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 (无答案) 浙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11
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浙教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初 三 年 级 科 学 月 考 试 卷 (九年级上)说明: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Cl─35.5 Ca─40 O —16 C —12第 一 卷(1—38)一、选择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选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钱币,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 .硬度大 B .化学性质稳定 C .密度大 D .有比较漂亮的色泽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水银 C . 碘酒 D .苏打水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药品B .倾倒液体C .过滤D .加热液体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中的成分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A .SO 2 、CO 、 NO 2B .CO 2、 HCl 、 N 2C .CH 4、 CO 、 H 2D . SO 2、 N 2、 O 25. 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的是 A .汽水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饱和食盐水6.下列化学反应中,符合右图卡通画情景的是 A .C + 2CuO ==== 2Cu + CO 2↑ B .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C .Zn + 2HCl ==== ZnCl 2 +H 2↑D .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 2NaCl7.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高温A . 用水洗B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C .用盐酸洗D .先用盐酸再用水洗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或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金属铜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 B .加热硫酸铜晶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D .测溶液pH 时,直接将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9. 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酱油呈碱性 B. 葡萄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 . 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10.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 .金属铝制易拉罐C .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蒸气的存在D .铜线用于制电缆11.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其中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 .过滤后加入适量硝酸B .先过滤,然后小心蒸发C .加入适量盐酸,过滤D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12.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A .氯化钠和氢氧化钾B .铁和硫酸锌C .氯化银和稀硝酸D .硝酸汞和铜13.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苹果汁葡萄汁西瓜汁玉米粥牛奶牙膏肥皂水酱油345 6 7 8 9 10pHA.生石灰 B.食盐 C.烧碱D.碳酸钠晶体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Cl、AgNO3 B. FeCl3、KOH C. KOH、CuSO4D. NaCl、Na2CO315.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羊毛属于纤维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16. 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氯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17.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pH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A.硫酸 B.氧化钙 C.废铜片 D.氯化钠18.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NaNO2),若将它误做食盐食用,会使人中毒死亡,Na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价 B.+3价 C.+4价 D.+5价19. 某化合物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它可能属于下列物质分类中的A.盐 B.碱 C.酸 D.有机物20. 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 B.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NaCl溶液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纯碱”不是碱B.“醋酸”不是酸C.“干冰”不是冰D.“水银”不是银22.有三种液体①盐酸②氢氧化钠③水。
初三年级科学月考试卷(九年级上)说明: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Cl─ Ca─40 O—16 C—12第一卷(1—38)一、选择题(共38小题,每小题分,共5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选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钱币,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A.硬度大 B.化学性质稳定 C.密度大 D.有比较漂亮的色泽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水银 C.碘酒 D.苏打水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往试管里送入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 C.过滤 D.加热液体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中的成分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A.SO2 、CO、 NO2 B.CO2、 HCl、 N2 C.CH4、 CO、 H2 D. SO2、 N2、 O25. 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的是A.汽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6.下列化学反应中,符合右图卡通画情景的是高温A.C + 2CuO ==== 2Cu + CO2↑B.Cu + 2AgNO3 ==== Cu(NO3)2 + 2AgC.Zn + 2HCl ==== ZnCl2 +H2↑D.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7.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先用盐酸再用水洗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或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金属铜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B.加热硫酸铜晶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D.测溶液pH时,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9. 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酱油呈碱性 B. 葡萄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 . 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10.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 .金属铝制易拉罐C .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蒸气的存在D .铜线用于制电缆11.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其中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下 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 .过滤后加入适量硝酸B .先过滤,然后小心蒸发C .加入适量盐酸,过滤D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12.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A .氯化钠和氢氧化钾B .铁和硫酸锌C .氯化银和稀硝酸D .硝酸汞和铜 13.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A .生石灰 B .食盐 C .烧碱 D .碳酸钠晶体 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Cl 、AgNO 3 B . FeCl 3、KOH C . KOH 、CuSO 4 D . NaCl 、Na 2CO 3 15. 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羊毛属于纤维 B .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 .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 .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16. 能把Ca(OH)2、NaOH 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石蕊试液C .氯化铜溶液D .二氧化碳17.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 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pH 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A .硫酸B .氧化钙C .废铜片D .氯化钠18. 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NaNO 2),若将它误做食盐食用,会使人中毒死亡,NaNO 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苹果汁葡萄汁西瓜汁玉米粥牛奶牙膏肥皂水酱油345 6 7 8 9 10pHA .+2价B .+3价C .+4价D .+5价 19. 某化合物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它可能属于下列物质分类中的 A .盐 B .碱 C .酸 D .有机物 20. 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 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 2SO 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紫色石蕊试液B .Na 2CO 3溶液C .CuCl 2溶液D .NaCl 溶液 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纯碱”不是碱 B .“醋酸”不是酸 C .“干冰”不是冰 D .“水银”不是银 22.有三种液体①盐酸 ②氢氧化钠 ③水。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范围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三节)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2 . 下列有关硫酸铜的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动物蛋白交性凝固,因此可以用来杀菌B.白色硫酸铜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因此硫酸铜晶体可以用来检验水的存在C.白色硫酸钢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铜晶体,因此可以用硫酸铜粉末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因此如果不慎误服硫酸铜会引起人的中毒3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红磷燃烧B.冰融化成水C.矿石粉碎D.铜丝弯曲4 . 小明同学想除去卫生间地面瓷砖上的铁锈痕迹,他选择了一种最适宜的物质对铁锈进行了预先处理,你认为这种物质应是()A.食盐水B.汽油C.白醋D.洗衣粉5 . 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
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油是否透明B.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C.闻油是否有异味D.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6 . 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让他们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FeCl2和CuCl2D.滤液中含FeCl2和HCl7 .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A.KCl B.Ca2(PO4)3C.K2CO3D.CO(NH2)28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等碳化B.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C.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置换出H2SO4中的氢气D.在皮肤上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布拭干9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10 .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11 .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①干燥氯化氢气体B.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D.④验证Fe、Cu、Ag的活动性强弱12 . 铜能制成铜片和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活动性13 .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14 . 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
2011年巷城中学初三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1.10 (请细心看题,认真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得分)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溶解、称量B.溶解、计算、称量C. 计算、称量、溶解D.称量、溶解、计算2.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3.2010年,我国再次调整饮用水标准。
《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 之间,符合健康标准。
由于受酸雨影响,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
要使pH低于6. 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A.加热B .加入适量纯碱 C .加入适量氯化钡D .加入适量食盐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A . 600 牛B.300 牛C.200 牛D.100 牛5.若把掉在地面上的科学课本捡回桌面,根据你平时对科学课本质量及桌面高度的观察与了解,估算人手克服课本所受重力做的功约为()A、0.2J B 、20J C 、2J D 、0.02J6.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7.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N@CO+2HCI=2NaCI+HO+COf B . Zn+CuSO=ZnSQ+CuC. SO+2NaOH=INSO+HO D . 2NaOH+J SO=Na2SQ+2HO8.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检验。
金碧实验学校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科学测试卷温馨提示:1.考试时间为90 分钟,满分100 分。
2.答题前考生请将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不得在答题卷上做任何标志。
3.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卷题目指定的地点上。
不得高出边框。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S—32 Fe— 56 Al—27Mg—24Zn—65Cu—64Ca—40Na—23。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57 分)1、右图是某同学丈量几种食品的pH 后绘制的图象,此中偏碱性的是A.腌萝卜B.南瓜C.莴苣D.甜玉米2、以下粒子中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离子C.分子D.原子核3.谁是混淆物我是 O2我是CO2我是空气我是H2OA B C D4.以下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柴被折断B.镁条焚烧C.干冰升华D.玻璃碎了5.“盐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行少的物质”。
这里的盐是指A. Na2CO3B. NaClC. CuSO D. CaCO436.“ 3H2SO”中有“ 1、 2、 3、 4”四个数学,它们表示的意义中正确的是4...A.“ 1”表示 1 个硫元素B.“ 2”表示一个氢分子C.“ 3”表示 3 个氢分子D.“ 4”表示 4 个氧原子7、实验室的药品要按物质的类型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内寄存的药品。
实验室新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寄存在8、以下物质都能电离出+,此中不属于酸的是HA、 HClB、 NaHSO4 C、 H2SO4D、 HNO39、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许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响前后,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质量减少B.质量增添C.化学性质改变D.化学性质不变10、以下湿润的气体不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 .H2B.CO2C.CO D.O21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以下液体,能察看到纸花变红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C.蒸馏水D.食盐水12、某种新式“防盗玻璃”为多层构造,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金属线相互接触引起电信号,与之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马上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13、科学家发了然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 和水在高温下反响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共15题;共60分)1. (4分)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 . 白玉做床,金做马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4分)大多数花卉喜欢微酸性土壤.某花卉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pH为7.6,在施用较FeSO4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FeSO4溶液的pH()A . 大于7B . 小于7C . 等于7D . 无法判断3. (4分)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 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D . Ba(OH)2 和 NH4Cl 反应时会放出热量使容器的温度升高4. (4分)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发生的雷电固氮反应如下:①N2+O2=2NO,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 NO气体由一个N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B . HNO3属于酸C . 这些化合物中N元素化合价最高为+4价D . 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5. (4分)将鸡蛋壳粉放在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搅拌,测得电导率(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B . 可以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C . ab段电导率大幅上升是因为溶液中氯离子数量增多D . bc段电导率基本不变是因为溶液中钙离子数量基本不变6. (4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
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B . 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C . 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D .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7. (4分)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科学考试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5题;共60分)1.下列实验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是()A.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B.碘的升华C.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D.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2.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A.碳酸氢铵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B.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变质C.澄清石灰水放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表面会有一层白膜D.钢铁在空气中生锈3.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酚酞能使右侧杯中的矿泉水变红色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C.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后,读出pH为6.73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滴在pH试纸上,其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矿泉水的pH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除去CO中CO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过滤D.浓硫酸稀释5.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
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
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C.甲组废液可直接排放,乙组处理后再排放D.如将两组的废液合并在一起,如溶液呈无色,混合液可直接排放。
6.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可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煤油柱的高度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如图)。
以下研究中所采用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用水流类比电流来建立电流的概念B.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保持材料和长度不变C.用图像描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判定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硫酸溶液pH 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 试纸上,会使测得pH值偏小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烧碱的“潮解”和碳酸钠晶体的“风化”均属化学变化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会使人发胖,不要食用油脂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9.(2013·衢州)如图表示a、b、c三个概念之问的关系。
初三科学试卷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1.全卷分试题卷I 、试题卷Ⅱ和答题卷I 、答题卷Ⅱ。
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
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学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本卷中g 取10牛/千克,作图题请用钢笔或签字笔作图。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Na ―23 Cl-35.5 Ba-137试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70分。
请选出每一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
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
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2.物质X 和B 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 2 = 2AB 3,则X 的化学式是:A.AB 2B.A 2B 2C.AB 3D.A 2B 33.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A .H 2CO 3 △ CO 2↑+H 2OB .2H 2SO 3 + O 2 ===2H 2SO 4C .2HClO 光照 HCl+O 2↑D .CaCO 3 高温 CaO+CO 2↑4.下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 反应物是固体;② 反应需要加热;③ 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①②5.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铁 +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B .乙炔+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D .二氧化碳 + 碳高温−→−−一氧化碳6.如图所示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 在磁场中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时,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深圳市宝安中学九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科学化学部分)B 卷2011.10(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11,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下列物质反应时,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黑色铁锈D 、BaCl 2溶液滴入硫酸铜中生成蓝色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2O 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H 2O 是氧化物C 、“3Ca +2”表示3个钙离子 D 、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纯碱 B、铁锈 C、盐酸 D、熟石灰5、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 +5O 2======= 3CO 2+4H 2O 可推测A 的化学式是 ( )A. CH 4B.C 2H 4C.C 3H 6D.C 3H 86、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 B .物质与性质的连线C .物质与用途的连线D .物质与分类的连线一氧化碳 灭火 碳 纯净物二氧化碳 燃料 大理石 单质石 灰 石 改良酸性土壤 二氧化碳 有机物7 、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K 2Cr 2O 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B .+5C .+6D .+78、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难容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下列物质最适合应用的是 ( )A 食盐水B 醋酸C 纯碱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9、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 ( )A、紫色石蕊 B、无色酚酞 C、硝酸银 D、氯化钡木炭 有剧毒二氧化碳 还原性一氧化碳 可燃性高温煅烧碳酸钙 化合反应 一氧化碳燃烧 分解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10、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2011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独立作业科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为2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 6 Na—23 Cl—35.5 Mg—24 H—1、卷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20小题.共60分。
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写到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绿色化学是”是21世纪化学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某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倾倒入江河B.泼上汽油焚烧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2.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B.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3.糖类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之一,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米饭B.蔬菜C.肉类D.蛋类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 B.铜表面产生铜绿C.过滤 D.制取蒸馏水5. 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
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于惯性的作用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重力和磁场对地球仪的磁力相互平衡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第2题图乙:稀释浓硫酸水丙: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木炭水九年级科学月考试卷.温馨提示:1. 全卷共四大题,35小题,满分为2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本卷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Ba--137第一卷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的答案)1.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实验中关于实验失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甲实验中集气瓶发生破裂的可能原因是铁丝太粗B.乙实验水倒入浓硫酸中不会引起酸液溅出C.丙实验会使测定结果偏低D.丁实验收集不到CO2的原因是集气瓶上方没有盖玻璃片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4.下列制备CuSO4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Cu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搅拌B.CuO放入稀硫酸中充分搅拌C.Cu(OH)2放入FeSO4溶液中充分搅拌D.FeSO4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搅拌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一定有不溶物生成的是(▲ ) A.CuSO4,KOH,HCl B.Fe,CuSO4,H2SO4C.MgCl2,HCl,NaOH D.Na2CO3,H2SO4,KNO36.如图所示,将气体X 和气体Y 同时通入液体Z ,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7.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8. 取a 克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称量其质量为b 克。
则a __b 。
(▲ )A .>B .<C .=D .无法判断9.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 2+,经测定其废液呈酸性,这种废水对人蓄和农作物都有害,为了除去废水中的Cu 2+和降低其酸性,通常在此水中加入适量的( ▲ ) A .生石灰和铁粉 B .石灰石和银 C .烧碱和铁粉 D .稀硫酸和水 10.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 D11.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 )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 .只有①②③④B .只有①②④⑤C .只有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X Y Z A H 2 N 2 水 B HCl CO 2 石灰水 C CO 2 O 2 烧碱溶液 DHClO 2硝酸银溶液弹簧夹橡胶管上下移动两端液面水平,弹簧夹液面高度不变弹簧夹水柱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中的KNO 3B 、用NaOH 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C 、用浓硫酸除去CO 气体中的水蒸气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13.下图所示实验中,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必须做的实验是(图中的小花为浸润过石蕊后烘干的纸花)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 )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某人想证明FeCl 3溶液显黄色不是Cl —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 ) A .观察KCl 溶液没有颜色 B .加水稀释后FeCl 3溶液黄色变浅 C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 .FeCl 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 ABCD在一定量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 溶液等质量的Zn 和Mg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质量CaCO 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16.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NH 2)2(尿素)、(NH4)2SO 4和NaNO 3均可用作氮肥 B .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磷肥的性质C .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D .过度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17.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时间/t O生成H 2质量g Mg ZnNaCl质量/gO沉淀质量 g 时间/tO 生成CO 2质量g 块粉状末状稀盐酸/mLO7pH 溶液的18.某有机物(化学式为C 2H 4O 2),它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含钠元素的盐,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共存。
由此可知,这种有机物和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 ) A .氢氧化钙 B .硫酸铜 C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19.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pH 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20.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 值随滴入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X 是(▲ )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纯碱溶液 D. 稀盐酸第二卷二.填空题(每空3分。
共60分)21.小王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小心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混入了食盐中,为了重新得到纯净的食盐,他在食盐中加入了适量的稀硫酸来除去氢氧化钠杂质。
我们知道这样的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
其理由是 ▲ ____。
那你认为合理的方案应加适量的什么物质呢?____▲_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ANaOH溶液/g 0B NaOH 溶液/g 0C NaOH 溶液/gD NaOH 溶液/g0 7H 2SO 4 质 量 分 数沉淀 质 量 g溶 液pH 硫 酸 钠 质 量 g22.A —E 五种物质都是初中科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B CNaOHH 2O DEANaOH① 高温②③④(1)根据上图推断,A 是 ▲ ,C 是 ▲,D 是 ▲ ,E 是 ▲ (填写化学式)。
2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 2 ;I2+Na 2S=2NaI+S ↓;Br 2+2KI=2KBr+I 2 由此可判断: ①S 、C12、I 2、Br 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C12+2NaI=2NaCl+I 2 (B)I 2+2KBr=2KI+Br 2 (C)Br 2+Na 2S=2NaBr+S ↓ (D)C12+K2S==2KCl+S ↓24.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整理时概念图十分有用。
请把①稀硝酸;②石蕊试液;③碳酸钠溶液;④pH 试纸的序号分别选填在下列有关溶液概念图中的A 、B 、C 、D 处:25.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
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
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
(2)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
(3)用酚酞试液 ▲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为什么 ▲ 。
26、已知Fe (OH )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 (OH )3红褐色沉淀。
右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1)A试管中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
第26题图27、在SO42-离子的检验时,CO32-会对其产生干扰,因为在加BaCl2溶液后,两者均会生成白色的沉淀BaSO4和BaCO3(性质与CaCO3相似),现象非常相似,为了防止判断失误,你认为可加▲来作进一步证实。
三、实验、探究题(30分)28.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2)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29.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
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性;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30. 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同学们用到HCl、Na2CO3、NaOH、Ba(NO3)2等溶液。
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
如何处理废液缸里的废液?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试验:①小明认为如果废液呈酸性或碱性,会腐蚀管道、污染水源。
他取废液缸里的废液于试管中,观察到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9,此时废液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