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轮动交易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美股板块轮动规律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美股板块轮动规律这档子事儿。
你看啊,这美股市场就好比一个大舞台,各个板块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轮流上台表演呢!有时候科技板块是主角,光芒四射,大家的目光都被它吸引过去了;过一阵儿呢,可能消费板块又成了香饽饽,人人追捧。
就说科技板块吧,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当新技术兴起的时候,它就像开了外挂一样,蹭蹭往上涨。
这就好比一阵春风吹来,科技板块的花儿就噼里啪啦地开放啦!大家都抢着去投资,生怕错过了这波热潮。
你想想,那些互联网巨头,不就是在科技板块里呼风唤雨的嘛!再看看消费板块,这可是个接地气的主儿。
不管啥时候,人们都得消费呀,吃喝拉撒睡,哪样离得开消费。
所以消费板块就像那稳稳的泰山,一直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买买买,它跟着沾光;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也得买生活必需品呀,它还是能挺住。
还有那金融板块,就像个幕后大老板。
它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整个市场的情绪呢。
银行啦、保险啦,这些可都是金融板块的重要角色。
要是它们业绩好,那市场信心就足,大家都跟着乐呵;要是它们有点风吹草动,那可不得了,整个市场都得跟着紧张起来。
那板块轮动有啥规律呢?这可不好说,就像天气一样,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又乌云密布。
不过呢,一般来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那些成长型板块就容易表现出色,比如科技板块;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那些防守型板块可能就更受欢迎,像消费、医药这些。
那咱普通投资者咋办呢?咱就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呀!多关注市场动态,多了解各个板块的特点。
别死盯着一个板块不放,要学会灵活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就好比跳舞,不能只跳一种舞,得多尝试几种,才能跟上节奏呀!你说咱要是能抓住板块轮动的规律,那不就跟抓住了财富的小尾巴似的,能不乐嘛!所以呀,咱得好好研究研究,别整天瞎买瞎卖的。
不然到最后,钱没赚到,还落了个空欢喜。
反正我觉得吧,投资美股就跟玩游戏似的,得有策略,有技巧。
咱不能瞎碰运气,得动点脑子。
板块轮动固定规律?板块轮动固定规律历次行情启动首先是权重股止跌反弹→小盘绩优股快速上涨→二线篮筹股轮番表演→垃圾股开始反弹→题材股活跃→权重股盘整→个股进入普涨阶段→小盘绩优股滞涨→二线篮筹股滞涨,最后权重股的补涨和鸡犬升天。
缩量震荡——小盘股大盘稳健但能量不足时是小盘股的活跃期,因大盘能量不能满足规模性热点的施展,所以个股行情“星星点火”,其中又以小能量下小盘股行情更为靓丽。
由于小能量难以满足行情的持续性,故小盘股行情往往涨势较迅捷,持续周期较短,适于短线操作。
突发利好——次新股无论大盘处于什么状态,若遇突发性重大利好公布,往往是价低次新股的活跃期。
因为老股中往往有老资金进驻或者受困,新资金即不愿为老资金抬轿,更不愿为老资金解套。
所以,重大利好公布后,上市不久的次新股群往往成为新资金“先入为主”的攻击对象。
调整时期——庄股大盘调整时是庄股的活跃周期。
由于市场热点早已湮灭,庄股则或因主力受困自救,或是潜在题材趁疲弱市道超前建仓……疲弱市道中的庄股犹如夜幕中的一盏盏“豆油灯”,虽不能照亮整个市场,也能使投资大众不至于绝望。
波段急跌——指标股大盘波段性急跌后是大盘指标股的活跃期。
调整尾声——超跌低价股大波段调整进入尾声后是超跌低价股的活跃期。
因为前期跌幅最大的超跌低价股风险释放最干净,技术性反弹要求最强烈。
由于大势进入调整的尾声,尚未反转,新的热点难以形成,便给了超跌低价股的表现机会。
牛市确立——高价股牛市行情确立是高价股的活跃期。
高价股是市场的“贵族阶层”,位居市场最顶层,在大盘进入牛市阶段后,需要它们打开上档空间,为市场创造牛市空间,给中低价股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休整时期——题材股大盘休整性整理是题材股的活跃期。
因为休整期市场热点分散,个股行情开始涨跌无序,增量资金望而却步,只能运用题材或概念来聚拢市场的视线,聚集有限的资金,吸引市场开始分散的动量。
报表时期——“双高”股年(中)报公布期及前夕是高公积金、高净资产值股票的活跃周期。
板块轮动的8大规律
投资仪式的机制中,模式轮动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轮动的8大规律是现代投资市场的支柱,在投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人”效应。
当一个新领域出现新概念,新技术或新设备时,该领域就会出现一些
新人,这些新人会把新技术应用到具体投资中。
其次是“超越”效应。
新技术通过改进旧技术而取得一定优势,从而能够发展出更高效、新
不同的产品,更有利于投资者的收益,从而实现超越的效果。
第三,“滞后”效应。
由于一些投资者无意中拖延投资行动,或者投资时间、精力比较有限,导致一些新技术出现滞后效应,投资者有可能错失良机。
第四,“自我意识”效应。
投资者越是深入了解新技术的要素,就越能重视投资的新概念,
自身的投资风格就可能会改变,从而促进新领域的发展。
另外,“分化”效应。
投资者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发现不同的新技术及其行业的投资方式
也有所不同,投资者会因此分化,凭借自己的投资行业经验,选择自己认为投资最具价值
的领域。
此外,“技术融合”效应,新技术、行业具有学科融合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经验,将不同新技术特点学科结合起来,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最大收益。
最后,“专家证言”效应。
媒体会找到一些行业专家对新技术行业的看法,作为投资者可以
参考他们的投资观点,综合考虑新的投资机会。
总之,模式轮动的8大规律是投资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投资机会,综合考虑不同的效应,有效的应用,以此来实现有效投资。
从1998年到2009年接近12年的历史数据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有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的规律。
那就是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5月底都是市场收益较好的时期,而此外的月份收益率比较差,每年的8月,9月,10月的平均收益最差,表现为负的平均收益,形成所谓秋季效应。
秋季效应不但在综合指数上表现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行业指数和个股都存在非常类似的显著的秋季效应。
因为秋季效应的存在,将每年的秋季附近的月份识别为高风险时期,投资者如果选择空仓休息,避开这个高风险期,长期坚持这样简单的投资策略,可称为秋季休息法。
实证表明秋季休息法虽然极度简单,但从2002年以来在所有的行业指数上获得超过200%的超额收益。
从1998年以来可以在95%以上的个股上获得正的超额收益(相对一直持有的策略),平均超额收益超过650%。
其中每年休息5个月的策略比每年休息3个月的策略获得更大的平均超额收益,同时在Sharpe比例上有更大提升。
坚持这个方法的时间越长,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越大,平均超额收益更高。
依据统计规律形成的策略不会100%的次数做对,反例总是存在,但是长期的坚持会带来大的胜算和显著的超额收益。
事实上市场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任何一种逻辑得到100%都能做对的策略,依靠统计规律仍然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A股市场的秋季效应至少对于投资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根据秋季休息法最近1年对指数的操作应该是:2008年10月底买进,持有到2009年7月底卖出, 3个月之后即2009年10月底买进.堪称精准!我们认为对于股市这样的复杂系统,要寻找秋季效应背后的原因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还是有一些似乎说得通的逻辑,可以作为秋季效应可能的原因:比如中国的政策决策的周期性,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的周期性,散户投资者资金充足的时期具有的周期性等。
热点板块轮动顺序:1,领先于大盘的板快:深市的中小板(大牛股),基建设备,医疗设备,钢铁水泥(黑马股)。
股票板块联动操作方法
股票板块联动操作方法是指根据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投资,在一些共同的市场因素影响下,同一板块内的股票通常会呈现出一定的联动性。
以下是股票板块联动操作的一些方法:
1. 分析板块相似性:首先需要对不同板块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等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例如,一些周期性行业,如工业、建筑等,在经济好转时通常会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2. 选择主导板块:在各个板块中选择主导力量强劲、市场表现好的板块作为目标,这样做有助于降低风险。
例如,近年来科技板块一直表现强劲,因此可以将科技板块作为联动操作的对象。
3. 观察市场热点:关注市场热点,特别是与板块相关的政策、数据、资讯等,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例如,对于新能源板块来说,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都是重要的市场热点。
4. 分散投资风险:在进行板块联动操作时,应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不同细分行业内的优质股票,以降低单一股票带来的风险。
5. 定期评估和调整: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投资策略的变化,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转移资金到具有较好发展机会的板块中。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板块联动操作方法是基于对市场和板块的准确判断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投资者在进行此类操作时应注意风险控制,谨慎选择投资标的,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教你炒股:板块轮动的基本逻辑之前的文章有教大家怎么研判主流行业和概念板块,除了我们给出的两大产业链概念板块之外,我们知道这些板块不是天天都涨的,而是轮流涨的,人们常说搞懂板块内的个股轮涨顺序已经够吃力的了,还要弄懂板块之间的轮动岂不是高手才能干的事情?前面我们学习了板块内的个股是如何轮涨的,总体就是业绩+业务+风口的轮涨顺序,谁涨得多了,暴量了就该调整,然后下一次就是其他个股的表现时间,具体的文章在之前已经有介绍,这里不再累赘,这里给出板块之间的轮涨是怎么预判的。
总体来讲,板块或者个股涨得太多了,获利盘就多,指标就是暴量,那巨大的获利盘抛出个股或者板块就会调整几天,而之前那些调整好的强势板块就会接力。
当我们使用了多空对比资金指标研判了那些板块是主流热点板块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追涨,而是等待,等待他们调整之后的二次介入机会,很少有人能够在第一次大涨就捕捉到这样的机会,需要的精力太多,但是把握二次启动的机会却可以非常轻松,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只能在强势的概念板块和个股上进行这种操作,至于哪些是强势的概念板块,除了两大主流产业链之外,我们使用多空对比资金指标去研判之后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受到资金青睐的概念板块和个股,这是我们的优势,然后我们就等待他们调整之后的机会,再加上风险控制也就是仓位控制策略,一个比较稳定虽然不能确定是否能够稳定获利。
但是这种稳定的投资策略就是一个较好的策略,在其它平台的朋友已经开始逐渐上手,在昨晚提醒的OLED上抓到了锦富新材之类的好票,而未来调整之后的机会在哪里呢?在锂调整电池,大家去看看锂电池的个股,已经调整得差不多啦,缩量加多空对比资金指标的白色线在20以下,红色线在80以上,就是不错的低吸机会,或者就是不错的短线重点观察的伏击标的。
和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一样,我们不依靠交易次数,我们关注的是交易能否带来盈利,而这个前提就是一个好的逻辑,好的交易体系,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起自己能够稳定盈利的交易体系,建议多多看看昨晚的“两种节奏不要做反”的文章,该出击时出击,该休息时休息,不是追涨杀跌,而是做一名聪明的投资者,懂得熊市低吸之道,同时要学会等待。
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策略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策略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股票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行业的发展也会出现轮动现象,投资者可以通过把握这种轮动特点来获取更好的收益。
本文将以行业轮动策略为主题,介绍行业轮动的定义、原因以及如何实施行业轮动策略。
一、行业轮动的定义行业轮动是指不同行业之间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对强弱变动。
不同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导致其发展水平和业绩表现存在差异。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差异,选择在某一时间段内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进行投资,以获取更好的收益。
二、行业轮动的原因1.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情况不同。
例如,处于经济增长周期的时候,消费类和周期性行业的需求通常较为旺盛;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防御性行业更容易表现较好。
2. 政府政策导向:政府政策对于不同行业的支持和调控程度也会导致行业轮动。
例如,新能源行业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可能呈现出较长时间的行业热点。
3. 投资者情绪变化:短期内投资者对于某些行业的情绪波动也可能引起行业轮动。
例如,投资者对于科技股的热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高涨,而对于传统行业的兴趣相对减弱,导致科技股表现较好。
三、实施行业轮动策略的方法实施行业轮动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不同行业的发展机会,提高投资收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业轮动策略方法:1. 宏观经济分析: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判断当前经济周期的阶段,然后选择在该经济周期阶段表现较好的行业进行投资。
2. 行业分析和比较: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业绩、竞争优势和前景,找出潜力较大的行业。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对估值和基本面指标,选择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
3. 关注政策变化:及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和产业政策变化,寻找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行业。
4. 技术分析:通过对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等技术指标的分析,判断行业的短期走势,并及时调整仓位。
把握热点与板块轮动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股市中,热点与板块的轮动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现象。
热点板块的快速变化和轮动的频繁性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如何把握热点与板块轮动的方法成为了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股市中把握热点与板块轮动的方法。
一、研究市场消息市场消息是引发热点板块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各种新闻、财经数据、政策调整等方面来研究市场消息,从而判断哪些板块将会成为热点。
一些重大政策利好往往会引发相关板块的热点,投资者可以通过及时了解政策调整的信息来把握热点板块的机会。
二、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研究价格走势和成交量等技术指标来预测未来市场走势的方法。
投资者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市场的热点板块,比如通过分析K线图、MACD、RSI等指标来识别热点板块的涨跌趋势,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三、关注资金流向资金流向是热点与板块轮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主力资金流向、散户资金流向等指标来判断市场的热点板块。
一般来说,主力资金的流入往往会推动相关板块的热点,而散户资金的流入会加速板块的热度,投资者可以通过及时了解资金流向来把握热点板块的机会。
四、多维度比较热点板块的轮动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维度比较来判断市场的热点板块。
比如可以从市盈率、市净率、ROE等指标来比较各个板块的估值水平,从而找出热点板块的机会。
投资者还可以从行业政策、产业链竞争等方面来比较不同的板块,从而把握热点板块的轮动。
在股市中把握热点与板块轮动的方法是多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市场消息、技术分析、关注资金流向、多维度比较等方法来把握热点与板块的轮动。
希望以上方法对于投资者们在股市中把握热点与板块轮动有所帮助。
【2000字】第二篇示例:在股市投资中,热点和板块轮动是常见的现象。
投资者可以通过把握热点和板块轮动的方法来获取投资机会,实现收益最大化。
板块轮动的8大规律和三个阶段
板块轮动的8大规律:
1.轮动上涨规律:在牛市中,板块会轮流上涨,推动大盘上涨。
2.补涨规律:在牛市中,板块会轮流补涨,使其不断上涨。
3.轮动下跌规律:在熊市中,板块会轮流下跌,推动大盘下跌。
4.补跌规律:在熊市中,板块会轮流补跌,使其不断下跌。
5.周期轮动规律:在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下,板块会轮流上涨
或下跌。
6.业绩轮动规律:在公司业绩波动的影响下,板块会轮流上涨或
下跌。
7.风格轮动规律:在投资风格的影响下,板块会轮流上涨或下
跌。
8.热点轮动规律:在市场热点的的影响下,板块会轮流上涨或下
跌。
板块轮动的三个阶段:
1.初涨期:板块上涨的起点,投资者情绪推动板块上涨。
2.扩散期:板块上涨的范围逐渐扩大,其他投资者加入上涨行
列。
3.补涨期:板块上涨的速度逐渐放缓,只有少数股票仍在上涨。
缠论板块轮动指标自动程序简介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常用于股票市场的趋势预测和交易决策。
缠论的核心理念是市场存在着一种周期性的波动,这种波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指标来识别和利用。
其中,板块轮动指标是缠论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对强弱,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个自动程序,该程序能够根据缠论板块轮动指标,自动识别并推荐投资标的,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
缠论板块轮动指标缠论板块轮动指标是一种用于判断不同板块相对强弱的技术指标。
它基于缠论的理论框架,通过计算不同板块的相对强度和相对弱度,来评估它们的表现。
计算方法缠论板块轮动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选择一组代表不同板块的股票或指数作为样本。
2.对于每个板块,计算其在一段时间内的价格变化率(通常为一周或一个月)。
3.根据价格变化率,计算每个板块的相对强度和相对弱度指标。
–相对强度指标(RSI)表示当前板块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板块的涨幅情况。
–相对弱度指标(RSW)表示当前板块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板块的跌幅情况。
4.根据相对强度和相对弱度指标,计算每个板块的综合指标(compositeindex)。
–综合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重来计算,例如可以给相对强度指标更高的权重,以突出板块的涨幅情况。
应用场景缠论板块轮动指标可以应用于股票投资和交易决策的多个场景,例如:1.选股:投资者可以根据板块轮动指标的结果,选择相对强势的板块,并从中选取具有潜力的个股进行投资。
2.资产配置:投资者可以根据板块轮动指标的结果,调整不同板块的权重,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风险控制。
3.趋势预测: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板块轮动指标的变化,预测市场的趋势和行情,从而做出相应的交易决策。
自动程序设计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板块轮动指标分析,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自动程序,该程序可以帮助投资者快速、准确地进行板块分析和决策。
系统架构自动程序的系统架构如下:1.数据获取:程序需要从可靠的数据源获取股票或指数的历史价格数据,以便计算板块轮动指标。
第九种:板块轮动交易法
——适用于5-3000万元——
原理:
其一,大盘指数的上涨往往得益于板块的轮动上涨,即使是大盘微涨或不涨时,每日股市仍有热点板块在躁动,故而追逐板块轮动走势可以获利更多;
其二,如果是只追逐某板块的龙头股跟进,则需要时刻且同时关注每5分钟内上涨幅度达到3%-6%之间的股票,技术上不可实现,且强度大、易出错;
其三,即使是能够追踪到即将拉升的某板块龙头股,也不适合大资金或多帐户操作,很多急涨的股票往往流通盘不大,因而难以获得所需的股票数量;
其四,交易个股时若介入资金过大,你就成为了此时股价的操纵者,不仅易被查处,且你顺势的角色已改变,若不能给己解套,其结果则是成全他人;
其五,若是同时交易某板块几只股票,则若非该板块指数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否则你不会进场,如此即可免除追逐个股的风险,规避个股躁动的陷阱;
其六,若非某板块多数股票同时上涨,则大盘不可能好转;大盘若不可能好转,则当前机会大多会变成陷阱,故而追随板块指数交易会更安全、合理。
方法:
1、板块会因行业、地区、概念等分成很多个,但不是所有的板块均有很强的集体躁动特性,应该把交易的重点放在那些容易集体躁动的板块之上。
2、在选板块时,大市值板块挑3只即可,小市值板块挑6只即可,但要求所挑出的股票均在特定时期有集体躁动的特性,因为它们的联动性很强。
3、若在挑选的联动走势比较明显的股票中,有一只的流通盘比其他股票大很多,则其走势往往就代表了该板块指数的走势,故可单独交易其即可。
4、要随时关注新概念的出现,一旦发现,即把当日该概念的所有股票根据涨幅排序,且参考当日股评新闻后,挑选几只纳入到新的概念板块之中。
5、因每次交易多只股票,故可使用所有帐户的一半资金进场,剩余资金则一次性介入后续涨幅达到要求的板块,以防止进场失误及后续机会错失。
6、上述交易中,若只有一个板块指数的涨幅达到了介入标准,则大盘表现往往不会大好,故只进一半资金比较合理;否则,继续进其它也为合理。
7、在上午时段,及在板块内个股齐涨但尚无一只股票涨幅超过7%的情况下,及板块指数在3%以内整理10分钟以上又创新高时,可用剩余资金再入。
8、因为板块躁动往往很急,涨势常常出乎意料,且当板块指数上涨2%时,其个股有的已涨到7%以上,故哪个板块涨幅先到1.8-2.2%,即可买入。
9、若某板块普涨且无一股票涨幅超过5%,则可在板块指数达到1.8%时买入;忌讳在某个股冲刺涨停时买入,因这可能是板块指数的当日最高点。
10、对于一口气即拉升1.8%的板块,最好是耐心等待其回调后再视机而动;对于因一只股票冲刺而带动板块指数达到1.8%的行情,最好不予理睬。
11、风险控制有两种方法:购入多只不同属性股票或浅止损出场。
这里每次动用一半资金,故即使是同时购入多只股票,也要浅止损(1%—3%)。
12、因为板块内多数股票难以同时且持续上涨(个股的基本面和运作的主力性质不同),故交易板块时只能做短线投机,不能陷入过深的调整之中。
13、若买入后,板块指数从7%回落到3%,则次日开盘即卖;若从3%回落到2%,则次日再回落1.5%即卖;若次日继续冲高,从最高点回落2%即卖。
难点:
该方法需要自定义板块指数且该指数需要时刻更新数据才行,目前只有大智慧才能提供该功能,但其却无法同步交易。
同花顺和通达信虽然其机构交易版可通过篮子设置交易同板块内多只股票,但却无时刻更新的自定义板块指数可供参考。
故而在实际交易中,该方法仅作为理论实践化的一种参考。
缺点:
大机构和大股东买入股票的时机分散于不同的时段,也有不同的理由,故而难以同时就某板块发动攻势,除非是处于特殊时机或特殊事件发生时;此外,板块上涨的持续性不会很强,而筛选股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优点:
应板块指数而动,无须理会大盘和个股走势。
难度:
0.01%的人可以掌握该方法,且效果不突出。
状况:
在国内,无人在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