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论(3节)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54
一、题目《议论文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步骤和方法。
2. 难点: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论点,论证过程如何严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议论文。
(2)提问: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特点是什么?2. 讲解议论文基本结构(1)引论:提出论点,明确主题。
(2)本论:围绕论点,展开论证。
(3)结论: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3. 讲解议论文写作步骤(1)确定论点:根据主题,提出明确的观点。
(2)收集素材:查阅资料,收集论据。
(3)组织材料: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组织文章结构。
(4)论证过程: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过程严密。
4. 讲解议论文写作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具体事例,证明观点。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观点。
(3)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诗句等,增强说服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
6.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步骤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多写作,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步骤和方法。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3.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4. 课后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引论1.语言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是一回事吗?2.口语和书面语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语言符号具有哪些性质?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什么现象?4.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我国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汉语属于什么语系?5.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有哪些门类?6.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和汉语有同源关系的有哪些语族?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7.汉语的历史可以分成哪几个时期?8.汉语对世界语言产生过哪些影响?为什么说汉语是一种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语言?9.有人说“21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谈谈你的看法。
10.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分为哪三门学问?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1.现代汉语有哪两种含义?12.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解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第二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方言?共同语和方言二者是什么关系?2.汉语在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共同语?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两个来源是什么?4.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形成的。
5.现代汉语有哪些方言,各方言以什么话为代表?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兰州话、蚌埠话、杭州话、建瓯话、海口话各属于哪一种方言?7.举例说明什么是方言岛现象。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1.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规范化?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3.现代汉语为什么要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4.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个标准?5.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消除哪些不必要的顾虑?6.20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是什么?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有什么意义?9.国家在普及提高普通话方面有什么重大的措施?10.什么是规范汉字?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表现?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什么是语音?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语音的四要素?他们各是由什么决定的?在普通话中起什么作用?3.声音的音色是有哪几个方面决定的?4.画一个发音器官示意图,在上面标出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名称。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逻辑”是一个外来词,他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就象“沙发”“咖啡”这类词一样。
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λσγοs→Logic→逻辑“λσγοs”是个多义词,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等,到中世纪,一些西方学者才用“逻辑”专指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
我国近现代学者曾用“名学”“辩学”“理则学”“论理学”来译英文Logic,到20世纪才逐渐通用“逻辑”这一译名。
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
一般来说它有以下四种含义:1、指客观实物发展的规律例如: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
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如:揭露霸权主义的强盗逻辑3、人们思维的规律性例如:我们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4、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
例如:学点文法和逻辑。
逻辑学按其历史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二、传统逻辑的产生和发展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它产生到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统逻辑的发源地有三个: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就有很大发展,随之产生逻辑学说,史称“名辩之学”。
主要内容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等人的著述中。
其中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和荀子的《正名篇》在逻辑上的贡献最为卓著。
例如《墨经》提出了“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光辉思想。
这里所谓“名”,相当于概念;所谓“辞”,相当于命题;所谓“说”,相当于推理。
这说明,在人们的思维和论证过程中,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的。
命题是用来表达思想认识的,推理是用来推导事物的因果联系的。
显然,这是对概念,命题,推理的本质和作用所作的精辟说明。
又如,《墨经》说:“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
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
”这就是说,“是牛”和“不是牛”这两个论断不能都成立,必有一个不能成立。
1、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一等奖设计一、作者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
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
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
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二、解题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三、字词积累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体感知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
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1、本论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2、引论(第1-3节)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3、本论(第4-9节)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4、结论(第10节)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问题探讨1、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
事实胜于雄辩。
(用意是什么?)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2、仔细阅读本论部分(第4-9节),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离开东方的人文理念,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
南京师范大学《高等几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几何(Higher Geometry)课程编号:06100020学分:3学时:90先修课程:解析几何, 高等代数(I), 数学分析(I)替代课程:无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大学数学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学生具备初等几何、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射影几何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用变换群的观点来看待几何学,加深对几何学的理解,拓展几何空间概念。
通过本课程利用商空间思想研究亏格为零不可定向的闭曲面上的几何学的训练,一方面使得学生拓宽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加深对中学几何特别是解析几何的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从而获得用高观点来处理中学几何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中学几何教学打下基础;第三,本课程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定理,奇妙的图形,匪夷所思的处理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审美意识。
概括来说,学习本课程后,要使得学生有如下收获:(1)空间不只是平直的,除欧氏空间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空间。
即让学生在空间观念上有一个提升;(2)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处理几何问题不只是可以用综合法,还可以用解析法;(3)深刻理解对偶原理,认识到射影几何是与欧氏几何完全不同的几何学;(4)深刻理解射影变换及其性质,认识到射影几何是研究射影图形在射影变换下的不变性和不变量的一门科学;(5)深刻理解Klein的变换群观点,即研究某空间中的图形在它的某变换群作用下不变的性质和数量的科学就称为一门几何学;(6)深刻了解一些平面射影图形的射影性质。
如:点列,线束,完全n点(线)形,二次曲线的射影性质。
(7)学会构造射影图形。
因为我们的纸张是欧氏平面,所以在其上构造射影图形还是有很多技巧,学生要深刻领会这些技巧。
二、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多个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完成下列教学任务:1、完成上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