x a x a --+=有实数解,确定a 的取值范围,由分式方程1311y a y y+-=--有整数解,确定a 的值即可判断. 【详解】方程()22240x a x a --+=有实数解, ∴△=4(a −4)2−4a 2⩾0,解得a ⩽2∴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4,−2,−1,0,1,2方程1311y a y y+-=-- 解得y=2a +2 ∵y 有整数解∴a=−4,0,2,4,6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4,0,2,符合条件的a 的值的和是−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分式方程解的定义:求出使分式方程中令等号左右两边相等且分母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叫分式方程的解.3.某水果园2017年水果产量为50吨,2019年水果产量为70吨,求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250170x -=B .()250170x += C .()270150x -=D .()270150x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2019年的产量=2017年的产量×(1+年平均增长率)2,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018年的产量为50(1+x ),2019年的产量为50(1+x )(1+x )=50(1+x )2,即所列的方程为:50(1+x )2=70.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 2-14x+48=0的两个根,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是( )A .6或8B .10C .10或8D .【答案】B【解析】【分析】先解方程x 2-14x+48=0求得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解方程x 2-14x+48=0得x 1=6,x 2=8当8为直角边时,第三边226810=+=当8为斜边长时,第三边228627=-=故选B.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点评:分类讨论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考的热点,尤其在压轴题中比较常见,一般难度较大,需特别注意.5.将方程()22230x x x m n --=-=化为的形式,指出,m n 分别是( )A .1和3B .-1和3C .1和4D .-1和4 【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详解】移项得x 2-2x=3,配方得x 2-2x+1=4,即(x-1)2=4,∴m=1,n=4.故选C .【点睛】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形如x 2+px+q=0型:第一步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第二步配方,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三步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第四步,直接开方即可.(2)形如ax 2+bx+c=0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即化成x 2+px+q=0,然后配方.6.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是( )A .1﹣B .C .﹣1+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 =1,b =﹣1,c =﹣1,∴△=b 2﹣4ac =12﹣4×(﹣1)=5,则x=,所以x1=,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7.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那么x应满足的方程是( )A.x=40%10%2+B.100(1+40%)(1+10%)=(1+x)2C.(1+40%)(1+10%)=(1+x)2D.(100+40%)(100+10%)=100(1+x)2【答案】C【解析】【分析】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得到商品现在的价格,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得到商品现在关于x的价格,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商品现在的价格为:100(1+40%)(1+10%).∵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商品现在的价格为:100(1+x)2,∴100(1+40%)(1+10%)=100(1+x)2,整理得:(1+40%)(1+10%)=(1+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C⊥BC,:3:4AC BC=,D是AC上一点,连接BD,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AE,若83ADES∆=,323BCES∆=,则BC=()A .3B .8C .3D .10【答案】B【解析】【分析】 过E 作,,EF BC EG AC ⊥⊥垂足分别为,,F G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F EG =利用83ADE S ∆=,323BCE S ∆=可以求得,AD BC进而求得,CDE BCD S S ∆∆的面积,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E 作,,EF BC EG AC ⊥⊥垂足分别为,.F GCE Q 平分,ACB ∠,EF EG ∴=:3:4AC BC =Q ,设3,4,AC x BC x ==Q 83ADE S ∆=,323BCE S ∆=, 18132,,2323AD EG BC EF ∴•=•= 1,,4AD AD x BC ∴=∴= 2,CD AC AD x ∴=-= 162,3CDE ADE S S ∆∆∴==163216.33BCD S ∆∴=+= 12416,2x x ∴••= 2,x ∴= (负根舍去)48.BC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平分线的性质,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底边之间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9.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A.四B.三C.二D.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2 - 2x - m = 0无实数根∴△=4+4m<0,即m<-1∴一次函数的比例系数m+1<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截距m-1<0,则图象与y轴交与负半轴,图像过第三象限∴一次函数y =(m+1)x + m - 1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李师傅去年开了一家商店,将每个月的盈亏情况都作了记录.今年1月份开始盈利,2月份盈利2000元,4月份盈利恰好2880元,若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都相同,这个平均增长率是()A.20% B.22% C.25% D.44%【答案】A【解析】【分析】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等量关系:2月份盈利额×(1+增长率)2=4月份的盈利额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000(1+x)2=2880,解得:x1=20%,x2=-2.2(舍去).答:这个平均增长率为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 )2=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难度一般.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k-2)x 2-2kx+k-6=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2)x 2-2kx+k=6有实数根,∴220(2)4(2)(6)0k k k k V -≠⎧⎨=----⎩…, 解得:32k ≥且k≠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根的判别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0,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12.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四人共同探究代数式2235x x -+的值的情况他们做了如下分工,聪聪负责找值为0时x 的值,明明负责找值为4时x 的值,伶伶负责找最小值,俐俐负责找最大值,几分钟,各自通报探究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聪聪认为找不到实数x ,使2235x x -+的值为0;(2)明明认为只有当1x =时,2235x x -+的值为4;(3)伶伶发现2235x x -+有最小值;(4)俐俐发现2235x x -+有最大值A .(1)(2)B .(1)(3)C .(1)(4)D .(1)(2)(4) 【答案】B【解析】【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判别式即可判断(1)(2),将式子2x 2﹣3x +5配方为2(x ﹣34)2+318,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即可判断(3)(4). 【详解】解:(1)2x 2﹣3x +5=0,△=32﹣4×2×5<0,方程无实数根,故聪聪找不到实数x ,使2x 2﹣3x +5的值为0正确,符合题意,(2)2x 2﹣3x +5=4,解得x 1=1,x 2=1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明明认为只有当x =1时,2x 2﹣3x +5的值为4错误,不符合题意, (3)∵2x 2﹣3x +5=2(x ﹣34)2+318, 又∵(x ﹣34)2≥0, ∴2(x ﹣34)2+318≥318, ∴2x 2﹣3x +5有最小值,故伶伶发现2x 2﹣3x +5有最小值正确,符合题意,(4)由(3)可知2x 2﹣3x +5没有最大值,故俐俐发现2x 2﹣3x +5有最大值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和配方法的应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和配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关于x 的方程20x kx b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一次函数性质得出k >0,b≤0,再判断出△=k 2-4b >0,即可求解.【详解】解:Q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 0k ∴>,0b ≤,240k 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1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1 C .a <1 D .a<1且a≠0【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该确定的是a≠0;然后再根据原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于原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a≠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4-4a >0,解得a <1;综上,可得a≠0,且a <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5.设x 1,x 2是方程220160x x --=的两实数根,则31220172016x x +-的值是( ) A .2015B .2016C .2017D .2018 【答案】C【解析】【分析】采用“降次”思想,将31x 转化为120172016+x ,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答案.【详解】∵x 1,x 2是方程220160x x --=的两实数根∴x 1+x 2=1,21120160--=x x∴211=2016+x x 32111111=2016=20162016=20172016++++x x x x x x∴31220172016x x +-=122017201620172016++-x x=()122017+x x=2017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记公式12=b x x a+-,以及采用降次思想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16.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49x +=-B .()247x +=-C .()2425x +=D .()247x += 【答案】D【解析】【分析】先将常数项移到右侧,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 2890x x ++=,289x x +=-,2228494x x ++=-+,所以()247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为2和3,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为( ).A .2,3--B .6,1-C .2,3-D .1,6-【答案】B【解析】【分析】由2,3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个实数根,可以得到如下四个等式: 2+3=-b a=-5,2×3=c a =6;再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变形. 【详解】 因为2和3是方程ax 2+bx+c=0的根,所以2+3=-b a ,2×3=c a ; 故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根满足x 1x 2=-c a =-6①,x 1+x 2=-b =ab a -=5②; 将A 、B 、C 、D 的值代入①②式中,只有B 项满足.故答案选B.18.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B .1k >-C .1k <D .1k >【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而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4441()b ac k -=-⨯⨯- 4 4 0k =+>,∴1k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记忆公式是解题关键.19.方程x 2﹣9x +14=0的两个根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1B .16C .11或16D .不能确定 【答案】B【解析】【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求出x 的值,再分情况讨论求解可得.【详解】∵x 2﹣9x +14=0,∴(x ﹣2)(x ﹣7)=0,则x ﹣2=0或x ﹣7=0,解得x =2或x =7,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底边长为7,此时2+2<7,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底边长为2,此时周长为7+7+2=16,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则a 满足( )A .1a ≥B .1a >且5a ≠C .1a ≥且5a ≠D .5a ≠【答案】A【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a≠5时,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 的范围.【详解】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为-4x-1=0,解得x=-14;当a≠5时,△=(-4)2-4(a-5)×(-1)≥0,解得a≥1,即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a≥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宜用全面调查B.“367人中有2人同月同日生”为必然事件C.可能性是1%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犮生D.数据3,5,4,1,﹣2的中位数是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可能性大小、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定义及中位数的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判断.【详解】检查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A错;一年有366天所以367个人中必然有2人同月同日生,B对;可能性是1%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发生,故C错;3,5,4,1,-2按从小到大排序为-2,1,3,4,5,3在最中间故中位数是3,D错.故选B.【点睛】区分并掌握可能性、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定义及中位数的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将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砖上自由滚动,最终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 )A.59B.49C.12D.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黑色方砖的面积除以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即可.【详解】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59,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概率的求取,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关键.3.如图,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15B.25C.35D.45【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有②④⑤,3种情况,因此可知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3 355÷=故选C4.袋中有8个红球和若干个黑球,小强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又放回袋中,摇匀后又摸出一球,再记下颜色,做了50次,共有16次摸出红球,据此估计袋中有黑球()个.A.15 B.17 C.16 D.18【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共摸球50次,其中16次摸到红球,则摸到红球与摸到黑球的次数之比为8: 17,由此可估计口袋中红球和黑球个数之比为8: 17;即可计算出黑球数.【详解】∵共摸了50次,其中16次摸到红球,∴有34次摸到黑球,∴摸到红球与摸到黑球的次数之比为8: 17,∴口袋中红球和黑球个数之比为8: 17,∴黑球的个数8÷817= 17(个),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是解本题的关键.5.根据规定,我市将垃圾分为了四类: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现有投放这四类垃圾的垃圾桶各1个,若将用不透明垃圾袋分类打包好的两袋不同垃圾随机投进两个不同的垃圾桶,投放正确的概率是()A.16B.18C.112D.116【答案】C【解析】【分析】设投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分别为:A,B,C,D,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分别为:a,b,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设投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分别为:A,B,C,D,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分别为:a,b,∵将用不透明垃圾袋分类打包好的两袋不同垃圾随机投进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一共有12种可能,投放正确的只有一种可能,∴投放正确的概率是:1 1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的概率,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奇数B.操场上小明抛出的篮球会下落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刚好遇到红灯D.明天气温高达30C ,一定能见到明媚的阳光【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概念作出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A、抛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奇数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B、操场上小明抛出的篮球会下落是必然事件,故B正确;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刚好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D、明天气温高达30C ,一定能见到明媚的阳光是随机事件,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7.某居委会组织两个检查组,分别对“垃圾分类”和“违规停车”的情况进行抽查.各组随机抽取辖区内某三个小区中的一个进行检查,则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是()A.19B.16C.13D.23【答案】C【解析】分析: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B、C,列举出所有情况即可,看所求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详解: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B、C,列表如下:由表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结果有3种,所以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为31 = 9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还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将菱形沿EF折叠,使点C与点O重合.若在菱形ABCD内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23B.35C.34D.5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表示出菱形ABCD的面积,由折叠可知EF是△BCD的中位线,从而可表示出菱形CEOF的面积,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菱形ABCD的面积=12AC BD⋅,∵将菱形沿EF折叠,使点C与点O重合,∴EF是△BCD的中位线,∴EF=12BD ,∴菱形CEOF的面积=1128OC EF AC BD⋅=⋅,∴阴影部分的面积=113288AC BD AC BD AC BD ⋅-⋅=⋅,∴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33 814 2AC BDAC B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用整个几何图形的面积n表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用某个事件所占有的面积m表示这个事件发生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的概念计算出这个事件的概率为:m Pn =.9.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两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子中,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A.49B.13C.29D.19【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此题属于放回实验.【详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有4种结果,∴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为49,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的知识.注意画树状图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10.从一副(54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正好为K的概率为()A.227B.14C.154D.12【答案】A【解析】【分析】用K的扑克张数除以一副扑克的总张数即可求得概率.【详解】解:∵一副扑克共54张,有4张K,∴正好为K的概率为454=227,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11.将分别标有“孔”“孟”“之”“乡”汉字的四个小球装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这些球除汉字外无其他差别,每次摸球前先搅拌均匀.随机摸出一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球.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汉字能组成“孔孟”的概率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简单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解.【详解】一共四个小球,随机摸出一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球一共有12中可能,其中能组成孔孟的有2种,所以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汉字能组成“孔孟”的概率是.故选B.考点:简单概率计算.1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个数为事件()事件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事件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事件3:任何实数都有平方根;事件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A.1 B.2 C.3 D.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详解】事件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必然事件;事件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必然事件;件3: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不是必然事件;事件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相交,所以是必然事件.所以,必然事件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失分的原因是对事件类型的分类未熟练掌握.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的坐标:()()0,2,2,01(),3A B C ---,,从、、A B C 三个点中依次取两个点,求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 ) A .13B .16C .12D .23【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解:在()()0,2,2,01(),3A B C ---,三点中,其中AB 两点在2y x x 2=--上,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为2, 所以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2163=;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 ,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 或B 的结果数目m ,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 或B 的概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4.某校决定从三名男生和两名女生中选出两名同学担任校艺术节文艺演出专场的主持人,则选出的恰为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 A .45B .35C .25D .15【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列表如下:∴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P(一男一女)=123= 205.故选B.15.某市公园的东、西、南、北方向上各有一个入口,周末佳佳和琪琪随机从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则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概率是()A.12B.14C.16D.116【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可求得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有4种等可能结果,所以佳佳和琪琪恰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的概率为41= 16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B.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C.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B.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C.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是随机事件;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故选:A.【点睛】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17.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四个小球,球上分别标有6,7,8,9四个数字,这些小球除数字外都相同.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甲先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将小球上的数字记为m,再由乙猜这个小球上的数字,记为n.如果m,n满足|m﹣n|≤1,那么就称甲、乙两人“心领神会”,则两人“心领神会”的概率是()A.38B.58C.14D.1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满足|m﹣n|≤1的有10种结果,∴两人“心领神会”的概率是105168=, 故选B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绝对值.18.如图,ABC ∆是一块绿化带,将阴影部分修建为花圃.已知15AB =,9AC =,12BC =,阴影部分是ABC ∆的内切圆,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为( ).A .16 B .6π C .8π D .5π 【答案】B【解析】【分析】由AB=5,BC=4,AC=3,得到AB 2=BC 2+AC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ABC 的内切圆半径=4+3-52=1,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5,BC=4,AC=3,∴AB 2=BC 2+AC 2,∴△ABC 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半径=4+3-52=1, ∴S △ABC =12AC•BC=12×4×3=6, S 圆=π,∴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6π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两直角边的和与斜边差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19.下列事件是必然发生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转播足球比赛B.小麦的亩产量一定为1000公斤C.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D.农历十五的晚上一定能看到圆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A.打开电视机,正在转播足球比赛是随机事件;B.小麦的亩产量一定为1000公斤是随机事件;C.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是必然事件;D.农历十五的晚上一定能看到圆月是随机事件.故选C.考点: 随机事件.20.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除颜色外均相同的乒乓球,其中3个是黄球,2个是白球.1个是绿球,从该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不是绿球的概率是()A.56B.13C.23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摸出是绿球的概率,然后用1-是绿球的概率即可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到的是绿球的概率是16;则摸到不是绿球的概率为1-16=56.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掌握求不是某事件的概率=1-是该事件的概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9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概率初步知识点+易错题精选概率的概念某种事件在某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可以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把刻划(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事件类型:①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肯定它一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②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③不确定事件:许多事情我们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概率的计算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1)列表法求概率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2)树状图法求概率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①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②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③随机数: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
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概率初步 易错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事件必然发生的是( )A .水中捞月B .瓮中捉鳖C .守株待兔D .拔苗助长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 .至少有1个球是黑球B .至少有1个球是白球C.至少有2个球是黑球 D .至少有2个球是白球3.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8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指针右边的扇形),则指针指向红色的概率是( )A .41B .83C .85D .214.如图的四个转盘中,C ,D 转盘分成8等分,若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最大的转盘是( )5.市举办了首届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从甲、乙、丙、丁4套题中随机抽取一套训练,抽中甲的概率是( )A .23B .31C .41 D .1 6.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所示),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A .61B .31C .21D .32 7.小明同时向上掷两枚质地均匀、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得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13 B .16 C .518 D .56 8.盒子里有3支红色笔芯,2支黑色笔芯,每支笔芯除颜色外均相同.从中任意拿出一支笔芯,则拿出黑色笔芯的概率是( )A .23B .15C .0.4D .359.向一个图案如下图所示的正六边形靶子上随意抛一枚飞镖,则飞镖插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1-B .16C .1-.1510.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依次标有数字-2、0、1、2,连续抛掷两次,朝下一面的数字分别是a 、b ,将其作为M 点的横、纵坐标,则点M(a ,b)落在以A(-2,0)、B(2,0)、C(0,2)为顶点的三角形内(包含边界)的概率是( )A .B .C .D .11.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一次节日活动,很幸运的是,他们都得到了一件精美的礼物。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概率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95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1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小于12B.等于12C.大于12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分析即可.【详解】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是随机事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抛掷第1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意义,熟练掌握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两次,则两次点数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A.13B.16C.19D.11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画树状图为: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点数之和是9的结果数为4,所以其点数之和是9的概率=436=1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的结果数目m,则事件A的概率P(A)=mn.3.将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砖上自由滚动,最终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 )A.59B.49C.12D.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黑色方砖的面积除以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即可.【详解】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为:59,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概率的求取,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关键.4.一个盒子内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个球,其中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小明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A.12B.14C.16D.112【答案】C【解析】【分析】画树状图求出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符合题意得有2种,从而求解.【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有2种情况,∴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21 126=.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画树状图求概率,掌握树状图的画法准确求出所有的等可能结果及符合题意的结果是本题的解题关键.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某彩票中奖率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B.长度分别是3,5,6cm cm cm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一个三角形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D.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一定能夺得冠军【答案】B【解析】【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详解】A、某彩票中奖率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B、由于6-5<3<5+6,所以长度分别是3cm,5cm,6cm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属于必然事件,符合题意;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D、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可能夺得冠军,属于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6.从﹣1、2、3、﹣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数,分别记为m、n,那么点(),m n在函数6yx=图象的概率是()A.12B.13C.14D.18【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mn=6,列表找出所有mn的值,根据表格中mn=6所占比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Q点(),m n在函数6yx=的图象上,6mn∴=.列表如下:m﹣1﹣1﹣1222333﹣6﹣6﹣6 n23﹣6﹣13﹣6﹣12﹣6﹣123 mn﹣2﹣36﹣26﹣12﹣36﹣186﹣12﹣18mn的值为6的概率是41 1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列表法与树状图法,通过列表找出mn=6的概率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答案】D【解析】【分析】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详解】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属于随机事件,不合题意;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属于必然事件,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8.学校新开设了航模、彩绘、泥塑三个社团,如果征征、舟舟两名同学每人随机选择参加其中一个社团,那么征征和舟舟选到同一社团的概率是()A.23B.12C.13D.1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用数组(X,Y)中的X表示征征选择的社团,Y表示舟舟选择的社团.A,B,C分别表示航模、彩绘、泥塑三个社团,于是可得到(A,A),(A,B),(A,C),(B,A),(B,B),(B,C),(C,A),(C,B),(C,C),共9中不同的选择结果,而征征和舟舟选到同一社团的只有(A,A),(B,B),(C,C)三种,所以,所求概率为3193=,故选C.考点:简单事件的概率.9.如图,在4×3长方形网格中,任选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16B.112C.13D.1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在4×3正方形网格中,任选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有2种情况,如图所示:∴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21 84 =故选D.10.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除颜色外均相同的乒乓球,其中3个是黄球,2个是白球.1个是绿球,从该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不是绿球的概率是()A.56B.13C.23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摸出是绿球的概率,然后用1-是绿球的概率即可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到的是绿球的概率是16;则摸到不是绿球的概率为1-16=56.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掌握求不是某事件的概率=1-是该事件的概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是必然事件;B、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D、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故选A.12.从一副(54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正好为K的概率为()A.227B.14C.154D.12【答案】A【解析】【分析】用K的扑克张数除以一副扑克的总张数即可求得概率.【详解】解:∵一副扑克共54张,有4张K,∴正好为K的概率为454=227,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13.动物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估计:某种动物活到20岁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的概率为0.5,活到30岁的概率为0.3,现在有一只20岁的动物,它活到30岁的概率是()A.35B.38C.58D.310【答案】B【解析】【分析】先设出所有动物的只数,根据动物活到各年龄阶段的概率求出相应的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设共有这种动物x只,则活到20岁的只数为0.8x,活到30岁的只数为0.3x,故现年20岁到这种动物活到30岁的概率为0.30.8xx=3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简单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个数为事件()事件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事件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事件3:任何实数都有平方根;事件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A.1 B.2 C.3 D.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详解】事件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必然事件;事件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必然事件;件3: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不是必然事件;事件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相交,所以是必然事件.所以,必然事件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失分的原因是对事件类型的分类未熟练掌握.15.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第二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A.49B.29C.23D.13【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可求得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则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有4种情况,∴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为49.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ABC ∆是一块绿化带,将阴影部分修建为花圃.已知15AB =,9AC =,12BC =,阴影部分是ABC ∆的内切圆,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为( ).A .16B .6π C .8π D .5π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AB=5,BC=4,AC=3,得到AB 2=BC 2+AC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ABC 的内切圆半径=4+3-52=1,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AB=5,BC=4,AC=3, ∴AB 2=BC 2+AC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ABC 的内切圆半径=4+3-52=1, ∴S △ABC =12AC•BC=12×4×3=6, S 圆=π,∴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6π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两直角边的和与斜边差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17.某单位进行内部抽奖,共准备了100张抽奖券,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若每张抽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则1张抽奖券中奖的概率是( ) A .0.1B .0.2C .0.3D .0.6【答案】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共准备了100张抽奖券,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 ∴1张抽奖券中奖的概率是:102030100++=0.6,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 的概率P (A )=事件A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8.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3,π,1.5,5,0六个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 )A .16B .13C .12D .56【答案】B 【解析】 【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二是圆周率π,三是构造的一些不循环的数,如1.010010001……(两个1之间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然后用无理数的个数除以所有书的个数,即可求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 【详解】∵这组数中无理数有π共2个, ∴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21=6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及概率的计算.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购买1张彩票就中奖”是不可能事件 B .“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C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购买1张彩票就中奖”是不可能事件,错误;B. “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错误;C.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正确;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错误.故选C.20.某居委会组织两个检查组,分别对“垃圾分类”和“违规停车”的情况进行抽查.各组随机抽取辖区内某三个小区中的一个进行检查,则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是()A.19B.16C.13D.23【答案】C【解析】分析: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B、C,列举出所有情况即可,看所求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详解: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B、C,列表如下:由表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结果有3种,所以两个组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为31 = 9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还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