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蒸笼旁的“白汽”B.蜡烛流出“烛泪”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D.河水结冰5.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块,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隆冬时节,用水壶烧开水,壶嘴有“白气”冒出,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人运动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元旦时节金佛山上一宾馆的窗户玻璃结有冰花,冰花在玻璃的外侧6.冬天,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冰花,这些冰花是()A.室内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室外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多选题9.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
第十讲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提示: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主要是冰、碘、樟脑、干冰这几种物质的升华。
小提示: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霜、冰晶、冰花、雾凇。
【例题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水“开了”C、春天,冰雪化了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变细【例题2】夏天,我们看到冰棍儿周围有“白气”,冰棍儿包装外面有“白气”,这是因为()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白气”水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白气”水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升华吸热的应用(1)人工降雨:通常人工降雨采用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直接升华成气体进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为小水滴或直接凝华为小冰晶,这样就可以实现人工降雨。
(2)舞台上的云雾效果:常利用干冰在升华时吸收大量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可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形成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例题3】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棱C、夏天湿衣服晒干D、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针对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3、(2020巴中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 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凝华现象C. 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加快4、(2020淮安)2.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2020自贡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6、(2020丹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 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 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液态、固态8、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变小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 知识清单:2.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 今年7月底.杭后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_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名称)4. 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5.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二、选择题6.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7. 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8.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液化现象 B.凝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升华现象9.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汽化10.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11.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
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1.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2.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3.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图乙,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图丙,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图丁,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4.(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5.某次实验中,周乾同学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黑沙混在一起,下列四位同学参考碘的性质,帮她想办法将黑沙中的碘除掉,说法合理的是()碘的性质A.通过颜色不同,用观察法找出黑沙B.都装入烧杯中然后放入沸水中使碘熔化C.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使碘升华D.用猛火加热使碘沸腾发生汽化现象6.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
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8.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冬天,屋顶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 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3.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雾缥缈C. 秋天,露珠晶莹D. 冬天,雾凇簇簇4.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5.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A. 冰封的河面解冻B. 钢水浇铸成车轮C.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 冰雕展上,冰雕会慢慢变小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B. 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C.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 可乐中的冰块会在常温下液化成水7.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8.如图为摄影师在冬天拍摄的“钻石尘”奇观。
据了解,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
待太阳出来以后,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故名“钻石尘”。
由于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因此极为罕见。
升华和凝华同步演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升华,升华是_______ (填“吸”或“放”)热进程.2.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现象,在此变更进程要_________热.3.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更的名称:春暖花开,冰雪熔化_________;夏季炎炎,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___;冬天大雪纷飞_________.4.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隐约不清,这是___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而成的.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消失,这解释碘产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解释碘蒸气产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6.在严冬,凌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产生而形成的.冰花出如今玻璃的侧(填“内”或“外”).7.严寒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旅客的嘴里不竭呼出“白汽”,这是________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现象.8.严寒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 (填“内”或“外”)概况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现象,它要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严寒的室外走进温暖潮湿的房间时,眼镜的人从严寒的室外走进温暖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隐约不清,这是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9.在大范围的食物运输中,要采纳降温措施防止食物演变.然而,应用电冰柜是不成能的.经常是在密封的食物袋四周放些干冰,应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物降温二.选择题1.()下列天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冰的形成2.()下列物态变更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B.花盆中的潮湿土壤变干C.炎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消失小水珠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3.()在烧杯中参加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尺度大气压下沸点是-196 ℃),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因为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4.()下列措施同呵护水资本无关的是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收受接管并分散处理废旧电池C.用含碘食盐代替通俗食盐D.增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才能5.()下面几组物态变更进程都放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C.凝固.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升华6.()在试验室里经常应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凝华来获得高温.升华来获得低温7.()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出汗”B.吃冰棒的进程.冬天的凌晨消失的雾8.()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办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更进程:a干冰敏捷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焦点凝聚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的进程中,产生的物态变更进程为A.a.cB.a.d.fC.b.cD.e9.()关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停滞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消失雪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一进程所包含的物态变更有.汽化和液化10.()下列关于物态变更的说法中准确的是A.把-10 ℃的冰拿到10 ℃的房间里,它会立刻熔化B.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因为凝固而造成的C.把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滞加热,水将持续沸腾D.炎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1.()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产生了 A. 蒸发 B. 升华 C. 凝华 D. 凝固 12.()关于天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准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邻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邻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邻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卉树木上形成的三.简答题1.两块大小一样的鲜肉分离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天平均衡.将个中的一块放入冷冻室内速冻后掏出,再放到天平的托盘上,这时天平还能均衡吗?为什么?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能用学过的常识加以解释吗?。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2.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露上枝头D.冬天,霜挂树枝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5.“冰之宝”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喷雾剂。
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吸收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喷出的这种物质在车内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B.夏天、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会升华吸热C.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上出现在草、木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B.秋天,树叶发黄变干C.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D.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水蒸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低于0℃的水蒸气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9.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云开雾散B.流水成冰C.呵气成霜D.气结成露10.如图所示,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雾凇,它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雾凇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固C.熔化D.凝华2.小明在家帮妈妈做饭时,从冰箱中拿出的冻肉上有白霜,该现象属于()A.升华现象B.液化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3.“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甲图:初春、扎龙湿地冰雪消融B.乙图:盛夏,林都伊春薄雾消散C.丙图:金秋,镜泊湖畔朝露晶莹D.丁图:寒冬,太阳岛上雪人变小4.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吹雁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5.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6.冬季的哈尔滨处处琼楼玉宇,白雪皑皑,富有诗情画意,被人们称为“冰城”,也是2024年初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
冬天会出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水蒸气随风在树枝上变成了冰晶C.天空中的水蒸气或水滴形成雪D.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7.如图,小明将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铁勺上进行“人工造雾”实验,铁勺不仅周围出现白雾,而且表面出现一层白霜,随后小明将干冰放入热水中,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水蒸气B.铁勺周围的白雾是由干冰汽化形成的C.铁勺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造雾”过程中干冰需要放出热量8.如图甲物质M通过不同的过程,出现三种不同物态。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雕作品日久变细小这是升华现象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升华现象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3.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大型舞台表演,常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干冰发生的变化和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升华和汽化B.升华和液化C.液化和升华D.升华和凝华4.岳麓山是5级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草地上露珠晶莹剔透;夏季,树木郁郁葱葱十分凉爽;秋季,薄雾冥冥;冬季,雾凇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夏天凉爽是因为树木蒸发时要放热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
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二、填空题7.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升华和凝华》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2014年赤峰中考题)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答案:C解析:树枝上形成的“雾凇”,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答案:D解析: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木、地面就会直接变成小冰粒。
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雾是小水珠,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所以,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意思是衣服里的冰没有熔化成水,而是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了,所以是升华现象。
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答案:B解析:固态二氧化碳之所以叫干冰,是因为这种物质形态像冰,但它不会像冰那样熔化变成水弄湿周围的物体,而是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跑掉。
所以干冰是容易升华的物质。
在干冰升华时,会大量吸热,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这种作用使干冰用途广泛,如防止食品变质,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等。
4.(2014年长春中考题)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答案:B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答案:D解析:洒在地上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不是升华,故A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江面上的大雾,是液化现象,不是升华,故B错误;液态的水放热慢慢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不是升华,故C错误;灯丝发光,温度升高,灯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升华,从而使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