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池市-中考历史摸拟试卷(一)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广西卷)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陶礼器与成套乐器等陪葬品,其主要文化公素如彩绘龙纹、三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刀俎。
据此可知,当时()A.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C.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D.区域发展相对平衡2.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增强了北魏实力B.促进了中外交流C.完成了国家统一D.促进了民族交融3.学生甲:“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为其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前代开凿的大运河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也不能忽视。
”学生丙:“我认为统治者的主观努力是最关键的。
比如:知人善任、政治清明,以致社会安定;重视发展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带来和睦的民族关系;开放的政策带来包容的社会心态。
”据此可知,这些学生讨论的是()A.西汉休养生息的表现B.南朝统一全国的贡献C.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D.北宋重文轻武的后果4.下表所示为《齐民要术》相关内容整理,可见《齐民要术》()卷数所述内容卷一、卷二农作物耕种,以及谷物,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卷三、卷四蔬菜、木本作物栽种卷五、卷六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卷七、八、九食品酿造,加工,烹调、贮藏和农家手工业A.其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且丰富B.展示了隋唐时期的农业成就C.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D.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5.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3-2024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又停止了内战。
事变发生的地点是()A.北平B.沈阳C.上海D.西安2. 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法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心的改变:启蒙运动B.制度的改变:建立君主立宪制C.器物的改变:拿破仑对外战争D.经济的改变:最早开始工业革命3. “它是历史上的壮举,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A.中共一大B.井冈山根据地C.遵义会议D.红军长征4.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 )A.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C.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6.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历史事件存在内在联系的是()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2018年5月5日,北京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广西初二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纸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A.文化大革命B.全民大炼钢铁C.浮夸风D.全面调整国民经济2.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D.北京奥运——21世纪初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商业4.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国家对其的改造形式是()A.没收B.公私合营C.生产合作社D.租赁5.“九一三事件”是指()A.刘少奇含冤去世B.林彪一伙叛党叛国,机毁人亡C.北京群众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D.党中央对四人帮隔离审查6.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不包括()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三年自然灾害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7.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①广东②福建③海南④台湾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9.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打击迫害老干部B.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C.刘少奇被开除出党迫害致死D.践踏民主与法制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A.工业B.农业C.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12.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开展C.四人帮被粉碎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3.关于中国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安徽省凤阳县B.主要内容是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C.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D.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1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指:()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B.开放地区由陆地向海洋发展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1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广西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5个侗族自治县中成立最早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它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2.“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中华民国的建立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④国民党政权垮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百日维新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5.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
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6.从1985年起,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B.乡镇企业C.民营企业D.私营企业7.广西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自1984年开放以来,北海的发展实现了追赶式的大跨越。
北海的开放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哪一层次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8.由周恩来倡导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基本准则是A.四项基本原则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2012年的选举之年,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先后进行了总统大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较早出现在A.古希腊B.古埃及C.古巴比伦D.古印度10.“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广西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
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
”这指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签订《南京条约》C.签订《辛丑条约》D.五四运动3.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A.卢沟桥保卫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加快发展陆路交通B.重视塞防忽视海防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积极培育国内市场5.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这一挑战的先驱是A.伏尔泰B.但丁C.达·芬奇D.莎士比亚6.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7.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甚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这极酷,为祸于中国者独深。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的最直接的一项是( )A.19世纪后半期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计划B.在近代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C.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发展的机遇D.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收到了严重冲击,延误了中国的工业化和民主化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出逃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的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
广西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汇总(一)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为此他领导了()A.廊坊阻击战B.三元里抗英C.黄海海战D.虎门销烟2.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 和赛先生即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此运动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下图所示为小林同学搜集的某一重要会议的纪念邮票。
该会议()A.是新旧革命的转折点B.总结了抗战的经验C.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D.纠正了“左”的错误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这阐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A.偶然性B.必然性C.局限性D.重要性5.下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
据此可知,“”肩负的神圣使命是()A.解放全中国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向工业化进军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6.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
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B.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1997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7.他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立志要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如下)。
“他"是()野生稻杂交稻超级稻,大国粮仓赖先生之力:三系法二系法一系法,世界目光仰先生之风。
2024年春季期广西中考模拟联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商鞅提出了“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观点。
据此可知,他主张A.施行仁政B.因势而变C.无为而治D.尚贤节俭2.秦实现统一后,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这主要得益于秦朝A.沿用分封制B.创立皇帝制C.建立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3.“汉代的某一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汉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汉武帝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
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这里的“某一制度”A.选拔了一批有杰出才能的人B.巩固了西汉王朝的北部边疆C.改善了汉朝政府的财政状况D.促使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4.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崇文尚武B.重武轻文C.外重内轻D.重文轻武5.“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
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
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
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
”这首诗歌颂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文天祥C.郑成功D.戚继光6.《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促进中国人民觉醒的反面教材。
马克思说:“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公车上书D.南昌起义7.“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
广西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A.隋亡之鉴B.知人善任C.居安思危D.虚心纳谏2.清朝时期,中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B.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C.清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3.《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4.“紫禁城灼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5.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更是不胜负担。
这段材料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的主因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的结局6.观察下边油画《井冈山上》,该画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站在井冈山上正在思索的是A.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7.“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广西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是那样惨,条约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A.天津B.上海C.北京D.南京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毛泽东谈论的是A.井冈山会师B.西安事变C.元旦“求和”D.重庆谈判6.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党的这一经验总结的有①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实行改革开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7.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彻底废除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如果为右边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9.小林同学准备做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10.两河流域产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古兰经》C.《权利法案》D.《民法典》11.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始。
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同堂分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本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史料有助于研究“中国原始农业产生与发展”的是( )A.碳化稻粒B.人面鱼纹彩陶盆C.《汉谟拉比法典》D.帕特农神庙遗址2.秦始皇废止山东六国原本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货币,以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
这一做法旨在( )A.解决王国问题B.形成多元文化C.管理国家经济D.扩大疆域面积3.2023年“淄博烧烤”火遍全网。
烧烤这种饮食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如图所示是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
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C.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D.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4.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
丰富的嫁妆说明唐朝( )A.社会风气兼容并包B.对外交流频繁C.开元盛世成就辉煌D.经济文化繁荣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清政府为加强对A地区(下图所示)的管辖,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B.澎湖巡检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6.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从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再到清朝设立军机处。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A.地方监察制度的加强B.科举制的创立完善C.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D.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2013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
一、选择题:(20分)
1、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860年10月6日,洋人浩劫圆明园,此处的“洋人”指的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军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4、2010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当时的基本任务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④颁布实施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
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格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6、2010年11月18日,随着中国海军“昆仑山”舰搭载的气垫登陆艇和1架直升机,在亚丁湾西部海域再次离开母舰进行警戒巡逻,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执行最后一次护航任务画上句号。
中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部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妈隶社会的情况,能为研究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A、金字塔
B、《论语》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列强殖民扩张
9、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日本的命运惊人相似。
然而腐朽的清政府最终未能扭转中国的命运;日本却在危难面前实现了自我超越,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实现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1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二、材料解折题(共16分)
11、材料一:海峡两岸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2009年12月21日中午抵达台中市,参加22日举行的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
陈云林在举行的仪式上致辞时说,历经北京、台湾、南京三次会谈,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已走上行稳致远的轨道。
材料二:2011年12月21日,两岸两面三刀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在台北正式举行。
此次会谈签署了“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并就“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发表阶段性共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追溯往事,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当前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请你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谈一点看法。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材料二:《国际歌》是一座以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虽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从法国传遍欧洲,响彻世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科学理论”是指什么?“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含义是什么?
(2)请说出材料二这首歌的词作者、曲作者。
这首《国际歌》体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一种什么精神?
三、问答题
13、2010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感受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勿忘国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根据提示,填写完成下表。
(2)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二次战役或战斗。
2010年11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应邀在日本民主党“国家原景研究会”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讲。
程大使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横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重要契机。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2分)
参考答案:
历史
二、材料解折题(共16分)
11、(1)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②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心愿;希望实现国共关系更好发展,促进统一大业早日完成;两岸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义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阴碍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等等。
12、
(1)马克思主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2)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
体现了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四、问答题
13、
(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历史事件名称、中国的人名和地名写错别字不能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